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痛苦地活著
臺灣花蓮毒藥原創
漁民姜子牙直鉤垂釣渭水,欣賞到往來穿梭幸福和諧的魚群,悟得大道:在“鉤子、誘餌、魚鷹、魚叉、漁網”下是看不到幸福和諧的,只能看到垂死掙扎反抗的魚兒和四散奔逃的魚群。
不論古今中外任何一個國家和政府都必須對人民布仁政施人道,才能政通人和,才能長治久安。否則就會有人民垂死掙扎反抗,就會有人民四散奔逃流離失所,就會有人民痛苦的活著。
六六筆下的《蝸居》反應的社會現實就是人民痛苦的活著,人民在“拆遷辦”和“開發商”的“鉤子、誘餌、魚鷹、魚叉、漁網”下掙扎哀號,或淪為他人的“盤中餐”(背著重重的殼的房奴),或面臨因拆遷導致的流離失所四散奔逃。
于是:神話般奇跡般的崛起了一座座新樓;官僚和房地產資本家的腰包今兒保八明兒保九;在世界經濟危機中由于應對有方中國經濟一枝獨秀;中國經濟帶動世界經濟開始復蘇......
“釣民”飼虎?!這一切都發生在“保民生、保穩定”的今天,心在滴血啊!
最近茅于軾仍四處游走講學,給官僚和資本家面授機宜,鼓吹什么“勞動不創造財富,只有交換創造財富”,這個敗類哪是什么經濟學家,簡直就是吃人民專家!
在吃人專家和吃人理論的指導下,我們身邊的實體企業越來越少,整個社會各個民生領域都處于資本投資投機炒作中,工作越來越難找,工資越來越低,房價越來越高,學費越來越高,醫療費越來越高,用《蝸居》中的一句名言就是“消費向歐美看齊,收入向非洲看齊”,連《蝸居》中海萍和海藻姐妹這樣受到過高等教育人生起點很高的人都不得不痛苦的活著,淪為官僚和資本家的“房奴”和“二奶玩物”,更不要說那些低收入人群的農民工和下崗工人。
所謂的“先富帶后富”的謊言在空前的民生災難前被徹底揭穿,少數先富現在已經很富了,為什么人民還沒有感到幸福和諧?為什么人民現在還普遍痛苦的活著?
這群先富官僚和先富資本家豈是淡薄自身名利直鉤垂釣渭水的姜子牙,他們完全就是渭水中的“鉤子、誘餌、魚鷹、魚叉、漁網”而把人民當成了渭水之魚,官僚不通過貪污腐敗出賣人民利益就能先富?資本家不通過剝削和壓榨人民就能先富?“先富們越富人民就越窮”就是我實事求是給出的答案!
毛澤東告誡他們要淡薄自身名利:“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做一個像白求恩那樣一個毫不利己的人”,他們偏要做唯利是圖的“無德貓”;偏要做渭水中的“鉤子、誘餌、魚鷹、魚叉、漁網”。
毛澤東告誡他們:“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犯我我必犯人”,他們偏要對內做巧取豪奪的紙老虎,對外做韜光養晦的慈善家。
毛澤東說:“工人最光榮,農民最光榮,士兵最光榮”,他們偏說:“當官最光榮,老板最光榮”。
毛澤東說:“要為人民服務,要建立一個平等公正的社會”,他們偏說:“讓一部分人富起來,為市場服務,為金錢服務,為有錢人服務,為老板服務,為吃喝嫖賭服務,為道德敗壞服務”。
毛澤東說:“勞動最光榮,勞動創造了財富”,他們偏說:“交換最光榮,剝削最光榮,資本投機炒作最光榮”。
......
總之凡是有利于人民的就是他們堅決反對的,凡是堅持毛澤東真理的就是“左的錯誤”,就是“文革殘余”。
于是有了《蝸居》中痛苦的人民。
于是今日之中國又回到了:
梅堯臣《陶者》“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于濆《辛苦吟》:"壟上扶犁兒,手種腹長饑。窗下擲梭女,手織身無衣;
李紳《憫農》:“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張俞《蠶婦》詩:“遍身綺羅者,不是養蠶人”;
真正的勞動者過著的是窮苦的生活,那些達官貴族卻穿著綾羅綢緞錦衣玉食跑車別墅。古人的不平之鳴今天就不存在了嗎?年薪十萬、二十萬、三十萬、四十萬……的是什么人?辛勤勞作一個月下來能從資本家那里得到多少薪水? 賺錢不出力,出力不賺錢,甚至工人和農民反倒要飽受著達官貴族資本家老板們白眼歧視。
可那些主流經濟學家卻說,“中國的貧富差距還不夠大,只有拉大差距,社會才能進步”;“中國窮人為什么窮,因為他們都有仇富心理。”
那么這個那么這差距為什么改革了幾千年就從來沒有縮小過,共同富裕過?那么為什么這些仇富的不朽詩作會流傳上千年?
毛澤東思想回答了這一切!社會主義路線回答了這一切!勞動人民被浩劫了5000年,達官貴人們不過被浩劫了短短十年!
2009.12.11
對本人有意見、建議請發電子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