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長沙5月27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徐海瑞)長沙人,大作家,“假農民”,今天,有著這些標簽的韓少功將做客省作協主辦的“文學名家大講堂”,在毛澤東文學院開講“數碼時代,文學的變與不變”。
在韓少功看來,社會變化太快了,這不僅影響了年輕人,也給文學帶來了挑戰。韓少功的個人創作也在受此影響,他不僅開了微博,還時常關注網絡寫手,“一些好的博客,我會盯著看。”
韓少功透露,今年內他將出版一部新的長篇小說。說到與此前作品的比較,他笑言,“不太好比,每一部作品都是自己的兒女,說誰最好,其它的都會不高興。”
韓少功回鄉做客樂了:“文學在湖南還死不了”
來源:華聲在線-三湘都市報 作者:吳岱霞
5月27日,韓少功做客省作協主辦的“文學名家大講堂”,在毛澤東文學院開講“文學在電子數碼時代的變與不變”。華聲在線-湖南日報記者 徐行 攝
湖南新聞網消息 據華聲在線-三湘都市報報道,5月27日上午,毛澤東文學院報告廳里座無虛席,來自長沙的文學愛好者、大中專院校的學生將報告廳擠得滿滿的,他們是來聽作家韓少功主講“文學在電子數碼時代的變與不變”,由此可見韓少功在家鄉的號召力。據悉,這也是省作協主辦的“文學名家大講堂”第4場活動。
看到這么多人前來聽講座,韓少功一句幽默的話語讓大家會心一笑:“這么多人啊!文學批評家不止一次宣布文學已死,我看文學在湖南還死不了!今天人氣這么旺, 我有點驚訝。”
說起在數碼時代下有點被邊緣化的文學,韓少功判斷雖然在數碼時代,文學會因技術條件的變化而發生許多改變,比如創作方式、出版方式、甚至現在人們的閱讀方式。他說:“一方面現在很多人在網絡上創作,另一方面又有很多作家對于出版行業出現的大的結構性變化也不適應了。當年我還是無名作者,一本薄薄的小說隨便一賣就能賣三四十萬冊,《人民文學》發行量是170萬冊,現在一個作者一本新書,小說能夠賣到5萬冊,就能稱之為暢銷書。當然我們不可能回到沒有電子的時代,我們只能適應它。”
但是,韓少功認為,“文學本質的東西是不會變的。就像詩人憑著他的幾首詩,到處都能找到他的朋友、同道和飯局。詩歌不會消失,文學也不會消失。”
韓少功是湖南長沙人,16歲下放到汨羅當知青,發表知青文學作品《西望茅草地》而知名,后又因《爸爸爸》、《馬橋詞典》等作品讓讀者印象深刻,被稱為最有可能寫進文學史的當代作家。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