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時評

對全國糧食“七連增”的質疑

全心全意 · 2010-12-13 · 來源:烏有之鄉
糧食危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這幾天,幾乎所有的官方媒體都在熱議一個糧食“七連增”的神話——  

CCTV焦點訪談12月10日推出了一期《來之不易的七連增.》,新華社12月10日發表了《跨越半個世紀的新輝煌——寫在我國糧食生產實現“七連增”之際》,人民日報12月9日發表了評論員文章《來之不易的“七連增”》, 光明日報12月9日發表了《農業部總經濟師權威解讀:糧食生產“七連增”的背后》,中國網12月8日《農業部:糧食實現“七連增”來之不易》,新華網 12月10日 《糧食生產七連增意味著什么》,財庫股票網 12月8日《2010年糧食總產面積七連增 總產單產均立異高 》,如此等等。  

兩天之內,如此密集的信息鋪天蓋地而來,“七連增”突然就變成了一個極其熱門的網絡詞語。在平平淡淡的2010年即將落下帷幕的時刻,政府終于從中找到了輝煌點,也為自己稍微撿回了些許臉面。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當今世界糧食緊缺、一些國家出現糧荒、我國糧價不斷上漲的“酷冬”之下,中國糧食“七連增”的消息恰如一陣春風吹來,中國廣大民眾頓時心里覺得暖融融的,幸福指數立馬提高了不少,大家終于可以不用再為糧食和糧價的事情煩鬧了!  

然而我國糧食的實際情況到底如何,筆者遠遠沒有官方媒體的那樣樂觀!  

一、今年糧食是不是真的增了產?  

不知道大家是否具有同感,反正對于統計部門的數據,筆者一直都是持有懷疑態度的。筆者認為,今年的“七連增”至少存在著三大疑點:一是數字不可信,二是自然條件不允許,三是缺乏其它方面的佐證。  

1、數字不可信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農業部門的數字:2010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6.48億畝,比上年擴大1329萬畝,增長0.8%;全國糧食總產量為 10928億斤,比上年增加312億斤,增產2.9%。其中,夏糧播種面積4.11億畝,擴大58萬畝,夏糧總產量為2462億斤,比上年減少7.7億斤;早稻播種面積8691萬畝,比上年減少114.1萬畝,早稻總產量為626億斤,比上年減少40.7億斤;秋糧播種面積11.5億畝,比上年增加1386萬畝,秋糧總產量初步統計為7840億斤,比上年增加360.3億斤。  

從中我們看到,今年上半年的糧食是小減,夏糧、早稻減產48.4億斤,如果要達到全年糧食增產,秋糧就必須大增,因此除了秋糧面積增加了1386萬畝以外,今年的秋糧單產也達到了682公斤。  

筆者又從網上搜索了一下各地的秋糧單產數字:2010年,江蘇徐州秋糧平均單產443.4公斤,比上年增加8.7公斤;保定市秋糧平均畝產469公斤,同比增加44公斤;宿州市秋糧單產301公斤,比去年增加14.4%;甘肅省預計秋糧平均畝產239.4公斤,比上年增加8.2公斤;孝義市秋糧預計畝產為205公斤,比上年減少37.87公斤;常州市水稻單產有望繼續保持較高水平,預計單產可達620公斤;黃山市根據農委等相關部門提供的材料和各區縣糧食局調查測算,全市秋糧估計單產460公斤/畝左右,同比添加2公斤……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沒有一家的秋糧單產水平高于全國的平均數字682公斤,那么這個全國的平均數字是因何而來的呢?在筆者看來,這么高的單產水平是不可信的。  

2、條件不允許  

今年的農業生產環境條件也不支持“七連增”的說法,先照搬一下人民日報的原話:“今年是個大災之年,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洪澇、干旱、臺風、泥石流交替襲來。年初西南5省區發生百年不遇特大干旱,農作物受災面積超過1億畝。入汛后多數省份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長江上游出現超1998年的特大洪水,111條河流發生超歷史的特大洪水。在春季農業生產的關鍵時期,遭遇了大范圍、長時間的低溫寡照。極端災害性天氣突發多發,給農業生產造成了異常嚴重的威脅,穩定糧食生產面臨異常嚴峻的考驗……”  

在當今的中國,誰也不能否認中國農業還是靠天吃飯這個事實,就連農業部的韓長賦部長在《焦點訪談》中也肯定地說“我們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靠天吃飯之一局面”。這就是說,如果出現了災情,農作物肯定會減產,只是減多和減少的關系。而在遭受大災之后,糧食產量能夠不滑坡或者不大滑坡,那簡直就可以算是奇跡了。  

可是想不到在遭災之后,特別是遭受了今年這么大、這么多、這么長時間的特殊災難之后,我們的糧食產量不但沒有降低而且還得到了提高,農業部敢于做出這樣的結論,這的確需要超人的“智慧”和“勇氣”!  

為此,我們人民日報的評論員也煞費心機,硬是用加法、減法和乘法幫我們算出了一筆豐收帳(原文:做足“加法”——建立對農民種糧補貼制度,實行“四補貼”;做盡“減法”——全面取消農業稅、牧業稅、農業特產稅、屠宰稅;做好“乘法”——從2004年實行重點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以來,糧食收購價格不斷提高,小麥累計每斤提高0.17至0.18元,稻谷累計每斤提高0.23至0.3元,價格信號強烈,效果倍增),好像中國的民眾都還是幼兒園的水平,根本算不了這個帳!  

