在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凜冽的寒風中,我終于找到了英國倫敦的布盧姆茨伯里區凱因斯故居。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第一代凱恩斯男爵(John Maynard Keynes, 1st Baron Keynes,1883年6月5日-1946年4月21日),一般稱作凱恩斯(或譯為凱因斯),英國經濟學家。我很早就在探究凱因斯思想的形成過程,這一過程在我看來十分詭秘。是的,他與他的導師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l,1842年7月26日-1924年7月13日)太不相似了。凱因斯充滿悲憫的情懷,倒是有幾分社會主義者的影子。我甚至懷疑,凱因斯是深受馬克思主義影響的另一類社會主義者。這個秘密或許就藏在布盧姆茨伯里區。
在布盧姆茨伯里區,曾經有一個著名的布盧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這是一個從1904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以英國倫敦布盧姆茨伯里地區為活動中心的文人團體。表面上看,布盧姆茨伯里派是一個英國藝術家和學者的團體,從1905年左右直到二戰期間,這個團體都一直都存在。此團體開始時是一個非正式的社團,為劍橋大學新近的畢業生(1899年畢業的有四位成員,其中包括了托比·斯蒂芬,他是維吉尼亞·伍爾芙和瓦內莎·貝爾兩人的哥哥),一些人亦曾是劍橋使徒的成員。他們在彼此家里相聚,而相聚地點又主要設在倫敦布盧姆茨伯里地區(在一戰前這里是唯一的聚會地)。1904年2月,托比·斯蒂芬的父親萊斯利·斯蒂芬去世,四個子女(瓦內薩、托比、維吉尼亞、艾德里安)搬到位于布盧姆茨伯里地區的房子居住,這件事對構成這一團體很有幫助。1906年,托比·斯蒂芬逝世,但團體已經足夠堅固,因此并沒有對其的發展造成太大的阻礙。相反,這一不幸使其成員們聯系得更緊密。雖然,這個團體主要以文學的頭銜而著名(維吉尼亞·伍爾芙是最廣為人知的代表者),它的擁護者卻活躍于不同的領域,包括藝術界、藝評界以及學術界。它的著名作家和文藝評論家成員包括:雷頓·斯特拉奇(Lytton Strachey);維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李奧納德·伍爾芙(Leonard Woolf);愛德華·摩根·福斯特;維塔·薩克維爾(Vita Sackville);羅杰·弗來(Roger Fry);瓦內莎·貝爾;克里夫·貝爾(Clive Bell);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如果,你有興趣閱讀這些思想家的作品,結論可能會是簡單而清晰的,這是一群前衛的社會主義者。我的疑問在于,這些時髦的“文學青年”,為什么不像我國的小資那樣,去追求“小時代”的奢華,他們為什么要聚集在工人街區(幾乎接近貧民窟了)?請注意我以下的思考,這群具有社會主義情懷的年輕人,終于沒有成為布爾什維克那樣的革命者,他們成為了英國思想界的中堅力量,年輕的凱因斯先生竟然成為了第一代凱恩斯男爵。正是這位曾經激烈批判丘吉爾的青年,用他那卓越的思想拉長了大英帝國的落日余暉。
在維基百科中,僅能查到維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愛德華·摩根·福斯特、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三個人的資料,他們的資料中也僅僅介紹了一些他們作品方面的信息。不過,一些了解英倫歷史的朋友告訴我,一百年前的這群年輕人都是充滿激情的左翼青年。倘使不是在大英帝國,他們或許會遭到殘酷鎮壓,他們或許會成為年輕的革命烈士。順著歷史的脈絡,梳理一百年前的大英帝國思想史,約略可以體會到這群年輕人的心路歷程。是的,一百年前,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不斷,大英帝國的階級矛盾日益深化,以民粹主義為包裝的社會主義思潮洶涌澎湃。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一群心懷天下的理想主義者聚集在一起。要知道,他們是聚集在一個工人生活的小區,他們的物質生活清貧而簡樸,他們的精神生活豐富而激越。在凱恩斯們聚集在布盧姆茨伯里區的同時,美國民粹主義運動也在勃然興起,威爾遜先生在美國獨領風騷,這位普林斯頓大學的校長竟然登上了總統的寶座,他的一系列深刻的社會主義改革重塑了新時代的美國。有趣的是,正是威爾遜的社會主義改革,避免了美國卷入社會主義革命的浪潮。在同一時間里,列寧等共產主義者在進行顛覆沙俄統治的社會主義革命。當然,也在同一時間里,孫中山等中國民粹主義者也在進行推翻滿清統治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歷史的硝煙已經散盡,我們在百年后的大結局中,感悟到一些極有價值的東西。英美兩國的統治階層(統治階層這個詞頗費思量),具有令人驚訝的智慧理性,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包容了民粹主義思潮,像布盧姆茨伯里派這樣半秘密的左翼組織竟然能夠長期存在,像威爾遜先生這樣的民粹主義者竟然有機會登上總統的寶座。去查閱那個時期的英美的社會制度變遷,不難發現那個時期的英美社會制度變遷充滿了社會主義味道。反觀德俄等新興資本主義國家,嚴密壓制甚至殘酷鎮壓民粹主義,終于導致了一系列的“社會主義革命”。而這些“社會主義革命”,卻未能真正完成社會進化的使命。毋庸諱言,充滿小資情懷的布盧姆茨伯里派絕不是革命者。但是,就是這些年輕的思想家,用他們充滿悲憫的社會主義思想改變了歷史進程。他們沒有進行革命,他們選擇了深刻地社會改良。改良何嘗不是一種歷史的選擇,甚至是最佳的歷史選擇。不革命的英美,進行了深刻地制度變革,他們贏得了一百年的繁榮。
