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說美國人有創新意識,我看還不如說他們的意識已經發展到了地球人快看不懂的地步。這種意識被發展到了極限的狀態,那就必須要拋開一切內在倫理道德的約束,內在良知的提醒,進入一種目中無人的狀態中。表面上看又可以是打著最道德、最友善、最慈愛、最人道的旗幟,用最隱蔽的手法,實現最不要臉的企圖。
當金融危機之后,中國是投四萬億到實體和民生工程,而美國的七千億讓老百姓的稅款進一步地集中了金融家的口袋里。中國人把創新的精神用在了如何提高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上,而美國人早跨越出了這個局限,那些最優秀的頭腦總在想如何能運用一種合理的模式,把別人的錢忽悠到自己的口袋,自己還懶得點錢順便讓送錢的人一并把錢點了塞進自己的口袋里。這種模式美國已經找到,那就是——慈善事業,一種無煙的產業,不需要印鈔機就能把錢變出來的思維方式。這種新式的事業有點像他們自己發明的傳銷,更高明的是傳銷還有些實物產品,而這個慈善賣的產品是“理念”。
真是太絕了,也只有美國人能想得出,所以他們一直在說,不要低估美國人的創新能力。當IT泡沫破滅后,美國需要的是另一種更有效的、更聰明的產業拉動美國的虛擬經濟,拯救美國岌岌可危的美元霸權地位。現在,想再發債借錢的手段不靈了,就只能靠更高明的手段來騙錢了,這也是為什么中國這幾年來慈善事業蓬勃發展的內在推動力。
前階段巴比繼成立世界最大的慈善基金之后的慈善中國行就是這個戰略行動的開始,來中國圈錢的目的非常明顯。大家不要以為這些慈善基金把所有的資金都用來做慈善的,可以說絕大部分資金是用來逃避稅收,用另一種方式做投資。有美國慈善界人士稱,只有10%左右的慈善捐贈是用來救助貧困地區的,很大一部分錢是直接用來從事金融投機的。華麗的辭藻和對外宣稱只是用來做“障眼法”,配合美國的全球、特別是針對發展中國家的圈錢行動。目前看,慈善事業就是美國自IT奇跡之后的最新式的創新產業,也是最好的平衡債務的方式,一旦做起來那美國就能擺脫金融危機,實現再次新經濟的浪潮。
慈善是好事,當然要提倡,國家有責任和義務推進社會自身的保障體系,可如果整個社會的財富被忽悠進了美國的基金會,這不等同于免費抽中國人的血,來輸入美國人的血管中,最后再發一顆糖說:“這是獎勵你義務獻血的禮物。”這個騙局成敗的關鍵是,如何讓中國人相信,中國人的血放進中國自己的血庫,是不安全的,是要被貪污的,是不和規范的、是不能被合理分配的。中國人的血只有放在美國的血庫里,才是最好的選擇。
不是有什么郭美美宣稱是中國紅十字協會的嗎?不是有人宣傳只有美國的慈善才是中國人學習的榜樣?不是有反偽斗士借“學歷門”打擊了中國慈善機構的營運人了嗎?不是有哈佛中國留學生的八百萬美元捐贈?不是有人還號召企業家說要所有財產裸捐嗎?
一大筆錢,換來的是一種精神、一種體驗、一種責任,發正錢多得沒地方用,該享受的也都享受過了,那就消費感覺吧。又能認識一大批有錢人,進入一個好的“圈子”,那不是兩全其美的好事。于是,中國最需要資金的慈善事業捐獻的人少了,各個需要救助的項目被用來做秀了。中國有錢人實現了另一種美國夢,一種廉價的“心理愉悅”,而真金白銀就以正當的渠道進入了各個美國的慈善基金會。
筆者有好幾個朋友就是以這種方式,進入了某美國背景的慈善機構,先交入會費5000元,至于其他援助項目共同集資分攤費用。短短幾個月,幾萬元就不見了,后來也就不玩了出來了。整個感覺有點類似傳銷,靠沙龍分享、交友、成長小組等方式吸引中產階級入會。如果不考慮參加入會,在朋友面前有種精神低俗、層次不高、修養不夠的感覺,是有一定的精神和心理上的壓力。、
總之,好的理念我們要學習,但反對以好的理念為幌子,行斂財的動機。在此,我想提醒中國的有錢人和即將成為有錢人的朋友,看好自己的口袋,想做慈善,就把錢捐給自己的國家機構,或者自己去做一些慈善項目。最根本的還是自強自立,多搞好實業、多投資新型產業(特別是社會教育)、少喝酒泡K,多喝清茶多看經典,以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和品行為要務。不要以為慈善就是錢那么簡單,要有想象力和創新意識,中國這個社會現在不缺錢,缺的是一種精神、一種社會責任感、一種理想、一種信仰、一種人生使命感、一種真正的發自內心深處的與中國這片大地緊密相連的深刻情感。
順便再說一句:最需要接受慈善的,恰恰是中國的那些有錢人,因為他們已經窮得只剩下錢了。我想請問中國的富人們,你們有能力給予嗎?你們做好心理準備了嗎?你們有能力思考嗎?你們知道自己的使命了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