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電視劇發展背后的隱憂
韓業庭
從1958年第一部電視劇《一口菜餅子》播出至今,中國電視劇走過了50多年的發展歷程。如今,我國已成為世界電視劇生產和消費第一大國。然而,在市場繁榮的同時,很多電視劇作品無法走向市場,造成影視劇企業呈現出盈利少而虧損重的局面,也引發了國產電視劇題材雷同、跟風嚴重、文化品位降低等問題。因此,審視中國電視劇的行業現狀及其問題,對于我國電視劇的發展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產量和播出比
廣電總局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生產完成并獲得《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電視劇共計469部14942集,平均每天生產電視劇40集左右。2008年以來,國產電視劇產量連續四年穩居世界第一位置。如果再算上廣電總局同意備案公示但最終未獲得發行許可的,2011年的電視劇更是多達1040部33877集。相比之下,美國年產8000集,韓國年產2000集。
然而,由于播出平臺有限,很多電視劇還未來得及跟觀眾見面,就被放進了庫房。娛樂產業研究機構藝恩咨詢發布的數據顯示,每年國內電視臺播出的電視劇集數約為6000至8000集,其中黃金時段播出的大概只有3000集,熱門劇只有600集左右,八成以上的電視劇投資都打了“水漂”。
廣電總局公布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據統計,我國每年的電視劇產量和播出比為5:3,近3年來電視劇審批數目和播出數目比大約為5:1。
“不差錢”的喜與憂
電視劇產業產能過剩已是不爭的事實。既然如此,為何電視劇產量還是一年多過一年?答案就在于電視劇產業“不差錢”。
2009年,華誼兄弟登陸創業板;2010年10月,中國電視劇第一股“華策影視”登陸創業板;2010年12月,“博納影業”在紐約納斯達克交易所成功上市;2012年2月,影視制作公司華錄百納在深交所掛牌。
藝恩咨詢一位業務經理告訴記者,越來越多影視企業上市,大大拓寬了影視劇的投融資渠道,各路資金投入到了影視業中,給電視劇制作帶來了充足的資金。
廣電總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過4100家持有《制作許可證》的機構,這個數據目前還在不斷上升。
“各種熱錢往里投,數千家機構在生產,播出的平臺就那么幾家電視臺和網站,不過剩才怪。”首都廣播制作業協會會長尤小剛用“虛火”來形容當下的電視劇市場。
此外,在熱錢的驅動下,電視劇制作成本不斷上漲,演員的片酬一路飆升。目前,內地一線電視劇演員身價最高為五六十萬元一集,一部電視劇僅演員的片酬就占成本的50%以上。
制作成本的迅速飆升一方面犧牲了電視劇的質量,另一方面直接推高了電視劇的價格。針對當前大量電視劇虧損的局面,海潤影視公司總裁趙智江向媒體感嘆:“電視劇市場不缺錢,缺的是冷靜的頭腦。”
跟風現象
經過50多年的發展,電視劇在對市場的探索與適應、受老百姓歡迎的程度、對社會文化心理的影響等方面都獨領風騷,遠遠走在其他文藝樣式的前面,電視劇對當代中國百姓日常生活產生的影響也是其他文藝樣式所無法替代的。
“電視劇的繁榮之外,我們隱隱看到了這個文藝類別所透露出的浮躁、趨利、虛偽、困乏以及其他一些制約電視劇健康發展的不良因素。”電視藝術評論家莊志金這樣形容當前的電視劇發展狀況。
一部《士兵突擊》,使軍旅戲大熱;一部《潛伏》,讓諜戰劇泛濫。這么多年來,中國的電視劇題材跟風,甚至連名字都跟風,同一題材的電視劇名字常常大同小異。有數據顯示,跟風之作,至少有三分之一必然死亡,剩下的部分,也并不樂觀,真正能夠獲得收視成功的,幾乎是鳳毛麟角。
尚世影業負責人蘇曉說,當前電視劇創作的跟風現象說明電視劇市場籠罩著浮躁氣息,缺乏創新驅動力。她認為當前的電視劇行業存在“只有資本,沒有創新”的情況。
如何看待商業化
資本覺醒,熱錢涌入,但好劇卻并未增加很多。資本的驅動越發強勢,創新的驅動卻微弱乏力。這反映了商業化之下,包括電視劇創作在內的很多藝術創作的共同困境。
電視劇的市場化運作模式為電視劇的發展裝上了強大的引擎。商業投資一定程度上也改變了電視劇的生產方式,每一部電視劇的背后都有一套商業化的核算方式。在這樣一種商業化背景下,“市場為上”成為拍攝一部電視劇遵循的首要原則,電視劇作品也更像是一件商品在市場上競爭。
莊志金認為,商業化對電視劇帶來巨大活力的同時,也對電視劇的品質產生了消解作用。比如,新版《紅樓夢》從籌拍到播出,可以說成為了中國電視劇商業化道路上的一個典型案例:從“紅樓夢中人”大型選秀活動到導演無權選擇演員,從號稱上億元的投資成本到耗資巨大的場景搭建,從高收視率到夸贊質疑齊飛,給觀眾帶來的不再是一次單純的精神享受,而更多是經典名著的外殼下包裹著的層層商業氣息。電視劇其本身成了配角,變成商業項目的由頭,其品質在利益、名氣乃至潛規則的綁架下,步步妥協,失去應有的面目。
要遵循“文化屬性”
業內人士認為,近年來,韓劇逐漸成為一種宣揚韓國文化的價值符號,《絕望的主婦》、《越獄》等美劇則在世界各地流行。當這些外國電視劇紛紛打出“文化牌”的時候,許多國產電視劇似乎還流連于斗嘴皮、耍心機以及風流君王、兒女情長帶來的收視“神話”。因此,國產電視劇要想走出量大、質次、效益差的尷尬,須在承載商業價值的同時,重新回歸其“文化屬性”,因為電視劇首先是一種文藝樣式,其次才是產品。
創作電視劇要遵循其“文化屬性”,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拍得“入戲”,也就是要具備專業精神和素養。劇情安排、場景布置、拍攝手法、表演技巧、臺詞設計等,最起碼“看著要像那么一回事”,而不至于讓觀眾覺得是在糊弄人。
那么,電視劇的文化價值該如何評判?著名導演金韜指出在收視率之外,建立電視劇美學批評體系刻不容緩。在他看來,電視劇美學批評體系至少應包括四個方面:其一,健全電視劇整體的文化批評,要有帶有引導和指導作用的對電視劇的思潮、傾向進行的整體批評;其二,電視劇的現象批評;其三,電視劇藝術語言的批評,包括聲音、音樂、動效等;其四,電視劇導演行業內的自我批評。只有建立這樣的批評體系,才能破除唯收視率論。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461期,摘自2012年4月25日《光明日報》)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