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被公認為全球最大的債權國,截至2013年12月末,中國央行持有的儲備資產3.88萬億美元,對外凈資產1.97萬億美元,但1.97萬億美元的凈資產卻換來了599億美元的投資虧損,投資虧損率為3%。創出30年來的次高,僅次于2011年的-853億美元,比2012年擴大70%。
此次國外投資虧損599億美元,再度激起業內人士對中國對外資產負債結構的討論。但不管如何爭論,現實是無法改變的。2013年中國外匯儲備增加5000億美元;2014年第一季度外儲增加1300億美元。有分析認為,以此速度,今年外儲將增加5000億美元。屆時中國外儲或達4.5萬億美元左右。
給人的印象是,美國大印鈔票,中國照單接收,什么時候是個頭呢?用一些專業人士的話來說,中國一分錢外匯儲備也不應該增加了。在過去10年的大部分年份中,中國對外投資凈收益(中國對外投資與FDI利潤軋差)多是負值。
例如,2013年這一投資凈收益為-599億美元,2012年、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則分別為:-352億美元、-853億美元、-381億美元、-157億美元、222億美元、37億美元。從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出,除了2007年、2008年投資盈利外,其余年份均為虧損。
那么,導致中國對外投資接連失敗的原因何在呢?美國《紐約時報》日前發表的文章認為,2012年,在標普作出不利于美國國債的評級后,中國購買的美國國債預計遭受的投資損失就將高達20%至30%。
據美國官方統計,截至2014年2月底,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為1.272萬億美元。如果將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1.272萬億美元,以最低下跌20%進行計算,將會損失約2544億美元。
這印證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的一個觀點,不管發生那種情況(美元貶值或美債評級下降),中國購買的美國國債將遭受的投資損失最終恐達20%至30%。中國已經使它自己陷入了一個美元陷阱,而且既無法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也無法改變先前使它陷入其中的那些政策。
出人意料的是,面對599億美元的巨額虧損,承擔購買美國國債的國內相關機構卻顯得格外冷靜。一名接近中國監管部門的人士辯解道,要辯證看待投資收益為負。中國作為新興經濟體,由于經驗缺乏,相關配套制度滯后,擴大對外投資也不可能走得太快。改變現狀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毅力。
然而,他們的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由于空中樓閣式的國外投資規模擴張令中國元氣大傷。中國投資機構在購買國外資產(主要是美國國債)之所以屢戰屢敗,不可否認它們自身存在的問題,但這些機構的管理者在決策上似乎太快了。
我們甚至對這些投資機構的身份感覺到模糊,因為我們看不出它是投資機構還是政府機構。事實上,這些投資機構所做的決策在很大程度上是行政級別因素在起作用,而不是純粹市場化的投資收益與風險評估的結果。那么,中國投資機構投在國外,特別是在美國、歐洲的投資屢次失利的根源,就是它這種模糊的內在原因。
對于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投資收入項目在國際收支平衡中的地位會變得越來越重要。這種趨勢如不逆轉,可能在未來10年中,中國將成為“國際打工仔”。因為貿易順差所得到的收入將完全用于支付外國投資者在中國的投資收益,而不是用于輸入產品、資源和技術。一旦出現這種局面,中國的經濟增長將會終結。
回到本文開頭的話,中國出現國外投資虧損599億美元的局面,誰會為此而痛心呢?是政府官員,還是普通百姓?由于中國的資產大多集中在相關管理機構手中,使決策層少數領導在購買國外資產上經常出現“拍腦袋”決策,甚至憑一時的沖動或個人喜好作出決策,往往造成財富的巨大浪費。因此,這些決策者都不痛心,普通百姓痛心又有何用。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