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起虎皮做大旗——且看小崗村三十年之變遷
“扯起虎皮做大旗”——此間的意思,說白了就是下崗村的大包干帶頭人三十年來打著土地改革的旗號來嚇唬人、蒙騙人的意思。
誰如果質疑小崗村,誰就是反對農村的改革;不僅如此,還有諸多政客、媒體在跟著搖旗吶喊。
不妨咱們再看看今日新聞是怎么說的。
“中新社鳳陽十月十日電 題:安徽小崗村:“分田到戶”到“土地流轉”的三十年變遷”(詳見附件)。
白紙黑字,說的是“分田到戶”、談的是“土地流轉”。
但是,人家小崗村農民就是不一般地幸福。三十年里,時時處處都有著中央領導的關心和照顧,且看“當年萬里等老一輩革命家來到鳳陽小崗支撐農村發展,今天,胡錦濤來到鳳陽小崗,為中共農村發展又繪藍圖”。
那么,小崗村的、在中央領導正確指引下的、關心下的、稱之為全國典型的“分田到戶”又取得了啥結果呢?作者借用外界的評論,小崗村得到的成果是“一年越過溫飽線,二十年沒過富裕坎”。作者把其原因歸咎為“因為賣糧難、‘三提五統’等因素的影響,上世紀九十年代左右小崗土地出現‘拋荒’現象,發展的腳步停留在‘吃飽穿暖’的階段”,真的是煞費苦心啊。
咱們不是說“分田到戶”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么?不是個個抱上了“金娃娃”么?這么好的制度怎么會產生“三農”問題呢?糧食收購價逐年漲,總不能漲成“黃金”價吧!漲成和黃金一樣的價格,賣糧是不難了,但是城市居民、工人兄弟吃不起啊。這兩年,國家取消了農業稅、砍了不少費,按理小崗村的帶頭人更加應該繼續耕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當然也應該為自己當初“分田到戶”光榮舉措爭一口氣、添一點兒彩頭。可見,“分田到戶”已經走上了絕路。
過去,共產黨依靠土地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推翻了舊制度。沒想到,1978年的一場“分田到戶”的把戲卻把集體的財產象打地主老財一樣“分光吃盡”了,家家戶戶守著一畝三分地做著發財夢。小崗村還能達到“吃飽穿暖”的水平,而更多的、不能受領導們關心的地方連溫飽都是夢!人民公社積累起來的財產分光了不算,很多水利設施荒廢的荒廢,農民又回到靠天收的人拉牛耕原始勞作的水平。
“分田到戶”科學嗎?不盡科學;“分田到戶”合理么?不盡合理。因為,科學的、合理的制度應該堅持下去。難怪,三農問題成了重大的現實問題。
改革三十年,全靠拍腦袋、拍屁股來決策。且看:
“生活要有改變,要好上加好,就必須要‘想點子’、‘動腦子’。在饑餓、貧困年代時,想如何吃飽穿暖,要想要動;在吃穿不用愁了,口袋里也有錢了的時候,也要想要動。”
“就是因為這一‘想’一‘動’,中國農村改革發源地的小崗,掀起中國農村土地改革的兩次熱潮。第一次熱潮是一九七八年的‘大包干’、‘分田到戶’已成經典。第二次熱潮就是如今普遍關注的‘土地流轉’”。
呵呵,“大包干”“分田到戶”已成經典,什么經典?發財致富的經典還是“一年越過溫飽線,二十年沒過富裕坎”的經典?三十年未能致富,就是對鄧公的批判,還好意思拿出來招搖?!依老頑童看,此發源地還是甭提了的好,省得丟人現眼的。
哼哼,小崗村的人畢竟有通天的本領,居然讓作者制作出如此之漂亮的花冠“中國農村改革發源地的小崗,掀起中國農村土地改革的兩次熱潮……第二次熱潮就是如今普遍關注的‘土地流轉’”。
“土地流轉”或能夠稱上經典的,論資排輩怎么也攤不上小崗村啊!掀起了第二次熱潮?難道就是因為咱胡總書記剛光臨過小崗村?!該記者拍馬屁也不能這樣不擇手段嘛。要找“土地流轉”成功的典型,全國到處有,處處都比小崗強。
文章的結尾說到“九月三十日的胡錦濤總書記的小崗之行,對小崗‘土地流轉’的肯定,為小崗困惑多年的農業生產、發展問題明確方向,為農村的發展送來‘金鑰匙’,為農民的‘創新農業’注入‘定心丸’。”
“金鑰匙”開什么鎖?依舊摸石頭過河?也不問白貓黑貓?
土地流轉科學嗎?土地流轉合理嗎?面對歷史教訓,我們的確要多想多動,靠實踐來檢驗真理,而不是不分白貓黑貓的瞎搞!
某翁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里說,對人民公社蓋棺論定尚早。依老頑童的觀點,對“大包干”“分田到戶”倒是可以蓋棺論定了!
