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坤:中美東南亞攻勢比較談
進入十月以來,中國的外交活動空前活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接踵出行,以東南亞為平臺,參加了一系列重要會議,訪問當地很多國家,并且高調拋出了“亞太命運共同體”的新主張,引起了廣泛的注意,因而有人將最近一個時期中國面向東南亞的外交活動稱之為中國的“東南亞攻勢”。
的確,不管中國的這一系列舉措動作源于精心策劃還是機會巧合,但不管怎么說都掀起了一次外交高潮,更因為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美國總統奧巴馬缺位,中國的地位益發顯得突出強勢,隱然出現與美國爭雄長的強勁勢頭,所以,說中國實施了一場“東南亞攻勢”也并非夸大其詞、危言聳聽。
其實,早在中國的“東南亞攻勢”之前,美國的“東南亞攻勢”就已實施良久。在“重返亞太”總的戰略框架下,幾年來,美國在東南亞發動了一系列凌厲攻勢,舉其大者,有敲開緬甸的大門、美越兩國迅速靠攏、瀕海戰斗艦進駐新加坡、菲律賓重新成為美軍事戰略基地等,可謂高潮迭起、碩果累累。現在,雖然奧巴馬沒能出席此次在印尼召開的APEC會議,但議者無不以為這并不會在實質上影響美國的“攻勢”,也就是說,美國的“東南亞攻勢”方興未艾,今后還將獲得勢頭兇猛。
一方面是美國已經實施“東南亞攻勢”并取得階段性的成果,一方面中國也開始了自己的一場“東南亞攻勢”,既然這樣,我們就不妨將上述兩個攻勢進行一番比較,辨析其異同曲直,這將是一個相當有趣的話題。
首先說說這二個攻勢的相同點。
其一,二者都是立足東南亞而著眼亞太。在美國方面而言,是把東南亞當做“重返亞太”戰略框架下的重點區域加以經營,但經略東南亞不是目的,目的在于撐起“重返亞太”這臺戰略大戲;就中國方面而言,中國以東南亞舞臺,打起的是“亞太命運共同體”大旗,東南亞只是作為下好“亞太命運共同體”這盤大棋的起點與著手處。這也就是說,美國也好,中國也罷,他們的攻勢所瞄準的都是整個亞太,東南亞其實不過就是一塊墊腳石。
其二,二者都有相當的戰略深度和戰略高度。就中國方面而言,中國之“東南亞攻勢”與“發展”、“命運”這些令人肅然的詞句聯系了起來,有關乎人類命運、走向、前途的韻味于其中,其高度與深度不容低估;對美國方面來說,因為“東南亞攻勢”是服從和服務“重返”戰略的,因而也上升到了全球戰略的高度,與全球戰略重心轉移密切聯系了起來,事關全球大局,其高度與深度也不可小視。從這個視角上看,無論是中國的攻勢還是美國的攻勢,可說全都含義雋永、意味深長,這樣講絲毫不是拍馬屁,也并無溢美之嫌。
其次辨析一下它們的不同之處。
這兩個攻勢的不同之處還是很多的,舉其要者有:
一是目標不同。美國的“東南亞攻勢”所瞄準的目標就是中國,這已經家喻戶曉、童叟無欺了,具體而又翔實;中國的目標則是要把亞太所有國家都撮合成一個整體,名之曰“亞太命運共同體”,宏大而又高遠。
二是手段不同。眾所周知,美國干什么都歷來以武力為后盾,“重返”戰略更不例外,其“東南亞攻勢”自然是軍事當先,具體表現就是美國的武裝力量頻頻光顧、不斷滲透插足;中國截然不同,中國打的是經濟牌,主要靠“錢”來辦事,已經有論者列舉了一系列經貿數字以為“中國與亞太一體”之據。
三是方式不同。中國一貫愿意“求同”,現如今更極力強調中國與亞太各國的利益關聯性,有論者以“亞太好,中國才會好。同樣,中國好,亞太才會好”之辭為中國與亞太一體之描摹,這等苦心孤詣般的提煉,折射出中國與亞太各國(其中當然也包括美國、日本、菲律賓等)“同呼吸、共命運”之情狀,戚戚之心,天日可表!美國則不然,美國搞得是“求異”,即大叫大嚷“中國威脅論”,把中國描述成“國際社會”的另類,用“中國威脅論”為美國的“東南亞攻勢”做據,將自己打扮成救亞太各國于水火、一拯救“民主、自由”與“國際秩序”的“為民請命” 之“圣徒”。
四是辦法不同。美國所使用的辦法與冷戰一般無二,依舊是打造并強化軍事戰略聯盟,瞄準中國采取群攻群毆之策。因此,除了美國自己發動了“東南亞攻勢”之外,它還孤立支持日本、印度甚至菲律賓、臺灣的小攻勢,為之羽翼助陣;中國則不同,中國如武俠般喜歡單打獨斗,此次提出這等宏大高遠的“亞太命運共同體”,大概都想到需要俄羅斯、巴基斯坦、朝鮮、伊朗等幫忙,看樣子似乎是準備以一己之力完而成之。
最后說說雙方之間的關系。
現在,中美各有一個“東南亞攻勢”,這二者之間又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呢?
按照通常的邏輯,許多人會以為這是美國擺擂而中國終于沖擂了。其實不是這樣。美國發動攻勢,固然等于是擺下擂臺并站在臺上搦戰,但中國的“東南亞攻勢”其實卻是高掛免戰牌的“攻勢”,形象一點說,美國像是在臺上吶喊“要對抗、要較量、定輸贏”,而中國則躲在臺下嘶叫“不對抗,需合作,要雙贏”。所以,這兩個攻勢之間譬如兩條道上跑的車,是撞不到一起去的,甚囂塵上的什么奧巴馬沒來亞洲開會,美國的影響大減,而中國則獨領風騷之類論調,其實都是些無稽之談。
那么,兩個攻勢,一個要“打”,一個要“和”,最后到底是誰說了算,兩個攻勢到底孰優孰劣,歷史將做怎樣的決斷呢?
提出這樣的問題,等于是在問誰將成為歷史的見證人。
筆者以為,這真的不是現在就可得出結論的問題,而只能說,還是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