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論
一 前言
其實,,我最感興趣的還是數學和物理,但是人生的困惑讓我把大半生的精力投入到對社會問題的掙扎與思考之中。才有了這簿簿的一本小書,雖不足以解惑,但足以聊慰這大半生了。
還得感謝馬克思,是馬老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使得人生的困惑的解決有了著力點。雖未拜讀過馬老的大作,中學時期的那些基本知識也讓我受益匪淺。謹以此書回贈馬老,愿承馬老之衣缽。人以類聚,物以群分,但愿現世或來世的同類們不用困惑的一塌糊涂,能夠輕松面對社會和人生。
馬老的大作是<<資本論>>,主要揭示的是資本主義社會的規律。馬老沒有社會主義社會的實踐經歷,對社會主義社會的描述僅限于理論而沒有各種歷史條件下的實際操作程序。現代社會還缺少一本和<<資本論>>比肩的<<社會論>>來揭示社會主義社會的運行規律,指導社會主義社會的具體實踐。現代社會以市場經濟為主體,所以意識形態仍以資本為主,以社會為輔。如果沒有一本與<<資本論>>比肩的<<社會論>>的出現,資本仍將繼續橫行霸道下去,而社會則被資本打壓。由于能力有限,本書雖不敢望<<資本論>>之項頸,但愿為真正<<社會論>>的出現預備一些肥料和養分。
也許有人讀完此書會認為本書有些離經叛道。不離舊社會的經不判舊制度的道怎么能取到新社會的真經真道?關鍵在于我們要的是什么樣的經什么樣的道,我們要選擇的是什么樣的社會?以現代社會的標準看我或許有些病態。歷史上病態的人還是很多的,李白病時心中只有敬亭山,杜甫病時愿天下寒士得廣廈千萬間而自己獨死。病態的抹香鯨產出龍蜒香,病態的馬、牛產出了馬寶、牛寶。但愿病態的我的小作有一些治療心靈創傷的藥性,而非僅僅被批成一派胡言。
原始社會的先民看見未知事物而害怕而頂禮膜拜而失去認知意識和能力,培養了出人類愚昧無知的人性;奴隸社會奴隸主對奴隸想打就打想殺就殺,培養出人類殘忍血腥的人性;封建社會以自我權力為中心培養出人類封閉的人性;資本主義社會市場經濟以利益和人權為中心培養出人類自私占有的人性。人類每種人性都是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實踐中形成的。人類還要將這些歷史遺產繼續繼承下去嗎?當然不是。幾十年前全國除四舊除掉的是封建思想糟粕的象征而非封建糟粕思想本身,其深藏在人們的大腦之中,想除掉它就須用重磅的思想炸彈去炸毀大腦中生存了幾千年的頑固病毒。社會主義社會將以開放平等的人性這一重磅炸彈掃清人類心靈深處的這些頑固病毒。
什么叫革命?革命就是為解決人類社會各個階段的主要矛盾而犧牲個人部分甚至全部利益來彌補社會的不足和缺陷。革命者即革了對立面的命同時時刻準備革了自身利益的命。并不是戰爭期間才有革命、革命者,戰爭期間的革命傳統和精神在每個社會階段都是適用的,因為每個社會階段都有主要矛盾需要解決。只有這樣革命的傳統和精神才能代代相傳。而要革掉人類愚昧的、殘忍的、封閉的、自私的人性也要時刻準備著做出個人利益的犧牲,因為這些人性在現實社會中有著頑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殺死性。社會主義社會是堅持真理的社會,我們應當用真理所擁有的巨大的潛移默化的力量去革掉這些人之劣性的命而不是使用暴力去消滅擁有劣性的人。
人們常說信心比金子更重要,但只有掌握了規律才能有足夠的信心,否則那叫盲目樂觀。規律是信心的源泉,金子是對信心的回報。只有掌握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我們才有更堅定的信心去面對幾千年歷史遺留而來的愚昧的、殘忍的、封閉的、自私的人性,我們才能堅定對社會主義社會的不變信心,我們才能得到人類社會發展的真金子。三十年河東轉河西,幾十年前中國實施上山下鄉政策城市人口轉到農村,現在中國城市化大批農村人轉移到城市。這就是社會進化的魔力。只要我們按規律辦事,相信在不太遙遠的未來,中國一定能從現在以“資本”為主,“社會”為輔的社會順利到達社會主義社會的彼岸。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人的需求和社會供給之間有一道跨不過的屏障那就是市場。
佛祖和上帝的生命空間都是無限的。佛祖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參與三界事務。而上帝以救世主的形象存在其意志更傾向于管理人間。這也許就是東西方人文思想差異的源頭吧。當今中國縱向要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橫向要面向世界全球化,即面臨外部世界的生存壓力又面臨內部改造的壓力。同時也面臨著利用世界優勢智力和資源來加快中國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機會。面向世界我們的思想還是要跳到三界外,要站到更高的層次上,而我們的行為在某些方面要作好管理者的角色,在某些方面要作好被管理的角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即保持自我又適應世界。
現在大多數國家選擇資本主義社會制度,所以資本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將是很多國家同時面臨的問題。如此大規模的人類社會的改造首先要絕對否認掉使用暴力的可能性,還要從對人類社會進化的規律的探索和指導下進行,要相信人類思想只會越來越進步,要堅信真理的力量。
由于能力有限,不足之處望讀者原諒,錯誤之處望各位批評指正。
二 生命空間
“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物”、“宰相肚子能撐船”等等,常用來形容一個人虛懷若谷的胸懷一個人的大容量。然而怎樣去評價一個人包括普通民眾的一生?用什么標準去評價一個人的一生?什么要素對一個人的一生的容量影響最大怎么影響?用什么態度去積極對待一生?這些問題還未進入社會主流思想思考的范圍,人們都在自然而然的各自規劃著五花八門的自我人生。臨終之時每個人對自己的一生對社會即清晰又迷茫。
很多人想長壽,長壽是增加自己的人生內容既而實現自我人生目標的最有效最直觀的方法。有些人刻苦學習勤奮鉆研,成為思想家、科學家、政治家、軍事家、富翁等等,想讓自己名震一時或名留千史,讓自己的思想達到更高的境界,讓自己的行為在更大的范圍內傳承,通過影響他人的人生來支撐起自己更大的人生空間。以此使自己人生內涵更豐富,不白活一世虛度一生。年紀再大的白癡其人生容量也約等于零,年齡只代表自己與外物交流的時間,而知識代表自己與外界交流的程度。長壽也好,個人的人生目標的實現也好,它們的最終效果都是使個體的人生容積最大化,使生命空間的擴展最大化。而它們實現的手段主要是靠個體的自我努力,可以由每個個體主導,其實際效果受到現實社會狀況的制約。
相對年齡、知識而言,社會進化速度對人生空間的作用被基本忽略了。解放初期,西藏農奴隨著西藏的解放,奴隸社會快速進化到社會主義社會的初始階段,農奴直接由奴隸社會的沒有任何生命生活保障的奴隸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的自由公民。農奴由完全為了奴隸主而活變成為滿足實現自己的需求而活,農奴的自我人生空間重新開啟。而正常情況這一過程需要幾千年。這種社會進化的速度也許超過大腦的承受能力理解能力。這種巨大的變化是在外部力量的推動下實現的。西藏農奴是特殊的歷史個案,他們真是歷史的幸運兒。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人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家居電器化、3G手機、光纖上網、轎車普及、世界各國旅游等等。而且中國人民的生命空間已經到達月球,即將到達火星,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已由實體空間擴展至虛擬空間。這些生命中的新內容、新變化也是在較短時間內隨著社會進化較快速進行帶給每個個體的生命增量。如果中國還像三十年前那樣人人穿著灰、白、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上班干活,下班空閑吃飯、打牌、閑聊,部分人還吃不飽飯,那么現代中國人民所擁有的財富將大大壓縮,對世界對物質的認知大大壓縮,也就是說每個中國人的生命空間被大大壓縮到一個相對固定的歷史空間中去,而沒有新的增量擴展或擴展很少。
這就是社會進化速度給每個生命帶來的實實再再的變化。社會進化停滯期每個個體都生活在相對固定的歷史空間中,社會進化速度加快,每個個體生活在出現快速增量內容從而使生命空間快速延伸到新的社會空間。同樣活70歲的甲和乙,甲的社會進化速度是1,乙的社會進化速度是2,那么乙的一生的生活內容是甲的2倍。甲活70歲,乙就相當于甲活140歲,甚至更多。
這就叫以歷史空間換人生時間,對人生容積而言歷史空間和人生時間是可以等效互換的,而實現這種互換的手段是提高社會進化速度。歷史空間與人生時間的等效互換,這也可以叫做人生的相對論。社會進化速度的提高就是把人類社會的進程放在更短的時間中完成,使社會的人生段和個人的人生段重疊最大,相當于把社會的量變放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這更短時間內完成的社會量變賦予每個個體人生更大的生命量更多的人生利益。使個體生命容積與社會進化速度成正比。當然社會進化速度應當是可持續的健康的。
年齡、知識和社會進化速度構成個體人生的三維空間。年齡是長度,代表個人與外物的交流時間;知識是寬度,代表個人與外物交流的程度;社會進化速度是高度,代表人一生所能接觸外物的總量。一個人的人生容量=年齡×知識×社會進化速度。這同樣適用于一切有生命的事物。如果用瞬時值表示,一個人的人生容積就是這三個獨立變量的空間函數。我們把知識量和社會進化速度量采用某一標準量化為數值,那么我們就可以用一個數值去評價一個人的一生,也可以用三維坐標中的某一空間去表示一個人的一生,他的一生就是在這一空間中完成。每個人不論有多大的愿望、多高的理想、付出多大的努力、取得多大的成就都是在使自己的生命增值,拓展自我的生命空間。我們應當用這一數值和這一空間去管理一個人的人,使人生管理數量化、標準化,使社會管理數量化、標準化。年齡量和知識量主要由個體主導,由個體的自我修養完成,而社會進化速度則由社會所有個體共同維護的結果。一個人年齡再大、知識再廣,如果社會停止進化,那么他的生命空間也是狹窄的、被壓縮的、得不到擴展的。
現代社會有些億萬富翁寧肯花2000萬美元也要登上國際空間站,2000萬美元是現代社會體驗未來人類太空時代生活的體驗價。而當太空時代到來后上太空就像現在坐飛機一樣那時的每個人都相當于現代的億萬富翁。可見社會進化速度對每個人來說是多么的重要,能給每個人帶來多么大的人生利益。
可以說社會進化速度就是每個人的人生旅行速度,它直接決定了人生的量與質。生命的起點由父母決定,而生命的終點由社會進化速度決定。社會進化速度有時比一段人生時間對人生更重要,寧可失去一段自我人生時間去維持社會進化速度對人生容積而言也是非常劃算的。我們要象愛惜自己的人生一樣去愛惜社會進化速度。我們不能隨意延長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延長生命的寬度,更渴望拓展生命的高度。
縱向看,社會進化速度更是人類社會的人生成長速度,它直接決定了人類社會能否適應時間、空間環境的變化而生存下去。當時空改變比如下一次冰川世紀來臨之際人類是否已經成熟到有足夠的能力來應付這種變化后的環境而繼續生存下去。也只有當社會進化速度大于時空進化速度時人類文明才能在茫茫宇宙中永遠延續下去而不被夭折。否則地球文明可能就會一次次從零開始重復進行。也許在地球的某個地方就存在著上次地球文明存在的證明。這些都在警告人類社會進化速度的重要性。社會進化速度是人類社會適應自然生存法則的客觀需求,是人類社會的最大利益。社會進化速度是人類社會主體和社會個體必須追求的主觀和客觀目標。
橫向看,現代世界各國主要有著幾種不同形式的社會制度,如社會主義、資本主義、民族主義和宗教社會等等。各國生產力的發展也很不平衡。這就是各國的社會進化速度不同造成的。拿美國和利比亞相比,美國是成熟的科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利比亞還是一百多個部落聯盟,以石油為生。美國的社會進化速度遠大于利比亞,利比亞相對美國而言基本上就沒有競爭力。如果沒有國際社會的束縛,美國可以輕松消滅利比亞。可見社會進化速度是體現一個社會綜合競爭力最重要的指標,是國家適應外部能力生存能力的保障,是一個國家最好的形象展示。
西方主流觀點認為他們的社會制度已經完美,而拒絕社會制度的進化。同時不惜以武力和各種手段反對阻撓別國的社會進程。他們是人類社會進化的反對派,抗拒社會文明的進步,是人生的大害。中國只認為自己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有著更高的社會進化目標,這是我們全體中國人民的人生大幸。對比而言,美國遲早會被中國趕超被歷史遺棄,美國社會制度的落后是靠暫時的技術優勢彌補不了的。
正因為社會進化速度不論對個體還是國家如此重要,它理所應當受到每個個體、國家的重視、呵護和推動。我們應當提出這樣的社會行為原則(稱為社會進化速度原則):當一個人、集體或國家的思想、行為和欲望推動社會進化速度時,這種思想、行為和欲望就是正確的,就會受到社會的支持;反之當一個人、集體和國家的思想、行為和欲望阻礙社會進化速度時,這種思想、行為和欲望就是錯誤的,就要受到社會的反對。我們常說團結起來力量大,弘揚團結精神,就是因為人、集體團結一致時個體對社會進步的阻力就小,推力就大而使社會進化速度加快。這就是團結一致的著力點。我們常說公和私,那么年齡、知識和生命是私,社會是公,社會是一艘船載著所有個體以某一速度旅行于茫茫宇宙之中。社會進化速度是個體與社會、公和私之間最重要的利益交匯點。
人心齊,泰山移。一個理想的社會進化速度的實現與社會個體思想、行為的同向行密切相關。社會進化速度原則就是為了加強社會個體同向性,使社會取得一個較好的進化速度。反過來,這個較好的社會進化速度更好的維護了社會個體的人生利益。這是一個社會個體與社會、公與私能否實現良性循環、互利共贏的關鍵。
現代現實中國社會對穩定的需求勝過對社會進化速度的渴望,人們認不清個體人生最大利益之所在,很多盲目地、個體過渡的、低水平滿足,沒有科學理論指導的行為阻礙了社會發展,更損害了全體個體的最大利益。慈禧極端揮霍但她沒坐過飛機,當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時她只能選擇逃跑。低級社會獲得的滿足是一種低級的極不穩定的滿足。
人生容積用科學的、理性數學模型來引導人們認清人生的一些最基本的事實,認清人生最大利益之所在,相對于現實社會各種感性的人生說教更有效更重要。它可以淡化各種主義、宗教和信仰對人生對社會的不利影響,有利于未來社會人類思想的統一。社會進化速度原則不應是某政黨政府強加的而是個體應該自覺遵守的。
社會進化速度原則、人生容積引導社會管理進入數量化管理階段,減少泛濫的感性對人生對社會的不利影響,增加理性對文明社會的支撐,理順個體和社會的內在關系。對它的認可和遵守是社會發展的一個質變,它將是人類社會理性時代的開始。社會進化速度是考核政府工作的重要指標,也是社會運行效率的重要參數。
假如太空高級文明突然降臨地球,幫助人類建立起物質高度發達的理性社會,人類社會發生巨變。我們就能過上像我們今天想象的天堂般的生活,我們就會成為歷史的幸運兒。希望人類社會的人生早日走向成熟,走向理性。
社會個體的生命空間的總和就是社會的生命空間,中國共產黨員的生命空間的總和就是中國共產黨的生命空間。個體生命空間是相互重疊相互支撐,其相互作用是有規律的。當一個個體的生命空間的拓展能夠同樣引起所有社會個體的生命空間的拓展時,他的人生對社會而言是最有價值的。一個社會對知識的更新和運用的程度決定著社會進化速度,同樣決定著人生容量。對真理的理解和掌握是所有人生容量的最大公因數,是社會及個體實現自身價值的最有效的途徑,是一個社會以教育為本的依據。社會主義社會是通過國育來做實這一人生最大公因數。
三 國育
秦末陳勝、吳廣農民起義的口號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它的思想本質是反對人與人之間政治上的天生不平等,追求天生人人平等的社會地位。這一社會問題資本主義社會已經解決。在成熟的資本主義社會里法律規定并實施每個公民都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實現了人人法治意義下的同等的社會地位。但是直到今天,人類社會并沒有實現天生人人平等的公平社會理想。
現代社會個人成長的條件是由家庭提供的,而家庭的狀況千差萬別。有人一生下來就是億萬富翁,而有人生下來就注定吃不飽穿不暖。這種由于家庭狀況的差異而給每個人與生帶來的不同是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最大的不平等。“金錢財富,寧有種乎?”雖然嬰兒并不知道也無力反抗社會對他們的不公,雖然我們每個人都在默默愛著并接受自己的家人,雖然這種不公并沒有成為現代社會的主要矛盾,但是特別是它對近百年來社會主義社會的實踐成長的消極阻礙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要實現人人生而平等,只有實施嬰兒斷奶后集中送到國立機構接受國家統一的撫養和教育直到其參加工作的社會化的人口生產模式。(簡稱國育)
國育為下一代提供的統一的社會化生活,使人人天生平等有著同樣的物質和教育的保障,有著相同的社會地位和社會環境的保障。它的實施真正實現了幾千年來人類追求的天生人人平等的公平社會的美好愿望。對社會主義社會而言,生而平等是人生的頭等大事,欲善其終必固其始。這是實現人生平等的基礎。
