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里約走來
——哥本哈根思考之一
馬也
英國工業革命以來數百年間,人類對自然的索取、盤剝、掠奪,已經超越自然自我修復、自我循環的能力。一場全球金融危機、經濟危機,和一場全球生態危機,同時帶給人類空前的災難合空前的歷史使命。為擺脫資本對勞動的奴役而進行斗爭仍然在繼續,現在卻又不得不為擺脫資本對自然的奴役而斗爭,不得不把這兩項任務同時提上人類生存的議程。
于是有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和發展峰會,2002年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召開的可持續發展峰會,和2009年在丹麥召開的全球氣候峰會。
西方“大一統”的全球化凱歌高奏。相當一些第三世界國家,按照西方規定的話語體系和宣傳調子來思考,歡天喜地地迎接所謂“社會主義終結”以后,歷史提供的所謂新的發展機遇。里約峰會恰恰在熱帶雨林和亞馬遜河的故鄉召開。美國總統布什救星一樣出現于大會主席臺。大會通過《關于環境與發展的里約熱內盧宣言》、《二十一世紀議程》、《關于森林問題的原則聲明》,提出250條之多的建議,從人到自然,從天到地,從空氣到水,從魚到鳥,集中了環境生態問題的最動聽的詞句。宣言指出:和平、發展和保護環境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世界各國應在環境與發展領域加強國際合作,為建立一種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關系而努力。總之,甜蜜和美好達到極致。
但是已經燃起的希望之火,遭到來自華盛頓兜頭潑下的冷水。洋洋灑灑的宣言、議程、原則、建議,墨香飄逸就已經成為回憶文字。美國拒絕在限制西方工業化國家排放的京都議定書簽字,隨后大舉武裝入侵阿富汗、伊拉克。那里的人民被送進地獄。世界環境在遭遇更快速和更嚴重的破壞。布什又拒絕出席約翰內斯堡的峰會。里約的希望變成約翰內斯堡的沮喪。
所謂“可持續發展”,正在變成以第三世界人民生命和全球生態惡化加劇為代價的可持續資本擴張的發展。西方主流輿論擺弄“可持續發展”的膏藥,想要多少掩蓋地球的血跡斑駁的創口。此外還有西方的綠色環保運動:它有時候對西方跨國公司破壞環境的行為提出指責,有時候掏腰包做秀于“綠色施舍”,有時候投身西方當局干預第三世界國家內政的活動。第三世界知識界的多數,還基本處于鸚鵡學舌的水平。然而美國學者福斯特為代表的生態馬克思主義,卻無法抹殺地成為引人注目的思潮。在中國,不曾看到名家,倒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青年博士,對“可持續發展”的聯合國定義——“在不危及后代人、滿足他們需要的能力的前提下,滿足我們現在需要的一種發展”——,提出了簡單的和難以辯駁的質疑。他的博士論文寫道:新自由主義全球化導致全球兩極分化,絕大多數人被失業、貧困、饑餓、疾病所折磨,這一代人已經難以存活,滿足后代人從何談起呢?[i]
兩次峰會,沒有中止全球環境、生態的惡化。在這個問題上,除了極個別的例子,世界只有壞消息。1990年到2007年,西方發達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10%以上。美國2004年比1990年上升16%。2007年公布的一份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研究小組的評估報告,被作為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會議的“科學基準”。這個報告提供的,是一幅人類災難空前的畫面——
亞洲。截至2020年,將有1.2億人到12億人用水緊張。2025年,印度人均可用水從目前1900立方米下降到1000立方米。2050年,南亞某些地方糧食產量下降30%。霍亂和瘧疾發病率上升。
非洲。所受打擊最為嚴重。截至2080年,將有8000萬到2億人食不果腹。霍亂、腦膜炎、登革熱傳染范圍和嚴重程度都將增加。
歐洲。地中海國家嚴重干旱。高緯度國家出現洪水泛濫和惡劣天氣等災害。地中海地區水力發電量下降20%-50%。大部分植物群落受到危害或瀕臨滅絕。
美洲。普遍出現更為嚴重的飲水問題,高溫、風暴、傳染病和城市煙霧將引發各種健康風險。北美熱帶風暴和熱浪災害嚴重程度將上升。南美將有多個物種滅絕并引發災荒。
大洋洲。物種滅絕風險增加。澳大利亞飲水問題更加嚴重。
生態危機和經濟危機,資本主義制造的全球性質的雙重危機,同時壓向人類。一種危機已經足以使人類陷入滅頂之災,現在兩種危機攜手襲來,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現存秩序內,約翰內斯堡的沮喪之后,對生態問題的解決甚或僅僅是緩解,還能夠抱有多少希望呢?
