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的前提——必須正視斯大林錯誤的實質
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以來,中國共產黨至今還沒有對此發出過一個文件,發表過一個聲明,總結過一條經驗教訓,提出過任何戰略措施。
對右派而言,斯大林模式的失敗即是社會主義的失敗,并借此指桑罵槐攻擊新中國和毛澤東;而左派則為了維護中國的社會主義來為斯大林模式辯護——這其實都與歷史唯物主義大相庭徑。
有關蘇聯社會主義和斯大林的評價,的確是一個十分復雜和棘手的問題,這里按照唯物史觀的辯證觀點,試圖提出一點粗淺的看法。
在九十年代,一份有名的左派萬言書聲稱:“斯大林模式實際是列寧模式的社會主義制度”,這個模式就是社會主義制度,它具有"極大優越性",它是成功的,成功的證據就是蘇聯的工業總產值"1985年達到了美國的80%;使蘇聯的經濟實力從歐洲第四位,世界第五位,躍居為世界第二位,歐洲第一位:使蘇聯的國民收入1985年是1913年的89倍,其增長速度高于所有西方發達國家"。
萬言書說:"斯大林盡管有其缺陷,斯大林模式盡管有其缺陷,但確實使蘇聯取得了極其輝煌的勝利",這樣的論述根本不是從蘇聯社會制度的主要矛盾出發,而是合二為一,將矛盾用"缺陷"來掩蓋,而不去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內部矛盾在哪里?而"斯大林模式"本身又是和誰矛盾著、對立著而存在?
當作者在為"斯大林模式"的"優越性"提供證據時,問題就更嚴重了:主要的證據就是蘇聯國民經濟迅猛發展、高速增長的奇跡。以這個標準來衡量,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總產值豈不是更具有"優越性"?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是人類的解放,不僅是物質需求上的解放,更是從人壓迫人的關系中的解放,從一切傳統觀念中的解放。僅僅靠生產力標準,是不足以評價蘇聯社會主義實踐的功過的。更不能只問物質財富的多少,不去問人的命運如何,不去正視斯大林模式的矛盾。
萬言書在反駁對方觀點、維護所謂"斯大林模式"的同時,不自覺地全盤接受了對方觀點所賴以存在的理論范式,這個理論范式,不是對立統一觀點的矛盾論,而是現今非常流行的制度論、系統論,這是一種孤立、靜止、機械、非歷史的、不注重研究矛盾的理論范式。
在我看來,對于斯大林的評價,不管是三七開、四六開、五五開還是其他,最關鍵問題在于:他的錯誤的實質是什么?西方把斯大林描繪成殺人魔王,歷史因此簡化成為英雄史了;而從列寧到赫魯曉從對斯大林的批評,個人崇拜,粗暴專制,等等,不錯,這些是斯大林的問題,但僅僅是工作作風的問題而已。如果避而不談其錯誤的實質,那么無論是贊是彈都流于皮相之談。
斯大林錯誤的實質是什么?除開個人崇拜和粗暴專制之外的那些蘇聯社會的黑暗面,才是蘇聯經驗中更應該加以批判、肅清和克服的。這包括:拒絕承認人民內部矛盾、見物不見人、效率掛帥而非政治掛帥、專家治廠治國、培養高薪階層、大國沙文主義和大黨沙文主義,以及對帝國主義斗爭中的機會主義(如雅爾塔協定美蘇合作統治世界)。而最根本的問題在于:斯大林所建設的蘇聯,是社會主義社會,還是一個官僚主義的社會?斯大林是代表了工農階級的利益,還是代表了官僚階層的利益?問題不在于付出了多大代價,而在于,饑荒、大清洗和種族滅絕是為了建設社會主義而付出的合理代價,還是為了鞏固官僚集團的獨裁統治獻上的犧牲?
