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北極的上空、俯視地球陸地的話,陸地就像一條條向四方輻射散開的條狀體、有規律的排放著,無一例外地指向南方大海。就是從世界地圖平面來看,也無論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無論是大塊的陸地板塊、還是由陸地延伸出來的半島都基本一致地伸向南海。這一奇妙的地球演化地貌濃縮奇跡現象、到底隱藏著什么秘密?它要告訴我們的真相是什么呢?
按照常理、地球由于自轉,由于赤道離心力最大、兩極離心力最小,赤道表現膨脹、兩極由于缺乏離心力而下陷,那么南北半球陸地則在兩極地殼下陷拉引下穩定的向兩極移動,赤道的膨脹則由地下巖漿上升提供。那么地球陸地及半島一致指向南極,則無疑說明了全球確實存在著一個使陸地向南移動的強大驅使力,只是這一南移速度非常微小,相對于我們人類壽命十分短暫、以至于我們感觀根本無法感覺到,以至于我們似乎總是誤認為地球陸地板塊指向,從來就是這樣的。但地球陸地近約2億年漫長演化結果的這一運動軌跡排列、卻明白無誤地告訴了我們、是一種地質板塊移動演化濃縮的再現,就像我們日常生活所看到的那樣,水往低處流現象、在陸地“漂移”中的宏觀表現,是一個強大的力在推動著陸地向南方移動的結果,只是始終苦于一直找不到一個合理的理論解釋,找不到陸地板塊移動的驅使力,故面對地球板塊南移、我們便總是視而不見。但發生于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確實使我們在有生之年親眼目睹了陸地向東南方向移動的軌跡。
揭開推動地球陸地南移的力、答案似乎太簡單,事實上就是地球自身平衡的力、是地球平衡膨脹的結果。常識告訴我們、輪胎打氣最容易爆胎鼓起的地方就是輪胎最薄的地方,同樣地球膨脹最容易鼓起的地方顯然是地殼最薄的地方,眾所周知南半球海洋覆蓋面積比北半球大得多,也就是說南半球整個地殼比北半球薄、承受海洋壓力較之北半球陸地輕得多,由于地球膨脹的結果,南半球的膨脹速度會大于北半球,這樣的不對稱膨脹結果會造成南北半球地幔巖漿壓力不平衡、北半球壓力大于南半球,結果促成北半球巖漿流向南半球,由此帶動了北半球陸地向南移動,于是全球陸地都向南方移動了。陸地的億年移動演化軌跡、就像巖漿噴發后,流向低地那樣,最遠端的流量越少,就像楔子一樣、尖端指向移動方向。
如此說來陸地板塊“漂移”嚴格說來是不準確的,因為如果沒有地球膨脹力的持續驅使、陸地板塊分離移動是難以實現的,陸地只能在地球自轉離心力的作用下向兩極移動,而且應該是陸地整塊的移動。如果沒有地球膨脹力的話,地球的火山噴發多出的巖漿和地震裂縫會自然平衡,也就是說噴發多出的巖漿會與地殼下沉消失的速度一樣,地震裂縫或移動也會隨時自然彌合,因為全球各地發生火山噴發與地震的概率是一樣的,這次地震是一個向南的力,下一次地震就是一個向北的力,總而言之是一個均衡的力、無論地震造成的板塊向何處移動、它終歸要在地心引力下恢復原位,因為沒有膨脹多余的巖漿來填充,陸地的“漂移”就是無源之水(如果是地球收縮、那是另外一種地殼減少情形、陸地將會相互擠壓堆積、陸地變高、海洋地殼下陷、海平面反而下降)。在既不膨脹也不收縮地球平衡的條件下,火山地震自然災害頻率也應該小得多。