2009年12月7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開幕。
人們各自打著自己的算盤。會前已經有多國密集地發布減排聲明,以圖爭取主動權。英國《衛報》統計,會議開幕這一天,45個國家的56家報紙,發表了同樣議題的社論。西方媒體的宣傳,夾雜著政治和商業考慮的做秀味道,什么話都說得很過分:把這次會議稱為“有史以來最重要的會議”、“改變地球命運的會議”;英國《獨立報》模仿北京奧運會的句式,提出“同一個世界,同一個議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執行秘書長德布爾說,“在17年的氣候談判中,從未有過如此多的國家,一起做出如此多的堅定承諾。”193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政府代表團,包括聯合國觀察員和非政府組織代表的4萬名之多的出席者,119位國家領導人和國際機構負責人,相當一些主要經濟體和排放國領導人到場,使會議召開之前,就渲染出一種熱鬧的氣氛。
經過了里約和約翰內斯堡,世界特別是第三世界,已經不知道該相信什么。第三世界在前兩次峰會沒有得到的東西,可能在這次峰會得到嗎?西方在前兩次峰會沒有做到的事情,可能在這次峰會做到嗎?西方當局的許諾不可信。第三世界當局的亦步亦趨不可信。哥本哈根會議之后的全球冰雪和地震災害又提供新的事實:科學家也未必可信。前引那份作為哥本哈根會議“科學基準”的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研究小組的評估報告,建立在全球變暖的前提上。現在全球卻被刺骨的寒冷所劫持,凍得瑟瑟發抖。科學家解釋說,這是全球變暖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的波折。那么好,科學昌明如今日,科學家何以低能到不曾事先做出預測和警告,減少災害突然來臨時候的損失呢?
還是回到哥本哈根。
前兩次峰會提出的問題,一個也沒有解決,而且還在增加新問題。前兩次峰會做出的承諾,一個也沒有兌現,而且西方還在得寸進尺。不管有多少關于鮮花美酒的廢話宣傳,哥本哈根面臨的局勢,不會是問題的解決而只能是瘡疤的揭開,不會是“雙贏”而只能是爭吵。
美國一家有點名氣的環保網站GRIST,作出一種有點敏感的預測:會議最大的緊張,將是富裕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對立。富國要高爾夫球場、每個街區的24小時快餐連鎖店和星巴克,窮國會說:你們這些人靠燒煤炭200年富起來,現在想要我們放棄24小時供電,憑什么!
大亨開著豪華車,在飛卷的尾氣里扔出強迫窮人減排的指令。回答這種指令的,將不再是遵命和腹誹。《印度時報》說,應該記住,過去幾百年,工業化國家把二氧化碳排放到太空,他們的增長形成歷史債務,就像不得不還的金融債務一樣,發展中國家應該得到補償。在2009年10月間的第7屆全球可持續發展論壇上,非洲國家提出650億美元的賠償數額,并要求西方發達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2020年比1990年下降至少40%。[ii]西方當然不會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發表《如果氣候變暖,誰將埋單?》,就說西方此類援助資金只能維持在最低水平。它的網站宣傳,氣候變化是一種自然發生的全球變化,第三世界國家提出賠償要求,是一種“全球訛詐”。
在催人入眠的小夜曲的溫柔里,已經閃爍著火星和冒出硝煙。
2010年2月18日
--------------------------------------------------------------------------------
[i] 賀新元《環境問題與第三世界》,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ii] 法新社布基納法索瓦加杜古2009年10月11日電《氣候變暖,非洲要求發達國家進行賠償》。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