這種社會化的生活和家庭生活有著本質的區別。中國曾經是家社會,國史即家史。中國人有著“子不教,父之過”、“望子成龍”、“光宗耀主”的思想,有著“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生命始于父母,生活受于家庭,成就榮耀故里,希望寄予子孫。家生活使人愛家、戀家,產生濃濃的家情結和家感情,孕育出以家庭生活為中心的家本位的思想體系。它產生于“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時代,人們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家的范圍內度過。傳統社會一些人明明是蟲卻當龍養,而許許多多的龍過著蟲的日子最終變成的蟲。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子會打洞,人的思想和行為在很大程度上被家庭束縛。
家庭養育子女培養出的是行為方式五花八門、價值取向千差萬別的一代又一代。個體思想和行為方式的差異是現代社會矛盾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管理好行為方式價值取向各自作主的十幾億人使社會步入正軌,整個社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家本位使人對家庭感知靈敏反應積極主動,而對社會感測遲鈍反應消極被動。現代社會人們還不能為糾正社會運行偏差和錯誤而自我同步調整行為甚至大多數人為了家庭和個人的利益還人為阻礙社會的良性運行。家本位的理念對管理現代社會推動現代社會的良性發展有著很大的阻礙作用。近百年社會主義社會的實踐的深層次矛盾揭示了中國家本位的內在缺陷。現代社會對穩定的需求大于對社會進化速度的渴望。社會的不穩定性源于家庭養育使得個體需求和其實現手段的巨大差異性和互相排斥性。
中國封建社會,家本位使得整個社會陷入在一種復雜的緊密的大大小小的利益和權利關系網中,個體和個體之間的直接關系過于緊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牽一發而動全身。這種關系使得整個社會不能像水而是像瀝青一樣沒有好的運動性,社會內阻巨大,效率低下,嚴重阻礙了社會的新陳代謝功能。
在現代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時代,人們在社會上的活動時間已經大于在家庭中生活的時間。現代化程度高的地方人們在社會上的活動時間已經遠大于在家庭中生活的時間。家庭對人的思想上的束縛、行為上的限制作用變得越來越小。社會作為人、家庭供給需求的唯一平臺其運行狀況決定了每個人的平均生活質量。每個人對社會運行狀況的依賴度會越來越高,社會運行狀況對每個人的重要性越來越強。人們越來越多的根據社會運行狀況來選擇個人的行為。比如有一篇《中國式尊嚴》的文章作者說其留學不歸的原因是他認為一個普通的中國人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比如有人出國定居原因就是其認為食品安全在國內得不到應有的基本保證。當社會對人的重要性超過家庭對個人的重要性,當社會狀況超過個人努力而決定個人生存狀況時,個人和社會之間就會產生相互吸引或排斥的作用。這種作用不是互相促進就是互相傷害。
國育為個人人生提供的近二十年的社會化生活,使人從小形成以社會生活為中心的人生目標,形成個人與社會緊密相關的愛社會的社會情結和社會感情。生命始于父母,生活受于社會,成就推動社會進步,希望寄予社會進化。培養出以社會生活為中心的社會本位的思想體系。不是“齊家、治國”,而是“治國、齊家”。不是“光宗耀祖”,而是“光耀社會”。從幸福的家庭生活到幸福的社會生活。國育因為受家庭的影響最小化,最大限度的減小愚昧的、殘忍的、封閉的、自私的社會不良人性的歷史遺傳。
國育使人在獨立踏入社會之前,用知識、科學價值觀和國育這一實踐形式教會人們進行社會化生活的方式和能力。用知識、科學價值觀和國育這一事實來爭得萬民心,用社會進化速度來凝聚眾人力。國育培養出的是價值取向基本一致、素質高、掌握不同技能的人,使社會發展進入快車道,從而很大程度的提升每個人的人生空間,人類社會進入個人和社會互利雙贏良性互動的新階段。社會主義社會是通過國育做實人生的最大公因數。
社會本位可以降解社會個體與個體之間過于緊密的直接關系,君子之交淡如水,強化個體與社會之間的直接的相互作用,降低社會整體運行的內部阻力,促進社會的自我更新,加快社會發展。
家庭養育子女是家庭作坊式的社會人口生產模式,國育是規模化的社會人口生產模式。現代社會孩子特別是兒童一件新衣服也許只穿一個季節。學生的個性化專長化的教育如音樂、舞蹈等的費用更是讓大多數家長望教興嘆。高昂的費用給家長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驚人的浪費個社會帶來巨大的資源壓力。而國育使得孩子的用品(穿的、玩的、用的)除了一次性的消耗品大多都可以重復、共同使用和回收。這給家庭節省大量開支,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使得社會人口生產的總成本大幅下降。這對我們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大有益處。物品的重復、共同使用和回收使孩子在對待物品(物盡其用)對待環境(環境是生命的一部分)對待人與人的社會關系(公平開放)的教育上形成一個健康的心理認知。至于養育的質量和個人專長的培養國育的專業化、專心化是家庭養育不可比擬的。規模化生產的低成本優勢和高品質保障早已被現代市場經濟的實踐所證實。
家庭養育子女占用父母甚至爺奶的很多時間、精力和物力,使得他們自身的需求和行為受到限制。國育可以使家長從撫養子女的具體行為中解脫出來,卸下社會主體勞動力的包袱,使他們更多的參與社會活動,讓家長更好的承擔社會財富的生產職責,改善了家庭的結構、社會功能和職責。同時國育節約了家庭的開支,家長只需交納部分國育費,使得家長既有更多時間又有更多的財力來考慮自身的需求,調整了部分市場供需關系。國育使富人可以更多方面關注社會,使財富取之于社會更多的用之于社會,有助于社會財富的合理流動。未成年人不是市場經濟的參與者,其需求因為國育一定程度上同市場分離,并不影響市場經濟的社會主導地位。
家本位和社會本位屬于不同的社會階段,適應不同的社會形式。家本位屬于私有制封建社會時期,社會本位是社會主義社會必不可少的社會基礎,人生需求依賴社會而不是家庭提供。這一點非常重要,在社會主義社會中是用個體生活最大程度地社會化來更大程度地滿足人生需求和價值,個人生活最大程度地社會化是實現社會主義社會目標最重要的手段。社會本位思想是社會主義社會思想體系的核心內容。社會本位伴隨著社會主義社會的形成、發展和成熟,社會本位的機制就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運行規律。社會主義社會思想體系的建設現在還是空白一片。公有制是把屬于每個人的生產資料集中起來進行社會化的物質生產,而國育是社會化的人口生產,是公有制實施的社會人力資源保證。公有制和國育是推動社會主義社會進化的兩架馬車。
有什么樣的人就會形成什么樣的社會,只有真正認可和遵守社會化生活、生產秩序的公民才能形成真正的社會主義社會。國育讓社會主義社會的成型從實現天生人人平等公平社會;從解決好下一代的問題也即解決好社會的延續問題;從人生的第一站開始,既而帶動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的全面落實發展。國育即實現了人人天生平等的人類幾千年的美好愿望,又使中國社會自身進化到一個更高的階段,即從家本位社會進化到社會本位社會。但同時也對人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要求人們優良的社會情結和社會感情的配合。同時國育的過程也是培養人們社會情結和社會感情的過程。
因為中國有這樣那樣的缺陷而出國定居的人,并沒有把中國社會當成自己的國家自己的社會而一走了之,去坐享別的國家通過努力付出而獲得的社會成就。這本身就是一種缺乏社會情結和社會感情的表現。這是一種不勞而獲的思想和行為,是一種自私自利消極的人生觀和社會觀。
社會主義社會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不能再家庭作坊式的進行,這是資本主義社會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必須進行的質變。國育本身也是社會小范圍內(未成年人)的社會主義社會式生活實驗場,對他們而言,社會為他們提供充足的物資供給,按照他們的合理需求進行分配。這為全社會范圍內全面實施社會主義社會制度探索經驗打下基礎,為可操作性的社會主義社會具體制度的完善提供社會實踐的支持,為中國實施社會主義社會制度提供一個合適的切入點,一個通道。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社會將是漸進式分步驟分層次實現而不是一下子全面實施的。
資本主義社會客觀上是一種市場本位或者說資本本位的社會,介于家本位和社會本位之間。資本主義社會消弱了家本位的社會基礎,最終孕育出社會本位社會,在人類歷史上起著一種承上啟下的客觀作用。資本屬于家,受家支配為家服務,但資本只能在市場這一社會公共平臺上運行、生存和獲得增值。可以說,資本本位是家和社會雙中心,以資本為紐帶,互相作用達成平衡的一種社會機制。家通過資本穩定社會,控制社會,實現從中吸取財富擴張資本。封建家本位社會則是用家的權利家的暴力來控制社會。資本本位是用社會市場行為實現家的目的。
中國社會形態的歷史就是從原始大同社會→原始小康社會→家本位社會→資本本位社會→社會本位社會→共產大同社會。資本或說市場并不是一個社會的全部,而只是社會的一小部分,社會還包括人文的、自然的、歷史的等等內容。但在資本本位的社會中,資本成了至高無上的選項,其他社會內容的真實功能被忽略而服從服務于市場的功能。資本主義社會是一種嚴重畸形發展的社會,社會重心不正,部分社會功能被膨脹,很多社會功能被抑制生長,受市場的束縛。比如,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人生價值要服從服務于市場價值,否則人在市場中就會有生存危機。從而導致個人要犧牲掉個人的人生目標人生價值這些理想和追求,而去做一些自己不感興趣或根本不想做的工作。這是人生的悲哀,是對人性的壓抑,對個人智力的浪費。
所謂“本位”,也可以理解為一個平臺。家本位就是以家為平臺,資本本位就是以資本或市場為平臺,社會本位就是以社會為平臺。××平臺伴隨著××社會的產生、發展、成熟、衰老和消亡,就是××社會的生存平臺,××平臺的運行機制就是××社會的運行規律。
四 社會主義社會的兩性關系
兩性關系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人際關系之一,只有科學的、客觀的處理好兩性關系,才能建立起一個真正的和諧社會。實踐必須有科學的理論指導,社會主義社會的兩性關系也是如此,它須由社會主義社會理論作指導。
兩性關系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經歷了原始社會的群居關系,母系社會女性主導的兩性關系,父系社會男性主導的兩性關系,奴隸社會的奴隸主指派的男女奴隸關系,封建社會的一夫多妻制,現代社會的一夫一妻制。兩性關系隨著人類社會人與人之間最核心社會關系的改變而變化。比如奴隸屬于奴隸主的私有財產而無選擇配偶權;封建社會神權、君權、夫權中的夫權是一夫多妻制的社會思想基礎;資本主義社會人人平等權男女平等權是一夫一妻制的社會思想基礎。在未來的太空時代兩性關系可能由于環境的改變而消失。
人類社會的不同時期,家庭的結構關系都是不同的。不可能由相同結構關系的家庭去完成兩個不同社會時期的進程。溫故而知新,從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看,社會主義社會必須有一個與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夫一妻制家庭不同的家庭結構關系,才能去滿足社會主義社會成立的一個必要條件。因為社會主義社會最核心的社會關系已經改變而不同于資本主義社會,兩性關系也會隨之改變。也就是說產生于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夫一妻制有其內在缺陷而滿足不了社會主義社會對兩性關系的需求。人類社會的每次階段性的進化都需要社會主要生產關系包括兩性關系的調整來配合實現。國育也是社會主義社會家庭結構不同于資本主義社會家庭結構的一個主要表現。
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夫一妻制是人類在實現人人平等思想過程中對男女平等的具體實現形式。它通過對數量的限制這一最簡單的方式實現了男女社會地位形式上的低級平等。因為夫和妻之間的社會地位平等而夫、妻和其他社會成員的兩性社會地位是不平等的。它實現夫妻的男女社會地位而不是普遍社會意義上的男女平等。它人為規定了一夫一妻之間的兩性關系是合法的而同時規定夫妻之外的兩性關系是非法的、不道德的,要受到社會反對的。從實施的效果看,這種數量限制的方式、這種人為的規定即使在產生它的資本主義社會也沒有也不能禁止得了夫妻之外的兩性關系的存在。
正因為一夫一妻制成為現代社會主流的思想,婚姻之外的兩性關系便成了非法的、不道德的、腐化墮落的會受到社會譴責懲罰、為自己帶來名譽、前程和財富損失的甚至下流的行為。人們就得自己壓抑自己對異性的向往的人性。而在現實社會中很多人控制不了這種人性需求,即使帶著負罪的心理也沒有停止婚姻之外的兩性關系。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時這種需求變得強烈。對異性的向往與追求是人的一種審美需求,是對真的、善的、美的追求。我們絕不能把對異性的追求定性為罪惡的、丑陋的,否則夫妻之間也是罪惡的、丑陋的。這種需求決不是好色之徒、思想下流的人所獨有,它普遍存在于每個人的大腦中。沒有表現出這種需求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各種條件的限制。不能因為自己沒有這種需求就認為別人有這種需求就是錯的,需求的差異性是客觀的、合理的。
這種人性需求在現實中受到了數量上的簡單限制,受到了幾百年前人為規定的限制,在當今社會得不到合法的實現。于是在市場機制下便出現了財富對兩性關系的非法參與和支配。出現腐敗、賣淫、強奸等等權色交易、錢色交易、暴力交易。由暴力、金錢參與的兩性關系才是真正罪惡的、非法的,它實現人性需求的手段是罪惡的、非法的,它把人性變成市場上的商品出售。這些行為的產生往往是合理的、正常的需求受到異常的壓制得不到實現的結果。非正常的限制的結果使人的行為畸形化,使人的美好心靈罪惡化。不能對人的欲望簡單采用堵、禁的方法,而應采用疏通的方式使其合理釋放。
一夫一妻制是一種最低程度滿足男女兩性需求的制度。它不承認和拒絕兩性關系的復雜性、差異性,是對兩性關系的簡單處理,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它把異性之間的親情、友情和愛情限制在最小的范圍內,使得兩性社會生活如同一潭死水。一夫一妻制是一種嚴重的禁欲思想,它即禁止了男女關系的某些具體行為,更禁止了人與人之間友愛情感的拓展與升華。它反對人與人之間真情互愛的主題。
資本主義社會富人結婚后又離婚又結婚。嚴格的講這種行為并不是一夫一妻制,而是一夫多妻制的一種特殊形式。如果沒有一夫一妻制,那么富人就可以同時娶多位妻子。所以一夫一妻制主要反對一夫多妻制,限制富人的兩性社會行為。這對普通民眾而言是有利的,它通過數量的限制來保障大部分民眾選擇配偶的權利和機會。這是一夫一妻制對人類社會積極的一面。這一功能已經實現,人類社會不可能再回頭去選擇一夫多妻制。傳統的一夫多妻制已經完成了產生時人類賦予它的歷史使命。隨著社會主義社會實踐的發展,它的缺陷將逐步顯現。為了克服這些缺陷,應當對傳統的兩性關系進行修正,賦予它新的歷史使命和內涵。這些新的內涵和使命是為了匹配社會主義社會的性質和功能。傳統的一夫一妻制決不是人類社會兩性關系的最終形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的名言指出了我與人之間關系的原則。我們不僅有“老”、“幼”,還有“朋友”、“同事”、“夫妻”等等社會關系角色。推而廣之,則可以說“夫吾夫以及人之夫,妻吾妻以及人之妻”。這種推廣決不是僅僅立足于兩性欲望,更是立足于親情友情,立足于人與人之間的真情互愛。社會主義社會應當實施家庭一夫一妻制+社會情人制的雙軌制的兩性關系新制度。兩性以家庭關系為主,社會關系為輔。這是一種相對開放的兩性制度,而傳統的一夫一妻制是一種封閉的兩性制度。情人制中的情人的基礎是相互欣賞而產生的感情,而不是權利和財富。這種感情可能是暫時的、短暫的。情人之間沒有對婚姻和財富的訴求,不會對夫妻關系造成傷害。夫妻也不排斥情人的存在。家庭一夫一妻制是感情的長期需求,社會情人制是感情的波動性暫時性需求。夫妻關系和情人關系互為補充,長短互補的雙軌制的兩性關系可以使人們學會和諧共處,促進社會和諧。
雙軌制的兩性關系,承認并解決兩性關系復雜需求。它在保障每個人選擇配偶的權利和機會的同時,規范了兩性的社會化生活的方式和目的,更大程度的滿足了人的多層次差異性的感情需求。它可以有效打擊乃至產除權色、錢色、暴力交易等罪惡社會行為,消除落后社會制度對正常人性的壓抑,重新規范人的社會行為標準,凈化人的心靈。對異性的向往完全可以通過自我形象的提升通過愛的表達而不是通過買賣、強迫的方式合法取得,使得社會和諧發展,這些是社會主義社會賦予兩性關系的新的歷史使命和社會內涵。社會主義社會在兩性問題上將給與人更大的自由度,同時賦予它更高的使命。傳統的一夫一妻制好比黑白電視制式,雙軌制則是彩色電視制式,大大豐富了人生的內涵,使人的社會生活多了一個新天地。夫妻之外的兩性關系,不僅局限在兩性生活更是社會生活是人生的全面交流。同樣拓展了人的生命空間。雙軌制可以實現普遍社會意義上的男女平等。
雙軌制也不是每個人必須的選擇。就像彩色制式兼容黑白制式而不是排斥黑白制式一樣,社會主義社會特別是初期人們可以選擇雙軌中的一軌而拒絕雙軌。因為雙軌制同樣是建立在個人公平、自由、平等的基礎上,建立在尊重個人人權的基礎上。雙軌制是為了滿足不同個體多層次差異性的感情需求,而不是強加給個體不需要的多余有害的感情。
