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60人,這個數字比起中國13億多的人口來說好似九牛一毛,和中國的GDP比起來更是不值得一提,去年的GDP是397983億元人民幣。但是可別小看這個數字,這是中國自建國以來最大的海外撤僑行動中撤回的人數,中國僅用了短短10天的時間,就把35860中國公民從已陷入內亂的利比亞撤出,其效率令世人矚目。
我們更不能小看這次行動,三萬多人并不是隨隨便便走個十里八里路就能趕到目的地的,利比亞可是距離中國萬里以外的國家,把這三萬多人撤回國不僅耗資巨大,而且還需要國家有良好的國際關系、外交資源,迅速的組織、協調和動員能力。為此中國在第一時間成立了以副總理張德江為組長的高規格應急指揮部,動員了外交部、交通運輸部、民航總局、大型國企以及軍事力量,不惜代價從海陸空三個方向從利比亞搶運中國人出境。這充分體現了國家領導人“以人為本”的政治理念,證明了中國政府經濟實力、應變能力和動員能力,對外我們可以說了:作為一個中國人是自豪的。
撤僑行動,是世界上每一個國家都有可能碰到的情況。當一個國家陷入動蕩和內亂時,居住在這個國家的外國僑民為了生命和財產安全勢必要盡快離開是非之地,萬不得已的時候,只要保住生命,其他一切都可以放棄。這個時候就要看僑民的祖國如何去做了,一般來說強國和富裕國家是不會允許自己的國民在外面生命受到威脅的。特別引起人們關注的是,和2006年中國的撤僑行動不同,上一次是東帝汶動亂,中國派包機到東帝汶和所羅門群島接回僑民。這回中國首次派出4架軍機和“徐州號”導彈護衛艦參與撤僑行動,在國際關系中動用軍事力量,其實表明的是一種威懾的力量。徐州號導彈護衛艦的武器配備、雷達和電子裝備都是現今國產軍艦中比較先進的,用它對付一般的毛賊,難免有殺雞用牛刀的感覺。徐州艦與海上強國美、英、法、俄軍艦相比可能不一定先進,但是作為一個海上軍事作戰平臺,對付像利比亞這樣國家的海軍,還是綽綽有余的。
這也就帶來一個問題:中國對外軍事原則歷來堅持“三不”,即不軍事結盟、不在海外設軍事基地、不干預別國內政。
這次動用軍事力量撤僑,反映出了中國在國際關系中思路的變化。一方面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國公民和勞工在世界人數眾多、分布廣泛,如何有效地保護中國人在世界各地的利益,是一個新的課題;另一方面也能看出中國軍力投送能力與現實情況相比還有一定的欠缺。中國人在第三世界仍有良好聲譽,這和中國一貫奉行的和平外交原則密不可分,但是中國人在利比亞仍被歹徒襲擊,受傷十幾人,說明中國的國力還不足以懾服不法分子。
英國《泰晤士報》網站說:在昔日羅馬帝國時代,當某位羅馬人發現自己處于困境時,他說“我是羅馬公民” ,找麻煩的人就會嚇得發抖。這一半是恫嚇,一半是威脅。只要說出這幾個簡單的字眼,就能得到保護,他表達的是強大國家必定得到公民的權利、保護和特別的待遇,無論他身處何方,這既是一種保障,同時也是對損害羅馬利益的人的一種威脅。《泰晤士報》接著評論說:中國,這個全世界增長最快的經濟體或許想給本國公民類似的東西。
面對著新的國際形勢,中國的對外軍事“三不”原則是否有必要做出調整?是否需要與利益相關方進行軍事結盟?是否要在海外設立軍事基地?當本國公民生命遭受威脅時是否要干涉他國內政?應當引起我們思考。
或許有那么一天,中國人在外國逃離戰亂地區時,他只要說出下面的話,就不會受到任何人威脅,——“我是中國人”!因為外國人敬仰中國,同時也害怕中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