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陳準們:一向替誰說話?
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是一個堅定的房價唱高者,他的高論總是能讓房產商興高采烈,當然也總是能讓大部分百姓灰頭土臉。
11月1日,在海口舉行的第67次中國改革國際論壇上,陳淮發表了題為“中國住房目標和市場化”講演,再次重申住房改革市場化的老調。
陳淮一方面不得已地認為,未來中國非市場化的住房保障體系要健全。看來這是“二次房改”呼聲給他帶來的壓力,當然“二次房改”的念想,已被住建部堅決扼殺。
另一方面,才是陳淮真正要強調的,就是“不能否定1999年以來中國住房制度市場化改革發展的基本方向”。他認為,他同時強調,中國若取消開發商改由政府統一建房、分配住房,只能導致兩個結果,一是掌握行政權力者公開占有社會的優質資源和公共資源,二是掌握資本者擁有更大的利潤,但沒有權力又不掌握資本者仍然沒有房子。
這個理由很荒誕也有點自相矛盾。好像是在說,現在社會的優質資源和公共資源,不是掌握在行政權力掌握者手中,對社會的優質資源和公共資源的占有,暗中占有要優于公開占有。好像是在說,現在的掌握資本者掌握者不是“更大的利潤”的擁有者,現在的“沒有權力又不掌握資本者”,很有希望獲得房子。
陳淮的這番高論,無非是想為其肯定“1999年以來中國住房制度市場化改革發展的基本方向”,找一些子須烏有的理由。
“1999年以來中國住房制度市場化改革發展的基本方向”真的不能否定嗎?類似的疑問在最近山西煤礦資源重新整合中也出現過。陳淮們也許能拿出許多同比、環比之類的高深莫測的數據來證明,但是百姓不是靠數據生活的,更何況沒有多少百姓會相信陳淮們整出來的數據。
百姓最清楚自己的住房現狀和需求,對中國的住房改革有自己的感受和認識,這方面百姓根本不需要來陳淮們代言。
往小里說,住房改革至少有兩宗“罪”。
一是無情剝奪了百姓的住房福利,名曰“貨幣化分房”,實際上至今沒有“貨幣”花。1999年以前,百姓對住房改善的感覺要遠遠好于現在,而1999年以后,百姓對住房改善的感覺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以中國政府目前的財政實力,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由政府統一建房、分配住房比之依靠開發商,對百姓更為有利。
二是嚴重擾亂了百姓的正常生活。一朝買房一輩子為銀行打工,是當前中國房奴的真實寫照,反映了房價與百姓實際購買力嚴重脫節的現實。對于絕大部分購房者來說,一旦成為房奴,就意味著生活質量的長時間下降,節衣縮食是常態,休閑娛樂要拜拜(錢來路不正者除外)。專家精英說的“丈母娘需求推高房價”之類謬論,表面上是為高房價找托詞,其實是在打住房改革的耳光。
往大里說,住房改革也至少有二宗“罪”。
一是讓政府背離了為民宗旨。住房改革打的旗號是用市場化手段解決百姓住房困難問題,可實際情況是,在中國房產業蓬勃發展過程中,廣大百姓的處境是越來越邊緣化,從房產大鱷“只為富人造房子”公然叫囂中,我們能深切感受到,住房改革改革的目的已經異化。
二是“綁架”了中國經濟。由于房產業的畸形發展,使房產業在各地政府GDP比重中擁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一些政府官員往往出于對GDP的愛好而對房產業“寵愛有加”。政府拿不出什么有效措施遏止房價瘋狂上漲的現象,反映了政府與房產業“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現狀。這種現狀讓政府處于“騎虎難下”的困境,走回頭路吧,房產業長長的產業鏈難以收拾消化,以發展來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吧,房產業的發展已嚴重“透支”。所以,有人把房產業比作中國經濟的“定時炸彈”,決不是危言聳聽。
從陳淮的講演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政府在這方面的焦慮。實際上,政府已經承認,用市場化手段解決百姓住房困難問題是政府的一廂情愿,在這方面房產商不會買政府的帳。所以,陳準的“未來中國非市場化的住房保障體系要健全”的說法,也宛轉透露了政府下一步房改政策的走向。
也就是說,無論提不提“二次房改”,房改都有下一步的問題。下一步房改能為百姓帶來什么實際利益,房價是繼續瘋狂還是回歸理性,都是百姓最為關注的問題。百姓最為關注的問題,如,調整好房產業的投入產出比,讓房價收入比符合國情、與百姓的購買能力相吻合,讓健全的“非市場化的住房保障體系”為百姓帶來更多的實惠,等等,理所當然應該成為住建部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也是陳準們最應該研究、優化的問題。這事關住建部是百姓的住建部還是房產商的住建部,陳準們該替百姓說話還是替房產商說話的大是大非,一點含糊不得。
所以,這里我們還是要杞人憂天地問幾聲陳準們,一向在替誰說話?房改市場化究竟為了誰?這兩個問題不弄清、不解決,中國的房改會離初衷越來越遠。
2009年11月2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