現代社會主流思想不承認人的感情的復雜性差異性需求,拒絕婚外感情的正常性和合理性。同時兩性婚外行為普遍存在禁止不了。甚至這一問題已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大頑疾而為害人間。人類社會到今天也沒有處理好兩性關系問題,是因為人類社會沒有按照兩性關系的客觀規律辦事。這兩種客觀事實的同時存在,這一矛盾的解決要求我們要認清客觀和主觀事實,解放思想。不能以合理合法的理由去剝奪公民合理的人生需求和權利。社會主義社會是更大程度滿足人的物質和精神需求的社會,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正確評估人的各種需求的合理性。兩性關系雙軌制滿足兩性關系的復雜性差異性需求,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選擇。
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特征——公平開放性是兩性關系雙軌制的社會思想基礎。公有制是個人所屬生產資料對社會的開放,國育是家庭子女對社會的開放,社會養老保險是老人生活的社會化保障,同樣兩性關系雙軌制也是社會主義社會開放性的一部分,是社會主義社會公平開放性在兩性關系上的具體體現,是社會主義社會不以絕對占有而以更大程度滿足人的普遍性需求為目的的社會思想的體現。而國育的實現為兩性關系雙軌制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條件,使家長的感情生活對社會對子女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使得社會能對兩性關系雙軌制的實施進行簡單有效的管理。
雙軌制倡導的相對開放的兩性關系并不是無條件的、無序的,它同樣需要社會主義社會道德和倫理的規范和束縛。除了在《社會主義社會的人際關系》一文中提到的總原則外,下面僅提三個方面的具體問題供大家參考:
一:美與丑的概念問題。外表和缺陷不能成為人與人之間社會友善互動的障礙。對美的追求不能過度。不能形成美女帥哥供不應求丑男丑女無人問津的局面。
二:我與情人的社會定位問題。也即我、情人的社會權利和義務。兩性交往的目的是以滿足自我需求還是滿足他人需求為主。
三:不能隔代結婚。否則連人與人之間的稱呼都搞不清了,名不正言不順,就會造成社會人際關系的紊亂,社會秩序的失常。
發源于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宗教如佛教、基督教、道教等等,有著很多相同的行為方式,如存在于天上、禁欲等。這些行為有著客觀的邏輯性,天上不同于地面,沒有重力場,人類的兩性行為在那里缺少環境的支持不能正常的進行。除此原因以外實在想不明白為什么神通廣大的男女神仙們都選擇一種清心寡欲的生活方式。也許在神仙的眼中,兩性行為只不過是低級生物的一種行為而已,神仙們已經不再需要通過這種行為來支配自己。
不管怎樣人類要跨出地球村進化成太陽系文明或宇宙文明之始,就必須面對嚴重的心理和生理的考驗,是困死地球村還是禁欲,人類必須做出艱難的抉擇。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這也是人類不同時期對人提出的不同的要求。只有擁有了在太空中生存的能力,人類才能真正成仙成佛,才能萬世永存。
面對太空時代人類對兩性問題的態度就成了關鍵問題。為此人類有必要調整好對兩性關系的認識標準。兩性關系是服務于人類生存,而不能成為人類生存的障礙。要做到“能”欲,要順乎自然,自然給與人類什么樣的條件,人類就應該照什么樣的方式去做,有亦可無亦可,有則行之無則隱之,能夠控制得了自我的各種欲望而不妄為。這也許就是人類社會兩性關系的最終形態。
古代神話傳說中有很多諸如踩著巨大腳印受孕、睡夢中受孕、感光受孕等等非兩性直接接觸式的受孕生子的故事,這種非接觸式受孕繁衍生命的能力人類現在尚未掌握,這也是人類進化成太空文明必須跨越的難關。
五 社會主義社會的人際關系
在奴隸社會,奴隸是奴隸主財富的一部分,他們對社會財富包括自身及其勞動成果沒有任何所有權。在封建社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封建社會的主要生產要素掌握在封建統治階級手中,農民或邦工或租田。他們對自己及附屬物有所有權但只能享有自身勞動成果的一部分。從歷史事實可看出,在某一歷史時期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決定了人與社會財富的關系,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是人與社會財富關系的基礎,不能拋開人與人的社會關系而去單獨探討人與社會財富的關系。
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人與人的社會關系是非常不平等甚至非常血腥,但是不論是奴隸主還是奴隸不論是地主還是農民在那些社會時期他們都認可并接受了那種人際關系并且都按照由這一關系而形成的社會秩序的要求去生產和生活。人民對某種人際關系的普遍認可和遵守是該種人際關系成熟穩定的標志,而人際關系的成熟是某一社會形態進入成熟期的一個主要標志。
資本主義社會是現代人類社會成熟的主流的社會形態,它的人際關系已經進入穩定成熟時期。在這一時期他們不再探討人與人的社會關系應該是什么樣,他們已經認可并接受了當前他們的人際關系。在資本主義社會初期,由于這種人際關系導致生產力的解放推動社會極大發展的這一推動作用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已經消失。這種人際關系既對社會發展起不到明顯的推動作用也起不到明顯的阻礙作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主要靠的是技術進步推動這一條腿支撐。
社會主義社會同樣遵循這一規則。雖然我們已經確定了公有制和全民參與國資分紅這一人與社會財富的關系,但是與之配套的成熟的人際社會關系尚未形成,依托該關系而應產生的社會主義社會秩序還未形成,所以本應對社會發展起到的巨大推動作用并未產生。資本主義社會的形成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對改變生產關系有較強的社會需求時,生產關系被改變后就促進了人類社會的大發展。而社會主義社會的形成是先有很不完備的理論,強調公有制而改變了部分生產關系。公有制只是社會生產財富環節的生產關系,而社會消費環節、社會生活方式和社會運行方式等等并沒確定,且生產力的發展嚴重滯后,生產力的發展不象生產關系的改變經過一段時間的革命就能實現,只能通過長期的社會實踐積累去完成。社會主義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形成之初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效果大不一樣。
社會主義社會成熟的人際關系并不是公平、自由和平等等,因為這些人際關系從理論上講在資本主義社會已經實現。資本主義社會正是伴隨著對公平、自由和平等的追求而產生和發展的。社會主義社會比資本主義社會高級,其人際關系當然不能停滯不前,否則社會主義這一高級社會的品質很難表現出來。
幾千米深的海底仍有生物生存,它們是怎么克服海水的壓力對它們的身體的影響?這是由于它們身體的微觀結構發生了變化,它們的細胞壁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的。海水可以從體外進入細胞,可以從一個細胞進入另一個細胞。這樣雖然它們生活在深海中但它們的身體內外、細胞內外并沒有能傷害它們的內外壓差存在,所以它們能生活在深海中。結構的改變導致適應能力生存范圍等性能的提高。造成危害的不是壓力的大小而是壓差的高低。
深海生物的這種生理結構模型就是社會主義社會成熟的人的社會關系結構模型,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社會主義社會成熟的人際關系是人與人之間以公平、自由和平等為基礎互相開放的關系。這種開放的人際關系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公有制是人與人的所屬生產資料互相開放的結果。其效果使社會生產能力和效率大幅度提高,使社會形態得以進化,從私有制社會進化到公有制社會。
二:國育是家庭子女對社會的開放。其效果是使社會人口生產成本大幅下降,社會人口生產效率提高。使得家庭的結構和功能得以改善更好實現社會主義社會的功能。使人類社會從家本位社會進化到社會本位社會。
三:兩性關系雙軌制是個人情感對社會的開放,使社會生活方式得以改進。
四:社會財富的互相開放。這直接決定了社會主義社會理論的可行性,決定了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是烏托邦還是可以變成現實。
在社會能充分供給每個人又能買得起的社會里,如果對所需商品(特別是對那些使用頻次不高的商品)都人手一份,將造成人力、物力財力和資源的巨大浪費。只有在財富互相開放的社會里,我的你也可以用,你的我也可以用,才能真正做到物盡其用,用最少的消耗滿足人的最大需求,使社會高效運作。
社會主義社會基本上只給與公民對非消耗性財富(包括公有財產)的使用權而不是享有所有權。人們對財富實際需要的只是使用權而已。而絕對占有權是與社會主義社會價值不相符的。
比如,現在甲花10萬元買張車,甲占有了這輛車。甲可以使用它、不用它、送人或者毀掉它,這是甲的權利。同時甲得為它買保險、辦牌照、存放和維護等。而在社會主義社會,甲只需花5萬元購買一輛車的使用權,或花更少的錢買購買一輛車的使用次數或使用時間段,也無需為之買牌上險維修等,只需使用時去開用完送回即可。同時乙、丙同樣可以購買此車的使用權。這輛車即不是甲的也不是乙的,即不是甲用乙的車也不是乙用甲的車。一輛車占有權只有一份,而使用權卻有多份。甲和乙并非思想有多進步而去共用這輛或那輛車,思想進步的程度并不決定先進社會制度的實施,而是在長期社會主義社會的生活方式下可以培養出社會主義社會公平開放的人性,培養出對社會財富公平享有的社會生活方式,培養出公有私用的財富觀。所以權只有一分,只能屬公,公有所有權就會排斥私的所有權,使私不能占有。使用權有多份,可以為私所有。社會主義社會是公有所有權私有使用權,是公有私用。現代社會公民對社會財富的絕對占有權使得社會財富具有排他性,導致人們對社會財富的爭斗。社會主義社會要使財富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
資本主義社會的私人財產的神圣不可侵犯的過度保護是不符合未來社會主義社會高效運作的要求。現代社會的財富流動消費模式是不合理的。社會主義社會是以滿足人的普遍性的需求為目的,而不是使人絕對占有和支配財富為目的。
五:人的思想和行為的開放。相同的個體、集體或國家行為一個人、集體或國家能做而多個人、集體或國家分別重復去做是對人力、財富的巨大浪費。現代社會的對知識產權的過度保護,不是通過對產權所有人進行社會有效獎勵而是通過限制社會有效使用這一限制生產力的方式,犧牲了人類社會整體利益,使人類社會的發展被延緩。同樣不符合未來社會高效運作的要求。只有在人的思想和行為互相開放的社會里才能真正做到人盡其用。
六:一個得了不治之癥的女孩死后捐獻了五個器官拯救和延續了五個人的生命。這是人與人之間特殊的開放關系。它能給社會帶來得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的好處不言而愈。
人際關系的開放并不是無條件的,開放更不是無序的。沒有任何約束的開放最終將導致玉石俱毀。任何一個結論的成立都必須滿足其充分必要條件。
人的勞力屬于社會生產力,人際關系也是社會生產關系的重要部分。人的社會屬性既有社會生產力的屬性,又有社會生產關系的屬性。人是社會生產力與社會生產關系的統一體。處理不好做為生產關系的人際關系就調動不了做為生產力的人力的社會積極性。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屬于生產關系的人際關系的開放性同樣也要適應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受到社會生產力的制約。當生產力的發展到一定程度使得人際關系的開放不是阻礙而是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時,人際關系的開放才能有其合理的社會條件。比如全民參與國資分紅,如果一年只分一、二百元,那么它對公民的吸引力也不是很大。
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主旨是堅持真理尊重客觀事實,以保障滿足人性的普遍性合理需求,實現人的人生價值的理性而非感性需求為目的。社會主義人際關系的開放需要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支撐和保護。當其在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引導下成為社會的一種現實需求時社會主義人際關系的開放才能實現。社會主義人際關系的開放是實現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手段。社會財富的最終價值還是會通過人的社會關系來實現。
雖然現代中國還不具備形成開放社會的物質條件和主觀素質,但這并不妨礙以建設開放社會為目標。目標選對了整個社會才能不走彎路。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能滿足絕大多數公民最普遍需求的社會。開放的人際關系將使成熟的社會主義社會消耗最少,效率最高,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它使每個公民都感受和傳遞相同的社會壓力而個體之間不存在引起矛盾傷害的社會壓差。開放的社會結構模型將使個體與社會整體的機能最大限度的協調一致。充分的開放將使社會具有高度的自我穩定性,對社會進行安全高效的管理。
公平開放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最本質特征,也是對生活其中的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社會主義社會的人性是一種相對開放的理性,有別于愚昧、殘忍、封閉和自私的感性。開放性給社會帶來的是高效性。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開放程度決定著社會主義社會的性質和深度。開放可以循序漸進,中國應爭取實現人與社會財富和人與人的社會關系之間互相良性互動,互相促進。
人的社會關系的演變伴隨并推動著人類社會的進化。人際關系是指社會個體擁有的社會權利的隸屬關系。人類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人的社會關系則從無人權到有人權到人人平等權,實現了人的社會地位政治權利的平等。這是一個漫長、艱難改變和實現理想的過程。而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過程就是實現人的社會經濟權利和經濟地位的平等,實現對社會財富的公平享有。
人的社會關系演變的總趨勢是:追求人權——人權平等——追求物權——物權平等——人人平等。(包括人的技能趨于同一水準,這是人人平等的基礎)人權是指人在社會中擁有的支配自我的權利,物權是指人支配社會財富的權利。人權決定物權,人權是物權的社會基礎,物權可以促進人權的進步。而要實現物權平等也就是社會主義社會成熟同樣需要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這是人類社會不可逆轉的演變規律。
相同水準的技能和合理的社會分工與勞動是實現人人平等社會個體應具備的兩大要素。它們是為社會提供相當價值的條件。在現代社會中符合這兩個條件的人也是相對平等的。社會主義社會用國育來保障人生而平等的同時,也授予了人相同水準的技能,為實現人的一生平等創造了條件,接下來只要參與合理的社會分工和勞動,那么在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的保障下就能實現人人一生平等。
人人平等有著豐富社會內涵,絕不是一句口號,不是通過游行、示威通過革命就可以實現,實現它需要社會和社會個體共同不懈的努力。人人平等不能只從人的所得上體現,更要從每個人對社會的付出上做起,即每個人的所得要平等,對社會的付出更要人人平等,付出平等是所得平等的基礎。
六 社會主義社會與堅持真理
人有很多行為準則,如倫理、道德、法律和黨綱等等,但這些都不是人應遵守的第一行為準則。這些準則都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也即它們只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發揮作用。比如封建社會三綱五常,神權、君權和夫權,女子包腳現在誰也不會這么做。這些只在封建社會起作用。以上這些行為準則都有其歷史生命期。人應遵守的第一行為準則是堅持真理。
真理是指決定事和物發生、發展、成熟以至衰老消亡的內在客觀規律。如市場的機制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運行規律。一盆花昨天在生長今天仍在生長,換個地方仍在生長。雖然時間和空間變了但決定這盆花生長的內在規律并沒有變。可以說真理是不以時間而改變不因空間而轉移,或者說真理充滿了整個時間和空間。真理才是宇宙的主宰。真理有著唯一性和永恒性。不論人類任何歷史時期真理都可以做為人類社會行為的永恒客觀參照。
為什么堅持真理是人應遵守的第一行為準則?如果把一個人、一個電子和一個水分子放在一起,我們可以發現它們都是單個能量載體這一共同點。當電子雜亂無章地運動時它對外界就不做功,外界也感受不到物體中電子的存在。但當電子們在電場的作用下定向移動時就形成了電流,就可以發光、發熱作有用功,就可以讓外界感受到電子的存在。人也是如此,我們常說團結就是力量,當人的思想和行為一致時這個社會就能對外界顯示自己的巨大能量。怎樣才能使人的行為一致?堅持真理就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這是一種對個體思想和行為定向的作用。由于真理的唯一性和永恒性,不論任何歷史時期的人只要按照真理的要求去做,他們的行為都是一致的。教會也能對人起定向作用,那是一種對人思想和行為的主觀定向,只對教徒起作用,而堅持真理是對人思想和行為的客觀定向,對所有人都可以起作用。在這方面真理和宗教的社會功能是相同的。堅持真理就可以把人科學的團結起來。