而地球膨脹結果就大不一樣,由于地幔巖漿壓力始終大于地殼,就始終有一個沖破地殼的力,新破壞的地殼尚未愈合就會有新的巖漿壓力尋找突破口、于是火山地震地殼的破裂帶就會固定下來,隨著時間的流逝,膨脹壓力不斷的釋放,火山地震也就不斷的發生,地球就這樣悄無聲息的膨脹起來,而留下的地震地殼裂縫則由膨脹多出的巖漿來填充,海洋火山巖漿的噴發以島嶼上升或增加,海洋底部則以巖漿冷卻凝固方式擴張地殼、像大西洋擴張、紅海擴張、地球其它形式的大裂谷的擴張都是以巖漿的填充方式來完成地球表面積、體積增加,于是陸地“漂移”實現了,與其說是板塊漂移不如說是巖漿填充凝固地殼擴展的結果。板塊漂移是假象、地殼擴展才是真相。陸地的“漂移”是通過地殼擴展來實現的。也就是說沒有地球膨脹就沒有陸地的分離“漂移”。如此看來地球膨脹可能就是從原始古大陸分離開始的。像發生于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9級大地震、據報道向東移動了5.3米、如果假設在地球沒有膨脹的條件下,是不會有膨脹多出的巖漿來填充這個5.3米裂縫的、因為那時的巖漿壓力是與地殼壓力相等的、那時裂縫會有陸地地殼重新回補的,結果我們會看到地震的島嶼是仍然原地不動。事實上正是由于地球膨脹、才造成了日本在地震作用力下離開歐亞陸地板塊東岸愈來愈遠。但是如果沒有地球膨脹、地震又憑什么力量能撕開那么大的裂縫呢?顯然是有大量上涌巖漿作為迅速填充物為基礎、完成日本島嶼大尺度移位的。由于日本東面海洋是海溝,地殼壓力顯然西面比東面大,加之巖漿也是向東流動的動力、日本地震自然向東移動了。因為全球陸地板塊還有一個向南的力,所以日本地震板塊應該向東南方向移動。
地球由于自西向東自轉、陸地東海岸、始終有一個海水向西的沖擊力、故陸地東岸比西岸險峻。我國版圖地形地貌特征、也體現在歐亞板塊由北向南的擠壓結果:東南沿海雖然也受到這個力的擠壓、但因為東南沿海有一個靠海近地理優勢、板塊的推力可以向沿海移動延伸釋放、故東南沿海地勢海拔低緩、像沖擊扇那樣由高向低指向大海、以及沒有規律走向的山脈。而西北、西南、中部就完全不是這樣、越往西陸地板塊南北走向越長,自然積累擠壓壓力就越大,地面抬升就越明顯,結果形成了我國西高東低明顯地貌特征;正是陸地由北向南的擠壓,我國西部即不可能有向東延伸途徑、也沒有向西向南退路,從而造就了今天的喜馬拉雅山脈、形成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而絕不是原來認為的那樣,是印度板塊由南向北擠壓結果,更不可能是印度板塊地殼嵌入歐亞板塊地殼結果。大自然有一種平衡的力,壓力大的板塊向壓力小的板塊方向移動、矮小的印度板塊憑什么動力、可以撞向高大的歐亞板塊呢?印度板塊面向印度洋、向南移動比向北移動驅使力大得多、其次印度板塊地殼密度又憑什么可以比歐亞板塊地殼密度大,可以嵌入歐亞板塊呢?果真如此的話、印度板塊與青藏高原板塊交接處就應該有地層巖石斜向入地排列,印度板塊就應該有一個上翹地質地貌。青藏高原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那么其地殼下沉的深度顯然也很大、低海拔的印度板塊地殼深度又憑什么可以比青藏高原地殼深呢?以至于可以使其地殼嵌入青藏高原地殼使其隆起呢?答案顯然是龐大的歐亞板塊長途爬涉的向南推移、持續擠壓堆積才是形成青藏高原的真正原因。以此相對應的印度板塊在高大的歐亞大陸板塊面前唯有向南推進、才能釋放轉移來自于北方的壓力的有效途徑,于是才出現了合乎情理的伸向印度洋方向的像楔子那樣的印度半島。全球陸地伸向南方的半島都是在向南的移動中形成的、由于向南地震移動中還有一個巖漿向東帶動的力、而北端巖漿壓力大于南端,故島嶼、半島大多呈現出東南方向排列。由于赤道離心力最大、地震時既有一個最大向東的推力、又有一個平時海水最大向西的沖擊力、故赤道形成的島嶼碎片最多。
