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子是一個獨特的群體,專門從事知識創造、文化傳播與精神生產,是專業化、職業化的腦力勞動者。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這一群體在數量上已相當宏大(光是各級各類教師的人數就已突破1000萬)。他們既是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更是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承者、闡釋者、創造者、教育者,在實現中國夢中肩負著特別重要的使命。近年來,廣大知識分子隊伍中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新情況、新特點與新動向。主要是在市場經濟與網絡等新媒體的驅動下,廣大知識分子思想觀念日益多元,價值追求日益多樣,自我意識、個體意識強化,催生出大量“意見領袖”、“媒體知識分子”(“公知”),其影響力大,號召力強,引人注目。在一部分知識分子中,個人主義、功利主義、拜金主義抬頭,有些甚至喪失理想信念,突破社會道德底線,缺乏社會責任感。少數人在政治上出現了與黨和政府疏遠疏離的傾向,個別人甚至同黨和政府離心離德。種種現象表明,重視與加強知識分子工作,積極培育社會主義知識分子精英是加強意識形態建設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
一、在團結引導中造就和培育社會主義知識分子精英
對廣大知識分子,首要的是團結,同時要加強引導,特別是加強政治引導,使更多的知識分子參與實際工作,激勵他們自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貢獻聰明才智。
要最大限度地把知識分子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盡管當前知識分子群體中出現了一些新情況,甚至出現了一些思想上價值觀上的混亂,但黨的知識分子政策的核心決不能動搖: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要秉承“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的理念,同他們交知心朋友,請他們提寶貴意見,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工作與生活環境。團結廣大知識分子的最好辦法就是尊重他們的創造性勞動,要千方百計創造條件讓他們實現自身的價值,努力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團結絕不意味著無原則的放任自流,針對知識分子存在的思想認識與價值觀問題,要始終不懈地堅持引導。一是在思想理論上,廣泛開展與有效加強馬克思主義世界觀與價值觀教育。不少知識分子喜愛針砭時弊,挑戰各種權威,遇事窮根究底,不吝不惜批判,但如果批判的立場不正確、根基不牢靠、方法不科學,則將走向思想混亂。而如果能以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與方法論為指導,并積極發揮自己的專長進行建設性批判,則是當代中國所急需的引領社會思潮與社會進步的知識分子。二是在理想信念與價值認同上,要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各領域、各行業、各部門的知識分子堅定對中國
社會主義的信念,堅定對黨的信任,堅定對政府的信心,從而使廣大知識分子努力立足本職崗位服務人民、報效祖國,將個人夢想的實現同民族復興夢、國家富強夢、人民幸福夢緊密結合起來。三是從組織發展上,要積極培養知識分子群體中的入黨積極分子,切實加大力度把知識分子群體中特別是青年知識分子群體中的優秀分子及時吸納到黨組織中來,同時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與組織優勢,加強同黨外知識分子的溝通和聯系,努力擴大知識分子工作的覆蓋面。
我們黨素有做好知識分子工作的光榮傳統。歷史經驗表明,知識分子是建黨與建國、強黨與強國的關鍵促進因素、核心戰略資源。因此,我們要積極落實“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戰略思想與各項人才政策,造就和培育一大批有廣泛社會影響與社會感召力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文學家、藝術家、教育家、科學家、新聞出版工作者等,培養和造就一大批與社會主義事業、與黨和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知識分子精英,這是壯大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的基礎。
二、注重做好 “特殊”知識分子的工作
近年來,我國社會出現了以獨立的身份,借助知識和文化的力量,自謀生路的一群文化人,其價值觀與行為取向既表現出去政治化、非主流化甚至反主流化等特征,又表現出強烈的社會關懷、批判意識、參與精神,頻繁現身公眾視野與網絡空間。當前,這一群體的規模日益擴張,社會影響十分廣泛。如何團結、引導好這部分知識分子,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是鞏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領導權的一個新課題。
總的來說,對于這部分知識分子,要著眼于在團結大多數的基礎上,通過對話、競爭甚至“斗爭”來贏得領導權和話語權。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權不是簡單地通過國家機器在思想強制中外在地實現,只有廣大人民群眾包括知識分子對其自覺自愿認同才能從根本上確立。這個確立的過程本質上是一個“話語斗爭”的過程。它要求對一切新的思想觀點和政治理念保持開放的態度,并通過與其對話、交流,特別是“斗爭”來實現對其的“領導”。
以提出文化領導權理論而著稱的意大利共產黨總書記、西方馬克思主義創始人葛蘭西曾說,無產階級為取得意識形態領導權,主要的方式應是以自身在智識、精神與道德上的優勢,通過與不同的社會集團、階級以及其價值觀進行對話與斗爭來有效說服與引導,從而使異己力量產生“積極的和直接同意”,進而將這些具有異質性的、多種多樣的分散意志統一起來,共同“焊接”到無產階級世界觀之下。在這一過程中,使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逐漸獲取主導性地位,成為各種力量匯聚的核心,從而在包容中實現領導,正所謂“百川歸海,有容乃大”。因此,對于正常的學術爭鳴、藝術批評、社會評論,其是否正確或合理,最終要靠實踐來評判,決不能簡單粗暴地用行政命令來裁決或打壓。
做好“特殊”知識分子的工作,不僅要善于引導、敢于斗爭,更要在建立“分眾化”的引導與管理機制上下功夫,牢牢把握對意識形態工作的管理權。對于這些“特殊”知識分子,要密切關注其思想動態,分析其思想言論形成的個人與社會根源,掌握他們各方面訴求,在此基礎上進行分眾化、具體化的引導,并針對其來源、特征、作用等,劃分重點、區別對待、分類管理,逐步形成有效機制。一要區別對待黨內知識分子和黨外知識分子。對于黨內知識分子,要加強黨性教育,強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與中國
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進行精神補“鈣”。對于黨外知識分子,要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強化其法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循序漸進地將主流意識形態轉化為他們的思想認識。二要區別對待不同領域的知識分子。對于意識形態關聯度不強的專門領域(如醫療領域等)知識分子,可進行一般的引導。對于在時事政治、社會熱點和其他公共領域表現活躍的知識分子,則要進行重點引導。三要區別不同影響的知識分子。對“紅色地帶”的專家名人,要多加鼓勵,充分發揮他們引導輿論的積極作用。對“灰色地帶”的知識分子,要充分尊重,聽取其意見建議,對其模糊認識,要靠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通過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用真理揭露謊言,讓科學戰勝謬誤,對其進行教育引導,防止其向異己蛻變。對于一些“黑色地帶”(主要是網上和社會上的一些負面言論)集散地,我們要勇于進入,推動其發生改變。對“黑色地帶”的知識分子,要依法管束,決不能放任自流。
總之,團結、引導好這些“特殊”知識分子,充分發揮好這一群體的建設性作用,意識形態建設工作的成效將更加顯著,甚至事半功倍。我們要在團結、引導的基礎上,努力從其中造就一批社會主義知識分子精英,讓“草根”成為“精英”,讓“邊緣”走向“中心”,使其成為引領社會潮流、增進社會價值認同、激揚共同理想的正能量。
(作者:東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