堅持真理的這種對人的客觀定向作用將使未來的社會主義社會不僅僅是一個物質豐富精神文明的社會,更將是一個將個體能效充分發揮的社會,一個不犯或少犯錯誤安全穩定相對理性的社會。沒有任何一種別的主觀規定的行為準則比堅持真理更重要更有生命力。堅持真理可以把個體與社會整體的機能充分協調一致,可以把主觀意愿與客觀需求協調一致。
歷史上人類社會幾次大的進化都是通過戰爭在社會動蕩的陣痛中進行的。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無不是通過戰爭這一暴力方式進行的。更糟糕的是人類據此得出階級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只能通過階級斗爭來解決這一可怕的錯誤的認識。它導致東西方兩大陣營大半個世紀的對立危機,嚴重阻礙了人類社會發展進程。這也是人們沒有按客觀規律辦事而是按人的主觀錯誤認識處理問題的結果。這反映了人類思想的不成熟,反映了社會制度設計的先天性不足。
階級矛盾的不可調和性只適用于社會主義社會以前的社會,那時人們還沒找到階級矛盾的不可調和的原因和階級矛盾調和的可行方法。社會主義社會堅持真理,會用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也即在市場機制作用下,來解決面臨的同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關系問題,在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指導下能使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通過市場和諧共處平穩過渡。對資本主義社會而言按規律辦事就是按市場機制處理問題。
歷史事實告訴我們的經驗是社會制度的設計要有頭有尾善始善終,要從開始就要想好它的后事,安排好它的推出機制。每種社會制度都有它產生的歷史條件和人類賦予它的歷史使命,它只適用于一定的社會時期,解決人類社會某一階段社會問題而不是人類社會的所有時期所有問題。沒有包治百病的良藥,也沒有能解決人類社會所有時期的社會問題的社會制度。當產生它的歷史條件消失或它已經完成其歷史使命后,人類社會面臨新的社會問題時該制度就要適時主動退出,讓位于新的社會制度,每一社會制度都有它的生命期而不能萬世永存。
比如社會主義社會的歷史使命是物質相對豐富和按合理需求分配,當這兩大使命完成之后,人類社會又會面臨新的更高層次社會主要需求問題,新的社會制度就會取代社會主義社會而去完成新的社會問題。再比如當資本主義社會消失被社會主義社會取代后,市場經濟就會退出歷史舞臺。以前所有的社會制度都沒有退出機制,人們沒有舊的社會制度退出和新的社會制度產生的心理預期,而造成社會制度過渡期的社會動蕩。社會制度退出機制是人類社會進入理性社會時代的關鍵。這是社會主義社會必須認真學習和掌握的社會運行規律。
資本主義制度同樣有退出歷史舞臺的那一天。其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是有限的。以朝鮮、伊朗問題為例,假定他們的核能力真的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由于美國的獨大獨強美國甚至可以讓他們從地球上消失這一極端做法來解決人類面臨的他們的核威脅。也就是說,美國的制度和能力還可以對當前人類社會面臨的問題進行有效管理。但是假定再過200年或500年由于科技的飛速發展,一個人或一個團體就可以造出核武器或別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就像現在一個人就可以造槍一樣時,美國的現有的管理手段不論是經濟制裁、封鎖還是軍事打擊都不能解決人類面臨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威脅。它也不可能把有這種能力的人(包括它本國的人)都殺死。同時到那時即使美國的某政黨獲得99%的選票,它也不可能對國家進行有效管理,因為剩下的1%甚至更少的人的抵制和反抗就能使這個國家癱瘓甚至消亡。這也是美國等國家害怕核武器等大規模殺死性武器落入恐怖組織手中的原因。選舉的行為是無效的,以選舉為基礎堅持多數人而忽視少數人的意志的社會制度也是無效的,用暴力做為對社會進行管理的基礎也是無效的。由于人類社會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面臨的社會內部壓力不是減小而是越來越大而出現的這種新的社會內涵超出了資本主義制度有效管理的范圍,未來資本主義社會必將為社會主義社會取代。這也是社會科技能力的量變促成了社會管理方式的質變。
社會主義社會能對未來社會的這種問題進行有效的管理。它是一個具有微觀開放結構的社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開放就像深海中細胞壁開放的生物,每個個體都感受和傳遞相同的社會壓力而個體之間不存在能引起摩擦的社會壓差,更大程度地消除人的社會權力和行為方式和目的的差異性,更大程度地滿足人生需求和實現人的價值,真正實現人人人生平等,能夠合理消除人類社會面臨的巨大內部生存壓力。同時把堅持真理做為人的第一行為準則,個體行為都是比較一致比較理性的,即使有個別反人類的力量,開放的結構也可以把這種威脅降到最低。這是一種不以暴力為基礎管理社會,而是能夠有效管理社會暴力的人類社會科學運行方式。現在的國際空間站就是一個小小的共產主義社會。
把堅持真理做為人的第一行為準則是非常重要的,堅持真理的這種客觀定向作用決定著人類未來的命運。新的社會形式的出現不僅僅是人的主觀愿望更是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選擇。人類社會并不是因為出現了陳勝、吳廣、孫中山、馬克思和毛澤東等人才向前發展,它有自身的發展規律。資本主義社會不論私有經濟競爭力還是管理社會的能力都決定了它的歷史局限性。我們不僅要簡單地順應民意更要順應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天意。從堅持真理出發,我們應認清人類社會發展的內在規律,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堅定對社會主義社會的不變信念,根據社會客觀的要求來改造人的主觀世界,使民意也要順應自然規律的天意。
馬可思的社會主義理論被西方思想批之為烏托邦而不能被他們接受。這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傳統的社會主義理論有一定的不可行的成分。社會主義社會的兩大歷史使命是物質極大豐富和按需分配,其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滿足人的需求。物質極大豐富是不可能的,因為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若都以美國人現有的生活方式為標準,全球人口需要幾十個地球來供應物資。按需分配同樣存在問題,個體所需的可能是對其對社會有害的,不可能誰想要個原子彈社會就給他原子彈。這樣說并不是要否定社會主義,而是在堅持真理遵守社會發展客觀規律指導下根據社會實踐對傳統社會主義理論進行修正,去除其不科學的成分。物質極大豐富應改為物質相對豐富,按需分配改為按合理需求分配,最大程度改為更大程度滿足人的需求。物質極大豐富是不可能的,而物質相對在一定總人口下的合理需求相對豐富是可以實現的。社會主義社會開放的人際關系是使其得以實現的重要社會制度保障。社會主義社會只授予公民對非易耗品的使用權而不再享有所有權,使得有限的資源更好地服務于每個公民的需求。只有社會主義理論具有了可行性,有了同資本主義社會的比較優勢,即便實現不了物質極大豐富實現不了按需分配,社會主義社會同樣會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才能在人們的思想認識中生根發芽,成為人們的主動追求目標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社會主義社會還有一大歷史使命是要實現人的人生價值,這比滿足人的人生物質需求更重要。
人類對未來人類社會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社會科學的不成熟嚴重阻礙了人類的發展。人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社會科學就是人類社會的自然科學。其它學科帶有普遍意義的科學結論對人類社會同樣適用。文字語言是對真理的主觀描述,數學是對真理最客觀的表達而不參雜任何人類的情感。人們不會懷疑數學表達式的好與壞、真與偽。比之文字語言描述,數學表達是最無須懷疑最為人們信賴的對真理的表達方式。數學和哲學是真理的核心。
如下圖每個國家在社會坐標中位置不同。美國和中國分別位于h、a點。D點位理想社會。幾何學有條規律:兩點確定一直線,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它在社會坐標中的含義就是社會不走彎路,在效率最高的直線軌跡上運行。所以每個國家都應按自身的情況選擇最適合自身高效發展的直線軌跡。中國沒有必要照搬美國的社會制度,否則中國將從a回到G再向前發展,這將是付出巨大社會成本的歷史倒退,自然走了彎路。美國同樣也不能照搬中國制度。只有當兩個國家和D點在一條直線上時,才能造搬別國做法。從e到h是人類社會從奴隸社會到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運行軌跡,它是重復曲折的。E-f、F-G向下是因為社會過渡期戰爭引起制度變化的同時極大程度的破壞了生產力。未來人類社會絕不能再重復這樣的主動發展生產力被動調整生產關系的發展模式。之所以出現如此軌跡是由于社會主義社會之前的社會本身不具有及時主動調整生產關系的功能。這對社會主義社會的建設有很重要的啟發。沿著aD方向發展是中國理想的運行軌跡,但是如不能在發展生產力的同時主動調整生產關系,不吸取歷史教訓,則中國將沿著a-A-b-B-c-C-D的軌跡發展,嚴重偏離效率最高的直線軌跡。所以一個社會必須堅持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條腿走路,絕不能只顧發展生產力而忽略生產關系的及時主動調整。在市場條件下發展生產力應交給社會經濟主體——企業去做,企業的社會功能決不只表現在利潤上更表現在對發展生產力的貢獻上。生產關系的及時主動調整只有政府才能完成,它應成為執政黨和政府的最重要的工作,也是執政黨和政府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義務,也是執政黨和政府存在的客觀需求。不能及時主動調整生產關系的執政黨和政府是不合格的,阻礙生產關系調整的執政黨和政府應被淘汰。政府是調整社會生產關系的社會功能主體。
生產力是指人類社會的生產能力,包括生產財富和工具的能力,反映人的消費能力和適應外部的能力。生產關系是指支配社會生產過程和結果的人與人、人與社會和人與外部的匹配關系。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是人類社會的DNA,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只有在人類社會目標價值的指引下不斷地調整匹配,人類社會才能健康茁壯成長。指引人類社會前進的目標不能太遠,如共產主義雖然有吸引力但離現實太遠而對現實社會作用不大;也不能太近而起不到引領作用,最好是遠近結合的多個目標。如果缺乏人類社會目標價值的指引,比如人類生產出原子彈還像資本主義社會初期生產出槍炮用于占領別國掠奪財富的話,人類社會就可能會自己扼殺自己。生產關系匹配生產力的調整是必須的,它是防止生產力的失控而自我毀滅。人類社會一向對生產力的發展有著足夠的積極主動性,發展生產力的社會動力是充分的。而生產關系的調整總是被社會現實利益阻礙,它是消極被動的,生產關系的調整缺乏社會的動力。人類社會對利益、價值的認識非常不成熟。事實上人類社會每次生產關系的大調整都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利益。
公有制和全民參與國資分紅是社會主義社會人與社會財富的基本關系,公平開放是社會主義社會人與人的基本社會關系,堅持真理尊重事實實現人的普遍性的需求和價值是社會主義社會價值體系的核心。這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社會本位思想是社會主義社會思想體系的核心。社會本位是社會主義社會的生存平臺,社會本位機制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運行規律。只有這樣社會主義社會才能實現人的更大的生命空間,才能實現更高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從而在這些追求中才能實現每個人的人生價值。
一些社會主義社會的制度可能現在還沒有條件去實施,但這并不妨礙將其做為最終要實現的目標來將其確定下來。社會目標的確定,就會使人們產生一種其必將實現的社會心理預期。這種社會心理預期就會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產生影響,使其得到調整為該目標的實現自發的去除障礙創造條件,使其適應社會大方向上的要求,既而推動該目標的早日實現。科學客觀的社會目標使人們產生合理的心理預期,用該預期去定向人的行為而對社會進行管理。
堅持真理、社會進化速度原則、社會本位思想和社會目標預期都是規范統一人的思想和行為,是從客觀要求和主觀規定兩方面規范和統一人的思想和行為。人有很多具體的行為準則而無具體的思想準則,不是思想不應受限制,而是思想看不見摸不著,不能用外部力量控制,只能自主調節。思想要受真理的限制,要用無形的真理去管理無形的思想,人才不會走火入魔,社會才會步入正軌。
在電場的作用下,電子總的運動方向是順著電場的方向。但電子的瞬時運動方向由于物體內部的排斥、吸引、摩擦和碰撞的相互作用而不停地改變,而產生電阻,產生內部消耗。一個人和一個電子的運動軌跡是非常相似,一個人的行為的總趨勢是推動社會進步,但其每時每刻的具體行為則由于人與人、人與社會的相互作用而偏離這一趨勢甚至背道而馳,同樣產生社會內阻。
在個體與個體之間直接關系過于緊密的社會里,這種社會內阻就會很大。個體與個體之間的直接作用的關系原則是復雜多變的,使得個體社會行為程序復雜,成本高,操作難度大。封建社會在家本位思想的作用下,整個社會形成一種復雜、緊密的利益和權力的重重關系網中。這種關系使得整個社會不能像水而像瀝青一樣沒有好的流動性,社會內阻巨大,效率低下,嚴重阻礙了社會的發展。而要想降低社會內阻就必須松解個體與個體的直接的相互作用,君子之交淡如水,而加強個體與社會的直接作用。個體與社會之間的直接作用的關系原則是一致穩定的,社會不會對不同的個體提不同的規則,使得個體的社會行為簡單高效易于實現。就像超導體中完全沒有電阻一樣,社會主義社會由于堅持真理、社會本位思想等等將致力于把人類社會建成一個沒有社會內阻的安全高效運行的超導社會。
七 論市場化的公有經濟
人類社會正處于資本主義社會與社會主義社會交匯期,中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對當代中國的最佳歷史定位,是馬克思主義和當代中國實踐相結合得出的科學論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則是在這一歷史發展時期充分有效的利用人類社會積累的文明成果來發展壯大社會主義物質基礎并對資本主義社會產生影響的最有效的經濟制度。現階段怎樣理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內涵,充分利用市場這一平臺,調整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培育和保持國有經濟的市場主導地位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成敗的關鍵問題。
科學理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內涵,應從“公有財產歸全民所有”這一社會主義思想精髓在現階段的具體實現形式入手,建立國有經濟的分配制度,讓全體公民直接參與國資利潤的分紅(通過現代化的手段把國企的利潤收上來再分配給每個公民)。把公民對公有財產的所有權等效為在市場條件下的分紅權。它可以把公有制的優勢直接轉化為國企的最大優勢通過市場本身機制充分的發揮出來。
其一:中國是社會主義公有制國家,國資歸全民所有。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應具體體現出“全民所有”的實質內涵。
比如,當一個身處絕境的陷入生存危機的公民提出要變現他應擁有的那部分公有財產(憲法賦予他的對公有財產的所有權)來維持他的生存時政府應當怎么答復他?如果每個公民都以各種理由要求變現公有財產時,公有財產這一社會主義社會的物質基礎就會消失。這就相當于在軟件中設定了自毀程序,公有制在未完成其歷史使命時在一種特殊的條件下自動消失。給與公民對公有財產的變現權是不符合邏輯的制度安排。公有財產的產生是一個歷史的、連續的過程,歷史上的公民而不是現在活著的公民對現有的公有財產的產生做出貢獻,所以“公有財產歸全民所有”中的“全民”應指為其產生而付出勞動的所有人而非單指現在活著的公民。現在活著的公民并沒有權利要求變現他所擁有的那部分公有財產。這種變現是一種不勞而獲的思想和行為。公有制這一先進的社會制度也絕不是一種鼓勵和支持不勞而獲思想和行為的制度。事實上我們根本無法從理論上計算出每個活著的公民應占有多少現有的公有財產。同時給與公民對公有財產的變現權使其失去對公有財產的所有權將使公民的社會主義社會公民的身份部份丟失,公民正常的社會關系失去了可靠的社會基礎.
