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加強土地流轉用途管制。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切實保護基本農田。嚴禁借土地流轉之名違規搞非農建設。嚴禁在流轉農地上建設或變相建設旅游度假村、高爾夫球場、別墅、私人會所等。
嚴禁占用基本農田挖塘栽樹及其他毀壞種植條件的行為。嚴禁破壞、污染、圈占閑置耕地和損毀農田基礎設施。堅決查處通過“以租代征”違法違規進行非農建設的行為,堅決禁止擅自將耕地“非農化”。利用規劃和標準引導設施農業發展,強化設施農用地的用途監管。采取措施保證流轉土地用于農業生產,可以通過停發糧食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等辦法遏制撂荒耕地的行為。在糧食主產區、糧食生產功能區、高產創建項目實施區,不符合產業規劃的經營行為不再享受相關農業生產扶持政策。合理引導糧田流轉價格,降低糧食生產成本,穩定糧食種植面積。
工商資本進入農業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但是風險往往不被人重視或者說漠視,一是隨意改變土地用途,打著農業產業化或糧食生產,設施農業、休閑旅游農業的幌子,搞非農非糧產業,或者搞房地產開發,二是有的蓄意囤地,想發農業財。三是土地流轉規模過大,投資隨意,市場不看好,風險難避,給農民帶來租金等損失。四是熱錢涌流,有的還抱有幻想,搞所謂的田園生活,拿地搞小產權房,或借農村舊村改造,投資囤房囤地。
據稱國家正制定“資本入農”具體規范細則,亟需加強監管,有序篩選引入社會資本或工商資本進入農業領域,確保土地用途不變,確保農民利益不受損失。當前媒體熱議農村土地非農化非糧化。資本的逐利性、種糧比較效益低,決定了糧食主產區重農抓糧的積極性很低。非糧非農化往往打著土地流轉、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的幌子,搞花樣翻新的產業園或科技園區,或綜合開發,實則控制農地,搞房地產開發或其他非農項目,發土地財。
有些農地的占補平衡實質上是什么,占優補劣,占多補少,巧立名目,復墾是假,要錢是真,往往打土地開發或買賣的主意。《參考消息》早在2011年4月21日載,美國媒體報道,耕地遭侵占威脅中國糧食安全,文章稱從1996年國家第一次土地詳查時到2008年,中國的耕地共減少833萬公頃。現在耕地已經減至1.2億公頃(18億畝)這一政府設定的“紅線”。
最值得警惕警醒的是耕地良田遭受侵占,大片糧田所謂的“黃土變成金”。一方面耕地的減少,另一方面糧食連續增產,似乎不對稱、不匹配,固然有科技的投入、單產的增加,但是增長有限度,這不由使人對糧食產量產生擔憂。
當前不論是糧食主產區還是銷區,農民種糧積極性都不高,調出糧食的省區逐漸減少。地方政府事實上以“招商引資或項目建設”為重中之重,忽視農業和糧食的思想很普遍,“地方依賴中央,銷區依賴產區,居民依賴市場”的情緒在滋長。甚至質疑糧食庫存太多,把糧食托市收購貶低得一文不值,奉行國際糧價低、有錢多買國外糧食的理念,不少地方是“口號農業”、“咋呼農業”,無序非法占用耕地的現象并未停止過。
這些問題不解決,農業和糧食將會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和桎梏。歷史經驗證明,糧食如果掉下去,幾年甚至十幾年都翻不過來。所以,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從體制機制著手,下真功夫把糧食生產和流通抓好,做到糧食安全萬無一失,必須嚴控耕地農田面積,劃定永久基本農田,落實糧食主體功能區戰略,讓種糧不吃虧,讓吃糧多拿錢。
為確保糧食安全,要未雨綢繆,破解耕地和水資源枯竭的桎梏,建設糧食主體功能區,著力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搞數字游戲,“數字”糧食,不虛夸,實事求是,決不能為獲取糧食直補而層層虛報糧食種植面積,核實核準糧食產量數字,為糧食宏觀調控和決策提供準確科學的糧食產量基礎數字。
實行糧食主體功能區戰略,加大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增加對糧食生產大縣的補貼獎勵力度,實行對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實行糧食調入區對調出區的補償辦法,誰吃糧誰拿錢,解決能種糧的問題。
改變糧食直補方式,探索實行按糧食播種面積或產量補貼的辦法,也可以按售糧進行補貼,逐步探索實行糧價形成機制與政府補貼脫鉤改革,發揮市場在糧食價格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積極推進糧食目標價格,解決誰種糧、會種糧、能種糧的問題。
必須設立工商資本進軍農業的門檻,防止投機農業,或打著農業的幌子,搞非農非糧產業,或是房地產,必須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確保農地占補平衡,落實國土空間主體功能戰略,宜糧則糧,宜工則工,實行生態和糧食主體功能區利益補償機制,確保糧食安全。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