一刀切式的“大包干”“分田到戶”就是“三農”問題的關鍵、是農村貧窮的根源。不承認這一點就不能從根本解決三農的問題。
江湖人稱老頑童
2008/10/11于南京
附件:
安徽小崗村:“分田到戶”到“土地流轉”的三十年變遷
中新社記者 顧立軍 吳蘭
這些天,安徽鳳陽小崗村沉浸在一片喜悅之中。
九月三十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來到此間,到田間、訪農戶、問農事,關心中國農村發展、農民增收的情形成為此間田間地頭、村頭院內農民談話的焦點。
當年萬里等老一輩革命家來到鳳陽小崗支撐農村發展,今天,胡錦濤來到鳳陽小崗,為中共農村發展又繪藍圖。
“生活要有改變,要好上加好,就必須要"想點子"、"動腦子"。在饑餓、貧困年代時,想如何吃飽穿暖,要想要動;在吃穿不用愁了,口袋里也有錢了的時候,也要想要動。”當年小崗村大包干帶頭人之一的嚴金昌在接受本社記者采訪時,回顧這三十年的小崗土地變遷時如是說。
就是因為這一“想”一“動”,中國農村改革發源地的小崗,掀起中國農村土地改革的兩次熱潮。第一次熱潮是一九七八年的“大包干”、“分田到戶”已成經典。第二次熱潮就是如今普遍關注的“土地流轉”。
嚴金昌介紹說,三十年前,饑餓、困苦,讓十八戶農民按下手印,將土地分田到戶,實行單干,小崗人從此過上“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日子。但因為賣糧難、“三提五統”等因素的影響,上世紀九十年代左右小崗土地出現“拋荒”現象,發展的腳步停留在“吃飽穿暖”的階段,而被外界尖刻的評為“一年越過溫飽線,二十年沒過富裕坎”。
在經過短暫停滯的發展后,三十年后的今天,敢為人先的小崗人摸索一條新路,重新在黃土地上做文章,搞試驗,讓昔日分到各戶的田部分進行整合“土地流轉”。
小崗村委書記史學亮說,土地流轉始于當初的“反包倒租”,就是鼓勵土地向種田大戶、能手流轉,進行適度規模經營,通過組織協調改變土地現轉,從而發揮其應有效應,已獲得更大的利潤。通過新農村規劃,加大投入,大力支持中心村的發展,將村民向中心村集中。這樣可以節約土地,減少國家財政對公共設施的投入,促進村民素質的提高,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同時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
最初的試驗地,就是小崗村的八十畝葡萄園。
在小崗村的村西頭,作為第二代小崗人,現在葡萄園園主的嚴德友介紹說,二00一年江蘇省張家港市長江村投資一百七十萬元,以每畝年租金五百元的標準從農民手中轉包農戶集中連片的土地,建起的小崗葡萄示范園,引導農民種植葡萄。今年,通過租賃和串換來一百二十畝,使葡萄園的面積達到二百畝。算算今年純收入,有三十來萬元呢。
在小崗村的村東頭,在成片的雙孢菇大棚前,二十三歲的苗娟向記者介紹說,她來小崗已有三個年頭了,剛來的時候建三個雙孢菇大棚作為試驗,當年就收回成本。目前擁有十四個大棚,每個棚可產菇九千斤左右,年純收入十來萬元。大棚的土地就是從當地農民那租賃的,目前面積已達一百五十畝。
同樣,土地流轉的受益者還有大包干的帶頭人嚴金昌。作為當年秘密在“分田到戶”協議上摁下紅手印的“大包干”帶頭人,他和幾戶農民一起,按照葡萄園的模式,于二00四年自愿把自己當年冒著坐牢風險分到自家的田地租出去,交由外來的一家養殖公司發展種豬擴繁基地。老嚴如今成了小崗村現代養殖場的飼養管理者,每月有八百元左右的固定工資。
記者在小崗村采訪發現,從大包干帶頭人到小崗村民,從世界各地而來的媒體記者到此間的出租車司機,都在談論著小崗掀起的新一輪的土地熱潮。
大包干帶頭人、小崗村委會副主任關有江說,村民把土地租給種田大戶、專業能手,不僅可以得到租賃費,還可以在葡萄園、蘑菇大棚等忙時打工獲得每日三十到四十元不等的工資,這樣就等于一塊田有了兩份收入,因此很多村民愿意進行這樣的流轉,與種田相比效益高得太多。
關有江說,土地流轉給農民帶來了更多的發展空間,黃土地又有新文章可做。九月三十日的胡錦濤總書記的小崗之行,對小崗“土地流轉”的肯定,為小崗困惑多年的農業生產、發展問題明確方向,為農村的發展送來“金鑰匙”,為農民的“創新農業”注入“定心丸”。今后,小崗還將繼續探索土地流轉形式和各種作物品種的選擇,使土地能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