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370航班在飛往北京的途中,突然消失了,先前馬航認為最靠譜的法國衛星照片,居然被證實為一群站在水藻上的海鷗。但非常遺憾,這架載有239人的波音777飛機就這沒消失了,簡直就向被外星人瞬間劫持了一樣。
不過,昨天馬航一位技術官員又承認在飛機失去聯絡后,兩次利用衛星撥打該飛機上的電話,但沒有人回應。我們暫且不再追究馬航的又一次隱瞞和欺騙(雖然,我們的專家多次聲明馬航和馬軍方不敢欺騙,因為他們承擔不起責任,但他們就是做了,也沒有見到專家們所謂的責任到底怎么承擔不起),這是政治問題,我不懂,所以,不討論。
單從醫學的角度說,據報道(http://international.caixun.com/content/20140326-CX03cfra.html),飛機失聯后曾經升至4.3萬英尺(約13106.4米)的高度,并且在此高度維持了23分鐘,而通常情況下氧氣僅能維持12分鐘。很多人都僅僅對此輕描淡寫地說,這么做可能導致乘客窒息昏迷,甚至窒息死亡。
但是,如果真的如該報道所說的這樣飛行,那么,在該飛機上的場景恐怕比所謂窒息昏迷,要慘烈的多。因為在13000米的高空,空氣稀薄,氣壓很低,人體血液中溶解的氮氣等惰性氣體,會因為壓力減小,而從血液中釋放出來,就向血液沸騰一樣。這樣一來,這些氣體可以形成空氣栓子,阻塞血管,導致組織器官灌流障礙。因此,到達13000米跳傘,必須穿太空服(http://tech.sina.com.cn/other/2003-09-02/1516228436.shtml)。此外,人體在這么低的壓力下,還可以發生肺損傷、血管扭曲等傷害。目前,我國記載的民用航空器減壓傷害的報道(飛機高空增壓艙失密致50名乘客高空減壓病情況報道。中華航空航天醫學雜志1999年6月第10卷第2期117頁),如“1996 年6月10日, 由廈門飛往北京的8105航班在海拔8 000 m 高空飛行時, 因機械故障致增壓艙失密, 使乘客發生急性高空缺氧、高空減壓病。其中50余名乘客發生不同程度的頭昏、頭痛、心慌氣短、呼吸困難、耳鳴、耳痛、聽力下降、口鼻流血等癥狀。經搶救小組現場檢查: 11名乘客鼓膜穿孔; 13名乘客血壓偏高, 心率快。”而MH370在13000米長達23分鐘,如果失去密封,則機上人員口鼻等部位流血的情況將會遠遠超過人們想象,確實令人感到痛苦。
同時,如果真的在13000米飛行23分鐘,如果失去密封,機長也很難再獨立駕駛飛機飛行6個多小時。有一個例子可以作為參考,據報道(高空座艙蓋爆破致4 名機組人員減壓病的救治。航空軍醫。2002年10月30卷第5期216頁),“加01 年3 月20 日, 某部在夜航訓練中, 一架轟一6 飛機在8 300 m 飛行中, 第二領航員座位上方座艙蓋玻璃突然爆破, 造成前艙迅速減壓, 4 名機組人員即刻意識喪失, 飛機失控, 帶右15度坡度下降150m。約10秒后機組人員清醒, 將飛機改平。于減壓后7min 下降至5500m返航, 飛行90 min ,在本場著陸。減壓前4 人均未戴氧氣面罩, 座艙蓋爆破后前艙自動供氧, 1 min后機組人員佩戴供氧面罩吸純氧。迫降后4 名飛行人員精神緊張, 面色蒼白, 呼吸急促。航醫立即予以吸純氧并送往場站醫院觀察治療。查體: 4 名飛行人員血壓、脈搏、體溫正常, 均有不同程度的胸痛、咳嗽、關節痛、肢體麻木及全身乏力、頭昏、頭痛等主訴。”由此可見,飛行員減壓后,會出現減壓病,可以瞬間失去意識,在這種情況下,不可能再順利駕駛飛機。而MH370在13000米高空,其減壓病將遠遠超過8300米的飛機。
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高空減壓病,要求飛行員在飛行前進行運動吸氧排氮措施,這樣可以減少減壓病或者減輕其癥狀。但是,目前的空軍數據,幾乎很少有13000米23分鐘的減壓過程,所以,可以想見MH370機內景象確實可能很慘烈,可能并不能僅僅用窒息來形容。
北京大學免疫學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學院路38號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