在我看來,第一,就如前面所說:僅僅靠生產力標準,是不足以評價蘇聯社會主義實踐的功過的。蘇聯經驗在創造財富方面雖然是成功的,但在勞動者充分當家作主、實現徹底解放方面,沒有完全達到人民對新社會的期望。蘇聯與馬克思、列寧以及工人農民所設想的社會主義,有著本質的區別。
第二,從個人崇拜的角度去批判斯大林的錯誤,實際上是解脫了官僚集團的歷史責任。斯大林的錯誤不在于個人崇拜,而在于背叛了社會主義的理想,也就是毛澤東所說的修正主義。在中蘇論戰中,中國方面把蘇共轉向修正主義的時間定為1956年的蘇共二十大。我認為,修正主義不是赫魯曉夫這個接班人搞的,所有的這些黑暗面,都在斯大林時期就出現了,甚至也不是像《斯大林時代》所說的那樣是斯大林晚年糊涂了,而是貫穿于斯大林執政的始終,而且形成了根深蒂固、盤根錯結的習慣勢力。
第三,斯大林的蘇聯是革命理想的全面倒退,包括資產階級法權的恢復、為鞏固官僚集團統治而進行的殘酷的清洗、教育方面的全面回潮等等,而最重要的是,工人農民被排除出國家管理之外,因此也被排除出生產的所有權之外。
第四,斯大林主義有其歷史根源,對其進行簡單的肯定或者否定都是片面的。只有把"斯大林模式"放在沖破帝國主義世界體系、喚醒和鼓舞被壓迫人民的框架里,"斯大林模式"才是被肯定的。相反,在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實踐、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理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這個范式之下,"斯大林模式"就成了"毛澤東模式"的對立面,蘇聯經驗就成了新中國經驗的對立面,"斯大林模式"(或蘇聯經驗)就是一對矛盾中保守、落后和反動的一方,就應該加以否定和揚棄。對"斯大林模式"既肯定、又否定,這才是對立統一的辯證法應有的風格。
毛澤東主義是蘇聯模式的否定和揚棄
在中蘇論戰中,中國方面把蘇共轉向修正主義的時間定為1956年的蘇共二十大。然而,修正主義總是從一定的社會條件的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斯大林搞社會主義的方法,造就了所有產生修正主義的土壤。回顧歷史,我們無法回避這樣一個事實:中國五六十年代的反修斗爭,不僅是和赫魯曉夫的社會主義分道揚鑣,也是對斯大林模式的揚棄和突破。
況且,早在和赫魯曉夫決裂之前的1956年,毛澤東就主張:搞社會主義建設不一定按照蘇聯的那一套公式,可以根據本國的具體情況,提出適合本國國情的方針、政策。因而,從五十年代末起,中國式的社會主義,和蘇聯式的社會主義就是兩股道上跑的車。
新中國前三十年的實踐,是對"斯大林模式"的否定和揚棄。相比之下,改革開放的頭十年,倒是拋棄自己的獨立探索、向蘇聯式社會主義的回歸,比如:恢復種種蘇聯式的工業管理制度,恢復專家和技術官僚統治,取消政治掛帥,取消群眾運動,取消文化思想斗爭,實行物質刺激,培養高薪階層等等。
所以,左派為"斯大林模式"的辯護,只能構成對改革開放的頭十年的維護(以及一定程度上文革前的十七年),而和毛澤東的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理論和實踐相對立。我們不能將斯大林與毛澤東劃上等號,正如不能將大清洗與文化大革命劃上等號——兩者的階級性質是完全不同的。
站在今天的歷史高度,怎樣理解社會主義社會的階級斗爭?怎樣理解無產階級專政的內容?怎樣評價毛澤東晚年的理論與實踐?
第一,務必清醒認識文革的不足,但不能再承認所謂的“毛/主席晚年錯誤”。
馬賓同志說得好:“修正主義者和一切反動勢力說毛/主席在晚年發動文化大革命是中國的一場災禍,是因毛/主席晚年犯了錯誤。但是,歷史證明,這是毛/主席晚年最光輝的革命活動。第一次文化大革命確實是失敗了。但是,失敗了并不等于就是錯誤。如同馬克思評論巴黎公社的失敗那樣,并不是錯誤。如果非要說文化大革命是因為有失誤而失敗的,那么,造成這個失誤的恰恰是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的有意破壞造成的,然后把責任栽到毛/主席同志頭上。”
另一方面,不管右派對文革潑了多少污水,左派也不能放棄自己的自我批評。
我們應該如何從毛澤東晚年的理論與實踐中吸取經驗教訓?社會主義社會中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斗爭究竟是如何展開的?資產階級在哪里?如何鑒別它?如何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如果無產階級專政很容易蛻變成資產階級專政,那么怎樣才能防止它?怎樣識別無產階級專政是否已經蛻變成資產階級專政?
