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3日,人民網刊登《哈爾濱醫大一患者家屬捅死醫生,并致3人受傷》新聞。某主流網站刊登這條新聞的下欄,編輯列出了一個游戲性的選項:讀了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高興、感動、同情、憤怒、搞笑、難過、新奇。選“高興”的有4018網民,高居榜首,只有410人選擇難過。
媒體竟然拿一個生命的死亡做娛樂選項,實在是中國媒體的悲哀。如果被殘忍殺害的人是網站的大股東、董事長、總裁、總編、副總編,網站的編輯們敢不敢拿起性命做游戲。當今大量商業化媒體不是為了尋求社會公義,而是借新聞炒作使其點擊量、粉絲量、發行量猛增,獲得更多的軟廣告或硬廣告。
在高度商業化的媒介社會里,人們的注意力在大大縮短。過去觀眾可以坐在一個電視頻道跟前,把一欄新聞節目從頭看到尾。今天不是這樣,人們手握遙控器,一個個頻道換,直到出現一個名人的畫面、內幕的揭露、隱私的曝光、暴力的場面、搞笑的談話、色情的圖像等。廣告商經常為播出這樣內容的媒體節目提供大量的贊助或特約播出。
這樣的畫面泛濫使人們的注意力縮短,人們只關注能抓住眼球的血腥、色情、搞笑、丑聞的內容,而越來越少地關注他們應該關心的自身問題,如當地民工的夫妻團聚問題、民工的子女教育、留在村里的空巢老人、退休職工的看病貴、學校的濫收費及質量問題等。
人們關心自己命運的注意力在縮短,而關心血腥暴力和他人丑聞的注意力在拉長。一旦地球上某個角落發生了血腥事件,媒體會放棄有關我們身邊的事務的報道。
媒體的日趨商業化和爭搶第一時間報道新聞,促使大量偏離新聞理念和基本道德的壞新聞大量涌現——新聞不核實、不準確、不公正、隨意猜測、片面報道、煽動仇恨、人格謀殺、游戲人生等。
按照傳統新聞道德,不可以把人的尸體照片公然刊登在媒體上。北京的一家娛樂報紙在頭版刊登了剛剛從河里打撈上來的一具尸體的大幅照片。在南方的一家商業報紙上,竟然醒目地刊登了幾個人把一具白布裹著的自殺人的尸體從一個墻洞里塞出去。這些照片可能滿足了那些喜歡看熱鬧讀者的好奇心。但是,記者忘記了人的尊嚴。如果死者的父母妻兒看到了這種照片是什么感覺?如果這具尸體是你的父母、你的親人、你的妻子或你的女朋友,你是什么感覺?我們的公眾讀者在商業化媒體的浪潮下已經被培育成了把死人當成看熱鬧的兒戲。
在新聞學上有這樣一個原理叫做情感疲勞。如果人們看死人看得多了,就像人們對待感冒病人一樣,感冒多了就不在乎了,就會讓人對死亡失去同情心。媒體變得越來越不厚道,人本主義和人道主義越來越缺乏。
在今天這個市場經濟的社會里,人們更多強調個人發展、個人享受和個人娛樂,人們的興趣正在遠離政治和公共事務。人們不再像過去那樣把一張報紙從頭版頭條看到末版末條,或者把電視新聞從頭看完。今天媒體的產業化越發達,公眾越是星星點點地獲取新聞。人們早上起床聽廣播、看微博、看微信;上班路上聽交通臺、看微博、看微信;上班期間繼續看微博、看微信;晚上下班后看微博、看微信、看電視、看網頁。每天獲得的新聞和信息都是零碎和淺薄的。上網看新聞,更多的是看標題,如果這個標題不聳人聽聞就不會點擊進去看詳細內容,即使其中內容對于你的生活、對于你的工作,對于你小孩上學、父母看病很重要也不會點擊。美國學者做過這樣的調查,如果網絡標題上出現sex點擊率比沒有sex增加兩倍,如果是國家某個領導人的sex新聞,點擊率會增加一千倍。
今天人們關注的新聞是娛樂新聞、NBA新聞、名人丑聞、犯罪內幕。娛樂新聞跟人們的生活工作到底有多大關系,跟人們所追求的民主政治和現代文明社會有多大關系?NBA和歐洲杯跟個人的體育鍛煉和身體狀況有多大關系?即使把名人的丑聞搞得一清二楚,那又跟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
血腥新聞、隱私內幕改變了人們對新聞的界定。媒體每天突出報道的新聞,多半是網民和觀眾最喜歡看的丑聞、鬧劇、戰爭、暴力這些跟我們現實生活沒有太大關系的故事,但是它能抓住你的視線。這些新聞受商業利益、金錢利益所驅動。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