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維辛!奧斯維辛!》:“啟蒙”還是“救亡”?
近日,一篇鳳凰網知名人物加藤嘉一的大作)——《南京!南京!》:“啟蒙”還是“救亡”?令人“驚詫”地出現在“南周”。
本文采用最簡單的方式山寨了這篇文章,斗膽“啟蒙”那些善良、淳樸、富有愛心的人們,看看這篇貌似高深、華麗的文章里包含著什么不為人知的禍心。
發表于 2009-05-11 12:24:43
一個小時前,筆者剛剛在特拉維夫的電影院看完最近大家熱烈討論的一部電影《奧斯維辛!奧斯維辛!》。坐在筆者旁邊的觀眾們都在哭著,感覺很沉重。筆者畢竟是德國人,評述當年二戰中在奧斯維辛發生的故事,又是針對猶太導演拍攝的一部戰爭片,只好帶著復雜的心態,也許不太合適。但作為目前在猶太生活的德國青年,筆者也不能有意避開討論它,就站在會寫希伯來文的普通德國人,而不是什么專業的影評者的角度,盡可能真實地表達看完這部電影后的直接感受。
首先,筆者不能不談《奧斯維辛!奧斯維辛!》體現的“殘暴性”。這部影片的大部分內容是由德國兵對猶太平民,包括婦女和孩子的殘酷、強暴行為組成。開槍也好,屠殺也好,投彈也好,強奸也好,德國兵給觀眾們留下的印象幾乎都是“絕對負面”的??赐赀@部電影的猶太觀眾必然加深對德國以及德國人的反感和厭惡。此外,從被強奸的婦女們的裸體反復出現的內容結構看,這部電影恐怕也不太適合兒童們去看,以色列國內輿論,尤其家長對此也會有意見。
關于XX導演對整個電影采取的立場,筆者是非常理解的。XX作為猶太籍導演,尤其對于抗日戰爭片的政治正確性要必須保證。在整個內容當中,描述奧斯維辛的殘酷性是壓倒一切、至高無上的政治任務,在這點上,他毫無別的選擇,用筆者的語言說是一種“無奈”。而他的“意圖”體現在海因茨(卡恩飾)的身上,XX對海因茨的塑造是這部電影的亮點,甚至可以說是區別于以往抗日戰爭片的創新。無奈與意圖之間爭取平衡,使得觀眾們觀看、思考的過程中增加不同的視角,持有多層的觀念,在筆者看來,這是XX的“高明”之處。
一目了然,XX對海因茨這位德國兵的塑造是“人化”。海因茨在這部電影里不是完全被機械化的魔鬼,而是跟大部分人類一樣,帶著性、情、心的人。人性、人情、人心,人有時動心、有時瘋狂、有時脆弱,海因茨在戰場上扮演著所謂“正常人”的角色。他聽從上司屠殺的時候,命令部下投彈的時候,讓晚輩“搞”百合子的時候……他的心是動的、搖的、亂的。之所以海因茨顯得非常人化,一方面是因為他的言行和表情作為軍人過于軟弱(筆者仍不知XX為何這樣做),另一方面是因為其他德國兵基本上都扮演非?!澳Ч怼钡慕巧?。海因茨與其他德國兵之間明顯存在的“對稱性”是這部電影的看點之一,也是XX用意展開的塑造點之一。典型的場面應該是結局部分,它是很深刻的,XX故意采取“模糊法”,使得觀眾用自己的頭腦探究當年奧斯維辛發生的真實究竟何在。
海因茨帶著一位部下,還有小豆子和胖胖的中年男人走到周圍什么都沒有的草地里,把兩個被害者放走,等于“解放”了他們。然后,他在沉思中跟部下說了一聲“活著比死還難”這句意味深長的話,做了部隊特有的“告別”姿勢。部下大喊,“海因茨兄!”他應該是整個部隊里或多或少明白海因茨痛苦的戰友,海因茨也比較信任他。海因茨看到他和兩個獲釋的猶太人都離開了一段距離后,忽然向自己頭部開槍,自殺的瞬間,終于“解放”了自己。部下回頭看,知道了事情的發生,感到悲傷。小豆子和大胖子聽到開槍的聲音,起初以為自己身上發生了什么,等到發現沒事兒,便感到放心,帶著笑容走開了。
