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趙本山的小品——一個逐漸被錢湮沒的文化符號
對于一個社會來說,除了科技,我最看重的就是文化。至于其他的什么民主啊、法律啊、制度啊,我反而不怎么關心。只要科學技術領先,文化輻射能力強,那么這個社會就差不到那里去。當然,我這個結論只適用于和平年代,一旦發生戰爭,槍桿子硬不硬才是關鍵。不過“文化”包含的范圍極廣,整個上層建筑其實最終都可以“文”而“化”之,變成社會文化的一部分,所以老僧這個結論似乎怎么說都有理。為了避免網友們說我討巧,說一些絕對正確的廢話,我這里將“文化”的含義限定在“文藝”這個領域。
去年在寫《談談我對文化大革命的一點看法》時,曾經打算詳細分析幾種文藝表現形式,比如詩歌、小說、戲曲、雕塑、舞蹈等,但老僧的文藝細胞確實有限,要臨時培養又需要很多時間,所以一直沒有琢磨這個話題。既然現在很多人都在討論春晚節目,“趙本山小品”又是討論的焦點,那么這里我干脆就以舞臺“小品”這種藝術形式為例,來探討社會環境對文藝的作用,以及文藝對社會環境的反作用。
依照老僧的理解,所有文藝形式都可以歸結為四個字——“抽象”與“重塑”。“抽象”是方法,“重塑”是目的,而最根本的目的是【在受眾心中重塑生活】。“抽象”過程發生在作者心中;“重塑”過程在受眾心里完成的,二者的對應關系就是藝術。所以,藝術也可以稱為心與心的映射技巧。藝術的本質是社會信息的傳遞方式,無論“重塑”的是社會生活的什么內容,受眾都是通過對藝術語言的解讀從而獲取社會信息,而社會信息經過提取與處理,最終形成或者改變個人的行為模式。個人認為,從“重塑”的角度來看,文藝大概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重塑場景”,大多數故事、小說、電影電視劇本都屬于這個層次的作品;第二個層次是“重塑情緒”,很多歌曲、戲劇、詩歌、散文大體上屬于這個層次;最高的層次是“重塑境界”,這只有極少數的經典才具有這樣的功能。“境界”是理性與感性的結合,很多都無法用語言表達(或者說無法以“文”而“飾”),要用文藝形式傳遞自己感受到的“境界”,這需要作品具有極高的表現力,讀者與作者之間形成高度的默契,“境界”這種整體信息才能完整的傳遞,用禪門的術語來說,“境界”只能靠“悟”才能有所得。當然,這三個層次并非完全分離的,優秀的作品往往在這三方面上都有體現。
當然,這個結論其實并不新鮮,老僧不過是對“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這個觀點的提煉與擴充。而這個觀點源頭又在那里呢?源頭就在——【“藝術來源于生活,可是,它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備份,而是生活與藝術的完美融合,是典型生活的藝術化處理。藝術作品比普通的生活更高,更強烈,更具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談話》】。不錯,又是他。很多次,我自認為發現了很獨到的心得,但最終都在這個人幾十年前的著作中找到,這怎能讓我不徹底的佩服?偉大,不是自我標榜的,那是需要實實在在的功業和思想去填充的,毛澤東偉大體現在方方面面,不是因為崇拜他而發現他的偉大,而是在用放大鏡尋找他的毛病的過程中被他的完美所征服。最開始,我其實是右派,地攤書籍與秘聞雜史老僧讀得并不比長撟、鑫森他們少。我只是覺得奇怪,能長期被謊言欺騙的人,都擁有怎樣的腦子啊?或者,本來就心甘情愿被虛假信息欺騙。
回到標題上來,“舞臺小品”這種藝術形式到底具有怎樣的特點?如何才能獲取“小品”想要傳遞的信息?從我上面對藝術劃分的層次來說,電視小品大多數處于第一個層次,主要也就是“重塑場景”。這和文字作品中的故事、小小說差不多。故事拘于篇幅的長短,所以文字需要特別精煉,而小品其實就是舞臺上的故事,拘于舞臺與表演時間的限制,也需要對表演進行高度抽象。當然,小說需要通過文字來塑造人物形象,而小品可以通過演員的表演和道具來塑造人物形象,從信息傳遞的角度來說,音視頻信息傳遞的內容當然要比文字傳遞的豐富得多。當然,內容越多,信息的冗余就大,抽象程度也就越小,從而給觀眾想象的空間就小,觀眾“重塑場景”時的自由度也就小了很多,因此小品與小小說的各有特點。小小說的作者很重要,因為全部信息都是由作者確定的;而舞臺小品的演員很重要,因為小品的大部分信息都是通過演員來傳遞給觀眾的。總之,舞臺藝術主要通過音視頻作為信息的載體;而文學主要通過文字承載信息。從“抽象”的程度上看,詩歌是文字的舞蹈;舞蹈是舞臺上的詩歌,抽象程度比較高;而戲劇電影、電視則是舞臺上的小說;而小說是文字形式的戲劇,都比較寫實。當然,老僧是藝術的門外漢,這些很可能全是胡說八道。
小品是微縮版的電影故事,通過道具、布景重塑故事場景,通過演員塑造典型形象,觀眾透過對典型形象的解讀獲取信息,用獲取的信息在自己心中再次重塑某種場景,然后使用代入法借鑒其中蘊含的經驗,用這些經驗指導自己的現實生活。具體到趙本山的春晚小品,這二十年來,他差不多一直扮演的就是一個有些狡黠的農民形象,用自貶或者他貶的方法逗樂。從藝術“抽象”的角度來說,這其實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民整體形象的藝術化體現,只是趙本山因為來至于農村,比其他演員更能出神入化的抓住這一社會特征。趙本山的成功也非偶然,而是時代的必然,“小崗革命”之后的農村變遷是“趙本山”小品形象的生活源泉。如果更換一個時代背景,那么成功的也許就是一個“憊懶”的城市小市民形象也說不定。說到這里,突然想起了陳佩斯的小品,有些遺憾,也有些感慨,如果他繼續上春晚,他和朱時茂會扮演什么角色呢?城市下崗工人嗎?估計很難,即使他們想,中央電視臺也不會同意。
這幾年,趙本山的小品基本上有一個固定的道具——那就是【錢】。和牛群合演的小品《策劃》中有兩萬塊,去年《不差錢》更是將“錢”作為小品的題目了;而今年的《捐助》又和錢相關。這些年趙本山本人也確實《不差錢》,各種各樣的投資活動層出不窮,從前些年的投資足球,到去年的買大飛機,再有消息風傳他在海南投資十億建設影視基地,各種和“錢”有關的消息緊緊的圍繞著“趙本山”這個名字。另外負面的消息也開始出現在這個“春晚霸主”身上,“投資移民”、“酒后俯臥撐導致腦溢血”等等。舞臺上,他還是那個聰明得有些狡黠的“農民”;現實中,他已經一個有億萬資產的“企業家”,或者說傳說中的“先富”。人是環境的產物,人總會帶有環境的特點,而先富們所有的特點,本山先生同樣很難逃脫。所以,藝術家趙本山已經慢慢的不見了,出現在世人眼前的是一個略顯張揚的、農民出身的、企業家趙本山。央視成就了趙本山,央視塑造了趙本山,央視也改變了趙本山。今年春晚的節目中,處處可見的廣告背后,還不是一個錢字嗎?所以,趙本山宣揚錢的主題,這也怪不得他自己。但央視就是根本原因嗎?
人是環境的產物,小環境又是大環境的產物。央視小環境不過是社會大環境的縮影罷了。據說,今年我們的gdp很快就要超過日本了。中國不差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