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選圖書: 《世界不平坦:來自上海的教訓》
美國公眾與跨國公司的博弈
在過去十多年間,不管是褒是貶,“外包”這個詞逐漸為大眾所接受,成為工作崗位向海外流失的默認術語。
在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此類公司被稱為“外逃工廠”,他們跨越州邊界以逃避勞工和工廠衛生法,或削弱其員工的終身職位權。最初的外逃事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為逃避工會的壓力,紐約的服裝業外逃到新澤西,而新英格蘭的紡織廠主則外逃到南部各州。
事實上,20世紀所謂的服裝工業血汗系統和當前全球公司的外包是一脈相承的。公司轉包是離岸外包的先驅,它是一種擺脫較高工資和較高福利負擔的策略,而這些高工資和高福利是工會數十年艱苦努力的成果。
除運營規模和地理范圍大幅擴大之外,過去與現在沒有太大的區別。將工作轉移到國外或轉包給外部承包商都為了創造一種以工人的不安全感和不穩定性為代價的臨時工作環境。損失的工作通常是帶有工會性質的,而創造的新工作幾乎都不是帶有工會性質的,因此是以工人的權利為代價創造的。
實際上,雇主經常表示過度的工會權力是促使他們訂購轉包的原因。因此無論是在岸內國家還是在岸外國家,轉移工作和資本被經常用來威脅那些要求成立工會的員工。與此同時,欠發達國家處在好位置上的官員們通過接觸外匯可以獲得短期利益,更不用說回扣了。但接受國進一步降低了其國家稅收,快速削弱了其公共部門提供公共物資、利益和就業保障的能力。
至于岸內國家,它必須承擔公司外包決定的大部分代價。工作損失是影響了當地稅收的基礎,它將抬高保障失業人員利益和政府再教育計劃的代價。此外,就業機會減少造成的社會代價也是不可估量的。如果公司轉移造成對當地經濟起重要作用的某項業務的關閉,則整個社區將被徹底破壞。被背叛的感覺的影響是深遠的,不管背叛的指責是指向公司(通常與藍領工人失業有關)、指向自身(傳統上白領雇員傾向于此),還是指向受自由貿易意識支配的政客。
受廉價出口威脅的工業崗位,尤其是制造業工作的薪資和福利通常高于出口工業或服務行業的薪資。大多數轉業工人都將經歷薪資、安全感和福利的長期下降,特別是在外包對象是低成本國家的情況下。當外包轉移涉足高端領域時,岸內國家整體經濟都將遭受損失,除非它進行有力的競爭。最后,外包將損害國家主權意識、對國家工業成就的自豪感和對國家未來的信心,同時削弱政府的經濟調控能力。
相反,輸出工作的雇主們對他們的決定卻不必承擔任何代價,只享受其帶來的利益。這些利益包括巨額的薪資節約、工會的消失以及社會保險、醫療和養老金成本的大幅下降,更寬松的環保和工廠規章制度,一系列的稅務回報(包括對國外利潤的稅收免除),更高的公司利潤和股票價格,以及對經理主管人員和投資者紅利和回報的增加。按普遍認可的條件進入新的國際市場將不可避免地損害外包公司對其國家的責任感。但從長遠來看,對投資者來說價值最高的收獲在于全球商業環境下永不消逝的毫無保障工作風氣。在這種環境下,只要業務轉移到別處,就能獲得更大的利益。轉移工作的威脅能確保員工的順從。
在普通民眾當中,對外包產生的影響存在一種更有力、更有感情色彩的看法。2004年一次典型的民意測驗發現,參與調查的將近60%的美國人認為,美國政府應當懲罰那些將美國人可以從事的工作外包出去的公司。與華爾街毫不掩飾的外包狂熱截然相反的是,約1/4的人非常擔心他們或其某位家庭成員可能會因為業務外包而喪失生計。
公司負責人實施轉移的方式招致了廣泛的憎惡,委婉的說法隨處可見。消失的工作大多被稱為“知識轉移”,公司總是在任何可能的情況下企圖掩飾轉移行為,對可能被誘使對媒體透露外包計劃的員工下達了嚴厲的封口令。
由于IBM處于國家工業霸主的地位,其數千份高層次工作轉移到海外的提議的泄露受到了媒體特別廣泛的關注。最受公眾關注的泄露事件涉及另一批IBM內部文件。它詳細記載了關于另外數千份工作和費用節約(每年1.68億美元)現行規劃的外包計劃。這份備忘錄包括IBM上海辦事處關于中國和美國程序員、項目經理和高級分析員之間勞動和福利相對成本的估計(盡管其1比4的成本比率遠低于我在上海看到的任何薪資結構)。
該備忘錄還包括一份對經理的“建議文稿”草稿,以便經理們在向受到影響的員工宣布此事時使用。類似“資源整合行動”——IBM對解雇的說法——之類術語應當避免使用。鼓勵比較委婉的言辭:“這次行動是針對這個要求苛刻的行業發生的轉變的速度和步伐的。這并非是否定您多年來出色工作。”
