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妨先看幾條相關時訊,然后再繼續討論。
【1】“占領華爾街”運動蔓延到近1000座城市 美政要攻擊示威者是“暴徒”
據《環球時報》2011年10月9日報道,美國勢頭迅猛的“占領華爾街”運動蔓延到近1000座城市,但它開始遭遇強烈反擊。據美國“The Lookout”新聞網報道,華爾街抗議者們終于獲得他們希望得到的關注。國會眾議院共和黨二號人物坎托周五指責“占領華爾街”的抗議者為“暴徒”。坎托當天在華盛頓對一群保守派人士說,他“越來越擔心”抗議活動中“逐漸增加的暴徒”。
《紐約時報》評論說,“占領華爾街”運動現在出名了,抗議活動的模仿者已經遍及全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羅姆尼譴責他們挑起“階級沖突”,而眾院共和黨領袖坎托稱他們“挑動美國人反對美國人”。據英國路透社報道,紐約市長布隆伯格也痛批“占領華爾街”游行,稱“他們現在所做的,是讓這個城市的工作機會流失”。他說:“金融業是我們經濟的重要部分,如果像他們希望的那樣,導致金融業職位和人才流失,我們就沒錢支付市政員工薪水,沒錢保持公園清潔,沒錢做其他任何事情了。”
【2】“占領華盛頓”游行示威者與保安發生暴力沖突
據新華網2011年10月9日報道,上千名示威者8日下午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游行,抗議大企業對美國政治的影響和美國政府發動的阿富汗與伊拉克戰爭,要求美國政府將更多資源投到民生方面。示威者在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與保安人員發生沖突,保安人員使用辣椒水噴霧阻止示威者進入,場面一度極為混亂。來自北卡羅來納州阿什維爾的示威者萊斯利·博伊德對記者說:“這是一次和平的游行,我們什么錯事都沒有做。”她說,自己的鼻子、喉嚨和眼睛都遭辣椒水刺激,“痛得叫人發瘋”。被辣椒水噴霧噴中的示威者紛紛用瓶裝水相互清洗面部。
示威游行者當天從被“占領華盛頓”運動參與者占領的賓夕法尼亞大街自由廣場出發,高喊“占領華爾街、占領K街”等口號,向國會山下的史密森學會博物館建筑群挺進。K街是華盛頓大律師事務所與游說團體聚集的一條商務街,一向被認為是企業利益影響政治的象征。
示威游行組織者說,他們希望進入航空航天博物館是因為該館展品中包括美國用于特種反恐戰爭的“捕食者”等無人駕駛偵察機。這些偵察機可以長時間在空中巡航搜尋目標,發現目標后可以發射“地獄火”導彈發動攻擊。“基地”組織阿拉伯半島分支重要領導人安瓦爾·奧拉基就死于這種偵察機襲擊。除了“定點清除”恐怖嫌疑人,這種偵察機還在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誤殺、誤傷不少平民。
盡管遭遇警方圍困,示威者仍有人發表演講,另有人敲鑼打鼓,更多的人憤怒地質問博物館保安人員為什么不讓他們進入這一免費的國立博物館。博伊德說:“這也是我的博物館。”來自波士頓東北大學的政治法律專業學生布萊恩·喬丹8日告訴記者,他參加“占領華盛頓”運動是因為他希望結束美國的金錢政治。他認為,在過去一二十年間,國民財富越來越多地集中到1%的人手中,而99%的普通人生活或許還比不上二三十年前,其中產業工人的境遇最為糟糕。喬丹說,他參加游行是想幫助美國回到正確的軌道,這場游行他已經“等了很久了”。
【3】占領華爾街暴露美國社會弊端 英荷有計劃效仿
據人民日報2011年10月9日報道,在西雅圖,警察逮捕了許多在西湖公園示威的抗議者。西雅圖抗議活動是正在進行的“占領華爾街”抗議活動的一部分。“占領華爾街”抗議活動10月8日進入第四周,該活動在繼續向美國全國擴散的同時也出現了新的變化。因為“占領華爾街”一開始是無組織而散漫的街頭行動,但在勢力逐漸壯大后,逐漸受到媒體關注,有美國人甚至擔心,美國是否也將出現類似希臘或倫敦的騷亂。有美國專家指出,這次規模龐大的抗議活動已逐步向聲勢浩大的社會運動演變,暴露出了美國在經濟、政治和社會領域中存在的諸多深層次問題。
美國神話被打破