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理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等等,并沒有真正完成,其已有的實踐,還充滿著扭曲、謬誤和失敗。這也正是造成毛澤東年代的階級斗爭實踐頻頻遭遇困難、最后竟然成為右派復辟翻案、妖魔化整個毛澤東的理論和實踐的突破口。
飽受詛咒、污蔑和磨難的革命,如果要鳳凰涅盤、浴火重生,就必須面對這樣的挑戰,澄清原有理論遺產中的含混和不足,直至推進理論范式上的革命,而不止是滿足于重復原有的那些高度概括性、高度符碼化的表述。
比如,如何理解文革運動中所發生的各種各樣的尖銳矛盾,包括暴力沖突?不去梳理這些棘手的問題,就無法對抗由那些在主流輿論中泛濫成災的文革回憶錄所構造的自由主義觀的歷史敘事,及其所支持的"革命有罪、造反無理"的當今主流思想。
如果把顛倒歪曲了的文革歷史恢復真相,就會發現:該期間所發生的許多暴行和罪惡,竟然是出自官僚主義分子之手,為了鎮壓和誤導群眾運動,違反文化大革命的政策和規定,以無產階級專政和階級斗爭的堂皇名義干出來的。著名作家韓丁觀察到:"黨內的右傾分子在政治運動中,往往是積極地推行'極左'作法,把事情搞糟,以便再來推行他們自己的那一套。"階級斗爭、繼續革命的理論和口號,并不能防止官僚主義分子"打著紅旗反紅旗",大搞形"左"實右,以至到了真假難辯、一團混戰的局面。
當然,矛頭向下、運動群眾、"打擊一大片、保護一小撮"這種現象在文革前的政治運動中就存在,實際上是在文革運動中才真正被作為官僚主義分子的罪行揭露出來,并針對性地提出"由群眾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防止把群眾打成反革命"的原則。然而,這種現象在文革中也惡性加劇了,給許多群眾和好的干部留下了痛苦的傷痕。
第二,務必旗幟鮮明地高舉毛澤東主義的旗幟,如此方能明確毛澤東對斯大林模式的揚棄和突破,如此方能彰顯毛澤東建設新社會主義的偉大貢獻。
毛澤東在一九七五年十月至一九七六年一月間聽取毛遠新匯報時的多次談話中說,“社會主義社會有沒有階級斗爭?什么‘三項指示為綱’,安定團結不是不要階級斗爭,階級斗爭是綱,其余都是目。”“一九四九年提出國內主要矛盾是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十三年后重提階級斗爭問題,還有形勢開始好轉。文化大革命是干什么的?是階級斗爭嘛。”“舊的資產階級不是還存在嗎?大量的小資產階級不是大家都看見了嗎?大量未改造好的知識分子不是都在嗎?小生產的影響,貪污腐化、投機倒把不是到處都有嗎?劉、林等反黨集團不是令人驚心動魄嗎?”
為什么有些人對社會主義社會中矛盾問題看不清楚了。毛澤東認為,“問題是自己是屬于小資產階級,思想容易右。自己代表資產階級,卻說階級矛盾看不清楚了。一些同志,主要是老同志思想還停止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階段,對社會主義革命不理解、有抵觸,甚至反對。”“民主革命后,工人、貧下中農沒有停止,他們要革命。而一部分黨員卻不想前進了,有些人后退了,反對革命了。為什么呢?作了大官了,要保護大官們的利益。他們有了好房子,有汽車,薪水高,還有服務員,比資本家還厲害。社會主義革命革到自己頭上了,合作化時黨內就有人反對,批資產階級法權他們有反感。搞社會主義革命,不知道資產階級在哪里,就在共產黨內,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走資派還在走。一百年后還要不要革命?一千年后要不要革命?總還是要革命的。總是一部分人覺得受壓,小官、學生、工、農、兵,不喜歡大人物壓他們,所以他們要革命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