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非要“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
——我看《南京!南京!》
在看這部期待很久的影片之前,有意無意地做足了功課。先是看了陸川的訪談節目,而后是看了很多影評,再后是聽到了朋友的觀感。于是,提醒自己,靜下心來,認真去看,思考一下為什么要如劇安排。
影院沒去成,所以買的光盤。好在并不影響我了解陸川的表達。我是這樣認為。
很多人批評,說是二鬼子拍的,立場有問題。
在我最直接的感受是:影片沒有情節的浪費,沒有浪費觀眾的時間,實屬不易。再之,影片從兩種視角在進行了一段講述,中國的、日本的。我們的憤怒由此而產生,我們習慣了從被侵略的一方看傷痛的過去,可這不是我們的錯,有誰能平靜地面對那樣的無人道,那樣的恥辱?陸川對我們的視角進行了挑釁,非常不夸張地這樣說!因為他觸痛了作為國人的傷疤。
可是,我想說的是,影片展現的國人懦弱、窩囊的一面是存在的嗎?我相信那是存在的。不用問歷史,歷史已經遠去,但它一樣在述說,用今天的一切述說。看看吧,我們的身邊多的是奴顏媚骨之鼠輩,多的是偷奸耍滑、自私自利之狐流,你不用費力氣,就可以把某些人與片中人物對上號。
憤怒?憤怒就對了。這種憤怒,有利于反省。反省我們的所作所為,是否會造成歷史的重演?忘記歷史等于背叛,忘記被屠殺是背叛,忘記為什么被屠殺更是背叛!
我打心里覺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歌詞寫得好!時常溫習溫習吧!
“起來!
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
起來!
起來!
起來!
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前進!
前進!
進!”
為什么好?有氣魄,而且真實。在那樣的歲月里,人們就是那樣活著,堅持著,奮斗著!只是,我很想問——為什么非要“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
為什么?
在影片中,我感受到了。一次又一次,在最后的關頭,片中人物用聲音、用行為發出了“吼聲”。軍人們被屠殺之前的“中國不會亡”,拉貝秘書把生的機會給了別人, 姜 老師為全尊嚴而求死······
那一聲聲的吼,讓我們感覺到沉重。為什么都要到了最后,才被迫發出一聲聲吼?
這個為什么?值得我們反思!
不說文化的傳承,不說人性的本能。
而要說,作為一個人,被迫常常是一種惰性,一種自我托辭;作為一個國家,被迫的最后結果就是挨打!!!!!!
只有意識到有責任不等到最后再“吼叫”,才有機會不等到最后再“吼叫”!!!!!! 我想陸川激怒我們最好的結果,就是國人“醒來”,無需等到“最危險的時候”,再“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
激怒也罷,但愿醒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