美國總統奧巴馬6日首次對“占領華爾街”抗議活動作出回應。他說,美國民眾經歷了“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全國各地、各行業都遭受了重大損失,但至今金融行業仍充斥著不負責任的行為,以“占領華爾街”為代表的抗議活動正反映了美國民眾對金融行業的不滿情緒。美國副總統拜登表示,救助華爾街的討價還價已經使美國人民產生不和,美國人民覺得這個系統不公正、不平等。美國國會眾議院多數黨領袖埃里克·坎托7日聲稱,這些示威者都是“暴徒”。紐約市長布隆伯格7日嚴厲抨擊示威者,他說:“金融業是全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他們試圖把金融行業逐出紐約市,我們便沒有資金發薪給公務員,或清潔街區,或做任何事情。”他暗示,市政府希望抗議者自行散去。
南非《郵衛報》7日刊登《華爾街抗議者對兩黨都不感冒》一文指出,盡管抗議者主要關注的是華爾街的行為和經濟不平等,但紐約乃至全美的抗議表明,兩黨的政治家都應該為以犧牲中產階級為代價的保護大公司政策受到譴責。
埃及《廣場報》8日撰文指出,“占領華爾街”活動正在美國如火如荼地進行,而且有進一步蔓延和擴散之勢,美國人事實上已經從中東國家得到了某種啟發和靈感,要走一條適合自己的“革命之路”,尤其是美國也不乏像阿拉伯國家一樣的“草根階層”,他們的許多訴求與阿拉伯民眾是一樣的,這很容易使他們產生共鳴,從而有啟發性和針對性地經營自己的“美國之秋”。
“阿拉伯門”網站8日撰文稱,在阿拉伯國家“司空見慣”的街頭和廣場革命,現在移植到了美國,真是具有“不可思議的喜劇性”甚至“滑稽性”。事態發展表明,美國的神話正在被打破,美國并不是所謂的樂園和天堂,而有它自己的諸多問題,如金融腐敗和資本壟斷等,甚至比發展中國家還要嚴重。
向社會運動演變
此次抗議活動的大本營祖科提公園如今已成為紐約一景,不僅吸引不少老師帶領學生實地訪問,還有許多游客慕名而來。艾莉森·斯科維克勒今年30歲,專門從紐約州趕來參加華盛頓的抗議活動,她對本報記者表示,現在很多年輕人失業,大家都認為極少數美國人占據了國家的財產和權力,而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都被大型金融公司所左右。威斯康星州的綠黨活躍人士曼斯基在臺上告訴抗議群眾:“窮人不再有耐心了。這是一場神圣抗爭,能與廢奴、爭取女性投票權和公民權等運動相提并論,而且就像那些運動一樣,我們將獲得勝利。”
曾參與反越戰運動和民權運動的保羅·弗里德曼指出,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再未出現過如此波瀾壯闊的抗議活動,“占領華爾街”與民權運動和反越戰非常相似,因此能引起全國反響。“占領者”人員組成復雜,既有失業的工人和大學生,也有越戰老兵和家庭主婦,無法給他們劃分政治派別和階級背景。他們的訴求多元多樣,從反戰到反金融大亨,從占領美國到要求免費醫療,既沒有明確目標,也沒有清晰議程。抗議何時結束,抗議將走向何方,示威者自己都有些疑惑。由于營地生活狀況差,一些人逐漸失去熱情,盡管天天都有人加入營地抗議,但也有許多人選擇離開。
有美國專家指出,這次規模龐大的抗議活動已逐步向聲勢浩大的社會運動演變,暴露出了美國在經濟、政治和社會領域中存在的諸多深層次問題,最終可能會對華盛頓的政治決策產生影響,促使他們在諸如投資教育和基礎設施、創造就業、鼓勵創新等方面做出正確決定。
路透社發表題為《占領華爾街,開啟新的抗議時代?》的文章,指出“占領華爾街”運動迅速蔓延到了美國其他城市,引發民眾共鳴。但隨著參加人數不斷增多,問題也日益明顯。抗議者的訴求是否足夠清晰?誰是領導?可以持續多久?誰來管理?這些問題已埋下諸多不確定因素。
英國《金融時報》撰文指出,那些在曼哈頓安營扎寨的人,如果想要得到更認真的對待,就需要做兩件事。首先,做到更加具體,選擇那些真正值得辯論的訴求,比如要求對美國稅法進行改革;其次,抗議者應當承認,華爾街以外的社會也必須承擔一部分責任,包括那些在繁榮時期為了加入1%的精英階層、而舉債過度的99%的人。
英荷有計劃效仿