在某些情況下,泄漏即將實行的計劃促使公司律師采取壓制行動。2003年11月,一家反外包網站“美國冠軍”的網頁上有一家公司的文件,這份文件簡述了將美國電話電報公司70%的移動通信方面的工作從華盛頓轉移到國外的計劃。“對那些曾經為公司走向成功而努力工作的員工竟然一點也不尊重。我對此非常反感。”受計劃影響的一名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員工說。
“有些人干脆就是大怒。你某天來上班,看到有人傾著身子站在你的辦公桌前,討論如何去做你的工作。我們花了許多年學習如何做這件事,以便勝任工作。我們對我們的工作感到自豪,經常無償推遲下班時間以便做好工作。現在公司卻對我們說,‘我們并不在乎’。”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計劃解雇的員工被迫培訓其海外替代者,直接幫助知識轉移,否則將喪失解雇費,并面臨可能的法律訴訟。該公司經理們曾將這種過程曲意解釋為“試驗計劃”,員工被邀參加。“這感覺仿佛是你在與你的劊子手交談。”一位不幸的參與者說。類似的故事成為工作場所的談資,甚至促使一些政治家試圖指控這種行為是一種不人道的犯罪行為。
20世紀90年代所有關于新經濟的討論都沒有預料到職業遷移會變得如此之快。另外,繁榮時期曾經發揮杰出作用的先進技術竟然成為通過輕按路由器開關即可將其工作輸送到海外的手段。白領們已經習慣于享受人道主義的工作氛圍,在那里他們對工作的盡責能受到諸多尊重。當與藍領工作遭受同樣的待遇時,他們感到非常震驚。
長期以來,他們將藍領工人所處的充滿倒閉工廠和福利救濟支票的世界視為是屬于另一種人的領地。類似制造業工人,他們也沒有能為他們與管理層在收縮和撤資方面進行斗爭的工會。相反,他們效仿了技術工人——他們創建了抵制IT外包浪潮的網站。這些類似上述“美國冠軍”的網站劇增至百家以上,其中每家網站都為受屈人士提供了關于采取法律手段以保留他們工作的大量資料。因為白領們的專業性較強,相對于組裝線工人,主流記者更容易判明他們的動機,因而這場運動及其抗議得到特別好的報道。
到2003年,計算機行業人員失業率達到5.2%,電子工程師失業率則達到6.2%。在過去的二十幾年里,這種失業率是不可想象的,因為當時此類專業被譽為創造美國就業機會的先鋒。2004年第一季度,勞動統計局表示,計算機程序員的失業率為9.5%。對熟練技術工人的需求急劇下降,勞工市場的萎縮影響到了美國經濟中一些最高價值的工作崗位和行業。2001~2004年間,軟件行業的工作損失百分比(16%)超過了制造業(15%)。
在這些統計數字面前,20世紀90年代新經濟高峰期最廣為流傳的神話很快就破滅了。低價值制造業工作曾被宣告將繼續流向發展中國家,而高價值工作,特別是那些在技術工業中的工作將保留下來。服務行業的持續增長將繼續為那些自愿接收再培訓以脫離老式工業的藍領失業工人創造就業機會。到2004選舉年之初,這些觀點已不可能再為制造業工人所接受了。同樣的邏輯也不再可能適用于高科技或生產服務領域的失業工人了。
簡而言之,在價值鏈高端——金融、工業研發、高科技或專業服務領域,員工們能期待在穩定的職業中得到提升的地方越來越少了。另外,許多這些高價值工作與每個其他技術飽和國家,尤其是那些東業國家所熱切追求的是一樣的。這個龐大的國際勞工市場完全成熟之時,美國中產階級的父母們可能會希望他們的孩子們長大后能夠成為管道工——的確這類工作不可能輸送到海外。
1990~2003年間,總體公司利潤增加了128%,首席執行官司薪資增加了313%,而平均工人薪資僅增加了49%。
經公司化數十年錘煉的美國公共關系部門試圖謀求公眾接受這樣一種觀點,即如果有更廉價和更具競爭力的選擇,公司除了拋棄即使是對它們最有價值和最忠誠的員工之外,別無選擇。在全球范圍內使工人互相競爭的日益提高的能力加劇了競爭的底線(摩根斯坦利的經濟學家委婉地稱之為“全球勞工套利”)。
在這場競爭中,雇主們正尋遍發展中國家,以便獲得最低薪資場所和最佳的投資優惠。同樣的公共關系也適用于下列觀點,即員工必須努力保住他們的工作,防止被世界上其他地區的對手們“奪走”。怪不得有些轉業工人發現,指責不知名的外國人搶奪了他們的工作,比指責那些支付第三世界薪資卻尋求第一世界價格的公司更容易。
所選圖書: 《世界不平坦:來自上海的教訓》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