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南京!南京!》拐了!拐了!
——評長平一篇話里有話的文章
司馬南
《南方周末》(2009年5月14日)署名長平批評《南京!南京!》的文章,開篇講得很有些道理:陸川的電影,“以殘暴的大屠殺為背景,給人性建立了一個空中樓閣”。
長平先生認為,山田洋次的電影《母親》,在人性的處理上比陸川高明,提醒陸川“如果要真的關心人性,就要像《母親》那樣,把人物還原到歷史中去尋找人性的原因”。他抱怨“本來以為《南京!南京!》要拍出日本人的殘忍,中國人的抵抗”,看了之后才發現,電影拍出了“日本人的善良、中國人的窩囊”。
長平這些評論意見,大體是不錯的,甚至是中肯的,余以為值得陸川認真考慮。
可是,接下來,長平先生的文章,就不太像個影評了——“跐溜”一聲,他又順拐滑回到先前他熟悉的那條“反體制”的老路上去了。
長平說《南京!南京!》中拍的最好的一場戲,是日本軍人的那個祭祀活動。好在什么地方呢?長平認為,好就好在這場戲與今天中國人的愛國心理強國心理相聯系。
才華橫溢的長平先生,只通過五個推理,就把一個荒謬的觀點強加給了中國人。他蠻橫地寫道:第一,日本軍人祭祀活動這場戲,“暴露了陸川的一種心理”;第二,這場戲是“對宏大儀式的贊賞”;第三,在這種贊賞的后邊,“隱藏著一種觀念”;第四,這種觀念“在中國人里面非常流行”;第五,這種觀念的完整表述為:“日本人在這種先人祭祀活動威嚴的儀式訓導之下,才變成一個能征善戰的民族”。
以上五條,不見推理,全部生成于長平先生的邏輯世界中,極其自然地長出來了。他毫無根據地給陸川導演強加了這么“一種心理”,心理之上又給陸川強加了這么“一種審美”,最后給陸川導演并通過陸川導演給中國人強加了這么“一種觀念”。
及此,長平先生迫不急待地點出了他鋪墊已久的主題——
有人提出,“今天的中國人,要學習當年的日本人”。
好不振聾發聵啊。
長平君,算你狠!
真有人提出過“今天的中國人,要學習當年的日本人嗎?
殺人如麻的日本軍的軍人,哪個中國人要學習?
舉國法西斯化的的日本體制,哪個中國人要學習?
效忠天皇對外實行鐵血擴張,把自己的野心建立在別國人民痛苦的基礎上,哪個中國人要學習?
1895年至1945,每5年對外用兵一次,整個亞洲生靈涂炭,哪個中國人要學習?
以瘋狂害人始,以原子彈爆炸終,日本軍國主義的下場眾所周知,哪個中國人要學習?
……
長平說,今天的中國人相信,“學習當年的日本人,要有血性,國家才會強大起來”——這基本上是長平式的誣陷,他在有意混淆視聽。
毫無疑問中國人應當有血性,這個血性,從根本上說,是中華民族不畏強敵,絕不被自己的敵人所屈服的精神,是和平主義的愛國主義的精神,與當年加害世界的“日本人的什么血性”毫無共同之處。
觸及關鍵點敏感處,長平慣常除了喊口號、貼標簽以外,絕少像樣一點的論證,這一次,他狠狠心鋪平了墊穩了,但是一不小心,還是漏了馬腳。
長平先生并不滿足于把一個給中國人抹黑的屎盆子一樣的東西扣到中國人頭上了事,他試圖對比著電影《母親》再做一點解釋。他自稱通過電影看出來了,“當時日本那樣虛浮的國家,戰敗是遲早的事情”。長平是這樣看出來的:首先,“無論街坊開會還是學校上課,都要先對天皇三呼萬歲”;第二,當時的日本社會沒有言論自由,不容忍反對意見;第三,“像野上滋這樣的獨立思想者”(不知他指今日中國誰是這樣的思想者。),“不僅得不到尊重,而且千夫所指、眾叛親離。如果不表現得慷慨激昂勇赴前線痛擊中國人,就會被罵作不是日本人、叛國賊”。
長平先生這哪里是在說當年的日本社會,分明操著自己再熟悉不過的語言,假借說山田洋次的電影,而在論證“另外他們心目中描繪的專制主義社會”之必然垮臺。那個被長平先生們痛恨不已的社會,在長平們看來,與當年日本軍國主義世界同質——所幸這個大前提的認同,只存在長平類西崽的觀念當中。
話說到這里,我們不難發現這位長平先生與大多數中國人的分歧在哪里——那便是怎么樣看待我們的歷史?怎樣看待我們今天的社會?進而怎樣看待我們今天的社會變化及社會思潮?
長平先生機警地看出,中國人想要學習當年的日本強盜,中國強國會對世界構成威脅。這實在算不得是什么“獨立思想”,更不是什么“慧眼獨具”。發在《南方周末》評論版面上,也屬于老調重彈。因為很多境外勢力此類說法,“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講得我們耳根子都起繭子了。
讓那些指責我們強調血性、強調國家觀念、強調必須走強國之路是學習當年日本軍國主義的混帳說法去到處散布吧,讓他們借著影評借著社會突發事件含沙射影攻擊我們這也不對那也不對吧,讓他們把某國標準設為標準藍本,設為“普世價值”,拿著放大鏡去撅著屁股起勁地忙活吧……
只要中國人民內心篤定,文化自信不倒,且莊敬自強,見怪不怪,其怪,必自敗也。
日本電影《母親》原作是已故導演黑澤明的場記野上照代創作的《給父親的安魂曲》。這部作品描寫了1940年太平洋戰爭,丈夫是個教授,因為不滿日本軍國主義而被捕,然而吉野小百合所飾演的妻子卻堅強地支撐起了這個家,頂著外邊的壓力,堅忍地等待著丈夫的歸來,直至獨自將兩位女兒撫養成人。為了寫這篇文章,我在優酷視頻上,又把這部電影大意看了一遍。長平先生所說的“那些深刻的思想”,在電影當中當然是看不出來的。我們能看出來的僅僅是山田君作品反對日本軍國主義的鮮明立場和人性在獸性摧殘下慘烈之狀。
兩天前,剛剛寫了一篇文章,對《南方周末》的細微變化表示關注和歡迎,今復見該報通過金牌寫手長平先生再發高論,更換角度對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大加撻伐。
看起來,《南方周末》的變化,有點羞答答地。
(20090515)
【南方周末】文章網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28360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