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審文化”讓制度虛設
前天參加一所大學的博士論文答辯,6篇申請的論文,寫的較好的2篇,勉強可以過關的2篇,不合規范、水平差的2篇。這屬于正態分布,答辯委員的結論也大致趨同。但是投票時7位委員全都投了贊成票,只有我“思想斗爭”了一會,覺得其中一篇實在太差,就投下反對票。當時我還特意聲明:這篇論文不合格,我投反對票也許只有象征意義。答辯委員們也都理解。結果所有論文全都通過了,連同那篇很差的。我無意批評這所大學的評審制度,制度是嚴肅的,學科點也是有實力的。可是評審專家都似乎受到某種風氣制約,即使面對很差的論文,對其批評很嚴厲,最終也還是不能不讓它通過。專家不一定從中得到什么“好處”,但又似乎只能這樣隨大流。如果太認真,在學問上較勁,那就顯得不合時宜。這就是所謂“評審文化”吧。
答辯回來我在想,如果做火柴盒,100個也許會有幾個不合格的,可如今中國大學的博士論文只要提交了,就極少會不通過的。這樣的學術生產,怎么可能保證基本的質量?在這種充滿調和折中的“評審文化”氛圍中,再好的制度,也是虛設的。有沒有辦法從制度上抑制一下這種不良空氣呢?你好我好大家好,過日子是不錯的,可是做學問就會覺得沒有意思了。
又想到幾天前在《讀書》(第5期)讀到何懷宏先生的文章《知識分子,以獨立為第一義》,呼喚對知識的探尋與守護,“獨立思考,不為任何人或集團的利益或立場而扭曲這些觀念和知識。”類似的提醒已經很多,現在讀來仍然頗有感觸。這些年許多讀書人都很推崇陳寅恪式的“獨立精神”,可是獨立性在哪里?只在反叛現實權勢話語的想象中嗎?或者只在“憤青式”的痛快文章里?在本來自己完全可以“獨立”的空間里,我們是否又都放棄了必須的“獨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