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按】富人做慈善是好事嗎?著名投資人巴菲特高調宣布99%的財富捐給慈善事業,他兒子彼得•巴菲特(Peter Buffet)上月卻在《紐約時報》刊文,高呼慈善是富人“洗滌良心”的虛偽產業。這引發“市場派”媒體《金融時報》的不滿,給小巴菲特扣上了“輸出列寧精神”的高帽。觀察者網翻譯并刊登雙方文章,供讀者參考。
下文為彼得•巴菲特發表在7月27日《紐約時報》的文章:
慈善-產業綜合體
作者:彼得•巴菲特
我大多數時間是在給廣告、電影和電視節目寫曲子,對于富豪階層的慈善世界一無所知。直到2006年發生爆炸性事件。那年,我父親沃倫•巴菲特履行諾言,將他的絕大部分財富捐獻社會。我父母多年前創建了三家基金會。除了若干筆巨額捐款,父親還資助了這三家基金會,并讓三個孩子各經營一家。
我和太太開始踏入慈善事業后,才體會到所謂的慈善殖民主義。我能感受到,捐款者有某種“拯救世界”的沖動。大家(包括我自己)對某個地方知之甚少,卻自以為能幫當地人解決問題。不管是種田技術、教育、職業培訓或商業,在我耳邊不斷聽到的是,把甲地的成功模式生搬硬套到乙地,根本無視文化、地理和社會風俗的巨大差異。
我們的決策常常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為預防艾滋病,在紅燈區散發安全套,結果卻抬高了無防護措施的性交易價格。
但我現在覺得,還有一樁事情危害更大。
由于父親的名聲,我占據著一些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位子。你去參加任何高層次的慈善會議,都會看到國家首腦與投行經理、商業領袖交頭接耳。大家都在討論問題,而這些問題很可能是因為坐在左手邊的人失職造成的。很多數據表明,不平等的狀況仍在加劇。同時,根據城市研究所(Urban Institute)的研究,非營利部門的規模卻正在穩步增長。2001年至2011年間,非營利組織的數量增加了25%。其增長率超過商業部門和政府部門。這是一樁大生意,單單美國2012年的規模就達到3160億美元,雇傭940萬余人。
慈善已經成為消除差距的“獨門法寶”,源源不斷地創造出會議、工作坊和各種交流團體。
這個體制創造的大部分財富供極少數人享用,它摧毀的生命和社群越多,就越是大公無私地宣揚“回報社會”。我稱其為“洗滌良心”——坐擁正常人一輩子享用不完的財富,然后做慈善撒出一點點,保證自我感覺良好。
但這只會維護現行的不平等體制。富人晚上可以睡個好覺了,其他人只能保證不造反。每每有人通過做慈善換取心安理得的感受,世界的另一端就會有人犧牲在不公正的體制之下。
隨著越來越多具有商業頭腦的人物踏入慈善界,商業原則也成為慈善活動的重要元素。我聽到有人問“投資回報率多少”,仿佛投資回報率是唯一的成功指標,而那是有關療救疾苦的事業。小額貸款和金融知識普及率(我可能會得罪一些大人物和好朋友)——這究竟是什么東西?大家必然會融入我們的債務和利息貸款體制。人們會超越每天2美元的水平線,然后購買更多商品和服務。可是,這不是在給老虎提供食物嗎?
我不是在呼吁制止資本主義;我是在呼吁人道主義。
我常聽人說:“要是他們和我們一樣就好了”(擁有潔凈的飲用水、醫療服務、自由市場、優質教育、安全的生活環境)。是的,這些都很重要。但任何“慈善”(我憎恨這個詞)事業都不可能解決以上任何一個問題。它只能把易拉罐踢到路邊而已。
我和妻子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解決方案,但我們知道如何傾聽。我們將一點點學習,支持體制變革的每一小步。
現在亟需新的操作系統。不是什么2.0或3.0,而是從頭做起。采用新的代碼。
我們正在經歷想象力的危機。愛因斯坦說過,你不能用創造問題的思維解決問題。基金會的資金是最好的“風險資本”。
有人正在努力實踐,創造另類的生活方式,真正讓所有人共同繁榮(我的意思不是為更多人創造更多商品)。
金錢應該用于創造新的概念,撼動這個把世界改造成大市場的現行體制。每個街角都有無線網絡就是進步嗎?不。進步應該是,世上沒有一位13歲小女孩被迫上街出賣肉體。但只要人們還在為自己的慈善行為沾沾自喜,貧困機器就仍然主宰著這個世界。
這已是老生常談。我們需要新的傳奇。
(本文原刊美國《紐約時報》2013年7月27日,作者Peter Buffet,原標題The Charitable-Industrial Complex;朱新偉譯)
下文為英國《金融時報》2013年8月2日刊發的批評彼得•巴菲特的社論:
還有你嗎,彼得?*
沃倫•巴菲特以史上最成功的投資家聞名。他賺錢能力之高超,回饋社會意愿之強烈,讓我們對他兒子的慈善批判言論感到無比震驚。
苛刻的批評家可能會將彼得•巴菲特在《紐約時報》上的“慈善殖民主義”批判當作不忠不孝之舉。2006年,老巴菲特許諾99%的財富投入慈善事業。他還談到,最富有的富豪階層應以同等力度捐款。對于小巴菲特來說,“慈善無用論”是對自己被剝奪繼承權的優雅抗議。當然,父子倆都很清楚,兩人的開銷仍然非一般人能比。
巴菲特指責“慈善-產業綜合體”用心虛偽、效果逆反。“富人晚上可以睡個好覺了。”他說。另外,他還提出,富有的商人想要療救的疾苦,恰恰是這些人自己創造的。實際上,慈善行為“只保證不造反”,把窮人捆在不公平的體制上。慈善不是解決方案,它恰恰是問題的根源。
這是小巴菲特在輸出內心的列寧精神嗎?十月革命的設計師認為,資本主義為加重了階級矛盾。縮小階級差距不利于革命政黨。
死了這條心吧:小巴菲特不是“真心”反對資本主義。他只是盼望慈善事業更徹底一些。他是對的:無論公共援助還是私人援助,常常吃力不討好,或者事與愿違。但慈善再怎么改革,也不可能終結貧困現象。只有高效的市場和有能力的國家才能做到:貿易和公共品,不靠援助。如果慈善能讓失敗國家認準“看不見的手”,那也挺好。
*凱撒遇刺時,他的養子布魯圖拿著匕首,凱撒絕望地說:“還有你嗎,布魯圖?”
(英國《金融時報》2013年8月2日社論,原標題Et tu, Peter;朱新偉譯)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