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如一面鏡子,不但清潔明亮,而且能清潔明亮地照出了一個人的兩個面,表面和背面,當你對自己的這一面看得越是清晰的時候,在鏡子里,你對自己的另一面也能看得越是清晰。
《苦難輝煌》就是這樣一面鏡子。
從金一南將軍的那本暢銷名著,到金一南、徐海鷹合作的這部電視紀錄片,歷時十幾年,“苦難輝煌”這面歷史的鏡子真是越磨越亮。
我相信許多人,尤其是身在共產黨、熱愛共產黨或者相信共產黨的人們,會在“苦難輝煌”這4個字里看到久違的崇高,得到久違的激勵,拾到久違的自許,不用諱言,這是改革開放以來,對中國共產黨早期創業史描述最為翔實、生動和最具思辨力量的作品,西方人講“出埃及記”,《苦難輝煌》即是一部中國共產黨的“出埃及記”。
本人非中共黨員,對中國共產黨雖頗有情感,亦有更多的心理依賴,但尚可以作為一個獨立個體,從另一端審視這部先文字而后影像的作品,也有與黨內人士別樣不同的體會。
正像前文所說的那面鏡子,所謂的共產黨的“苦難輝煌”,其實正是它創業年代的歷史對手國民黨的“輝煌毀滅”,依我之見,這“苦難輝煌”和“輝煌毀滅”加在一起才算是這部作品的全部精神要義,而作者在后一部分上用到的研發功夫,闡述到的歷史真實和揭示出的精神哲理,其實一點不比前部分弱,只是我們會習慣性地忽視掉罷了。
從《苦難輝煌》這部著作,到《苦難輝煌》這部紀錄片,國家競爭(民族競爭)到黨派競爭(階級競爭)的那條大線索起起伏伏,深入淺出,蜿延曲折,最后又到達目的,表面上的,人人都可以看到的,20世紀上半段,處在劇烈歷史變革中的中國,與同樣處在劇烈歷史變革中的亞歐大陸和東亞地區,從莫斯科斜插到東京,諸重要國家之間的能量比較、交換和對沖,又作用于每個國家的內部,造成了蘇聯、中國、日本這些國家中最重要黨派間的能量比較、交換和對沖;《苦難輝煌》除詳細解讀了中國內部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長期的能量比較、交換和對沖,亦較為詳細地解讀了蘇聯、日本作為與中國息息相關的兩個最重要國家內部黨派之間的能量比較、交換和對沖,尤其是對日本昭和軍閥(以“三羽烏”為代表),即日本軍國主義的崛起和衰落的揭示和描述可謂備矣;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比如昭和軍閥發韌于明治維新之后日本政治體制從物質到精神的腐敗泥潭,在內部,軍國主義其實亦有天然性的遏殺腐敗的目的和效用,其實,直到1970年日本著名作家三島由紀夫的自殺事件,源于武士道精神的軍國主義傾向,仍然在日本的政治和文化中發揮著遏制物質腐敗與精神墮落的特殊而極端的作用。
就是說,在另一個角度,過度的物質或精神的腐敗墮落,也許會成為軍國主義崛起的豐沃土壤。
若將這個道理,換到當下中國,對比一下中國現實的腐敗與曾經滋生了軍國主義的斯時日本的腐敗,雖不能確定未來中國的政治走向,但卻足以令人倒抽一口冷氣,并一直冷進五臟六腹里去,有種被武士刀猛地割開內臟的體驗。
故,我看《苦難輝煌》最大的意義,并不在于它認真解讀了曾經的歷史,而是引喻和提醒了當下。
尤其是說到歷史和當下,從這部作品中描述的中國(1910到1930年代)到現在現實里的中國,已近又是一個百年,這個并不短暫的歷史過程,如果用一個極簡短的話概括之,也是中國和中華民族從“苦難”到“輝煌”的過程,當然,更不能回避的是,它更是中國共產黨,作為一支領導地位的政治力量,從“苦難”到“輝煌”的過程――但是,作為一個尚可以獨立面對,或者意欲從稍稍獨立的角度看待這段歷史嬗變的我來說,那些“苦難”里是既包含了物質,也包含了精神,既包含了政治,也包含了經濟,既包含了人性,也包含了天道,但那些“輝煌”里卻未必盡然。
不管在主流話語體系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夢”被描述得多么美好又多么切近,但對生活于當下的我們來說,當下“輝煌”中所蘊含的非輝煌元素、苦難元素,甚至是毀滅元素,其實也是一直在比較、交換和對沖中;這最突出和典型的,就是當下政治體制中從大到小、從全局到微觀、從體制到個體的層層滲透的腐敗,政治腐敗、經濟腐敗和人文腐敗,只要我們打開這本書,或看一遍這部紀錄片,就會發現,當下與近百年前的中國歷史相比,這些東西其實一點也不少,或說有的是方興未艾,有的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今天的中國,階級或者階層性的政治分野、思想和價值觀的文化分野以及財富和貧富懸殊的經濟分野,有《苦難輝煌》這樣的大史作可以證明,百年前的中國,與百年后的中國,已經是相即多于相去,相似多于相異;也就是說,當年中國的階級或者階層性的政治分野、思想和價值觀的文化分野以及財富和貧富懸殊的經濟分野既造就了中國共產黨從苦難走到輝煌,也造成中國國民黨從輝煌走向毀滅,而今日之中國的階級或者階層性的政治分野、思想和價值觀的文化分野以及財富和貧富懸殊的經濟分野,又會不會也造成了當下的執政黨從輝煌走向毀滅呢?
《苦難輝煌》,好就好在,同時也深刻而及時地回答了這一問題,即政黨無可逃避又無可超越的階級性。
斯時,真誠的,以鮮血和生命代表并捍衛了當年中國政治、文化和經濟分野中的弱勢和最弱勢大多數社會人群的中國共產黨最終從苦難走到了輝煌,而死忠的,以威權和國家機器代表并捍衛了當年中國政治、文化和經濟分野中的少數強勢和最強勢社會人群的中國國民黨最終從輝煌走向了毀滅。
尤其是在由金一南總撰稿,徐海鷹總導演的《苦難輝煌》這部紀錄片中,我們可以更多地見識到當年曾經受萬眾愛戴、被全民族寄托希望的蔣校長的正面形象,而且,這樣的正面形象抒寫因為創作者深厚的歷史研究功力,可以說被塑造得頗有說服力,但說服力歸說服力,他,以及他帶領的曾輝煌一時的國民黨最后還是在毛澤東領導的代表了全中國大多數人尤其是代表了中國弱勢和最弱勢群體的所謂人民戰爭中給徹底毀滅了。
看這樣被展示的歷史,可能比身臨其境體驗歷史,更能覺出其殘酷、殘忍和殘暴。
所以,我要問,什么是苦難?什么是輝煌?
可以說《苦難輝煌》也給出這關于這兩個詞語的最具像而又哲學的解讀:
它既是共產黨的從苦難到輝煌,也是國民黨的從輝煌到毀滅。
共產黨的苦難中天然就孕育著輝煌,而國民黨的輝煌中天然就孕育著毀滅。
也許經歷苦難之時才是真正輝煌,也許追求輝煌之時必然引向毀滅。
苦難即是輝煌,輝煌即是毀滅。
換句話說,今日之執政黨,也就是那個近百年來從苦難走到輝煌的中國共產黨,能否稍稍少用些枕在當年從苦難走到輝煌的歷史上回味的功夫,而能更多地從當年從輝煌走向毀滅的國民黨的過往中找到可以擺脫從輝煌走向毀滅的秘密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