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根據張桂梅校長事跡改編的電影《我本是高山》,在網上引發了很多網友的爭議。
有一位導演發文說:“張桂梅老師的學生指出《我本是高山》偏離了張老師的信仰。我覺得也是。張桂梅老師的信仰是什么?我覺得是人性的光輝、人類最質樸最深沉的一種“愛”的情感。這種人性的光是很多人缺失的,但在張桂梅老師身上熠熠生輝,特別難得。影片一旦偏離了這一點而去刻意拔高或者迎合世俗,都很容易陷入一種虛無空洞的敘事狀態。展現人性的優秀影片在韓國日本有很多,比如前幾年的《寄生蟲》,就把人性的惡扒得鮮血淋漓地呈現在觀眾眼前,很讓人震撼。《我本是高山》本應展現的就應該是人性的光輝,那種微妙卻實實在在溫暖的“人性的愛”,可惜偏離了方向,也浪費了海清的專業與敬業。”
胡錫進發文說:“老胡剛看了《我本是高山》,我是帶著網上對這部片子的各種質疑去看它的。當電影結束時,我不能不說,這是一部好電影,有批評很正常,但把輿論場上的一些特殊標簽貼給它,我認為是找茬,是吃飽了撐的無病呻吟。這部電影的票房很不理想,遺憾了。這類正能量電影在市場上叫座本來就不容易。但我想說,《我本是高山》充滿了人性的光芒,而且拍得非常質樸。我曾擔心片子里有些做作的東西,但沒有,它拍得很坦率,既沒有掩飾山里女孩子們走出大山的艱辛,也沒有掩飾高考的殘酷?!段冶臼歉呱健菲狈亢艿?,但有的時候好作品就是孤獨的。而且這不妨礙老胡向這部電影的制作團隊表達個人的真誠敬意。”
張桂梅校長接受采訪的時候曾經說過:她在入黨時堅定信念要成為焦裕祿那樣的人;在辦學困難時帶領黨員教師重溫入黨誓詞,一直支撐她的是共產黨員的信仰,是她對黨的承諾,她要做的不僅是幫這些女孩子們走出大山,更是要把她們培養成社會主義接班人。
大家可以看一下華坪女子高中的真實樣子,這么大的字,這么明顯的字,他們卻故意假裝看不見,還罵網友是吃飽了撐的無病呻吟……
最后,說一句:有一些人寧愿相信有上帝,要把張桂梅校長故意歪曲炒作成中國版的修女特蕾莎,也不愿意相信張桂梅校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一個導演吹捧韓國日本電影吹捧人性,我覺得無所謂,但是,老胡,你作為一個資深老黨員,你卻故意忽略掉了張桂梅校長身上最寶貴的黨性,這可非常不應該??!老百姓都看到了張桂梅校長身上的黨性,你一個資深老編輯一個資深老黨員卻沒有看到,你要不要反思一下,你自己的黨性還在嗎?大家應該都記得,幾年前很多公知瘋狂質疑侮辱邱少云等英烈,就是想否定掉英烈們的堅定革命信仰,現在他們又想故意抹殺掉張桂梅校長的堅定共產主義信仰。為什么他們只談人性,卻刻意回避黨性,他們究竟在怕什么?究竟在心虛什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