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偉大的哲學創造,它與其他哲學形態一樣,稟賦哲學所特有的批判本性。但歷史唯物主義又與以往哲學不同,它終結了從超歷史的先驗標準出發的形而上學的“外在批判”,開啟了一種真正的歷史視野,使哲學的批判品格得到了徹底彰顯。
批判性是一切真正哲學的靈魂,是哲學與實證主義意義上的科學相區別的根本體現。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偉大的哲學創造,它與其他哲學形態一樣,稟賦哲學所特有的批判本性。但歷史唯物主義又與以往哲學不同,它終結了從超歷史的先驗標準出發的形而上學的“外在批判”,開啟了一種真正的歷史視野,使哲學的批判品格得到了徹底彰顯。由于缺乏“現實的歷史”這一重要維度,以往哲學不可避免地以歷史之外的“先驗尺度”來要求和裁判現實,而這一種“先驗尺度”本身則享有免于批判的特權。這一點決定了以往哲學的批判必然具有獨斷和教條的性質。歷史唯物主義以現實的“歷史性”原則取代了“先驗原則”,充分暴露了后者的無根性并消解了其存在合法性。貫徹現實的“歷史性原則”,哲學將在現實的歷史中獲得其批判的尺度、主題和內涵,哲學批判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對生活的審視,而是要求深入社會歷史現實本身,通過對“社會存在”的歷史性反思,揭示在具體條件下束縛人的 “抽象觀念”和“抽象力量”。歷史唯物主義因此而奠定了一種新的社會批判理論的理論基礎,并真正成為“批判舊世界發現新世界”的思想力量。
具體而言,歷史唯物主義的批判向度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對遮蔽現實生活的抽象意識形態觀念的批判。第二,對使人的現實生活陷入抽象化的物質力量與社會關系的批判。
歷史唯物主義為批判一切遮蔽現實生活的抽象的意識形態提供了最為有力的理論武器。“意識形態”代表著掩蓋和扭曲現實生活真實境況的虛假的抽象觀念。要洞穿意識形態的幻象,需要從根本處揭示這一幻象產生的根源。歷史唯物主義在此顯示出了其他學說難以企及的深刻性。它既不是像現代西方哲學一些流派那樣,試圖通過“語言分析”來揭示觀念的抽象性,也不是像另一些哲學家那樣,試圖通過“文化批判”來揭示“意識形態”的欺騙性,而是立足于人的社會歷史存在,以“從事實際生活的人”及其“現實生活過程”為出發點,從社會生活這一最本源的人的存在根基處,洞察到了意識形態的最深刻的秘密。更重要的是,歷史唯物主義還為克服意識形態的幻覺提供了現實的途徑,在馬克思看來,要消解意識形態的抽象統治,最根本的途徑是改變導致意識形態這種“顛倒的意識”得以產生的“顛倒的世界”,克服與人相敵對的扭曲的物質生活方式與社會關系。很顯然,與許多當代哲學家從“符號”、“語言”、“心理”等層面所展開的批判相比,歷史唯物主義展現出了更為深遠的識見。馬克思在其著述中對青年黑格爾派、當時形形色色的社會主義思潮、各種類型的機會主義、無政府主義等意識形態的批判,為此提供了杰出的典范。尤其是他對商品拜物教、貨幣拜物教和資本拜物教的批判,深刻揭示了這些“充滿形而上學的微妙和神學怪誕”并對現代社會人們最具支配力的意識形態幻象的內在根源,為當代人直面其真實的生存狀況,推動其自我理解提供了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思想力量。
歷史唯物主義同時為批判一切企圖使現存狀態永恒化、使人的現實生活陷入封閉和僵化的物質力量與社會關系提供了最堅實的理論根據。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通過人的實踐活動創造自己的歷史,并向未來敞開自我超越的空間,這是人區別于動物的根本之處。在歷史唯物主義所開辟的這種歷史視域中,一切試圖在社會歷史發展中扮演絕對統治地位的物質力量與社會關系都將失去存在的合法性。馬克思所面對的是試圖將資本所代表的社會關系永恒化和固定化的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當“資產階段及其夸夸其談的代言人”把現存社會視為社會發展不可超越的“頂點”時,馬克思卻洞察到了其作為“著了魔的、顛倒的、倒立著世界”的實質,深入揭示了其內在的裂縫與矛盾,宣告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非完美性與暫時性。歷史唯物主義貫徹著徹底的辯證精神,顯現出了最為根本的批判和革命本性。很顯然,運用這種思想方法,種種“歷史終結論”都將遭到最為致命的反駁,正如德里達等人承認的那樣,這是歷史唯物主義最具當代意義的思想向度。
無論是對抽象的意識形態的批判,還是對抽象的物質力量與社會關系的批判,都向我們表明:歷史唯物主義為確立一種深刻的社會批判理論提供了重大的理論原則與方法論基礎。歷史唯物主義不僅是“發現”的理論,更是“批判性”的思想,這是今天我們縱深推進歷史唯物主義研究,顯現其當代價值的極為重要的生長點。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