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房地產的支柱地位!
自從98年朱推動住房市場化改革以來,伴隨這項改革而來的各種各樣的弊端就不斷顯現,特別是去年金融危機以來為應對金融危機而推出的4萬億燒錢大躍進,導致房價順勢攀上新高,普通群眾不堪其苦,怨聲載道,針對房地產業的各種議論也甚囂塵上,莫衷一是,爭論猶為尖銳的是房地產業到底應不應該成為中國的支柱產業以及中國的經濟是否已經被房地產業所綁架?其實這些爭論在我看來都屬于盲人摸象,站在不同立場上的自說自話,毫無意義。
我認為人生五大需求“醫、食、住、學、行”,哪一樣都不可或缺,哪一樣都屬于必不可少的支柱產業,憑什么說住房不是支柱產業呢?只是這個支柱是建立在需求還是投機的基礎上才是問題的關鍵,如果從居者有其屋的角度來看房地產業,那就還有大發展的空間,也就必須成為支柱,房地產業可以帶動相關無數產業,沒有房地產或者更明確的說是住房產業,怎么能促進中國的經濟發展?怎么能證明中國的社會在發展在進步?但是如果把房地產業的功能異化,把住房變成一種投資的商品,更準確的說是把房地產市場變成一種投機場所,那么市場化的住房產業產生泡沫,撕裂整個社會,綁架中國經濟就成為一種必然的結果。
因此,房地產業是不是支柱產業根本就是一個無厘頭式的假命題,而在這個問題上爭論不休,根本就是吃飽了沒事干撐得慌。
既然房地產業是不是支柱產業是個假命題,可中國的住房跟中國社會一起患病,而且病得不清,該怎么辦?光提出問題,沒有解決方案,恐怕不算負責任,因此,就中國的房地產現狀簡單地提幾點自己的應對辦法,以供探討:
一、中國房地產出問題的根子在土地上,土地國有,實際是政府所有。房產成本中的建筑成本為一定,甚至算上折舊是肯定折價的,僅僅是因為土地資源稀缺,鋼筋、水泥、磚頭是不會稀缺的,才會形成所謂的投資市場,一塊土地上用鋼筋、水泥、磚頭建一套房子花20萬,業主投資60萬、預期增值到120萬,這就是中國房地產業的癥結所在,核心就在于預期土地價值的增長。政府推動房價上漲,腐敗是重要因素,而土地作為第二財政更難辭其咎,60年前,共產黨打下江山,現在則賣江山,而且賣江山有功,大賣特賣,賣出龐大的GDP,只是苦了老百姓。
解決的辦法就是,把土地出讓改為土地出租,土地國有是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征,不允許私有,要建設還要體現公平,土地改為出租是可行的解決辦法。國家按城市大小和區位不同設定不同的基準地租價格,50年不變,全部上交國庫,基準地租價格可以低一點,誰用地誰交租,多占地多交錢。地方可以在國家基準地租的基礎上進行拍賣,超出部分可以用于地方發展,地方用于基礎建設的土地也要交租金,可以避免一些地方和部門貪大求洋、盲目發展的現象。同時解決和避免了現行土地出讓制度中出讓期只有50-70年的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中國房地產業的問題幾乎都迎刃而解。
二、解決當前的房地產業泡沫或者說空置率的問題,出臺物業稅和遺產稅是切實可行的辦法,依靠稅收進行調節,成本很高,阻力很大,需要很大的魄力,要避免很多的干擾才可能做得到,這算是一個治標的辦法,姑且算是辦法之一吧。其實都知道房地產業綁架的不光是老百姓,更重要的是綁架了銀行業,這才是最危險的事情。銀行業是房價的推波助瀾者,也是騎在虎背上的人。可房地產業問題的解決已經是刻不容緩,越發展下去越被動,很簡單的道理就是攀得越高,摔得越慘。
三、前兩項算是控制,根本還是要發展,要讓居者有其屋才是執政者基本職責,中國的問題很多,腐敗的問題,醫療的問題,教育的問題,就業的問題……,但住房問題也不可謂不大,不可謂不重要,必須要發展,但市場化方向已是窮途末路,進入死胡同是必然結果,社會主義國家的問題還是得靠社會主義的方法解決,不能到了積重難返,病入膏肓才去解決,那樣就困難了。社會主義的方法怎么解決?那就是讓國有或集體企業建房出租,50年的使用價值,30年左右將成本收回,不要搞什么廉租房、經適房之類只會產生腐敗的東西了,越公平、公開的東西,越能被人民理解,真正的困難群體,政府出資給他們租房,有錢的也不排斥住得好點、大點,困難一點的就住小點,關鍵是居者有其屋,解決了這個問題,再解決醫療的問題以及教育和就業的問題,何愁老百姓不消費。
總之,這個世界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只有愿不愿意解決問題的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