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日
社會的發展變化,往往超出絕大多數人的常規想象,又被絕大多數人接受或默認,體現了一種人們一時未理解的客觀規律,類似地震。實質是必然性表現在了偶然性上,而偶然性則是必然性的外在表現。這也是一類哲學的思維,用必然性和偶然性去概括是一個思維的哲學。社會主義從低谷中反彈,必然成功于偶然的革命事件中,體現的是表象下的必然性和社會實踐相互排斥選擇的可變性。
1976年后,盡管毛主席生前把走資派復辟的危險性反復強調,那時8億多人有幾人相信?但還是如期而至。是毛主席違背民意說錯了嗎?當然不是。那么社會是按已知的規律發展,還是按未知規律實現變化?是社會按自己的未被人們認識的規律前進,不以一部分人的意志為轉移,卻按另一部分人的意志轉移。上世紀蘇共“另樹一幟”,毛主席斷定“紅旗落地”,后來的事實證實了這一論斷,說明了真理有時在少數人手里,如何把真理變成多數人的理解的理論,有一個從不理解到認識、理解的過程。
思維的哲學理論能推動革命的實踐活動,由精神到物質的飛躍,比由物質到精神的飛躍意義更加偉大,偉大在于知和行的統一。由此可以得出,社會主義在多數人想象不到中消失,也可以在多數人想象不到的新的起點上重建成功。毛主席指明:“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過由物質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質,即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這樣多次的反復,才能夠完成”,(毛澤東《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
哲學理論詞匯中,社會發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大都非常熟悉,但也不能教條化的認識。人們掌握了“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規律,就可以按人的意志為轉移,亦是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規律的體現。列寧領導蘇共,毛主席領導中共,均干成了奪取政權的武裝革命,對被推翻的反動政權而言這是可以轉移的,對于勝利了的革命者而言,革命的勝利是不以反動派的意志為轉移的。這是對立統一規律的反映,革命與反動的對立,“統一”在革命斗爭中,沒有反動派還沒有革命對象呢。
革命勝利了,兩種路線的對立統一有了新的內涵,但對立統一規律以新形式和內容而轉變了存在的方式。資本主義復辟了,復辟資本主義和重建社會主義在對立中統一,在統一的社會體制中對立。雙方在對立中的力量對比不是恒定的,而是不斷的此消彼長,發生轉化、變化。這種轉化、變化因時間、地點和人本來就具有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而實現,也是按人的意志轉變的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法則。
先進與落后的斗爭持續不止,帝國主義、修正主義向他們的教授求要反動性,革命的人們要在社會的規律性中尋求本來存在的革命性。“思維的至上性實現于非常不至上地思維著的人們的系列中;擁有無條件真理權的那種認識,實現于相對錯誤的系列之中;二者(絕對真理的認識和至上的思維),都只能在人類的無限的延續中才能完全實現”(恩格斯《反杜林論》第88頁)。恩格斯揭示了認識中的至上和非至上,有限和無限,相對和絕對的辯證法,闡明了人們的認識是一個從有限向無限發展、由相對真理向絕對真理不斷接近的過程,把辯證唯物論的反映論應用于社會歷史,使社會主義學說有了哲學的基礎。資本主義“實現于相對的錯誤的系列之中”,社會主義社會只能在人類生活的無限延續中才能完全實現。
“一分為二”是個普遍規律,也是相對真理,不是絕對真理,其使用也有范疇規定。蘇共和“二月革命”產生的克倫斯基政府一分為二,有錯誤的正確的兩種政治力量,但要在“十月革命”中尋求克倫斯基政府的正確性就把一分為二引入歧途。民主革命中國共兩黨也亦應如此認識才是正確的。所以列寧講了“只有把一分為二上升到也是一分為二的”(列寧《哲學筆記》),才算真正理解了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
國共兩黨代表的社會方向早已被歷史地作了結論,中華民國如一臺破舊的報廢機器,只能作為廢品進行處理。但廢品也不是沒有一兩個還能使用的合格零件,要把一兩個“合格”零件當成整臺機器的正確性的特征,則是步入一點帶面的形爾上學泥潭。成為“白馬非馬”的詭辯論。毛主席說:“在地球上全部剝削階級徹底滅亡之后多少年內,很可能還有蔣介石王朝的代表人物在各地活動著”。現在絲毫談不上“徹底滅亡”,而是剝削階級起死回生,非常龐大,復辟民國的活動自然頻繁。
哲學的思維實質是一個對主客觀世界的認識過程,隨著人的對時代的認識深化作出的抽象性總結概括,完成由實踐到理論的過程。用理論去認識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又會得出新的認識,實現思維的哲學抽象,如此反復循環,達到認識、利用、改造主客觀世界的不斷深化、遞進,演繹出五彩繽紛的多樣性世界。如何實現新的飛躍,又使一些人陷入迷茫的混沌中,還是需要理論思維上升到新的高度。
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公開申明自己為無產階級服務的階級性,并認為“哲學家們只是在以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9頁《關于費爾巴哈提綱》)。從歷史唯物主義的內涵中,運用階級和階級斗爭的事實,論述出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提出了對資本主義的進行革命改造的先聲。革命導師對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中的抽象分析,揭示了各階級的斗爭是推動社會前進的根本動力,指明由于工人階級的產生,為社會主義革命的實現培育了革命的階級力量。吹響了消滅資本主義,建立社會主義的號角。