我們也不能簡單地拒絕回避這樣的請求,否則到死他也沒有享用到公有制給他帶來的任何好處。公有財產的增量部分是現在活著的全體公民共同勞動產生的,公有制完整的含義是公有財產歸全民所有而增量部分歸現在活著的全體公民所享有,現在活著的公民對公有財產的所有權是一種不可變現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參與國資分紅實現的繼承權。
這是全民參與國資分紅的理論基礎,它完全符合社會主義社會道德、市場道德和個人道德——勞動創造價值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人之初,性本善;能勞動,是關鍵。全民參與國資分紅是以社會主義社會理論和勞動創造價值為基礎的。勞動就是生產力,,以勞動為基礎的人際關系就是以生產力為基礎建立起的生產關系。這是一種建立在社會生產力基礎上的與之相適應共調整的社會生產關系。
其二:我國正處于且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它脫胎于長期的封建歷史。現代人類社會的主流的成熟的形式是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還處于萌芽階段。由于長期的封建社會和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影響,大部分公民對社會主義和公有制的概念和其運作機制的認識很膚淺很模糊,這種膚淺的認識不足以指導人們的具體社會實踐。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優勢根本發揮不出來。人民公社的失敗、家庭土地聯產承包的成功;個體民營經濟的空前發展、國企改革的深層次矛盾都可以證明這一社會現實基本面。即廣大公民對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的認知和接受的程度遠大于對社會主義社會的認知和接受的程度。正是由于對社會主義社會的認知太膚淺導致公民對社會主義社會的接受和執行都很困難。
歷史唯物主義中有條規律是不要將未來社會的規律運用到現代社會中。現代的對公有財產所有人不分配的公有經濟分配制度是不符合當代社會的現實基本面的。這與公民對當代社會的主觀認知概念相去甚遠。廣大公民對當代社會的主流的主觀認知是實施全民參與國資分紅制度的社會現實基礎。
從毛澤東思想——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和走群眾路線出發結合當代社會的現實基本面,全民參與國資分紅可以看作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初級階段,是國資歸全民所有在現階段的最佳的具體實現形式。它把社會主義理想和現實基本面有機結合起來,即理性的尊重現實又堅持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它把是社會主義的抽象理論變成在現實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行為,更容易為公民所認知和接受。全民參與國資分紅是用公民認可的資本主義社會的做法形式去實現社會主義社會的內容目的。全民參與國資分紅就是用資本主義社會的殼去孵社會主義社會的蛋。它可以適應大多數公民對當代社會的主觀認知和對個人價值的追求(付出和回報的平衡)。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不能僅僅是社會上層建筑的事,更是全體公民的事。而現實情況是建設社會主義中國僅僅是執政黨的執政理念,并沒有成為公民的自覺主觀意識,缺乏科學理論指導,已經脫離了群眾基礎。
它可以證明公有制是實實在在體現公民切身利益而不僅僅是在現實生活中與己無關的一紙空文,體現公有制的具體價值,體現出每個公民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的真實定位,有助于公民認清自己的社會身份,調動公民的主人翁意識。對于加入他國國籍失去中國國籍的公民和被剝奪經濟權力的公民,社會將取消他們的國資分紅權。社會把歸公民的財富物歸原主使社會財富合理順暢流動可以從根本上防止腐敗。現實是公有制好像變成各級公務人員享有公有經濟成果,大量公有財產被公款消費或被挪用鯨吞,而與普通民眾關系不大,造成普通民眾與政府之間的裂痕。它對解決國企改革的深層次問題,廣泛弘揚社會主義公有制精神,鞏固社會主義的社會基礎起重大作用。
全民參與國資分紅,全民和所有國企以國資為紐帶緊緊的聯系在一起,可以保證社會主義中國的長期的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沒有什么可以破壞它。同時爭取國企利益最大化成為全民的奮斗目標,徹底打破地方保護主義、條塊分割和部門利益,充分調動全民對國企的監督、參與的積極性。這對當前經濟機構調整,提高勞動生產率,合理規劃,減少盲目重復的經濟行為,豎立國企全國一盤棋的思想有重要作用和指導意義。
全民參與國資分紅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經濟時期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最重要的基礎,也是其它社會關系如人與人、人與單位、家庭與家庭、單位與單位等等生產關系的基石。它告訴我們在這一社會階段每個人、單位應該做什么、該維護什么,不該做什么。這是建立真正社會主義社會正常秩序的基本出發點。
其三:它符合市場經濟學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規律——資本在市場中所獲得的利潤歸資本所有人所有。我們應對公民、國家和國企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中的角色加以科學界定。全民是國資的最終所有者,國家是國有固定資產和新增固定資產的保護者和調控者,國企是國資的市場經營者。國資更準確講應該被叫做民資。
公有財產歸國家所有沒有現實意義,國家本身并不能消費財富。一件襯衫是國家的而國家本身穿不了它。只有表現在國與國的關系上,國家才能消耗財富,比如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消耗本國大量財富去侵略別國。
外國把中國稱作國家資本主義,這是不對的,不能被這一概念所迷惑,客觀的表述是中國現在是全民資本主義社會。準確講,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民資本主義社會。國家資本主義的實質就是資本主義社會,而全民資本主義的社會屬性則是社會主義社會。國家資本主義有可能將社會分裂成實際控制國家資本階層和失去國家資本階層,使社會重新進入有階級社會,產生新形式的階級斗爭。而全民資本主義社會就可消除這種社會隱患。
全民參與國資分紅是理所當然的標準的市場行為,是國企發展的市場原動力。國企就要對人民負責,為公民分紅。國資利潤不分配歸國家或國企所有完全用于資本積累進行再生產是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是嚴重偏離現實的左傾的主觀主義做法。國企利潤不分配導致公有經濟社會生產和消費的嚴重失衡,同時大量社會財富掌握在國家手中,加重了國際社會對中國國家行為的疑慮和擔心。
沒有分配這一環節,國企的市場行為就不完整,國企就不是一個完整的市場主體,就缺乏市場發展的原動力,中國的市場經濟就不是真正的市場經濟。有了全民參與國資利潤分紅制度,國企、外企和私企在市場上基本按同一模式公平競爭,使公有經濟在市場上實現良性循環,實現公有經濟社會生產和消費的平衡。
我們用西方的現代經濟學去理解公有制或者說公有制吸收西方現代市場經濟學的精髓,全民參與國資分紅可以把公有制和私有制從簡單的對立面轉化成統一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學說。無論國企、私企還是外企它們都是在同一市場上運作、遵守同樣的規則、為了共同的目的——為所有者賺取利潤,它們的行為本質是完全相同的。其實公有制也是私有制的一種,是公平的私有制、有序的私有制,社會主義社會的“公”也是為了每個“私”謀取更大的人生利益。市場上沒有公與私、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對立,只有公平度不等、不同組織形式的經濟體的競爭。
全民參與國資分紅是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市場之間消除分歧和互相排斥實現相互融合流通完全接軌的關鍵。這有助于消除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公有制和私有制是對立面的傳統的錯誤的意識形態。這種錯誤的認識導致了東西方兩大陣營大半個世紀的對立危機,嚴重阻礙了人類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這對于中國爭取友好的國際環境最大限度的吸收人類社會積累的文明成果來爭取實現中國的跨越式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其四:全民即是公有經濟的所有者又是市場上的消費者。當公民參與國資分紅其所有者的身份得到確定后,公民做為市場上的消費者的作用是無與倫比的。在市場上消費者決定了一切,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最終是對消費者的爭奪。公民的雙重身份使其在能滿足自身需求且性價比相當的商品中肯定會選擇國企的產品。拋開政治傾向,由于國資對公民分紅,公民這樣做,就相當于用該商品的社會成本價來消費該商品,而與該商品具體市場價格的高低無關,避免了市場商品價格的社會數字游戲。現代人類社會方方面面對市場價格的操縱幾乎近似游戲的地步。這是最經濟的市場行為而非政治行為。
這是全民參與國資分紅制度通過市場本身的力量表現出的最大價值所在。公有制的優勢直接轉化為國企在市場上的決定性優勢。私企外企不可能對消費者有如此的親和力,它們只有長期提供性價比更高的產品才能長期生存。這對人類而言是非常有益的,使得公與私互相促進。而要長期做到這一點是不可能的。發揮好這一優勢是公有經濟在當今競爭激烈而又身處劣勢的市場中生存和發展的最好的資源,也是未來社會公有經濟最終淘汰私有經濟的根本社會制度保障。
全民參與國資分紅制度的實踐成功之際就是西方社會認清自身不足之時。私有經濟在市場上競爭不過公有經濟而導致私有經濟的瓦解導致資本主義社會主要因為經濟而非通過毀滅性的戰爭的因素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未來社會主義淘汰資本主義社會是發生在市場上,而絕不能發生在戰場上。這對人類社會而言具有里程碑似的意義。我們應當清醒認清社會主義中國對人類社會肩負的道義和歷史使命,全力做好這一制度的實踐工作。這將是中國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對人類做出的最偉大的貢獻。
總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也比資本主義社會高級,高級社會即能兼容低級社會的科學做法,又能凸現自身的高品質。全民參與國資分紅論是對西方市場經濟學的改良和升華,是西方市場經濟發展到后期的必然選擇。公民的雙重身份使社會主義市場具有高度的自我穩定性和可控性。全民參與國資分紅制度不論是對現在還是未來,不論是對國內還是國外,不論是對宏觀還是微觀它的影響都是非常積極非常深遠的,它的實施是對現階段生產關系的合理調整必將促進生產力的巨大發展。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不排斥私有經濟,不排斥資本主義的,私有經濟越發展,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越成熟。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正是在與私有經濟的相互作用中發展成熟的。市場促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成熟和消亡,市場的機制或者說資本本位機制就是資本主義社會整個的運行規律,也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運行規律。
八 市場的歷史功能
一:市場是一個大倉庫,人類社會積累的文明成果都存放在市場中。從市場中輸入和輸出的多與少、高與低反映一個經濟體在市場中的地位。社會主義中國建立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市場的互溶互通性最大限度地吸收這些文明成果爭取實現中國社會跨越式發展。同一市場相同規則相同的目的是中國市場與外國市場消除分歧和互相排斥完全接軌實現互溶互通的核心。而現在中國就差全民參與國資分紅這重要一步了。
二:市場是一個大平臺,它是社會主義社會、資本主義社會、民族主義社會和宗教社會進行交流、競爭和對比的平臺。這種交流、競爭和對比不會無限期進行下去,它總會產生一個結果即優勢社會脫穎而出劣勢社會被淘汰。毫無疑問社會主義社會將最終取得勝利。資本主義社會是市場的母體,社會主義社會是市場的果實。市場是資本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主渠道。市場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生存平臺。
三:當人類只有社會主義社會這一種形態時市場就完成了其歷史使命而消失。其歷史使命是使資本主義社會通過市場公平競爭而非通過暴力的理性方式轉變成社會主義社會。市場促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成熟和消亡。市場的機制就是資本主義社會整個的運行規律,也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運行規律。
四:市場經濟的本質仍是剝削經濟。其商品的價格因供需關系的差異而嚴重脫離其本身的價值。供需關系常因錯亂的社會關系和低級社會管理而失衡。資本主義社會市場機制扭曲了人的勞動價值,使得人的勞動價值被放大或縮小為市場貨幣價值。人的社會關系也隨之被扭曲。資本主義社會仍是一個剝削社會。但由于社會主義社會公民的雙重身份社會主義社會公有經濟的市場行為對其公民不再具有剝削性。公有經濟的利潤通過分紅的形式返還給公民,國民消費國企商品時其付出與商品市場價格無關而不論該商品市場價格如何變動。
五:市場上沒有公與私、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對立,只有公平度不等的不同組織形式的經濟體的競爭。公有制同樣是私有制的一種,是公平的私有制、有序的私有制。公有制和私有制不是對立而是統一的,社會主義社會的“公”同樣是為了每個“私”謀人生的更大利益。公與私完全可以互相促進。
六:市場是對國家進行管理對財富進行分配的一種工具。它即可以阻礙社會的有效供給,拒絕沒有購買力的社會需求,成為社會供給與社會需求之間跨不過的屏障;同時它也可以屏蔽掉社會無力提供的社會需求,使得社會需求和社會供給之間得到調整,使之增加或減少,使之形成相對的平衡。
七:對社會而言,市場的主要作用是對發展生產力的貢獻上,它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充足動力。而對資本主義社會生產關系的調整的作用是前期促進后期阻礙,不但不會對資本主義社會后期生產關系的調整提供有力動力,還會阻礙其調整。資本主義社會后期生產關系的調整很難通過其內部市場自動完成,使得資本主義社會畸形發展最終導致資本主義社會消亡。
九 關于社會主義社會秩序
從中國企業家做慈善事業的是非恩怨中,我們不難發現現代社會正常社會功能和社會秩序的缺失。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大量社會財富都掌握在資本家手中,他們從事慈善事業有助于資本主義社會的公平,也只有他們才有能力充當資本主義社會慈善事業的主角。中國要建設社會主義社會,從社會功能劃分上,救助弱勢群體是中國政府的應盡職責,難道沒有企業家的善款,這些人就該餓死凍死嗎?至于救助資金的來源應納入社會運行成本中考慮,而不是需要的時候就去號召捐款,當然也不排斥社會個體的善款,但社會主義社會慈善事業的主角是政府而不是企業家。
社會主義社會企業的社會功能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企業應代表世界最先進的生產力。企業是發展社會生產力的社會功能主體。企業做為社會經濟主體其社會功能決不能只表現在利潤上,更表現在發展生產力的貢獻上。企業屬于社會生產力的范疇,其功能是生產出社會所需的產品。企業家的境界有三——賺錢、做大做強、世界最強即代表世界最先進生產力。這才是企業家的本分。當今中國有幾家企業能代表世界最先進生產力?在這種形勢下很多企業得意于賺了不少鈔票而不思追趕世界先進生產力,卻去積極從事別的社會活動。這是一種不思進取不務正業的行為。只有企業代表了世界最先進生產力,才是企業最大的“善”。這樣的企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才能吸納更多的勞動力而使社會需要救助的人減少,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而使政府有足夠的能力去救助那些需要救助的人。
二:企業應代表社會行為規范的標準。這與中國的國情有關。中國現在正處于社會變革期。社會的很多方面尚未定型,社會主義事業的改革的任務很重,需要社會各層面共同不懈的努力。一個企業在代表世界先進生產力的同時,若能使自己的企業行為標準成為未來社會行為規范,使自己的企業文明成為未來社會文明的標準配置,這樣的企業為中國社會的最終社會成型做出更大的貢獻,為社會提供了更大的附加值。此乃企業二“善”。