那么為什么島嶼是火山地震的多發地呢?地殼下的巖漿在地球自轉帶動下、也是旋轉流動的,島嶼地殼相對于海洋地殼比較重、下沉深,在廣闊的海洋地殼浮起的大環境下、巖漿旋轉流動堆積于島嶼地殼下阻力最大,積聚向上膨脹巖漿壓力也就最大,故火山地震也就頻發了。同樣陸地板塊中的高海拔山脈地帶也像海洋中的島嶼一樣、所承受巖漿沖擊壓力比較大、容易火山地震,尤其是山脈到平原、盆地的過度地帶應該是地質板塊最不穩定、最容易地震的地方。因為這是山脈向薄地殼延伸的地帶、由于在地球膨脹的條件下、平原盆地已向上浮起沒有阻力、而山脈自身承受壓力又相對比較大、正是這一連接地帶由于受到山脈的牽引又不能向上浮起、卻又是壓力承受力最脆弱地方,故往往最容易是地震的多發地。因而低海拔平原、盆地地帶、雖地殼較薄、地震往往是難以光顧的,是地震最安全的地方。那么日本島嶼為什么又是全球地震的高發地呢?日本島嶼正處于北緯30-45°范圍內、巖漿在此緯度區域內壓力是比較大的、對厚重陸地青藏高原奈何不得、難以撼動、但對孤獨日本島嶼沖擊力正是最好發泄的對象,故對日本島嶼構成的地震威脅也是最大的。所以日本地震頻繁。大西洋南北地殼走向大裂帶、也是在當時南北美洲和非洲板塊重壓下、巖漿旋轉沖擊斷裂形成的,而后在地球膨脹中、在大西洋兩岸陸地板塊壓力下不斷的從大西洋斷裂帶噴出巖漿、冷卻凝固形成新的地殼而不斷擴展。新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水源消失、就是在歐亞大陸向南推進中、海拔不斷的抬升中、失去了印度洋暖流,降雨減少、下滲增加中不斷失去的。新疆三條幾乎平行的東西走向大山脈就是歐亞大陸由北向南推進的擠壓中形成的,形成了新疆三山兩田獨有地貌。西北地形在不斷抬升中、趨向干旱。
地球巖漿在地球自轉下,同樣存在一個旋轉力,如果地球是一個剛體的話,那么自轉的速度是一樣的,但巖漿是流體、所以就有不同的速度,根據角動量守恒定理推論,因為巖漿旋轉半徑比地殼半徑小,它要保持與地殼相等的角動量、顯然其旋轉速度就應該比地球自轉快,地核應該更快,靠近兩極巖漿由于地核的摩擦最小、應該每周旋轉時間最短、(當然赤道巖漿線速度最大)由于北半球巖漿壓力大于南半球,所以在同等條件下地震移動方向應該是北半球東南指向,整個北半球幾乎都是這樣;南半球是西南指向,這從赤道島嶼走向看比較明顯。總而言之高緯度區域陸地向東延伸的力比較大,在北半球越是高緯度陸地連接覆蓋越多。
海溝應該是地殼大斷裂時、老地殼向斷裂帶傾斜插入地幔形成時的V形谷底,新地殼形成以之上,并以此作為新地殼擴張堅固后盾。正因為如此、地殼大斷裂結果,使得裂谷寬度不斷得到擴張延伸。如果新地殼是插入海溝的,那么裂谷新地殼又憑什么支撐能擴大呢?海溝既是連接新老地殼的點,又是向洋中脊、島弧輸送巖漿形成新地殼原料橋頭堡。因而板塊嵌入理論也是不可能存在的,具體理由:1、相對厚度較薄的板塊嵌入相對高大的板塊從動量原理來說是不合理的,因為小動量物體怎么可能撞動大動量物體2、按照現在板塊理論,巖石圈是剛性的,那么厚度薄的板塊與厚度大的板塊相比而言是漂浮于地幔軟流層上部,厚度大的板塊在下部,那么這種情況下由于板塊巖石抗壓、抗碎性是如何被嵌入的?(也就是說印度板塊100公里厚巖石在喜馬拉雅山脈至少400公里厚巖石的300公里高的位置上嵌入進去)3、薄的板塊嵌入厚度大的板塊的驅動力來自何方?如果來自于洋中脊新形成的地殼推動,那么本來就受到擠壓的陸地板塊動力難道不如新形成地殼的推力嗎? 4、如果板塊嵌入現象存在、那么豈有大西洋、紅海等大裂谷不斷擴展的存在?
