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春節文藝晚會上一炮打響的小品《不差錢》,不但獲得了“最受觀眾喜愛節目”獎,而且還將一個小丑一樣的角色——“小沈陽”,奉獻在中 國人的面前。春節后,“小沈陽”在眾多粉絲的狂熱追捧下,迅速竄紅,成 為當今中國最耀眼的明星,活躍在各個級別的舞臺和新聞媒介之中。
“小沈陽”的走紅,表面上看是他的“娘娘腔”和“低俗粗鄙的語言”等頗 具個性的表演風格,但究其深層次的原因,則是我們當前中國的文化氛圍所決定的,也即是說,“小沈陽”是當前中國混亂的意識形態和低俗下流的文化時尚的必然產物,即使沒出一個叫小沈陽”的,也必定會出現一些諸如“ 小長春”、“小哈爾濱”、抑或什么“小齊齊哈爾”之類的玩意兒。“小沈陽”們的出現以及他的師傅趙本山的長盛不衰,是改革開放30年來整個中國的社會心態的一種折射,是時代必然產生的怪胎。
30年來,中國的老百姓被剝奪了主人公的社會地位,失去了對政府官員的監督和約束,他們沒有正常的渠道去宣泄自己正常的情緒,只能用一些惡搞的情緒,來表現對這個社會的不滿和戲謔態度。今年元宵節中央電視臺新址的失火,頓時引起網上一片幸災樂禍的聲音。這個幸災樂禍反映的社會情緒, 跟大家現在起勁為小沈陽喝采的情緒,其背后的原因是完全一致的。中國最重要的新聞媒介之一的中央電視臺,本來應該給全社會樹立一個價值的天平,但它沒有,反而給中國人民樹立了一個金錢拜物教的價值觀,好,老百姓就不把你這種金錢拜物教的價值放在眼里而對你冷嘲熱諷;小沈陽這種把什么都拿來調侃,都來顛倒一下,甚至連男女性別都可以顛倒的瘋瘋癲癲的表 演,以及話題正邪不分地、場合不分地開各種各樣玩笑的作法,反而變成了中央電視臺一個最耀眼的節目,觀眾們則從“小沈陽”顛倒的形式中獲得的是某種表層的暫時的病態滿足。“小沈陽”瘋癲的表演,其實是對億萬觀眾進行的一些調戲和愚樂,但可憐的觀眾在缺少真正有價值的精神食糧和娛樂節目的時候,他們似乎并沒有更好的選擇余地,于是紛紛捧“小沈陽”的臭腳。
如此說來,這點是不是象有些知識精英所斷然宣布的那樣“中國人素質低”呢?否!不但不是,而且那些說“中國人素質低”的知識精英簡直是中國人民的誣蔑!其實,中國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自古就有“禮儀之邦 ”的雅稱,他們也最喜歡有真正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出現,但事實是,近些年來拜金主義的灌輸,丑化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優秀傳統的教育,使我們的社會出現了很多的問題,我們對社會中諸如官商結合、坑蒙拐騙、爾虞我詐等丑陋現象已經習以為常、已經麻木了。人是要有精神需求的,所以官方就利用人的這種精神需求,以所謂的惡搞喜劇的形式來填補,給人的假象好像是老百姓就喜歡這種。一個人在饑餓的時候需要任何一種食品,首先是保證要添飽肚子,不管這種食品是多么地乏味,多么地沒有營養,他照樣去吃。我們現在的中國就是缺少真正有價值的精神食品,于是,“小沈陽”應運而生了。
借助2009年的春晚,小品《不差錢》中那個長相委婉、說話娘氣、異類打扮 風格的東北二人轉演員“小沈陽”成了炙手可熱的明星,各地電視臺立即爭先恐后高調宣傳、吹捧“小沈陽”。“小沈陽”火了,他的粉絲不乏“80后 ”和“90后”,有些從來不聽戲的年輕人因為他開始聽起了二人轉。喜歡他的人說,“小沈陽”的魅力在于他的娛樂精神,他有獨特的嗓音、夸張的表演、惟妙惟肖的模仿。甚至有人這樣預言:這將是趙本山時代的結束,小沈陽時代的開始。但更多有獨立思想的人不喜歡這個一夜竄紅的小丑,評價他 的走紅是因為他低俗,現在就是大眾的“審丑”時代,他招牌式的跑偏褲子和娘娘腔都是在嘩眾取寵,“小沈陽”竄紅只能說是一個“下流審美”和“ 以丑為榮”的時代在中國誕生。
