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如果用四個字來表達,就是“供需平衡”,如果用六個字來概括,就是“損有余補不足”。
凡是違背這個原則,一定不是經濟學。
中國經濟“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顯然是違背了經濟學原理。
中國某些經濟學家鼓吹的“外向型經濟”、“三駕馬車”、“世界工廠”、“出口就業”之類,根本就不是經濟學,而是偽造的假貨。
因為正宗的經濟學里只有以國為界的內向型經濟,從來沒有“外向型經濟”。
正宗的經濟學里,只有兩個著名范例,一個是美國的“羅斯福新政”,一個是日本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這兩個范例中都根本沒有“外向型”內容,都是靠內貿發展經濟(日本外貿只占15%),靠本國資金“挖大坑”就業。
至今世界上經濟發展成功的發達國家,沒有一個是靠外資發展起來的,也從來沒有獨立的大國需要為外國打工就業。
自從上世紀20年代天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推翻了金本位,每個國家都有用不完的錢(印鈔誰不會),每個國家也都有做不完的事,根本不需要為外國打工。
不為本國創造財富的就業屬于偽就業,跟當偽軍沒什么兩樣,只能給外國輸送財富。
所以經濟學以國為界,都是內向型的,為本國國民生產,供本國國民消費。
與外國的關系只是平等交換交流關系,而不是主與奴、誰消費誰生產的關系。
今天世界上每個國家都不缺錢,缺的只是資源(人口大國中國尤甚)。
各國外貿都是力爭以較少的資源,換取別國更多的資源((外貿歸根結底是資源的交換,以少換多是好貿易,以多換少則是壞貿易)。只有高附加值產品,才能具有出口交換優勢。所以國無論大小窮富,都不會大量出口廉價貨,只會選擇出口高附加值的東西。
如果反過來做,以低價去換高價,以100條褲子換人家一條褲子,就是得不償失的壞貿易,必然造成資源虧損(越換越少)。
中國某些經濟學家鼓吹的廉價出口,正是這種得不償失的壞貿易。
有人說中國如果不賣便宜貨就會被其它國家替代,但事實上過去沒有、今后也不會有任何國家來填補空白(搞壞貿易),沒有中國便宜貨,美國、日本的物價必定上漲,不會再有貨幣“量化寬松”而物價不漲的“奇跡”。
真正市場化的國家是不會做虧本買賣的。
從來沒有一個獨立大國,如此大搞以低價換高價的壞貿易,并使這種得不償失的外貿占到GDP的三分之二。
從來沒有一個獨立大國,出口竟然是外資唱主角(占60%),國內28個產業21個被外資控制。
從來沒有一個獨立大國,用巨額資金制造假匯率(匯率本是公平秤,假匯率就是造假秤,結果是大斗出小斗進,玩匯率者必自損),造成中外貨幣、貿易不平等交易,給外國大量白送東西。
這種壞貿易的惡果造成中國的資源消耗嚴重超標(中國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但中國許多資源的消耗都接近世界的一半甚至超過一半),環境嚴重破壞,財富大量流失。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210多種產品產量世界第一),但是增產不增收,大量成果歸外國,為他人作嫁衣裳。
表面的繁榮也和敗家子一樣,是靠吃老本換來的,而且把子孫后代的老本都賠了進去。
中國某些人的經濟學雖然打著市場化的旗號,可是實際做的卻是反市場的官商經濟(烙有封建殖民紋章,殖民主義與封建主義是一對親兄弟),也只有官商經濟才可能為一己私利大搞危害國家的“壞貿易”。
中國要掃除假貨,必須從經濟學開始。
以下是基于正宗經濟學原則的市場化改革正著,與偽經濟學有鮮明對比。
1、匯率由市場決定,保證中外貨幣公平交易,恢復匯率公平秤的作用。禁止央行印鈔買外幣造假匯率,央行只當裁判員,不當運動員,不允許任何人操縱市場。人民幣實行有限自由兌換(對外幣大額進出實行管制,其它自由兌換)。
央行現有的外匯外債移交國資委(央行可保留一個數百億的外匯調節基金),用于購買海外資源、農地,回購國內外資股份。
2、引進日本外資法第一條,只允許有利于本國自主發展和外匯平衡的外資進入;引進美國外資法,禁止外資出口。
3、取消所有低附加值產品的出口退稅,只出口高附加值產品(軍工、名優品牌、旅游等),不做以低價換高價的“壞貿易”,把中國資源消耗降至世界五分之一以內(按人口比例),把外貿控制在國民生產總值的20%以內,讓內貿充當主角。
4、以20萬億人民幣國債建永續發展基金,用于補發展短板(基礎設施、環境治理、生態農業、循環經濟、科技創新),把為外國創造財富的人力,轉為為中國創造財富的就業(為誰創造財富是個不容混淆的問題)。把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發展,轉變為全面平衡協調的永續發展。
5、制定公平交易法,成立公平交易委員會,用法律制度為公平市場起決定性作用保駕護航。讓市場無形之手、政府有形之手,各歸各位,各盡其職,兩手都要硬。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