三:企業本身就是一個小社會,由企業家掌控,政府參與很少。當今中國外企工資最高,而很多私企待遇福利最差。一個對社會負責任的企業家應能使企業成員過上富足的生活,對所有企業成員負責。不能企業家滿世界發鈔票,而企業成員卻過著低下的生活,這就是不善了。企業要代表企業成員的社會利益。這是企業的三“善”。
從社會分工的角度看,企業的社會功能并不包括去做慈善事業,三個代表的思想更適合于對企業的社會定位。社會主義社會慈善事業的主角是政府。企業家去做慈善事業而不是專心做企業發展生產力,同政府沒有做好社會救濟工作都是不務正業,都是社會功能的錯位。而正是企業家做了不該做的事才導致了政府沒做該做的事。
某企業某車間,如完成產量工人可以拿1500元,而由于車間領導的私利,實際工人只能領1000元工資。工人也知道這其中的問題,但大部分人還是選擇了接受而不去主張自己的權利,被克扣的工資就落入車間領導的口袋。從這種社會現象看,有兩種社會行為工人沒要該要的錢和車間領導要了不該要的錢。這兩種社會行為存在這樣的因果關系,正是因為工人沒要該要的錢而形成了一種特定的社會環境才導致車間領導有機會要了不該要的錢。如果工人齊心要回該要的錢,那么車間領導就沒有機會去占有不該要的錢。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很容易而改變一種環境則很難。
從對社會秩序的破壞性分析,做不該做的事和不做該做的事、不要該要的和要不該要的屬于相同性質的行為,犯得是同樣嚴重的錯誤而不論其主觀愿望是好是壞。明確一個人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該要什么不該要什么是一個社會最基本的社會秩序。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明確具體社會功能的社會行為主體是誰,每個社會個體的具體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對于一個成熟的社會而言這并不是一個問題,每個人都很清楚。但對于處于社會過渡期的中國而言這卻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幾十年的國家建設并沒有使社會形成一個人人認可并自覺遵守的秩序,就連遵紀守法有的也只停留在口頭上,很多方面落實不到行動中。
之所以形成如此局面,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人們對中國最終會形成一個什么樣的社會持著一種不確定的態度,對中國的社會主義社會疑心重重。絕大多數人心中失去了方向,轉而只顧追求眼前的經濟利益。這種追求是在市場機制下在傳統思想而非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進行的,更加沖淡了社會主義社會在大眾心中的影響。我絲毫不懷疑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定信念和毅力。但對社會民眾而言社會主義社會幾十年如一日的只聽樓梯聲不見人下來,已經嚴重打擊了民眾對社會主義社會的信心,轉而去尋求別的心理依托。這種情況若長期持續下去得不到改變,社會主義在中國將徹底失去民心。即便經濟發展了,中國共產黨能夠繼續執政,社會主義事業本身也是失敗的,因為中國社會不具備形成社會主義社會的運作機制,形成不了社會主義社會秩序。
建設社會主義社會是一項長期的艱巨復雜的偉大事業,絕不能脫離群眾這一社會基礎。它需要有一個健康的社會環境的支持。從當前社會現實看,全社會普遍推廣社會行為實名制將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社會行為實名制使得社會行為有源可查,才能使之與每個社會個體的具體社會責任和義務進行比照,使得實際的社會行為人與具體社會功能所規定的社會行為人為同一主體而不脫節,才能對這種社會行為的結果有一個檢查處理的客觀對象。事事有人負責的社會才是一個誠實守信的社會。社會行為實名制是建立誠信社會的關鍵,是公民對社會恢復信心的保障。有了誠信的陽光普照那些陰暗灰色的社會行為就會逐漸消失。
建立誠信社會只是形成社會主義社會秩序的一個好的社會環境,社會主義社會秩序的定型,最終還需在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引導下,逐步創造條件貫徹實施上訴文章所論述的社會主義社會的具體內容。社會主義社會與堅持真理有助于建立起社會主義社會運行的基本秩序;社會主義社會的人際關系和社會本位使中國建立起人的社會生活的基本秩序;公有制和全民參與國企分紅使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生活的基本秩序——發展私有制,促進公有制;兩性關系雙軌制建立起社會主義社會兩性社會生活秩序;國育使中國建立起未成年人社會生活的秩序;政府的職責則可建立起中國政府運行的基本秩序;生命空間、生命的意義、勞動與交往建立起社會個體做人的基本秩序。這些都有待于中國社會主義事業長期實踐的積累,有待于客觀規律對人的主觀世界的影響和改造,有待于民意和社會發展規律的天意有機的結合。
十 人類的永生之道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古人的這一論斷不知從何而來。“天”具體指哪里?天是指頭頂上白天的藍天白云,還是指夜晚繁星點點?古人又有天外有天、九重天的說法。也許是指最外面的那重天,還是應該指所有層的天。站在地面,藍天白云即天。站在白云上,太陽系即天。站在太陽系的邊緣,銀河系即天。站在銀河系的邊緣,外邊還有更大的天……這也許就是九重天、天外有天的含義吧。天下不是天的下面,而是指天和下,也就是指天和天的下面,也即所有天和天下面的東西。用今天的話講“天下”指的就是包含萬事萬物的宇宙了。
什么是“天下大事”?星體的碰撞、生命的誕生可不是宇宙中的大事。宇宙的大事體現在宇宙自身的分與合、生與死上。分即是生,合即是死。古人對此的論斷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與現代的宇宙大爆炸理論如出一轍。現在的宇宙最終還會被黑洞吞沒而合為一體形成新的奇點。最終該奇點又會形成又一次的宇宙大爆炸又一次的分。真不知古人是怎么洞察這一天機的。
由于現代人類認識上的不足,宇宙分分合合的內在機制至今還是個謎。是什么控制著這質能的互相轉變?為什么宇宙中的萬事萬物包括人類社會,從產生開始就永不停息的運動進化而不能維持在某一狀態下穩定下來?現代資本主義社會認為其社會制度已經完善而無需改變,這種思想非常幼稚、低級,它違反了宇宙之中萬事萬物永不停息的運動進化規律,犯得是宇宙中的低級常識性的錯誤。人類社會也不可能保持在某一狀態而停止進化。也許他們是想以此來驗證一下中國人定勝天的思想,來挑戰自然規律。
宇宙分分合合的規律中即有分的規律也有合的規律。現在宇宙的主調是分,處在分的過程中,仍在不斷地向外膨脹、生長,形成萬事萬物。當這膨脹的過程結束后,宇宙就會進入合的階段走向死亡。現在在宇宙以分為主的過程中,也有合的因素,黑洞的存在,黑洞吞噬天體的行為就是宇宙合的種子。盛極而衰,此消彼長,陰陽互變。而當宇宙進入合的主過程之中時,是否也存在分的行為。這對宇宙生物文明而言就是生的機會。
現代對宇宙的認識還很不足,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人類的思維人類的選擇。我們所生存的這個宇宙是有限的而不是無限的。宇宙之所以能夠向外膨脹是因為宇宙之外還有足夠大的空間,否則宇宙現在的膨脹是無法進行的。宇宙空間并沒有占據全部空間。全部空間大于宇宙空間。其二宇宙從誕生到現在時間是有限的,宇宙膨脹的速度再快也不是無限大的,宇宙在有限的時間內以有限的速度膨脹,宇宙就不可能是無限大的。宇宙之外的空間中有什么,也許有別的宇宙,也許什么都沒有,只有當人類文明的觸角延伸到宇宙空間之外時我們才能發現這一切。也許只有當我們身處宇宙之外的空間去研究宇宙時,我們才能發現宇宙分分合合永不停息的原因。正是宇宙空間的有限性給了宇宙生物文明提供了另一生的機會。
認為宇宙大爆炸之前不存在空間和時間是錯誤的。宇宙分的過程是在空間和時間的尺度下進行,宇宙合的過程同樣是在空間和時間的尺度下完成。空間和時間不會隨著物質的消失而消失,空間和時間是不生不死的。全部空間大于宇宙空間也說明空間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就已存在。若時間和空間也會消亡,宇宙會合于何處,生于何方?空間和時間的永存是宇宙生物文明在宇宙合于一體后能夠繼續延續的基本條件。
宇宙生物文明在宇宙分分合合的過程中最終可能有三種結局:
一:宇宙生物文明生于宇宙之分中,隨著宇宙之合而消亡。隨著宇宙的分分合合而生生死死。
二:宇宙生物文明生于宇宙之分中,在宇宙合的進程中發現并利用宇宙分的行為。為自身找到一個在宇宙之中生存的空間。
三:宇宙生物文明生于宇宙之分中,在宇宙合的進程中,逃離宇宙進入宇宙之外的空間中尋找生的空間。
宇宙生物文明的結局最終如何,要看在宇宙進入合的過程后他們進化到何種程度,有多大的行為能力,取決于他們進化的速度是否大于宇宙的演變速度。宇宙生物文明有著一定的自我選擇性,只有在宇宙分分合合的生存環境下把握住宇宙分的行為,才能使自身脫離生生死死的往復循環,成為宇宙中永恒的精靈。這是人類社會的終極目標。
宇宙生物文明在有足夠行為能力下,在宇宙分的過程中,只有不斷地向宇宙邊緣遷移,最終在合適的宇宙階段脫離宇宙,進入宇宙之外的空間,避開宇宙合的階段而得永生。待宇宙再次進入分的階段還可以重新回來。要實現以上目標,宇宙生物文明自身的物質消耗要實現百分百的循環利用,以消除宇宙生物文明對外界環境的物質依賴。
地球人類文明的最終結局如何,能走多遠,這全靠人類社會自身的造化。機會是存在的,就看人類自身能不能把握得住機會,能不能按照宇宙運行的客觀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行為思想,能不能做到堅持真理而不妄為。宇宙生物文明的選擇權還是把握在宇宙生物文明自身,沒有外部力量去剝奪宇宙生物文明的進化權。人類社會若消極待命自毀前程,也是一件可悲可嘆的事。也許宇宙生物文明的存在肩負著一些人類尚無法完成尚不知曉的宇宙使命。
我們每個人就是在促進人類社會的進化實現人類社會的永生的過程中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人生態度決定人生的結果,社會態度決定社會的結局。這并不是什么高尚、偉大理想而是面對客觀世界人類社會別無其他選擇,宇宙生物文明是有選擇權,但這種權力又是很有限的。這是每個人的客觀人生責任。人類的永生才是人類最大的利益、最大的追求,沒有任何事比人類永生對人類更具吸引力。人類永生是人類發展進化永恒的驅動力。
地球已經存在了幾十億年,而現代人類的歷史相當短暫。現代人類很可能并不是地球上誕生的唯一智慧使命,而是××代智慧生命。也許正是認識到宇宙生物文明的最終結局,先期的地球文明已經選擇了向宇宙之外遷移的道路,早已離我們而去。也許人類并不是地球上土生土長的原始文明而是宇宙生物文明遷移過程中的產物。這也是現代地球人類文明追求永生之道的必由之路。這將是人類社會永恒的價值指引。
十一 社會主義中國之定位
中國憲法對未來社會主義中國的描述太抽象,傳統社會主義社會理論在現實狀況下沒有操作性,只能作為一個社會發展的目標,無法對現實社會主義社會行為進行具體指導。根據以上論述,特總結如下: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就是全民資本主義階段。在此階段,中國要建設以公有制為主私有制為輔生產物質財富和全民參與國資分紅實現社會財富流通的市場機制;形成以兩性關系雙軌制為主的社會生活方式;培養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以公有私用為主的財富觀;建立以堅持真理,尊重客觀事實,實現人的普遍性的人生需求和人生價值為核心的社會價值體系;建立以社會本位為核心的社會思想體系;形成以公平、自由和平等為基礎的相互開放的人與人的核心社會關系,培養相互開放的人性,用國育的方式培養社會主義社會的公民,實現真正人人人生平等,建成一個不以暴力為基礎而是能管理好社會暴力的公平開放的社會。用平均人生容積和社會進化速度衡量社會狀態,以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大社會功能主體在人類社會價值目標的指引下主動調整匹配為手段,以人類社會永生為最終目標最高價值,實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之中國和資本主義社會互相促進,向未來人類社會即社會主義社會平穩過渡,建成有自我穩定和修復功能,與外界進行公平互換共同發展,高效理性的社會形態。
一句話,社會主義中國是人類由現代社會向未來理想社會過渡的開放性實驗室。如果實驗成功了,將為人類提供一個新的選擇機會。各國都能從中受益。如果實驗失敗則中國自己承擔失敗的代價。開放性實驗室是指在這一過程中要積極吸納外國公民的參與。當中國人口進入下降通道后,中國的外國移民要逐漸達到最少10%以上。中國不能再自傲于56個民族的大家庭。外國公民的直接參與能讓世界最直觀具體真實的了解社會主義中國的性質。中國的社會主義主觀上不能以消滅資本主義社會為目的,但在客觀上能幫助資本主義社會認清自身的不足。中國的這種社會行為沒有理由不被世人認可接受。
十二 政府的職責
政府管理國家的實踐必須由科學的理論指導。對整個社會而言這一理論必須的清晰的、符合人類社會發展方向的、被大眾認可的。它是整個國家穩定、高效運行的基礎。資本主義國家管理的理論依據是三權分離+宗教。中國要建設社會主義國家,其理論依據當然是辯證唯物主義+真理。在具體指導政府日常工作時最直接的理論依據是量變——質變理論。量變質變理論本身就是過程的規律。
三權分立的管理原則基于人的主觀因素,而非基于社會本身運行規律的客觀要求。它是讓社會去適應人的主觀因素而非讓人去適應社會客觀規律的要求。其本身是一種固定僵死的機制。社會運行客觀規律不需要三權分立,而需要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大社會功能主體不斷地主動匹配調整。不能用僵死的機制去管理不停變化的社會。
宗教在資本主義社會管理國家、管理人的精神和維護社會秩序的功能是強大不可或缺的。宗教是在三權分立管理不到的社會領域如人的精神等等,彌補人的管理能力的不足三權分立機制的不足,通過一種外在力量來對社會對人進行管理的手段。這是宗教存在對人類的客觀作用。而社會主義國家是無神論的,宗教的那種社會功能在社會主義社會應當由真理的作用替代,而不能產生社會管理真空。真理和宗教的社會作用相同,都是對人的思想和行為進行定向,是社會價值體系的基礎,要用無形的真理去管理無形的思想。現代對中國人精神的管理基本上處于真空狀態。信仰的缺失源于人們找不到值得信仰的對象。
從人類歷史縱向看,人類社會的發展伴隨人口的增加、財富的積累、人的控制范圍的擴大和科技的進步等等。隨著這些人類社會的外延的延伸和內涵的擴大到一定程度時,也就是人類社會的量變大到一定程度時,原有的社會制度不僅不能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反而會限制社會的進一步的量變發生。這時就需要一種新的社會結構和社會運行方式對膨脹量變后的社會所聚集的巨大能量進行有效的疏導,才能使社會從新穩定下來。這種量變所聚集起來的巨大能量足以沖破舊社會的束縛。一個社會的量變過程就是聚集能量為社會進化提供充足動力的過程。于是奴隸社會被封建社會取代、封建社會被資本主義社會取代。一種社會形式只能對擁有一定數值范圍內的量(生產的量和消費的量)的社會進行有序管理。社會的量變導致社會的質變,使社會向前進化。
社會的穩定運行靠政府的有效管理。上訴過程就要求政府的結構和運行方式要匹配社會人口和財富生產的總量,要順暢社會財富的流動消費渠道(全民參與國資分紅就是當下實現這一功能的具體方式),要順暢社會各量的有序運動,要隨著社會的擴容及時調整。不能讓社會量的聚集擴張到傷害社會自身。這就是政府與時俱進的本質,就是要與“量”俱進,準確進與時俱進=與量俱進,不能把自己吊死在一棵樹上。
從人類社會的外部生存環境看,地球環境的演化,如地磁偏角的變化、冷暖氣候的更替、大陸板塊的運動、大氣層的變化、諾亞方舟的傳說等等和宇宙空間的影響這些已知和未知的量的演變對人類生存構成巨大的威脅。為此,政府有責任進行投入對環境進行實時觀測和研究其量變的規律,預測可能的天災。同時政府應盡可能的加快社會進化速度,使社會進化速度>環境演化速度。增加人的生存方式和能力,從而在災難來臨之時人類文明才能得以保存延續。這是人類最大的利益。這種人類社會的長遠期的需求會占用現實社會資源影響現代社會的需求,為此政府要處理好現代社會與未來社會的需求關系。以上這些是一個社會的歷史民生需求問題。
比如,基督教中記載有世界大洪水時的諾亞方舟的傳說。現代全球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陸地減少,發生世界大洪水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諾亞方舟的傳說提醒我們,中國建造巨型船只包括航空母艦的重要性。航空母艦在特殊時期保護人類生存的功能要遠遠大于其作為戰爭武器的作用。中國的巨型航母=中國人民的諾亞方舟。世界各族人民都應該有航空母艦。要使人類有在水中長期生存的能力。
比如,政府應加快外太空和月球的開發和利用。使太空和月球能容納一定規模的人類生存,事先將人類文明成果儲存在外太空和月球上。這樣即使地球環境突變,人類文明也可以得以暫時保存和延續。待災難過后還可以回到地球上繼續生存下去。