嚴格來說,說“小沈陽”是“低俗”實在是抬舉他了,因為所謂的“低俗” 的表演應該是有某些道德缺限、有意識違背或敗壞公眾文化趣味的表演,而“小沈陽”的表演是極其下流的媚俗路子。在表演方式上,他的演技單一重復,動作、臺詞和表情下做,是“小沈陽”的,但他只有那兩下子。現在一些低俗的媒體把“小沈陽”捧成一個表演天才,顯然是一種商業造神運動,是為了吸引觀眾的眼球,是為了撈“錢”。我絲毫也不認為他有多少過人的藝術潛質,他可以靠下三爛的招式走紅一段時間,但絕不會真正成為一個表演藝術家留在人們心中。
在長達幾千年的中國歷史上,每一個時代都有反映這個時代的文化出現,這構成了華夏五千年綿綿不斷的文化傳承之火。先秦有諸子百家,有《詩經》,有《論語》,有《道德經》;漢代有辭賦,有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四大家,有光耀千秋的《史記》;三國時期有三曹,有七子,那個才高八斗的曹子建至今令人嘆服;西晉涌現了三張二陸兩潘一左等著名詩人,東晉更是出現了陶淵明這樣里程碑式的文壇巨擘;唐宋時期的唐詩和宋詞成就根本毋庸多說,僅看一下那燦若群星的詩詞大家即可知文壇盛況;就連“胡運不過百年”的元代,也出現了元曲名家關漢卿、馬致遠等人;明清之際不但出現了《紅樓夢》等四大名著,還出現了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一批思想家;五四時期百家爭鳴,南陳北李,文界泰斗魯迅;新中國成立后且不說博大精深的毛澤東著作,就連被某些老右精英一直詬病的“八個樣板戲”,哪一個不是精品中的精品,至今傳唱不衰!反觀改革開放后的中國文壇,病態的拜金主義宣傳大行其道,哪有一個拿出門的作品值得炫耀,唯一值得一提的也許只有改革開放30年、央視春晚25載所成就的一個趙本山,以及今年出現的趙之弟子“小沈陽”,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改革開放的文化奇觀,難道不應該令人反思嗎? 一個健康文明的社會,必定是創造弘揚高雅文化,鄙棄限制低俗文化,今天的社會是這樣的嗎?
高雅的文化必定是經過漫長的歷史錘煉,不僅具有獨立的文化、美學價值, 而且還是積極向上,能提升民族文化、適合民族精神生活發展需求。“小沈陽”這種簡單粗糙的模仿表演是嗎?
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在今天中國能接受的人已經不多了,但只要你真正接受它們,你的心靈就會被感化和提升。諸如“小沈陽”這樣的媚俗文化在今日中國人的生活中為什么被需要,乃至于濫觴?也許唯一可以解釋得通的理由就是它是今日中國“先進文化的代表”!在短視的人手中,根本沒有弘揚馬克思主義和保護傳統文化的戰略,各級當權者無不是為了金錢走上急功近利的道路,主流輿論的導向也無不是如何發財致富,如何實現權力的最大利益化。社會主流輿論對馬克思主義和優秀傳統文化的有目的的無視與冷漠,就是對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集體謀殺!就此而言,現在掌管文化和輿論的領導人,是歷史的罪人,他們一定會接受歷史審判的!
我不相信泱泱中國,缺少良知尚存的民族脊梁,同時,我也相信,中國不缺少關注文化的人,而是缺少持獨立的文化價值觀的人,缺少對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中國傳統文化精髓深深思索的人。如果總把文化綁架到某種利益考量中,文化就會失去發展的內在動力,那么,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衰亡只是一個時間早晚的問題!
“小沈陽”紅遍中國的小品叫“不差錢”,將來中國人真的不差錢了,但是如果只有低俗的“藝術”走紅、媚俗的藝術泛濫,那中國人就差比錢更根本的靈魂了。
老鐘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75622047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