我能夠理解革命,準確地說那是一種被迫的選擇,孫中山先生就是上書不果而憤然起來革命的。但是,在帝國主義時代,革命畢竟會削弱國家的整體競爭力。在慈禧的蠻憨和孫中山的憤然中,中國不知不覺就耽誤了一百年的時間。歷史是不能假設的,德皇威廉二世同樣愚不可及,他無法接受民粹主義思潮,極端殘忍地鎮壓工人運動,已經崛起的德國終于在民粹主義浪潮中走向了毀滅。歷史可以曲折卻不容穿越,當德國人建立歐盟的時候,也是整整一百年過去了。最令人感嘆的是,當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開始改革的時候,歷史已經無法再給予這個遲鈍者最后的機會,俄皇的家族幾乎被革命的浪潮徹底地滅絕了。當普京重新仰望三色旗的時候,百年后的俄國仍就是一個二流角色。我雖然能夠理解革命,可我更想搞懂不革命而能夠進化的英美,他們為什么在風起云涌的大時代能夠平穩進化?也許是東方語言特有的障礙,我們在查閱百年前英美思想史的時候,那些曾經激越的思想激蕩變得混沌和模糊了。是的,大家都在包裝歷史,歷史已經被包裝得面目皆非了,以至于中國無數的“思想家”都被“面具”欺騙了。他們所言資本主義,已經不是資本主義;他們所言社會主義,根本就不是社會主義。一根筋的中國人,就是搞不明白,資本進化必須走社會主義道路,社會進化也必須真正擁有資本。一百年前,英美追求社會主義真理的年輕思想家們,在工人街區完成了哲學上的飛躍,他們創造了歷史!在蘇格蘭愛丁堡,我在思考這個國家三百年無內戰且八百年無外侵的原因。我不得不審視,在過去數百年中,在這個狹窄島國上涌現出的偉大思想家,牛頓、達爾文、培根、霍布斯、洛克、休謨、邊沁、奧斯汀、斯密等一長串的名字讓人震撼。我不能不面對這樣的事實,這個民族在近現代的世界發展史中,始終站在人類智慧的最高峰上,他們一直在高瞻遠矚地看世界,他們也一直在試圖控制這個世界。當然了,要控制這個世界,首先要能夠管理自己,我能感受到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智慧理性。寬容地接納民本主義,就是這種智慧理性的一部分,他們甚至接納了共產主義的兩位導師,盡管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地地道道的德國人。事實上,早在馬克思之前,英國的民本主義思潮就已經存在了,這為其后的民粹主義或社會主義奠定了理性的思想基礎。我不懷疑凱因斯曾經深受馬克思主義的影響,但我更確信他受英國本土智能理性的侵染更多一些。這種思想,已經不僅僅是活躍于平民思考者當中,也同樣深深地影響了國家的最高權力者和普羅大眾。一個思想成熟的國度里,才存在政治成熟的可能性。政治成熟的國度,才能夠準確地把握歷史的機遇。這對于熱衷于“歷史機遇期”的中國人,或許會產生某種啟發吧!
我在布盧姆茨伯里區冷清的街道上徘徊,我一直在思考中國的左翼運動。中國當前的氣氛,頗有一些百年前英倫的味道,連霧霾都是非常相似的。但是,我不能不感到一種深切的憂慮,我國仍然沒有布盧姆茨伯里派式的思想家群體,我國現在活躍著的是兩類人,一類是“小時代”貌似聰明的無知兼無恥的小資“思想家”,另一類是充滿傳統革命激情的左翼“思想家”。尤其令我感到憂慮的是,我國的統治階層和普羅民眾同時缺少居高臨下的智慧理性。在我國過去百年的思想積淀中,仍然缺乏充滿人性關懷的哲學思考,仍然缺乏全球視野的戰略謀劃。革命是需要理論的,改革當然更需要理論。改革比革命更需要發端于人性關懷的一整套思想理論。那種被壓迫者的趕超理論,是不適合作為改革的邏輯基礎的。當然,簡單地趕超思維,是不能夠形成人性化的社會倫理的,也就無法構建建基于此的先進的法律制度。當一次慎重的大會公然倡導“市場決定論”的時候,我已經無法形容我內心深處的失望。當一個拙劣的軍官通過賣身投靠,竟然可以飛黃騰達的時候,我已經對中國的政治蛻化感到深深地恐懼。我十分擔心,在一個民族整體思想未能完成進化之前,改革的結果是否會導致革命的再一次輪回。歷史是冷峻的,社會主義革命并不必然完成社會進化。
離開英國前,我去瞻仰了馬克思墓。在馬克思墓前,我想到了列寧的《國家與革命》,我也想到了毛澤東發動的文化大革命。我在想,如果這些革命的領袖也在這里,他們會說些什么呢?我甚至想問,他們如何看待全球又一次興起的左翼思潮呢?其實,在北非和中東(以及烏克蘭)的紛亂中,已經有答案了。當北京可以悲憫地包容左翼思想家的時候,新興的民粹主義將成為中國真正崛起的和平推動力。當然,中國的左翼思想家在經歷百年的風雨洗禮之后,也終將會煥發出智慧理性的光輝。
在英倫凜冽的寒風中,我的心一直是滾燙著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