8日,在英國倫敦,5000多人參加反對戰爭游行,而抗議失業的游行活動則在東約克郡舉行。據悉,9日倫敦還會出現類似抗議活動。另據荷蘭媒體報道,荷蘭的海牙和阿姆斯特丹也計劃在本月15日至16日進行示威活動。但“占領海牙”運動不僅只是針對金融系統,示威活動為各種觀點和利益團體提供了空間,包括經濟危機和利比亞的政治變革等各項話題。
【4】外媒評“占領華爾街”運動 稱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危機
據《環球時報》2011年10月9日報道,美國反華爾街示威游行演變成“占領全國的運動”,這被一些媒體認為是西方制度的危機。西班牙《國家報》評論說,隨著時間的流逝,代議制民主政府被兩個代理人綁架了,一是政黨,他們把政治制度變成由一幫既不負責也不透明的政客控制的政黨政治;另一個是市場,市場控制公權謀私利。這一局面導致的結果就是公共利益被迫退居二線。也正因為如此,盡管世界上的民主國家越來越多,但民主的質量卻出現明顯下降。
日本《行政調查新聞》7日評論稱,一小撮的富裕階層統治著國家,很多人在貧困當中喘息,“資本主義國家的多數是這樣的狀態,由此產生的不滿正在世界掀起波瀾”。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學者袁鵬認為,如果把美國的“占領華爾街”運動和中東革命、歐洲騷亂聯系起來放在世界大格局下看,這種針對政府的群體現象具有近似的本質,對社會不公和貧富差距的抱怨不因社會制度而差異化。
【5】“占領華爾街”或成壓垮美國的最后一根稻草
據人民網2011年10月9日報道,時下,美國的“一個人”和“一個運動”成為世界輿論的焦點。蘋果創始人喬布斯的去世正為無數人所談論,他被尊稱為“美國的驕傲”。一場如火如荼的“占領華爾街運動”,大有發展成“占領美國”之勢,蔓延到舊金山、華盛頓、波士頓、丹佛等50多個大城市。示威者稱他們將在本月占領近150座美國城市,并準備在室外過冬,打一場“持久戰”。
我們最應該反思的,不是喬布斯,而是占領華爾街運動,前者代表美國的過去,而后者,似乎揭示著美國的未來。一場運動揭開了美國社會的瘡疤,由社會矛盾堆積的“冰山”浮出水面,給奧巴馬的連任之路增添變數,有人甚至說,這可能是壓垮美國的最后一根稻草。
示威揭開了美國社會的瘡疤
“占領華爾街運動”是長久以來積聚的社會矛盾的集中爆發,足以讓美國傷筋動骨。自上世紀90年代,美國金融業興起、金融衍生品勃興。“9·11恐怖襲擊”后,美國政府為振興經濟不斷刺激消費,降低利率。貸款機構不認真審查貸款者的信用,實行零首付、零利率,努力刺激消費。華爾街則乘著這個機會,大力推行金融衍生品,謀取高額利潤,制造虛假繁榮。最終金融泡沫破滅,金融危機爆發。美國政府又不能眼看著金融大廈坍塌,因此布什政府時期就通過了7000億美元的救市方案,本質上是用納稅人的錢救濟華爾街,為投機商的巨額壞賬買單。
于是,吊詭的一幕出現了,美國政府用納稅人的錢拯救華爾街,而華爾街的大鱷們卻拿著高薪,領著高額獎金和巨額分紅。以華爾街為代表的資本家們憑借手里的金融衍生工具大肆地撈取錢財,整體所交稅率卻遠低于中下階層。美國的貧富差距不斷拉大,公平正義遭到擠壓,成為美國民眾憤怒的主因。與財富的過度集中相對應的是失業率的上升,美國的失業率仍維持在9%以上,廣義失業率達到了15%,年輕人的失業率達到了20%。在大部分民眾生活水平不斷下降,油價上漲、美元貶值的情況下,美國人生活成本、居住成本、出行成本、教育成本都在上升,這勢必會激化社會矛盾。
分析人士認為,“這些抗議活動是當前美國社會矛盾的真實寫照,說明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政府和監管當局推出的經濟、金融改革措施未孚眾望,美國普通民眾對經濟低迷的失望情緒已積聚到需要爆發的程度”。無論怎么樣,美國社會的兩極分化、貧富差距、政治分裂等深刻的社會問題已暴露無遺。窮則思變,有些美國民眾甚至認為,“這是一場革命,不會消散,規模只會越來越大。”更甚者,有工人運動組織成員在爭取勞工權利,也有社會主義運動組織呼吁“終結資本主義制度”,浩蕩的民眾運動給美國敲響了警鐘,揭開了美國社會的瘡疤。
奧巴馬進退維谷?