馬克思主義誕生的100多年以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消長,非常清楚的證明了新舊社會力量在相互斗爭中,新的社會制度一定會在社會的矛盾變化中,戰勝舊的社會制度,按歷史本來的人們一時還未明確感覺的潛在規律前進。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在相同條件下,也就是在一定的國度范圍內,同科學試驗不一樣,不能同時施行。有了資本主義這一種,就不可能有社會主義的那一種,這就給人們認識、能動的改造世界增加了非常大的難度。同時也給社會主義者提供了干社會主義理由,使壞事相互轉化為好事。
美國英國從不干社會主義,還是世界強國,但也不能證明在那里搞社會主義沒有現在更為繁榮,早搞社會主義極有可能已成為共產主義社會,這是客觀存在的人們還沒有認識的規律。蘇東不干社會主義,在超級大國的基礎上搞資本主義,幾十年徘徊不前,違反社會規律必然會受到應該的懲罰。也從反面證明了社會主義的先進性,復辟倒退的落后性。革命者就是要從相同條件下的兩種社會實踐選擇排斥的可變性中,發掘實現社會主義的客觀規律。
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確非常的強勢,自幾個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失敗之后,更加不可一世,斷言社會主義終結,當然是主觀的唯心主義,只是片面地根據暫時的現象作出片面的結論。發展變化永不停止,人類世界能永遠停留在一個水平上?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各個國家爭奪民族地域利益的不平衡規律將會很快打破短時的平衡,產生出革命或改良的沖動因素,這些因素的疊加,量變達到質變,出現質變的飛躍。
從封建社會進入和社會主義蛻入資本主義與,前者是不同私有制的替代,后者是由公有制向私有制分化,新的資產階級帶有官僚買辦性質,要占有自己不曾有的,就更加野蠻、貪婪、血腥。如富士康、黑磚窯、高干子弟和依附者圈錢。“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日益把大多數的居民變成為無產者,因而,就造成了一種在死亡的威脅下不得不起來完成這個革命的力量”(《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320頁《反杜林論》)。
“唯心主義哲學的詭辯就在于:它把感覺不是看作意識和外部世界的聯系,而是看作隔離意識和外部世界的屏障、墻壁;不是看作同感覺相符合的外部現象的反映,而是看作唯一的存在”,(《列寧選集第3卷》第47頁《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資本主義當然不可能是“唯一存在”,它有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更高級的社會主義就沒有了?不符合辯證邏輯,一定會有的。
社會制度在一國內的單向性、強迫性、排它性,必然發生社會選擇中相互排斥的可變性。西方國家只搞資本主義,積累的弊端首先從經濟危機中表現出來。經濟基礎作用于上層建筑,就會引起階級力量的分化,實現變化因素的循環過程。必然逐漸出現政治、思想文化的變異,尋求“替代社會”就是證明。是現實世界的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在美英法等國沒有搞社會主義,又怎么能證明搞不成,這就給了搞社會主義的革命者以動力。社會主義未搞成,則反映了還不具備搞成的條件。“滴水穿石”是量變到質變的完整過程,滴水是量變,穿石是質變。
“原則不是研究的出發點,而是它的終了的結果,這些原則不是被用于自然界和人類歷史,而是從自然界和人類歷史中抽象出來的,并不是自然界和人類要適合于原則,而是相反地,原則只有在適合于自然界和歷史之時才是正確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74頁《反杜林論》。資本主義幾百年了,許多社會弊端仍未解決,不“適合于自然界和歷史”的原則,但也是“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反潮流是馬列主義的一個原則”,當然不包括反動派的反動。
資產階級的政客和理論家說既然社會主義是正確的,為什么又失敗了呢?按對等思維,那資本主義就是一蹴而就,沒有反復過?事實是經過了多次的復辟和反復辟才穩定下來。能說明從此就永恒了?奴隸制社會還持續幾千年呢?失敗了只是一時的失敗,但也不是能永久的,說明達到勝利的條件還不具備。既然不成功,幾個社會主義國家為何又能成功幾十年呢?這就是社會科學的階級性,各講各的理,對立統一共存于當今的世界上。
黑格爾有句名言:凡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對應的是不合理的就不存在,實質類似康德的“二律背反”,也是對現實世界的標簽式說明。類似古代的“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實質已經偏了,因為不變是暫時的,變動是永恒的。所謂的“生命之樹常青”也是這個道理。帝國主義罵社會主義是洪水猛獸,但社會主義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資本主義世界沒有滅亡,還有存在的現實性。把哲學原理應用成“照相機”,如點名冊一樣,照名字看人,便失去了哲學的積極意義。
“認識的能動性作用,不但表現于從感性的認識到理性的認識之能動的飛躍,更重要的還須表現于從理性的認識到革命的實踐這一個飛躍”(毛澤東《實踐論》),就是說由理論到行動才是能動性的升華。天下暴雨,人們難以管控,發揮人本來的能動性,防止水災是可以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本身具有的能動性是客觀存在。放棄了,成為災害,也是一種規律。
資本主義“你不打它就不倒”是規律,機遇來了,放棄了也不會倒。利用好機遇就可以推翻。社會主義失敗了,能證明是永久失敗?那么資本主義初建立時也失敗過多次,在反復中還是勝利了,但也不能永恒。對稱思維,社會主義完全可以在復辟反復辟中取得勝利,這是思維的哲學運用。“月滿則虧,虧過則圓”是樸素的辯證法。社會主義既然能在幾百年的資本主義社會中客觀的出現,就說明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必將在相互排斥的可變性選擇中由低谷走向高潮!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