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期以來,中國的思想輿論領域掀起了一股強大的右翼風潮,矛頭直指現行體制。政治斗爭千變萬化,說到底還是政權問題。這股右翼風潮也不例外,普世價值也好,憲政政治也好,自由主義也好,歸根結底,最后的落腳點都是誰來執政和怎樣執政。這等挑明旗幟亮出底牌的行動,無法不遭致體制力量的反擊,這幾乎是自然而言的事情。于是,體制力量喊出了“意識形態要敢于亮劍”的口號,開始了聲勢很大的反擊,不但在思想輿論上針鋒相對,而且還另辟蹊徑出奇兵,從整治網絡謠言入手強力打壓,構成了一輪有聲有色的系列行動。現在,這輪反擊還在進行之中,人們所關心的是,來勢洶涌的中國右翼風潮能否就此偃旗息鼓、銷聲匿跡呢?
首先應該說,來自體制力量的這輪反擊是能夠取得一定成效的。
一是將在一定程度上遏阻右翼力量的攻勢,可能在一個短時期削弱乃至中止他們的進攻,使其在強大的權力結構面前或者駐足三思,或者退避三舍,暫時地偃旗息鼓。
二是可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右翼隊伍,殺雞儆猴,使右翼勢力損失一些先鋒頭領,也讓一些與此相類似的人心中忐忑,不復以前那般張狂無忌。
三是能對輿論氛圍起到一定的整肅作用。現在,只要眼睛不瞎,稍微瀏覽一下所謂的各種新媒體,反華反共反體制輿論簡直鋪天蓋地,除了少有的幾家左翼網站外,在大多數新媒體上,任何人只要為中國為中共為現行體制哪怕講幾句辯證看待的話,也要遭致圍攻謾罵。可以說,在真正能引人矚目的輿論場里,體制力量所倡導的價值體系完全是一個被攻訐的靶標,其影響力與感召力無論與右翼思潮相比還是與左翼思想相比,都完全無法比擬。說到這里,筆者不免慨嘆,真不知道執政黨意識形態部門的眼睛整天都在看什么!現在,主流輿論亮劍發聲了,不管批判力到底有多大,但整肅效果還是顯而易見的,那些矢志反華反共反體制的新“三反”分子完全知道所擔負的危險有多大,他們時時都得見機行事,對體制力量的喜怒哀樂高度敏感。所以,最近一個時期,來自右翼陣營的輿論攻擊適時地轉換成了低浪潮。
但是,在看到成效的同時,還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不管此次亮劍聲勢多大,但實質上都是治標而沒有治本,不會觸及因而也不可能動搖右翼風潮的根本。這是因為:
第一,這股浪潮有強大的國際背景,是國際普世大浪潮的一個組成部分。俗話說得好,大河有水小河不干,鑒于當今中國與“國際社會”之間的閘門大敞四開,并且在理論上國際化全球化得到總體的肯定,所以,國際大潮源源不斷涌至中國就是必然的。在強大國際源泉的補給滋潤之下,普世價值的中國支脈不會因為一些曲折阻隔就斷流干涸或者止步不前。不管以什么方式,它都要向中國社會和中國歷史的深層滲透,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第二,其所代表的階級力量空前強大。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任何思想價值體系都有自己的受眾群體,通俗地說,就是靈魂都得有軀殼來寄托。右翼思潮之所以在中國泛濫成流,中國社會結構變化以及由此產生的社會力量,是這一思潮的階級基礎。現在,以中國富豪為代表的現代資產階級和現代買辦勢力不但要政治發言權,還進一步需要政治支配權。由支配經濟到支配政治進而支配歷史,這是最根本的歷史邏輯,支配的先后順序可能會因社會歷史條件不同而不同,但是從來沒有任何人任何勢力只滿足于其中一項而不管兩外兩項。中國的新興資產階級勢力也不例外,經濟權力必然喚醒他們的政治意識和歷史覺悟,思想輿論不過是他們的先聲和代言,沒有他們的支持和支撐,所謂的思想價值體系不過是孤魂野鬼,扎不下根基。中國的右翼思想輿論之所以能形成浪潮,背后的底蘊和根基,就在于其所代表的階級力量,而這支力量,現正在中國發展壯大。更重要的是,目前看來,中國共產黨總體上說依然是工人階級的政黨,依然是窮人黨,但當政者隊伍卻已經越來越多地向著富人階層邁進,不要說中上層,就算是村官們,基本也都被暴富者所壟斷了。這是一個必須予以高度重視的傾向,這種傾向的結果,是右翼思潮在體制內也能找到強大的同盟軍。
第三,批判的武器最根本的要義在于征服人心,在這一點上,現如今的體制力量既不重視也不講求落實(不得不說,中共自毛澤東后再無理論大師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大體上都是刮一陣風了事,譬如風吹草低,大風一過,一切回復原樣。綜合來看,到目前為止,右翼力量對此次反擊的表現是不但心里不服而且口中也絲毫不服,并沒有哪一部分人迷途知反、覺今是而昨非,更沒有見到哪個著名的公知大佬出面來一番洗心革面、反戈一擊,也就是說,等于是壓而不服,這動搖不了他們的信心與勇氣,更不可能拆散或者擊潰他們的隊伍。至于爭取普羅大眾的認可與認同,這其實是最實質最關乎歷史命運的嚴肅斗爭,但現如今的體制力量對此也似乎既無意愿也無精力,并沒有認真尋找或者疏通必要的渠道。所幸的是,右翼力量歷來以精英自詡,對普羅大眾慣于嗤之以鼻,對此也不屑一顧。所以在人心向背這一致命的問題上,彼此都有失無得,半斤八兩,“二百五”一對兒。其實,當代中國思想輿論的激蕩怎么看都像茶杯里的風暴,究其原因,概在于此。
這樣一來,結果會怎么樣呢?
筆者以為,這輪反擊的結果是只能換來思想輿論界一個短時期的“穩定”,并且鑒于體制力量與右翼勢力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二者之間迄今為止也并沒有分道揚鑣、勢不兩立,所以盡管彼此之間的爭斗不時激化,但總體上將依然維持著不同不和、不破不裂的現狀,更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的道路之爭。因此,展望未來,當代中國的政治斗爭依然將朝著長期化、激烈化的方向發展,來日方殷,最終將出現一個怎樣的結局,也只能等待歷史的答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