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傳歌人”(文藝點評)
《 人民日報 》( 2012年12月04日 24 版)
“永遠的王洛賓”紀念音樂會日前在北京舉行,四面八方的聽眾云集響應。這位傳奇的作曲家辭世17年,他的歌依然傳唱不已,回蕩在無數人的心里。
改革開放以來,西方現代音樂流派和現代作曲技法傳入之后,為中國的音樂創作面貌帶來了新意,出現了譚盾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作曲家和作品,但目前中國音樂創作中存在的問題還不少,尤其是一些作曲家的創作理念出了偏差。
不少青年作曲家認為,自己的作品當中使用了無調性、十二音序列技法等現代作曲技法就等于成功,就是創新;使用傳統技法、調性音樂來創作就是落后。有的作曲家甚至對旋律寫作不屑一顧,認為那是極其老土和落后的東西。對于特別強調旋律性的藝術歌曲寫作更是嗤之以鼻,認為是小兒科,不屑于此。從而陷入作曲技法至上、“表現自我”、極其狹窄的圈子里不能自拔。作品得不到聽眾的認可,他們認為是聽眾音樂欣賞水平太低;同行不接受,他們又認為這些人聽慣了古典、浪漫派音樂,“抱殘守缺”。他們的理由是,音樂大師貝多芬的一些運用浪漫派作曲手法創作的作品,在當時上演時不僅受到聽眾,包括一些古典樂派大師的強烈批判,所以“是金子總會發光”。對此,著名作曲家杜鳴心教授毫不客氣地指出:無調性、十二音體系從產生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一直局限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內,至今沒有改觀。西方作曲家與廣大聽眾之間仍然存在著無法逾越的鴻溝。我們不應該花這么多時間再去走他們的老路,否則我們還要白白耽誤幾十年時間。
那么,今天的音樂創作之路應該如何去走?洛賓先生用他的一生,給當今的作曲家很好的啟示,那就是:破除對作曲技法的迷信,扎根于民間音樂的沃土,將旋律視作音樂的靈魂,為人民而創作。自1938年改編第一首新疆民歌《達坂城的姑娘》之后,洛賓先生就深深扎根于西部,用一輩子經歷從事西部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他一共創作歌劇7部,改編、創作歌曲1000余首。他的一生為之奮斗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人民“寫出最好的歌,讓大家傳唱500年。”而“讓大家傳唱500年”的精髓,就是王洛賓歌曲的旋律。每一位聽眾聽到王洛賓的歌曲,無不為其迷人的旋律所打動、所陶醉。無論過去還是今天,無論國內還是國外,莫不如此。1998年在臺北跨世紀之聲音樂會上,美國爵士天后戴安娜·羅斯、世界三大男高音之卡雷拉斯、多明戈,特別將《在那遙遠的地方》一曲作為壓軸之作,此曲也被譽為“藝術珍品,皇冠上的明珠。”洛賓先生的歌曲《在那遙遠的地方》、《半個月亮爬上來》被評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榮獲國家頒發的“金唱片特別創作獎”。為表彰洛賓先生為20世紀中華音樂傳播所做的突出貢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4年授予他“東西方文化交流特別貢獻獎”。所有的這一切,正是洛賓先生扎根于西部民歌的沃土所結出的碩果。洛賓先生更不會為他的聽眾發愁,因為億萬中國人以及世界各地的華人,都是洛賓先生的“鐵桿粉絲”。
21世紀的中國樂壇,需要譚盾這樣的國際作曲家,也同樣需要王洛賓這樣為人民而創作的“傳歌人”。王洛賓先生用他的一生,實踐了這一點。他在音樂創作方面所取得的經驗,對21世紀中國音樂創作仍然有寶貴的啟示意義,那就是:為人民創作的藝術家是不朽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