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知識分子們向來古怪得緊,學識愈是派不了用場,他便愈以為自己重要,處處要顯得高人一等,似乎大家不仰起頭來膜拜他,他就覺得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樣。你讓他去向工農學習,無外乎給了他們脆弱而自尊的心靈致命一擊,從此丟掉了視為性命的優越感,難免不記恨起偉大的領袖來。
中國知識分子的這種天然優越感,說到底,終究逃脫不了其狗性和私性的使然。
什么是狗性,就是要投靠一個主子,這主子可以是人,但必定有力;可以是派,但得有勢;還可以是市場,但必得有錢。狗性還有一個重要體現,那就是受不了批評,擔不得風險,誰要是踩了他一腳,即便當時不咬人,日后一旦有機會,必定會死咬那人到底。
何謂私性呢?這個倒不難理解。不是經常有句話被人提起嗎,說是“喏大的中國安放不下一張書桌”。這話聽起來很可憐,好象中國的讀書人真個安心做學問了,或是準備安心做學問了,只是別人不給他們環境與機會。如果這么理解我們中國的讀書人,那就大錯特錯了!中國的讀書人,要有雅致的書齋,要有陪讀的美女,要有衣食無憂的環境,還要有一個體面的位子……所以,別以為他真安下心來了,真讓他吃飽了喝足了樂夠了,興致好時他還是要出來和大家探討兩句的,只不過希望我們認為這種探討是學習而已。
狗性與私性驅使下,中國知識分子的私性也表現得與他人不同。綜觀中國讀書人的歷史地位,我們不難看出,讀書人若不從仕,大多都淪為幕僚與塾師。即便如此,幕僚與塾師也不盡相同,前者是靠政治投機,站對了隊伍,也能雞犬升天,照樣圓他的官老爺夢;后者卻僅是為了謀生活,完全的依靠販賣學識過活,那是實在沒有法子的緣故。所以總的來說,讀書人若不與政治相結合,其自身是很難有出路的。到了如今的市場經濟,讀書人的路子的確寬了些,他不僅可以販賣學識,還可以販賣文字甚至政治信息,但歸根結底還是離不了狗性與私性。他仍舊要看主子的臉色行事,仍舊要風花雪月的生活。
狗餓了或是挨打了,總會叫喚兩聲的,再者,黑夜里看家的狗總不叫喚,主人會誤以為這狗不忠于職責,又要懲罰他的。如此看來,對中國的知識分子,別抱太大希望,也別太和他們較真,不值!
注:文中所引用知識分子,并非中國所有知識分子,切勿對號入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