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為什么聽不進陳步雷的勸諫?
剛才看了電視劇<<淮海戰役(下)>>, 影片中有這么一個鏡頭:1948年秋,國民黨在淮海戰役中的敗局己定,再加上全社會的物價上漲,民怨沸騰,蔣家王朝在風雨中漂搖。作為蔣介石的最高國策顧問、最忠誠、最信得過的朋友--- 陳步雷,對蔣作出了掏心窩的忠告,也是最重要的一條計策:
“現在比戰場上的失利重要得多的是民心的散失。有了民心,沒有軍隊可以再組織軍隊,有了民心,軍隊就能打勝仗!爭取民心是最重要的!”
至于如何爭得民心?這位總統府最高國策顧問這樣回“是不是請宋先生(指宋子文)、孔部長(指孔祥熙) ,陳部長(陳果夫和陳立夫) 及夫人,每人捐個二千萬,三千萬,或者是五千萬美元,……”蔣介石憤怒地喝退了他的這個最忠誠的參謀。陳步雷歷來就反對蔣介石迷信權力、迷信軍隊實力,他對自己一生的追求灰心意冷至極,覺得自己屬即將熄滅的油燈,心存鴻鵠志,無回天力,活在世上己無任何作用,于是服用了大批安眠藥,于1948年11月13日自殺身亡。
陳步雷為蔣介石謀劃了一生,為國民黨謀劃了一生。他深深地知道“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的哲理,但當權者總是利令智昏,聽不進別人意見,霸王別姬是必然的。
陳布雷(1890.11.15-1948.11.13),名訓恩,字彥及,筆名布雷,畏壘。生于浙江省慈溪縣(現屬余姚市),才華出眾,20多歲就在報界享有盛譽,抗戰時期,陳布雷用如椽之筆,寫出了多篇激揚民族志氣的不朽文章,是國民黨的“領袖文膽”和“總裁智囊”,素有國民黨第一支筆之稱。他是中國近代歷史上一位很受關注而頗有爭議的人物。
陳步雷是個悲劇人物。
事實上,陳布雷的死因非常復雜。綜觀陳布雷的一生,我們認為,他的舍生棄世可以說是他幾十年人生道路走到這一步的必然結果。陳布雷是個很矛盾的人物,他熱愛報業、想當記者,卻身不由己做了高官;他位居黨國中樞,大權在握,卻鄙薄政治,不讓兒女從政,他的子女中就沒有一個國民黨員(不過,他的女兒陳璉是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加入中國共產黨的)……
陳布雷從小在封建思想熏陶下成長,養成溫順馴服的性格。作為一個舊知識分子,“士為知己者死”的觀念根深蒂固,并將為國出力與效忠領袖混同一事。另一方面,蔣介石看他無私心、淡名利,不介入派系紛爭,忠實可靠,不但信任他,也很尊重他。凡此種種,都使陳布雷感激涕零,多次表示對領袖的“知遇之恩”將銘記不忘。
但是,抗戰勝利以后,他察覺國民黨的政治黑暗、官吏腐敗、經濟凋敝、喪失民心,眼看著他心目中原來的“抗日領袖”、“民族英雄”成了眾矢之的,被作為“人民公敵”陷于全民的包圍中。這時,那個“從一而終”的封建思想,依然頑強地主宰著陳布雷的心靈,以前他也比喻過自己是“嫁人的女子,難違夫子”。面對現實他感到絕望。而且,長期超負荷的工作,使他的健康狀態每況愈下。這些,大概都是最終導致他自殺的直接原因。這個自認為“百無一用”的病弱書生,終于以“自棄自了”與人世最終告別。陳布雷的悲劇,也是我們民族深重災難的一個側影。
現在,我國也有一批為資改派的頭面人物出謀劃策的智囊人物----現代精英。當資改派推行私有化政策造成社會矛盾激化時,他們拋出了“和諧社會” 的錦囊妙計; 當工人階級從領導階級被推進社會最低層時,他們又拋出了“慈善”“ 救濟”“ 低保” 等一系列妙計!
古今中外-切剝削階級的御用人士,幾乎都承認“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道理,但是沒有一個人實行之,資改派也不例外!樹倒狐猻散。當資改派倒在人民戰爭的熊熊烈火中的時候,資改派的參謀們還逃得了嗎?
陳步雷為護佑蔣介石油盡燈枯自殺而亡。資改派頭面人物的參謀軍師們該當心點兒了。前車之轍,后車當鑒!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