現代世界是很多國家同時在地球上生存。國家與國家之間激烈競爭,互為參照。國際環境對國內社會的生存狀況影響巨大。比如一名中國游客在韓國消費一斤牛肉需花400多元人民幣,而一名韓國游客在中國消費一斤牛肉只需花20多元人民幣。這樣由于國際交往,中國的財富中國人民的勞動成果就白白的流到外國。這是一個國家的國際大民生。國內物價既要考慮國內因素又要考慮國際因素,該和國際接軌的就要創造條件爭取和國際接軌。要對低收入低支出和高收入高支出適時調整。這樣才能保護好本國人民的勞動成果,實現一個國家內外交流的平衡。
對社會個體而言現代社會有許多方面存在問題。年輕人有時間、有體力但沒有財力去安排自己的生活。中年人有體力、有財力但沒有時間去享受生活。老年人有時間、有財力但沒有充足的體力也無法充分享受生活。這種現狀是社會個體的努力改變不了的,是每個社會個體的人生悲哀。
政府就有責任對個體社會生活進行好人生宏觀規劃。全民參與國資分紅,年輕人就有了一份合法的收入,又有一定的自我行為能力,可以更好的保障其成長。年輕人和中年人可以適度透支未來的收入。政府可以把退休年齡從60歲推遲到65歲,而把原來60—65歲的5年時間共60個月的人生休閑時間安排到從25—65歲之間40年之內,分攤開提前實施。使人生工作時間推遲,人生休閑時間前移,從而平衡好人生財力、體力和時間的關系,使人生各要素更好地匹配。
就業的目的是創造財富,失業的好處是有時間去享用勞動成果。而現狀是就業者沒有時間享受財富,失業者沒有財富可以享用。失業者往往不是因為懶惰而是因為有限的社會機會被別人占有而成為社會儲備勞動力。每個勞動力長期失業的比例是很低的。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傳統的勞動機會越來越少,在社會生產能力不斷提高的前提下,失業率越高就證明生產效率越高。社會進化的一個總趨勢是使人從簡單重復的日常機械勞作中解脫出來,從事一些智力的工作和享受生活。不能為就業而就業。現代社會對高失業率的恐懼是完全錯誤的。現代社會高失業率帶來的消費和生產的萎縮是由于社會管理不到位造成的,使得社會財富的流動不暢,完全可以調整過來。這也是社會管理體制問題,這一問題資本主義體制很難解決,三權分立是一種相互制約而非相互積極匹配的體制, 使得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有周期性的變動。
政府應當處理好就業和失業的關系,追求一定的失業比例,使得公民可以輪流休息;分配好就業者和失業者的收入(通過開征失業稅的方式),讓失業者同樣有一份合理的收入。處理好就業和失業的關系,就是處理好工作時間和生活時間的關系,即讓人有就業的權利又有失業的機會;也就是處理好創造財富和享受勞動成果的關系;也就是處理好社會供給和社會需求的關系;也就是處理好社會個體社會權利和社會義務的關系。讓就業者高效勞動,讓失業者享受生活,調整狀態,以便更好的就業。讓勞動者有序失業。
政府的責任在于要安排好社會個體的人生步調,調整好個體的社會生活節奏。這些是社會個體無能為力的。其依據是個體的勞動量和勞動成果以及整個社會生產力的維持、調控能力范圍內。
每個社會都會面臨著來自內部量的膨脹帶來的脹力和來自外部的量的演變帶來的壓力。根據量變質變原理,為了更好的調控導致社會進化的質變,政府必須實時監控社會內外部各種量的變化情況。不要讓必然事件總是成為突發事件。為此,政府就必須有一套測量社會的系統。物聯網將成為政府的神經傳感系統。社會單元有義務為政府的數據采集開放空間。社會測量系統是政府行使管理社會職責的基礎,對其建設和投入是非常必要的,其高效運作是社會長治久安、高效有序的首要保障。
政府管理社會的目的是使社會更高品質的生存和延續。社會狀態要用社會進化速度和社會平均人生容積來測量。其實現的手段也是政府的中心工作就是調整生產關系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而質變量變理論就是調整生產關系的理論依據。各種量變的實時數據采集是調整生產關系的基礎。政府就是社會生產關系調整的社會功能主體。
公有制和國育是從社會生產環節調整社會生產關系,使社會財富高效產出。全民參與國資分紅是從消費環節調整生產關系,順暢社會財富的正常流動消費渠道。
社會價值體系是一個社會的靈魂,是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匹配器,是固定生產關系的凝固劑,是生產、流動、消費等等社會行為的調節器。匹配的社會生產力、生產關系和價值體系只能是一一對應的。要想調整生產關系就得先適當調整社會價值體系,這就是美國到處推廣其價值觀的用意。調整生產關系是從調整價值體系開始的,依據社會價值主取向使公民去適應社會生產的過程和結果。
價值體系是有社會屬性的,不同的社會價值體系是有本質區別的。只能明確了社會的具體形態,才能去建立與之匹配的社會價值體系。這就要求我們要堅定中國對未來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的定性目標,使之成為不可動搖的全民信念。否則中國正常的社會秩序、社會價值體系的建設都無從談起。
社會主義社會是人類社會向前的發展方向,要以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去選擇國家領導,而不能讓中國國家領導再去選擇別的社會制度。這是社會主義中國長治久安、領跑人類的基本保障。要堅定不移地保障中國政府的社會主義屬性,中國政府的社會主義職責——建設繁榮富強的社會主義中國引領人類進化才能按照堅持真理的要求貫徹、落實下去,使人類社會按照一種理想的軌跡向前發展。
政府的主要日常工作就是依據社會神經系統對社會量的監測結果,發現量的變化條件,消除社會量變的障礙,研究量的變化規律,干預量的變化軌跡,發現社會質變的拐點,進而調整引起社會進化的質變的發生。使人類社會從幾千年來自發的演變轉變為可測、可調、可控的發展軌道上來。政府是管理社會的實踐者,是調整生產關系的操作者,理當成為生產關系管理理論規律的完善者,要使生產關系的調整發展成為社會學的一個獨立的分支——生產關系管理學。要對生產關系進行分門別類逐一研究其規律及其調節機制,由對社會進行定性把握到對社會進行定量控制,而不能籠統地說調整生產關系卻無處下手。運用量變質變理論實現對社會進行制度化、標準化、程序化的科學管理。使得政府對社會的管理有更加具體實用的理論指導。只有這樣政府對社會的管理才能一屆比一屆強。
現在由于中國的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缺失,中國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社會條件還未成熟。而市場的快速發展使得政府的體制改革更迫切更必要。要找準政府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社會定位。要處理好公務人員政治抱負與個人利益的關系,也即公務人員的社會定位問題。
公務人員不得參與各種市場經營活動是正確的,否則由于公務人員的特殊身份,他們與其他人就會形成一種非市場化的不正當競爭,破壞了市場的正常秩序。但是這種限制是以犧牲公務人員通過合理合法途徑追求自身物質利益的權利為代價,其實際效果是更多的公務人員為了自身的經濟價值不得不去追求見不得陽光的灰色收入,直接進行權利尋租,規避社會競爭,即破壞了市場秩序更破壞社會基本秩序。
限制公務人員市場經營是對的,但剝奪公務人員追求自身經濟權利是錯誤的。不能以合理合法的理由去剝奪人的合理合法的權力,不能對人的欲望包括公務人員的財富欲望簡單采用堵的方法,而是采用合理疏導的手段,這才是管理的藝術。政治素質高愿為社會服務和追求個人經濟利益并不是對立的,為人民服務的公務人員、黨員為什么就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關鍵在于在現有市場機制下怎樣對公務人員為社會提供的服務水平給與符合國情民意符合市場精神的合理回報。公務人員對社會提供的服務價值幾何?在市場機制下在保障公務人員的政治素質時應借鑒市場的規律,采用公司管理的理念,淡化行政級別工資,將公務人員的工資與其工作績效掛鉤,給與公務人員追求高收入的一個全社會能接受的合理的途徑,這當中同樣存在競爭。不能把公務人員、黨員對社會的管理服務行為看成可以脫離社會經濟規律的純政治行為。
政府管理社會是有成本的,從社會運行效率看,全社會的管理成本不能超過社會總產出的一定比例,否則政府的效率是低下的,不及格的。要用社會管理成本來管理政府的規模,公務人員人數多了,就會影響公務人員的收入水平。要用政治責任、社會效率和個人利益去管理政府及公務人員的社會行為,給政府和公務人員一個合適的社會定位。政府要有任務束縛,要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不能自己訂任務,自己檢查,完成不完成即無獎勵也無處罰。
中國老一輩革命家們是在中國反對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社會勢力很小的形勢下,果斷選擇了建設社會主義社會國家的道路,建好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框架。這是近代中國最幸運的一件大事,充分體現了老一輩革命家的高瞻遠矚。美國的現在的管理精英即使認識到社會主義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而想把美國變成社會主義社會國家的話,他們會遇到多么巨大的阻力,整個社會會付出多么沉重的代價。
十三 生命的意義
人活一世有什么意思?生命存在有什么意義?這是人類面臨的最古老、最永恒、最終極的問題。正因為是最終極的問題,所以它也是最難回答的問題。故往今來有多少人面對人生發出各種感慨,帶著遺憾而去。科學解答這一問題無疑將是在人類思想史上放了一顆原子彈一般。
和生命存在的意義相比還有一些問題同樣沒有答案。比如人為什么要談戀愛?為什么人會有感情?為什么人有意識?為什么人的大腦能反映客觀實在而認知真理?這些問題都和大腦有關,和人的思維有關。而對人腦的完全解碼也許還要等上幾百年的時間,有待于科技的飛速發展。所以這些問題的解答也還有等上幾百年。
以上這些問題的答案是非常重要的。辯證唯物主義最重要的觀點是“物質決定意識”,那么意識產生的物質基礎——大腦的物質結構的運作機制是怎樣決定人的意識的、人的思維?“物質決定意識”現在還是一個未經科學證據直接證明的結論。隨著科技的發展當我們找到大腦中這些物質結構及運行機制時,也就找到了物質決定意識的科學機制,同時也就直接證明了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性、正確性,同時也就直接否定了其它思想學說。這對統一人的思想認識,確定未來社會的運行機制,實現大同社會理想有著非常重大的社會意義。
光能脫離產生它的物質向空間傳播,電磁場能脫離產生它的電流向空間傳播。光和電磁場攜帶著產生它們的物質的大量信息,是一種能量波。與此類似大腦的思維能否以已知或未知的××波的形式向空間傳播而脫離大腦?我想這是可能的,這取決于大腦的思維是否向外界發散能量。也許有一天我們把一個探測器放在大腦旁就可以探測出人在想什么,甚至直接干涉其大腦的活動,控制其思維。也許有一天我們能直接在空間中找到人們的思維過程。甚至我們可以把真理以某種形式直接存儲在空間中需要時直接由空間解碼就行了。
人的知識、智慧是先天已存在于大腦之中,后天只是通過學習的刺激使之激活,還是先天大腦中不存在是通過后天學習積累與大腦之中?這可以一定程度上說明人的起源問題。如果是前一種情況,說明人有可能是被造出來的,被造之時就已經安裝了一定的內容;如果是后一種情況則說明人是逐步進化而來的。
以上從社會的微觀個體的方面對這些問題進行淺顯的探討。還有一些問題比如人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這些問題與生命的意義有著密切的關系。人類社會現在好比宇宙中的孤兒,不知道自己的前身今世。生命不僅屬于個體,更是屬于社會。如果能弄清人類社會存在的意義或者說客觀目的,同樣也就基本弄清了生命個體存在的意義了。殘忍血腥的奴隸社會孕育出了農耕文明的封建社會,封閉的封建社會孕育出了工業文明、人權的資本主義社會。這就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存在的歷史意義。現代人類文明將來可能孕育出某種形式的宇宙文明,也就是說人類社會存在的客觀目的只有在宇宙文明的整個進化過程中才能找到準確的答案。
不論大腦的奧秘還是宇宙文明的澳秘,都需要人類幾百年乃至幾千年的孜孜不斷的探索。這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動力所在。人類社會還處在人生中的少年時代,還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學習,同時普遍存在著以暴力作為解決問題的最終手段。社會運行也是以暴力為基礎的,還不能有效地管理好暴力。西方社會認為他們的社會制度已經成熟完美不再需要進化了。這是很不對的,井底之蛙之見。人類社會的發展不論是社會制度、組織結構還是科技、能力都還有漫長的路要走。人類社會只有實現了社會主義社會,物質極大豐富,人們從簡單、重復的日常機械勞作中解脫出來時,人類社會就可以把主要智力和財力投入到探索未知科學領域中去,才能迎來人類文明的空前發展和進步。現代社會的主要精力還放在怎樣生存和提高改善生活質量上。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的投入太少,根本不足以面對這些問題找到答案。而這些問題的科學解答是人們豎立正確的人生觀、社會觀和宇宙觀的基石,也是人類社會統一思想認識、解決高級精神需求的基礎。
人類社會正處在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交匯期。中國是在物質不豐富的條件下探索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的方式。通過市場積累財富為真正實現社會主義社會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人類社會不同的階段面臨著不同的主要問題,低級社會解決人類面臨的低級需求問題,高級社會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高級需求問題。生命、社會等物質存在的意義或者說客觀目的處于人類面臨的最高層次的問題,是人類精神層面的終極需求。它并不是當今社會的主要問題而被拋在一旁,只有社會主義社會形成后滿足了人的物質需求,這些問題就會成為社會的主要問題,才會吸引足夠多的社會資源去解決這些問題。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就讓我們建設好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之中國。人類社會的發展也需曲徑通幽,先集中力量滿足物質層面的低級需求,才能集中力量去滿足人的精神層面的高級需求。物質存在的意義或者說客觀目的的答案我們還只能慢慢等待。這是生命之中一個虛掩著大門的等待人們去打開的魅力空間。
…………
十四 論人性
對人之初,性善惡的定性是荒謬有問題的。新生兒是純自然純個體的自然人,遺傳密碼賦予他們的是非善非惡的動物性。其行為是純動物般個體行為而非社會意義上人的行為、社會行為,不帶有社會性。DNA也許會有缺陷,但其本身是非善非惡的,不能說善DNA或惡DNA。一個生下來就脫離社會的自然人就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人”了,比如狼孩。人們常說嬰兒如同一張白紙,這是面對社會而言。人之初的嬰兒是不會有是非、美丑和善惡的意識,能有這些意識的嬰兒那真是天才。是非、美丑和善惡的意識本身就是有一定意識能力有社會行為能力的人對社會行為的一種主觀感受一種客觀判斷。嬰兒是不知道何為社會行為,更沒有社會行為能力,白紙一張。嬰兒是自然人,不是社會人,自然人是沒有人性,對社會而言自然人的品性就是動物性。
這里講的人性是指社會人的人性,他并非來自自然人。人性不是與生俱來的,否則人性的改變只能通過改變人的遺傳密碼改變人的DNA才能實現。只所有出現人之初性善惡的問題,那是因為思想家們總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對待嬰兒的行為,希望找到社會人性善惡的根源,為社會人的性惡找個合理的借口替罪羊而為社會人的性惡推卸個人和社會的責任,而不是找到社會人性惡的真正個人和社會的原因而去改善它。可惜嬰兒不能可口說話,揭露這一切。
人性就是人對社會行為的某種主觀感受和客觀判斷,是人后天因為社會因素而形成的適應社會的人的品行,是客觀社會因素和人的主觀意識行為互相作用的產物。這種社會行為主體可能是個人的、集體的、國家的和萬事萬物的。與其被叫做人性,不如稱其為人的社會性。人類社會的人的主要的共性都是人類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實踐中形成和遺傳(通過社會行為而非人的DNA)而來。原始先民無知而產生愚昧人性;奴隸社會的隨意殺戮而產生殘忍人性;封建社會的自我權利而產生的封閉人性;資本主義社會人權和資本而產生的自私占有人性和社會主義社會的公有私用而產生的公平開放的人性等等。
對人性形成及其社會功能的認可非常重要,它為人性的重塑指明方向。正是因為社會因素在人性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所以改變人性的主要途徑是改善社會狀況,而不僅僅只去強調個人的修養去強調個人主觀的改變。現代社會在人性的改善上對個人因素看得太重而對社會因素看得太輕,對個人的要求太高而對社會的要求太低,放縱了社會惡性,這是方向性的錯誤。中國歷史上往往教導怎么做人,皇帝、大臣和君子等等怎么做而很少探討社會該怎么做。對人而言,社會行為是因人性是果。選擇了什么樣的社會行為什么樣的社會就會形成什么樣的人性。不然人們在這樣的社會中就會適應不了社會環境而產生生存危機。人性善與惡的矛盾最終還是社會體制的矛盾,是社會體制矛盾的主觀表現。人性的根源來自于社會機制而不是人之初。一般情況下人們改變不了產生社會行為的社會體制這一客觀因素,只有苛求于自我人性的改變這一主觀因素,來滿足完善自我的主觀需求。