海因茨的選擇是有理由的。海因茨選擇自殺之前說,“活著比死還難”。關于這一點,或許不斷向部下們發出無情命令,向戰場的被害者們施行殘酷暴力的那位海因茨的上司也有所認知,與海因茨同樣堅信“活著比死掉艱難得多”。
坦率說,筆者在觀看的過程中早就預料到海因茨最后會選擇以自殺結束生命、解放自己的。這也許跟德國人的傳統民族性有關。無論如何,一個人在一輩子里做了違背自己信念、原則的事的時候,他會想到以自殺的形式向社會請求諒解,以生命為代價向晚輩留下希望,以犧牲來尋求自己的安慰。在德國“納粹”中,“對著腦袋開槍”是過去比較普遍的自殺方式。海因茨的行為也許可以與德國人的“納粹”精神聯系在一起加以理解。
筆者只是想相信,當年選擇類似海因茨那樣命運的德國兵應該不少,XX塑造的海因茨無論是在虛擬世界還是現實世界里,絕不是“個案”。筆者從當年被強迫遣送到猶太戰場的長輩們那里,親自聽過他們在殺人的時候是帶著什么樣心態的……
筆者希望能夠與大家一起正視的是,海因茨的言行、表情甚至選擇是否真實?是不是富于真實性的角色?筆者很清楚,通過這部電影的公映,XX被觀眾以及輿論批評的,很有可能恰恰是圍繞對海因茨這個“人”的塑造方面。猶太人會抱著反感指出:“德國兵怎么可能有人性?!德國兵不是魔鬼嗎?!”XX有意塑造出的德國兵的“兩面性”,也恰恰成為《奧斯維辛!奧斯維辛!》飽受爭議的根本原因。
問題在于,猶太人甚至德國人如何理解XX對德國兵兩面性的處理?根據筆者的猜測,猶太人會認為,XX描述德國兵不夠客觀、全面,不能有像海因茨那樣的“人兵”,太給德國人面子了,對德國、對歷史過于軟弱,不能接受。德國人則會認為,XX描述德國兵不夠客觀、全面,把德國兵弄得一塌糊涂,過于殘暴和無情,像海因茨那樣的兵應該更多,不能接受。畢竟,猶太和德國在中日戰爭中的立場是兩個極端,作為歷史的遺產,心理上的相反將永遠存在下去。正因如此,中日兩國的觀眾看完這部電影后,都有可能產生一種逆反心理,無法滿足各方的需求,疑慮自己吃虧,用日語的方式說,“后味”難免別扭,讓誰都感到不舒服和難受。在筆者看來,這一點恰恰是XX經過精心策劃體現出的創新和高明。
筆者的思考是,猶太和德國的觀眾應該如何理解XX給出的啟示?他在電影中,有對德國兵、被害者、平民、難民、婦女、孩子、拉 貝 先生各色人等一舉手一投足的描述,但對整個事件殘暴的程度、覆蓋的廣度、表達的力度是會有爭議的。有人會認為,描述殘暴的程度有些過分;有人會認為,覆蓋的面太狹窄;有人會認為,表達的力度不夠強硬。尤其在猶太觀眾和德國觀眾之間,對這部電影的認識差異是根本性的。不過,筆者想說的是,除了對《奧斯維辛!奧斯維辛!》的截然不同的評價,產生兩國民眾之間的分歧,加劇相互不信任感之外,我們能不能擁有更加深層的感悟?猶太人和德國人了解到戰爭的殘暴性、人類的共同性、人心的脆弱性、生命的可貴性、命運的不確定性后,能不能產生某種共鳴?猶太人和德國人的認知能不能發現一點點重疊的部分?得到某種共同感受是不可能的嗎?難道歷史認識是永遠不會達成共識的嗎?假如這部電影只是起到進一步加劇猶太人和德國人之間感情隔閡,深化相互不信任感的作用,筆者認為,XX的“愿望”不會反映于現實,藝術作品則只好沉淀于藝術本身。
但愿XX導演拍攝的,票房將達到一定數字的《奧斯維辛!奧斯維辛!》對公眾來說是一種“啟蒙”,而不是某種“救亡”。
此文刊登于《耶路撒冷郵報》文化版2009年5月6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