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在網上讀到我們湖北老鄉、著名的“三農問題”專家李昌平致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的一封公開信,基于“六條理由”希望袁隆平在有生之年放棄雜交水稻的研究,轉向培育常規水稻品種。當時感覺到我們老鄉好像是走錯了門,因為六條理由中最少有一半并不關袁老先生的事。
雜交稻在解決中國人多地少的矛盾上功不可沒。由于它不能自行留種,以至于變成“種業資本家”壟斷、盤剝農民利益的手段,可能是袁老先生始料未及、力所難及的問題。就像“槍支泛濫”現象,我們總不能將罪過歸于武器專家吧。
袁老沒有回應李昌平的公開信,回應的人是一個叫劉石的。劉石說:讓種子物美價廉、讓農民買到便宜種子的想法完全是“家長心態”,種子的定價應該尊重市場規律。
劉石何許人也?與袁隆平一樣,也是種業巨人,所不同的是,他不懂技術,只懂市場。袁隆平是潛心本土種子培育研究,劉石專做外來種子的中國市場經營。他曾任德國MVG AG公司中國區首席代表,負責該公司在華業務拓展。1993年起擔任孟山都遠東公司要職;2001至2009年擔任杜邦先鋒良種國際有限公司中國區總裁,多次獲得西方的商業大獎;2010年入主隆平高科,將這個以雜交稻種子為主營的企業轉向外國的玉米,并使這個本土企業國際化,一年時間使得隆平高科賺了盆滿缽滿。總之,作為自然科學家的袁隆平和作為商人的劉石,各人有各人的成功。就社會意義而言,袁隆平是用雜交稻影響社會,劉石則是將含轉基因的“先玉335”賣遍中國。
兩人都因種子安全問題遭到“炮轟”。袁隆平的雜交稻不能自留種子,專家擔心在天災、戰亂、人禍面前“不安全”;劉石是因替西方國家推銷轉基因種子,造成山西、東北等許多地區老鼠絕跡,從而對人類可能產生“不安全”。
我們湖北老鄉李昌平致袁隆平的公開信經過一個多月的發酵,最近終于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5月9日,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工作會議在長沙召開。中國農科院研究員、著名專家佟屏亞在座談會上說,“2009年,國務院通過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投入科研經費200億元支持轉基因作物的研究。國家一次性投入轉基因研究經費比常規育種研究經費要多出幾十倍乃至上百倍!”佟屏亞據此猜測,不對稱的科研投入促使袁隆平的合作者、學生不斷游說袁老加入轉基因水稻的陣線,還認為袁隆平從原來反對轉基因水稻商業化的態度開始轉變,“提出要做吃轉基因抗蟲食品的志愿者”。
目前,反雜交稻、反轉基因、反“家長心態”的三方處于膠著狀態,讓圍觀者一頭霧水。
把話說明白了并不難理解。李昌平反雜交稻的出發點是種子企業的高額利潤讓農民生畏,只不過正如本文開頭所言,“炮口”瞄歪了一點點。反轉基因的佟屏亞又是與絕大多數人站在一起的,支持李昌平關于“保留中國傳統種子”的觀點。而“轉基因陣線”的羽翼最為豐滿,聲勢浩大,他們認為市場原則高于一切,讓農民買到便宜種子的想法完全是“家長心態”。他們可以用國家的錢“影響”、分化袁隆平隊伍,比較一下洋種子與土專家誰厲害。
“我們國家的種業目前情況不太好,小、多、亂、雜,我們全國有一萬多家種子公司,好多假冒偽劣公司,產品假冒偽劣很多,坑害農民,還有國外的種子公司打到我們國內,來勢很兇猛,蔬菜90%以上的種子是國外。”這是袁隆平最近對記者說的。
據報道,在首輪種子“改革”中,農業部曾出臺文件:注冊資金3000萬元的種子公司歸農業部審批,注冊資金500萬元的種子公司歸省市種子管理站審批。但很多地方政府從保證職工生活和安定團結出發,幾乎所有的縣級國有種子公司都給注冊了500萬元資質。這近萬家注冊資本500萬元種企中除了民營公司、科研院所自辦公司,更有一部分是通過潛規則交錢就能辦證的‘皮包公司’。事實表明,大量沒有生存能力的種企反而活得很不錯。2008年,佟屏亞曾上書國務院,建議將良種補貼“直接發到農民手里”。這項從2002年開始的專項補貼資金至今共投入近500億元,但卻是補貼給種企。實際上,國家補貼由各縣農業局說了算,負責最終的具體分配。而因為農業局會優先照顧本地的小種子公司,補貼額度又相當高,接近種子市場售價的50%,因此,大種子公司的良種紛紛滯銷。
正是在這種亂象繁生中,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當時供職于孟山都中國區的劉石幫助這家跨國種企成功打入了中國市場。而2001年轉投杜邦先鋒良種國際有限公司之后,劉石更是以“先玉335”轉基因玉米種子占領了中國玉米種子市場的最高份額。但此時的劉石已經在一年前轉投了隆平高科。在隆平高科,劉石改作的又是跨國巨頭利馬格蘭,“隆平高科”從此不能“望文生義”了。
據統計,目前在中國注冊的外資(含合資)種子企業已經超過了70家,其中就包括跨國巨頭孟山都、杜邦、利馬格蘭等。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全球種業市場。這其中劉石功不可沒,他當然要狠批“家長心態”。有專家擔心,“再這樣下去中國人吃的糧食都會被外國轉基因品種占領,商業化從一開始就錯了,這次如果還這樣繼續搞下去,種企是賺錢了,最后農民只會越來越苦。”
記得國企改革之初,中央反復強調,要將關系國計民生的行業牢牢掌握在國家手中。糧食是國計民生之本,種子是糧食安全之根,為什么這個“根本”要給西方人捏著?西方人很明白,在戰略上“拿”住中國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糧食。他們不惜一切在中國尋找“買辦”,僅僅十來年,他們成功了。現在中國市場的食用油再找不到真正的非轉基因大豆油;玉米、蔬菜、棉花,還有已經展開的水稻戰場,在沒有硝煙的戰斗中,西方人勝利了。
在長沙會議上,回良玉就種子安全問題講了話。溫總理也有關于“要加強種子市場調控,嚴格質量監管,確保農業用種安全”的批示。但是,我們還沒有看到具體措施。
將種子安全交給資本家、交給西方人,總不是中華民族的福音,中國必須有自己的種子,為了華夏的長遠昌盛,不能做“沒種”的民族。袁老、佟老都是八十開外的人了,又不是商人出身,有能耐PK一下年富力強、見錢眼開的資本家么?悲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