中國封建社會農業文明時期,農民形成了依附性、非理性、吃苦耐勞、保守、麻木和愚昧等等人性。這和當時農民具體的社會行為直接相關。農民的生產行為就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在靠人力畜力的年代不能吃苦耐勞就不可能勝任這樣的社會分工;在耕者無其田的年代農民只有依附于地主,甘心接受社會的剝削;在落后的生產方式下面對惡劣天氣造成的減產絕收,農民只能祈求上天賜福乞求地主免租期求官府放糧,否則還能怎樣;生存的艱辛加上愚民政策得不到教育農民只能愚昧、保守和麻木。農民不能與天爭與地爭與人爭,爭的結果不是生活得以改觀而可能是家毀人亡。農民的社會行為中基本上不存在暴力成分,不存在能培養人主觀能動性的社會因素。沒有這樣的人性,農民就無法符合封建社會的社會要求,就會生存不下去。形成這樣的人性是農民在那種社會機制下生存的必要條件。依附源于無地,愚昧源于無教,麻木源于等級制度,保守源于艱辛,不爭源于無能。沒有中國封建社會機制就不會形成中國傳統農民的這些人性。形成這些人性的農民同樣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生存必要的客觀條件。這是社會和社會個體共同的客觀需求,也是社會和社會個體互相作用的結果。這是中國封建社會宗法制分封制框架最終形成固定下來的社會狀態。落后社會制度摧殘人性而非養育人性。
現代美國,農業已經實現了現代化。農業人口只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幾,農業生產已不在需要具有傳統思想的農民。農業在社會行為中的比重很低。隨著中國現代化的進程,隨著農業機械化現代化,中國農民的人性在社會總人性中將逐漸減弱直至消失。社會的變遷將最終導致傳統農民人性的消亡。生產力的提高對社會意識形態對人性的重塑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人性隨著社會的進化而改變證明了社會在人性形成與功能上的作用,人性受社會運行規律的引導和制約。
與農民相比,封建社會獵人無需依附于誰,獵人靠自己無需祈求上天,打獵即靠體力又靠腦力獵人不能麻木沉滯而是強悍機智,獵人的行為充滿暴力爭斗。獵人的生存對封建體制的依賴不大,獵人行為的社會性就弱得多,封建社會對獵人的要求就不一樣,獵人就形成了與農民大不相同的人性。
人常常把我分為善我和惡我。科學講我應先分為客觀的我和主觀的我。善我和惡我都屬于主觀的我。我即生活在客觀世界里,又生活在主觀世界里。主觀和客觀的關系馬克思已經論述不再重復。主觀即能反映客觀真相與客觀一致,也能反映客觀虛像顯示出主觀的獨立性。主觀世界中的事物客觀世界中可能沒有,主觀世界中的問題客觀世界中可能根本就不存在。蘋果就是蘋果,但主觀的我可以把它看作假梨,但客觀世界中只有梨、蘋果而不存在假梨假蘋果。人往往追求人存在的意義,這個意義只能存在于主觀世界里,在客觀世界中人的存在只能有一個最終的客觀結果。客觀世界有著客觀規律的規范,社會生活有著種種規則的約束,使客觀的我以一種特定有序的方式存在。主觀世界中沒有規范沒有秩序,使得主觀的我自主以至于混亂。人的困惑很多是主觀臆造出來的。客觀世界中是不存在先有雞或先有蛋的問題,萬事萬物都是在特定條件下有序產生的。而主觀未弄清這些具體過程便產生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真假、美丑、是非和善惡等等都屬于我的主觀世界的生活。人性的存在就在于規范人的主觀世界的活動,人性修養的目的就在于要讓主觀的我有序不迷茫,舒展不互傷。
在酒店工作時,經常處理馬桶堵塞的問題,此中人性耐人尋味。別人疏不通你能疏通這是技術問題能力問題,技術、能力問題往往成了一干人等推脫責任給別人的有效手段;能疏通而嫌臟推給別人干,這是態度問題,自以為高人一等貴人一等,這般臟活就該別人干;費了很大勁從馬桶中掏出別人把不該丟而丟到馬桶中的東西而氣惱而罵他八代,以泄私憤,這是教養問題,自以為受了委屈占了理而主觀上恣意羞辱他人,這與往馬桶里亂丟東西不二般;發現別人往馬桶里亂丟東西,造成惡果,想想自己是不是不該這樣做,該怎么做,能否想什么辦法能使世人不做惡事,多做善事,減少紛爭而改善社會關系救世濟人,這是修養的境界問題。在上述過程中學不會產生技術問題表明生理接受能力有缺陷;不去學產生能力問題表明其主觀接受能力差;臟可能產生惡心嘔吐等生理反應,也可能惡化人的主觀情緒產生嚴重排他反應,同樣反應了人的生理和主觀的脆弱適應能力差;疏通后的辱罵表明這種行為過程已經超出了主觀承受極限,主觀壓力太大承擔不了必須通過辱罵來泄壓,抗壓能力差;由他及我再由我及他證明客觀的我和主觀的我狀態良好,承受能力、適應能力和反應能力良好,基本沒有缺陷不足,人性修養的境界很高,人格完備。問題越多越表明人的生理缺陷越大,主觀意識的不足越嚴重,表明人越脆弱能力低下。人性修養的目的也就是解決這些問題讓主觀的我消除不足提升能力,正確應對主觀刺激做出適當反應,讓我的主觀世界生活井然有序處之泰然。人性修養要超越人的感性,以真理為引導而歸于理性。
人性修養源于社會修養,屬于社會修養。我們不僅講人性,還講神性、佛性、國民性、民族性、黨性、植物性、動物性和獸性等等。從人類現有認識能力看,所謂神性佛性獸性只不過是人性的延伸物而已,是人性的變異,舍人性而取神性佛性是主觀的我對客觀世界客觀的我的一種擺脫一種無奈一種因不適應而產生的排斥反應。黨性、民族性和國民性等是個體人性相同的部分聚合而形成的社會性,個人人性是它們的原材料,其形成也是對個人人性的肯定和保護。
人性修養實質就是人與人、外物之間主觀對主觀的交流和交換,對人主觀的自我完善。我性修養就是吸收外界各主觀的精華充實完善我的主觀。比如當我們站在花前欣賞花之美時,花同樣因人的存在而受其影響。只有我們把萬事萬物都看作象人一樣有生有命時,我們就能感受到掐葉折枝時植物的痛楚,冒出的樹汁就是它們的血液淚水。這就是生命與生命的交流,互溶互通的性才能被稱為靈性。靈感便是對生命的感知與伸展。人性便在這種交流之中得以充實、養育和完備。當我們面對劈開一座座高山的流水瀑布時,會感受到一種生命的震撼,水的柔性、韌性、恒性,水的聚散如一都是人性修養應達到的境界。吸收萬事萬物之精華而養成人性,與天地萬性的融通可使人性上達而成佛性、神性。
人性修養無處不存在。譬如疏通馬桶,譬如賞花、觀瀑布。某次某山旅游,行至一偉人留影處,同行紛紛效仿,美景成了背景。人與名山的溝通僅僅是出了一身臭汗而已。身在山深處,心飛繁華里。對山的至深、至遠、至廣視而不見,這是對人生對生命的一種浪費。人性修養就在一舉一動之間。
十五 勞動與交往
勞動使人健康,交往令人心情舒暢,從人做起,從我做起。這是我的自我人生指引,想以此同大家做些交流,探討一些社會問題。
“勞動使人健康”,我想有這幾種情況。其一,適度從緊的體力勞動可以使身體各個器官的功能正常充分的發揮出來,而使人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其二,充分的腦力勞動鍛煉了人的大腦,提升人的智力,使人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更好的與外界交流溝通;其三,充分的睡眠也是人體勞作的一種形式。有時生病了,即沒吃藥也沒打針睡一覺就好了。可見睡眠時大腦和身體靜止下來而人體的某些功能開始高效運作。睡眠是一種使人體機能初始化的勞作。這一點常被人忽略。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過程。身體劇烈運動時大腦就得基本停止思考,大腦進入深度思考時人就要呆若木雞,身體大腦都靜止下來進入睡眠時人體的某些機能才能充分發揮。人體這三種勞作動靜互相抑制,而人體不能同時二用三用。什么時候人體進化到像計算機一樣雙腦或四腦同時運作,那就變成超高級生命了。人體的這種功能模式也應是高級類人機器人設計原則。
生命在于運動,在于體力勞動給人健康的身體這一物質基礎,在于腦力勞動給人更好的適應外物的心理能力,更好接受外物的恩賜而使生命更好的延續。體力是行動的保障,腦力行為結果的保證。
對社會而言,勞動完全可以成為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基石。一個不參與社會勞動整天花天酒地的人和一名工人之間肯定是剝削和被剝削的社會關系。工人和工人、農民和農民之間每天干相似的工作收入相當,他們之間肯定是一種相對平等的社會關系。勞動是人與人之間平等不平等、剝削被剝削的一個最重要的指標。勞動是定性人的社會關系的基石,有效勞動量是衡量人的社會關系的最重要的標尺。合理的社會勞動產生健康的社會關系,使社會機能健康運作。合理的社會分工和勞動是人人平等的一個重要條件。
現代市場機制下,有人身價××億。這并不是其勞動本身的價值,而是其勞動的市場價值,是其勞動被市場機制扭曲放大為市場貨幣價值。而大部分人的勞動價值卻被市場機制扭曲縮小。現代市場對勞動量特別是不同性質勞動量的測量缺乏一個客觀公正的社會標準,導致社會財富分配的嚴重失衡這一不健康的社會現象,也導致很多人社會心理的不健康。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卻未被社會足夠重視的問題。
“交往令人心情舒暢”要復雜的多,要擁有一個舒暢的心情要困難的多。
大多數人最不善于與自己交往。世上最善于自我交往的是那些有著堅定信仰的忠實教徒們。他們每天甚至每時每刻都在審視著自我的內心和行為,毫無保留地將自我展現在眾神靈面前。他們與神靈交往是建立在與自我最深刻交往之上的。他們大多有一顆純潔的心靈有一種最舒暢平和的心情。
絕大多數世人受困于身外的紛爭而缺乏這種內在的自我審視,缺乏與自我靈魂的溝通。一個人與自我靈魂的良性交流是其快樂幸福的源泉。我欣賞我的表現嗎?我恨自己嗎?我有罪嗎?我有錯嗎?我該做些什么該怎么做?不是信徒而是所有人都應該經常審視自己。這種審視也不僅是為向外界展示自己,而是能經常洗滌靈魂,去除內在的病毒。這既是健康身體的需要,更是我們梳理心情管理情緒的良方,如同我們經常洗澡洗去身上的灰塵一樣。我為什么快樂?我為什么不快樂?我們問過自己嗎?一個人的可悲莫過于想起自己的所作所為自己都恨得咬牙切齒。像這樣的人怎么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呢?
與社會交往(俗稱混世)對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復雜、糾結、難取難舍的行為。其原因在于中國社會正處于過渡期,我們有兩套社會價值取向。其一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價值取向,它是官方正統的、思想語言層面的、屬于未來的價值取向,對人的思想和行為的實際約束作用很小。其二是世俗價值取向,這是一種即繼承傳統又吸收現代市場價值觀的、自然成長的、行為層面的、以實用為目的的價值取向。大部分人以此行事。這兩種價值觀在現實中即相互制約又都不可或缺。兩種價值取向導致人們在社會交往過程中行為和思想的偏差,使人困惑使得在與社會交往時往往言不由衷,心里想的是一套,嘴上說的是一套,實際做的是另一套。現實生活中社會交往并沒有成為人們快樂的另一源泉,而是屈服于現實需求而違心取舍。
很難想象在世俗價值觀如此強大,社會主義價值觀如此脆弱時要中國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話后果會是怎樣。更糟糕的是中國社會的價值體系的建設并沒有列入到近期國家的整體規劃之中被付之一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那是要有大智慧、大勇氣、大氣魄,是要巨大投入作出巨大付出的。社會主義社會的價值體系是中國政治體制的保證,其形成是中國政治改革的前提條件,也是人與社會快樂交往的基礎。
現實社會生活中,有很多社會財富大部分人享用不著。這里存在著一個基本國情,即中國物質財富相對缺乏,還滿足不了中國人民的普遍的物質需求。按需分配人人向往,但那是建立在物質極大豐富的條件下。現代中國是在物質相對缺乏的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現實社會中只有少數人才能享有某些社會稀缺財富。市場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可以屏蔽掉社會無力提供的個體物質需求。因而面對基本國情,在于社會交往時每個人都要調整管理好對社會供給物質需求的心理預期,不要讓過渡的物質需求預期搞亂的心智,搞壞了心情。
還有一種交往往往被世人遺忘,那就是與神靈的交往,也就是與未知的交往,也就是與可能存在的更高等生命的交往,也就是與敬畏的交往。這種交往看不見、摸不著超出了我們感官的范圍。遠古時期先民們對待神靈恐懼而敬畏,崇拜而失智,形成了人類無知愚昧的人性,自我失去與之正常交往的資格。現代人雖然無知愚昧的程度大大減弱,但同樣缺乏與未知交往的認知。中國人很喜歡玉,贊嘆玉的高貴氣質。中國人很喜歡梅、蘭、竹、菊,欣賞它們的高雅品質。中國人很希望自己能像玉像梅、蘭、竹、菊一樣。中國人與玉、與梅、蘭、竹、菊的交往就是人與未知交往的樣本。因為對它們來說人就是它們的神靈,人可以肆意影響它們,而人并沒有看低它們,反而以它們為鑒來發現自己的缺陷。當我們面對未知之時我們是展示給他們屬于人的似玉氣質似梅、蘭、竹、菊的品質,還是展示給他們似野獸般的暴力血腥弱肉強食?我們拿什么與未知交往?我們怎樣才能成為未知心中的“玉”?這往往決定了我們與未知交往的結果。與未知交往,不亦樂乎?
從人做起說起來有太多的混沌。這世上每天都在發生著非人的事情,許許多多的人正在受著非人的折磨,過著非人的生活。這個世界太缺少一個嚴格的、嚴肅的社會學意義上的“人”的概念,這叫人們怎么做人呢?我們連什么叫“人”都搞不清楚,這真是一件丟“人”的事情。比如虐待動物屬于人的行為嗎?比如我們一直食用各種動物真的就天經地義理所應當嗎?有一天當人類創造了新的生命我們是吃掉它們還是對他們的行為和結果負責?人類社會同樣需要內在的自我審視,以堅持真理為手段,以總結自我為目的。人的社會學概念就是社會對人的自我審視,它是人的社會行為的基礎。
只有明確了人的社會學概念,我們才能堂堂正正的去做一個“人”,而不是做神做牛做馬做畜牲。現實社會每個人基本上靠自我權衡自我把握去做人之事。有的不知不覺成了神,有的糊里湖涂成了牛馬。還是從人做起,還是做一個實實在在的人吧,不論勞動還是交往,不要動物的暴力血腥弱肉強食,不要屬于神靈的萬物的頂禮膜拜。在這真真切切的三維空間中,會有屬于人的桃園。
動物是我們做人的下限,神靈是我們做人的上限。動物的行為是人的行為的下限,神靈的行為是人的行為的上限。動物和神靈是界定人的參照。有人做人往下,做一些豬狗不如的事情。有人做人往上,相成神成佛。這是做人的兩種極端。
不論是勞動的定性還是勞動的定量,不論是交往的方式還是交往的目的,現實社會里做人有太多不同的版本。這些版本有著各自的優點和缺點,讓人難以取舍甚至難以承受。出世者尋找靈魂的歸宿;歸隱者逃避世俗的陰暗;高高在上者妄想掌控一切;為這軀體忙忙碌碌當牛做馬者不計其數。實在讓人感慨這做人的差別怎么就這么大呢?那種是我們想要的版本?
我堅信隨著社會的進化,人類的思想同樣在進步。總有一天人類會徹底拋棄原始生命特征遺留下來的獸性,以公平開放的人性取而代之。這一天就是社會主義社會實現之時。我們不必逃避世俗,大多幽靜之地都成了旅游名勝而無處可逃;我們不必隱藏自我,每個人都是這世上平等的、獨一無二的主角;我們不必因生不逢盛世而悲傷嘆息,這正是我們人生的動力。
從我做起,不是事事帶頭做,而是讓人人向往的社會形態的實現從我們一點一滴的努力中做起。這是生命的動力,是我們的行為準則。從我做起,就是要做自己,不在世俗中失去自我成為別人或權力的附屬,要讓自我人性的光輝在社會的磨礪中似玉般越來越明亮。做自己不讓自己成為外物的奴隸;做自己真理是生命能量的源泉;做自己認清歷史趨勢,認清社會大勢,尋找并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
獲得已有的,就要讓其在獨一無二的自我生命張力中得到擴展,將我們的生命能量賦予它們之中。我們應做一個符合特定概念的人,做一個使生命張力得以舒展的我。人性修養源于社會修養,屬于社會修養。隨著對生命空間的理解,隨著國企分紅、國育等社會主義社會秩序的逐步旅順,隨著社會主義社會價值體系的形成,屬于社會主義社會的“人”的概念會越來越清晰。那時勞動是快樂的,交往是快樂的,做人是自豪的、輕松的。這一切決不僅僅是夢想,而是必須實現的,否則人類社會的前面只有死路一條。
相關文章
- 凜然:就一枝清荷一句話,談當前“左派該怎么辦”問題(四)
- 凜然:中央黨校周天勇如此陰毒,不加悔改可能死無葬身之地
- 中央黨校李君如頂風作案,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面臨功敗垂成危險
- 凜然:開展一個對中央黨校王長江錯誤思想的徹底批判
- 建議左翼開展一場新的整風運動
- 左翼應斗私批修,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 毛澤東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上的五大成就——紀念中國共產黨誕生90周年
- 革命題材影視的新跡象及其社會歷史背景
- 鐵肩擔道義,赤膽誦紅詩——首屆中國紅《紅色詩歌朗誦會》隆重召開
- 奚兆永:馬列主義與中共的命運---對90年歷史的沉思(修改稿)
- 奚兆永:對90年歷史的沉思之八---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只能是馬克思列寧主義
- 奚兆永:對90年歷史的沉思之七---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只能是實現共產主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