轟轟烈烈的民眾示威也將奧巴馬推向焦灼的火焰。“占領華爾街”運動已經爭取到一些名人和組織的支持,其影響似乎仍在擴大。如何應對不斷擴大的示威游行,這是最讓奧巴馬頭疼的。雖然被命名為“占領華爾街”,示威運動并不完全針對華爾街的貪婪。2008年,奧巴馬競選總統之時曾承諾懲治金融大鱷,給富人增稅,但并未兌現,加之失業率未得到改觀,因而此次運動直指奧巴馬政府。共和黨也是標的之一。奧巴馬在國會上提議對年收入超100萬美元的美國民眾征稅,以此作為其減赤建議的一部分,但遭到共和黨杯葛。共和黨人認為美國領取政府救濟的人太多了,要削減政府花在社會保障和福利上的費用等。
有人說,美國的最高權力不在白宮,不在國會大樓,不在最高法院,而是在財團,特別是石油財團、金融財團和軍工財團,而這三類財團的核心是華爾街這個金融財團。當抗議者的矛頭指向華爾街金融大鱷時,他們自己卻漠不關心。選戰在即,奧巴馬無法打擊他們,他們卻能在某種程度上阻止奧巴馬當選。金融業是維護美國霸權的重要支柱,是美國為數不多領先于全球的行業之一。奧巴馬若強力制定監管規定或是稅制來收緊金融業,勢必遭到反彈。對美國年收入百萬美元者征稅的法案尚且不能通過,遑論打擊金融大鱷了。
一邊是洶涌的民意,一邊是反對黨的咄咄逼人,處在平衡木上的奧巴馬左右為難。奧巴馬必須竭力避免大規模的游行抗議演變成騷亂,又要紓解抗議者的不滿情緒,緩解危機。奧巴馬手中其實基本已無牌可打,短時間內不可能降低失業率,也無力對華爾街采取斷然措施,過去幾年的政績屈指可數,充滿著“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悲涼。
其實,華爾街與美國政治經濟從來都密不可分。究竟是美國政治催生華爾街的繁榮,還是華爾街影響美國政治,從來就有論爭。此次大規模示威表面上是指向華爾街、甚至是美國政府和共和黨,深層原因則在于美國的政治經濟體制。美國社會瘡疤的形成,奧巴馬身為總統的無奈,都與此有莫大的關系。美國的未來處在十字路口上,倘若找不到一個有效的紓解社會情緒,重塑公平正義的措施,“占領華爾街”成壓垮美國的最后一根稻草未嘗沒有可能。
【6】網聞博評:99%對1%的民主表決從文化上宣判了“資本主義死亡”
從“占領華爾街”到“占領華盛頓”,從“占領倫敦”到“占領海牙”,有人評論說這是世界99%在搞左翼“大串聯”,也有人說這是“美式文革”引領的世界大民主運動實踐。不過,即使是這種和平的“文斗”抗議,還是遭到了美國警察的拘捕鎮壓,并被美國資本政客指責為“暴徒”行為。但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這場99%們的“美式文革”已經給1%們造成了極大的心理恐慌。隨著這場“占領運動”的繼續燃燒和蔓延,世界1%們的心理恐慌還會進一步歇斯底里。
“不可思議的喜劇性”和“滑稽性”還在于,正是在這個號稱自由民主的西方世界“大本營”,廣大人民群眾用99%比1%的民意表決,宣示了市場經濟的貪婪和資本民主的腐敗,并進而宣告了“資本主義制度終結”。可對這樣的民主意見和民主表達,資本精英政客們先是表現出極度的傲慢與不屑,接著就是專制蠻橫的本性大暴露。
當然,不可能通過文化斗爭“斗倒”華爾街的資本家,也不可能通過道德批判使資本精英們良心發現,更不可能通過“文斗”讓1%們交出政權。所謂有無相生虛實相形,攻心為上攻城為下,或許“占領運動”的意義原本也就在名為“攻城”而實在“攻心”。為公還是為私?為多數人還是為少數人?要公有制還是要私有制?要社會主義還是要資本主義?要光明正大誠實守信還是要陰謀詭計虛偽欺詐?隨著“占領運動”的不斷深入推進,觸及靈魂的道德審判與拷問也就會愈加嚴厲,這將是一場史無前例的世界文化思想啟蒙和人類道德精神復興運動。
更重要的是,99%對1%,這就是正義與邪惡的力量對比。99%與99%的精神共鳴與團結,這就是信心與威力的強大展示。歷史經驗證明,謊言的破產是道義失敗的開始。道義的失敗,是最后徹底失敗的開端。99%對1%的道義勝利與精神勝利,必將是最終走向勝利輝煌的文化新起點。恰便是:
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嗡嗡叫。幾聲凄歷,幾聲抽泣。螞蟻槐夸大樹,蚍蜉撼樹談何易。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明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
【7】鑒古往而知興替,讓歷史告訴未來
亦如網聞博報小社員在此前的《憑什么不許奧巴馬鬧革命?》、《叢林戰爭:“美元帝國”崩潰的前夜》、《美元綁架:中國“入世”的“誤會”?》、《美債危機:“不革命”就會“被革命”!》、《“紐約起義”:“階級斗爭”風動美歐》、《紐約之秋:“占領華爾街”成“數學題”》、《憤怒之年:中國咋成“抗議大國”?》、《全球憤怒:99%對1%大聲說“不”!》、《紐約革命:“救美國”就是救中國!》、《萬眾圍觀:網絡世界的“群體事件”》、《紐約風暴:吹破了美國的民主泡沫》、《全球憤怒:美國民主好呀就是好!》、《國慶追思:“進京趕考”今若何?》、《非常紐約:是做蛋糕還是分蛋糕?》、《快醒醒吧:鬼子已經進村了!!!》、《紐約之問:明天的世界將是什么樣》、《紐約之問:“占領”還是“接軌”?!》、《紐約之問:市場化還是被交易?》、《“階級戰爭”:美國進入“占領時代”?》、《友邦驚詫:市場經濟等于1%比99%》、《美國9.17:黎明前的“被時代”》及《占領時代:美國99%都是“暴徒”?》等《日出西邊/風動中國》系列文章所述,回望來路,從“向錢看”爭先富,到接軌市場化私有化“國際慣例”,到形成出口導向型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再到貧富兩極分化和“黃賭毒黑腐假”沉滓泛起的“道德滑坡”,直到現在的美債危機和“輸入性通脹”危機,我們辛辛苦苦做出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GDP大蛋糕”,卻原來并不定吃也不定用。頂多,只算是給救美國救歐洲救世界作出了“負責任大國”的貢獻。
為何會這樣呢?難道我們不正是從“向錢看”開始,便把“GDP大蛋糕”和美元貨幣真當成了自己的財富嗎?可到頭來,自己真金白銀的物質財富,卻被“虛擬”給了西方富國,而自己僅僅只是落了一堆“看起來很美”的數字和不斷貶值縮水的紙鈔!現在,中國社會的貧富兩極分化和“輸入性通脹”危機,還看不到盡頭。與其說這是以“東莞模式”為代表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已走到了盡頭,倒不如說是“向錢看”的思維模式已經陷入絕境。拜物拜金,反而失財。自私自利,反倒自損自殘。
拜金拜富,就得學習世界上最富裕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接著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西學東漸”,西方資本買辦精英通過世界輿論大合唱,順著中國人“向錢看”爭先富的“求學”愿望,又循循善誘地給我們送來了“科技崇拜”、“市場崇拜”、“GDP崇拜”、“法治崇拜”及“普世價值崇拜”等一整套“西洋套餐”。這里面最核心的教義,還是市場化私有化“國際慣例”,簡稱“市場經濟”。
于是,在這個市場經濟的全球財富盛宴狂歡中,當世界經濟繁榮景氣時,貧窮的中國人以血汗勞動供養美國和西方富國消費。而當經濟景氣低迷危機海嘯來臨時,遭受“血汗錢”縮水蒸發和“輸入性通脹”打擊最慘重的,還是貧窮的中國人。窮國供養富國,窮人供養富人,這究竟是哪門子的“國際慣例”和“普世價值”?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對敵人的視而不見與寬容,就是對國家和人民的犯罪。我們今天實現危機突圍的出路,同樣需要回歸到歷史的起點上再出發!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