陸地板塊的抬升形式除了相互擠壓可以抬升外、火山噴發堆積巖漿形成顯性抬升和地殼下巖漿不斷冷卻凝固隱形抬升同樣可能是陸地抬升主要形式,只是我們人為的認為是海洋地殼俯沖的結果,殊不知俯沖海洋地殼可能同樣也在抬升。像亞歐板塊腹地新疆海拔上升、難道也是印度洋板塊俯沖結果嗎?
那么地球持續膨脹力到底來自哪里呢?從地球廣泛存在的天然放射性元素似乎說明了地球起源時、就具有大量的高密度物質,因為原子序數大的所有天然存在的元素都具有放射性,說明組成地球的原始物質地核內有很多的重元素物質,這些重元素物質自然就要發生裂變或衰變,經過幾十億年的演化,形成了地球地核高溫高壓的能量來源。第二地球的自轉帶動了地幔地核的旋轉其摩擦力產生的熱能也是地幔高溫高壓的來源。第三地球收縮形成期的高密度狀態是在自身引力相對較大時產生的,那么在地球漫長的不斷靠近太陽的園周運動演化中、自身引力不斷減小、日地引力不斷加大,一個是引力增大、另一個是與此相抗衡離心力增大、兩種相反的力,作用于地球必然是一個不斷拉開地球膨脹的力,第四、自身引力的減小也會就像一個吹滿氣的氣球、在周圍壓力減小的條件下必然是不斷的膨脹,第五、外來天體撞擊、氣候變遷都可能至使大氣壓力的減小、引起膨脹,于是地球在這樣多種力的共同作用下、膨脹也就成為了必然。
據“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礦研究所研究員朱士興等進行的一項地學科研重大發現:13億年前地球每年有500多天”。據此推算13億年前的日地引力為今天的64.4%、也就是說今天的日地引力是13億年前的155%,13億年太陽對地球就增加了55%的拉力,添加了如此巨大的力豈能不膨脹?由此也不難推論日地引力在地球演化進程的緩慢增大中、地球的大氣在太陽引力不斷增大條件下、也是在不斷的流逝逃逸減少的、也就是說今天的大氣是在朝減小的趨勢方向發展的;由此更不難推論在同等條件下、引力質量相等的兩個不同大小的星球、膨脹的星球比沒有膨脹的星球地面引力小、大氣濃度低、保持大氣熱量能力低,由此我們自然可以得出結論:地球隨著自身的膨脹,氣候會在大氣減少的條件下,越來越惡劣越來越寒冷與酷熱(在此不能與金星為參照、地球比金星自轉快240倍、地球比金星大氣逃逸容易了近200倍、加之金星所沒有的月球引力)。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文明發展歲月史中、不斷由西北向東南方向的遷徙似乎也印證了氣候在向日益寒冷、溫差增大、干旱的方向發展。對此、增加大氣濃度、增加溫室效應、對地球而言是一個多么奢侈而又不可能得到的要求啊。這也是我們今天的地球再也不可能重返侏羅紀地質時代那樣、植物茂盛、湖泊、河流遍地、氣候潮濕溫暖、氣候溫差很小美好時光的根本原因(雖然今天的太陽熱輻射是比過去是增加的)。而地球膨脹的加劇同時又意味著,天體引力對地球的增加,大氣壓力的減小、大氣熱量的逃逸,一個新的寒冷周期的到來。火山地震地質災害的加重、始終伴隨著氣候的嚴寒與干旱的同行,人類有智慧應對未來更加惡劣的氣候生存挑戰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