別的地方我不了解,但我知道我們當地的情況,小麥受了凍害,肯定是減了產,春播玉米因為病蟲害也大減產,夏播玉米雖然大部分增產,但也有一小部分因為上茬作物收獲遲導致播種過晚而減產。我們這里今年沒有大災,產量都是如此,其它災毀嚴重的地方竟然還增了產,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3、缺乏其它方面的佐證  

既然糧食產量是“七連增”,那么這七年來所增產的糧食都到哪里去了?如果說是被民眾消費了,那以前就不消費嗎?  

既然糧食產量是“七連增”,那么每年的糧食進口減少沒有?這七年比以前少進口多少?  

既然糧食產量是“七連增”,那么國家和民間的庫存增加了多少?據筆者了解,老百姓的庫存是減少了,甚至可以說是基本沒有庫存了,大多數農民在收獲后都把糧食交給了面粉廠。這么說來,如果庫存增多了,那增多的部分肯定在國家糧庫,那么糧食部門有這方面的數字嗎?……  

這些與國家的糧食產量息息相關的數字,我們的官方媒體連一項也沒有做過交待,沒有這些數字佐證,國家關于糧食“七連增”的神話就像空中樓閣一樣很難讓人信服。  

二、豐收之年為何糧價還要猛漲?  

各界人士對今年物價上漲的解釋包括通脹預期、流動性過剩、熱錢炒作等多種原因,但筆者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缺糧引起的漲價,缺口越大漲價幅度也越大。這個好理解,也講得通,但官方堅持要說今年糧食“七連增”,根本不支持糧食缺的說法。  

二是熱錢炒作,由于今年投放的貨幣過多,引發通脹。這一點官方也不支持,非要說什么通脹指數是合理的,尚在可控制中等等。  

農業部官員對此的解釋也同樣雷人:農業部認為,“成本推漲”才是豐收之年漲價的第一重要因素。盡管他們承認豐收之年依然漲價的事實,但陳萌山認為“持續豐收的消息,既排除了此前關于‘減產導致漲價’的解釋,也為下一步的物價調控奠定了基礎”,他甚至還反問記者說,“今年增產了,價格還在漲。如果減產了,那價格會怎么樣?”  

按照常理,糧食多了,糧價就低了,糧食少了,糧價就高了。農業部官員把自己統計出來的增產結果生搬硬套了來作為“成本推漲”依據,是絕對站不住腳的,因為你那個增產結果本身就值得懷疑。對于這一問題,隋鵬飛只提了一句“在總量供應沒問題的情況下,調查表明成本推漲是最主要的”,就含糊了事,至于做了什么樣的調查,他卻沒有了下文。  

到底是成本增加引起糧價上漲?還是糧價上漲引起生產資料價格上漲?依筆者看應該是通脹,不存在誰影響了誰的問題。  

三、從糧食價格上漲中得益的都是什么人?  

一般說來,從糧食價格上漲中首先得益的當然是農民,但是筆者強調一句:農民雖然從中得益了,但得到的好處卻微乎其微,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農民都得益了。  

中國歷朝歷代都不乏拍馬吹捧的幫閑文人,今天也一樣,“七連增”被他們吹上了天,什么“新世紀第一個十年給世界的精彩答卷”啦,什么“跨越半個世紀的新輝煌”啦,什么“太平盛世”啦,什么“領導英明”啦,什么“歷史上從沒有”啦等等,看一下他們的題目就讓人肉麻不已!只要你是一個正常人,沒有不被吹得暈乎乎忘乎所以的。  

但是冷靜下來分析,目前的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農產品價格一路漲,不僅一般城市居民,就連農民們也都開始吃不消了!因為得益最大的只是個別幾個種糧大戶,比如《焦點訪談》里提到的歐春華(8420畝,920萬斤,產量好,價格高,大發了)、孫永利、李檢發、孫豐忠等,其它農民每人就那么一點點耕地,能得到多大的益處啊?就算農民們有糧吃,也不代表他們就有錢花,有肉吃,有菜吃。他們不可能在有限的土地上搞多種養殖種植!再說還有那些因城市擴張、工業占地、災毀等原因而失去土地的農民呢!在當前高昂的物價之下,他們不更是水深火熱了嗎?  

四、“七連增”的奧秘在哪里  

一般在寫農業生產總結的時候,秀才們都有這么個“套套”:減產了就提“靠天吃飯”,把原因歸結為老天不幫忙,就象今年上半年的夏糧減產一樣;增產了呢?就大寫一通政策好、領導重視、工作努力的屁話,把老天爺風調雨順的功勞一概抹殺。  

如果說秋糧增收是因為政策好,那么夏糧與早稻減產是因為什么?難道是因為政策不好嗎?而我們知道,國家的糧食政策今年是至始至終貫穿一致的,豈有什么上半年政策不好、下半年政策好的說法!上面的政策再好,到了下邊會不會走樣?我看是走了樣的!除了糧食直補外,其它的惠農政策能不能落到實處?涉農腐敗有沒有?形象工程有沒有?據筆者所了解到的情況,許多農業工程項目都不能算是惠民工程,而僅僅是為應付檢查和驗收的“材料工程”、“影像工程”、“檔案工程”等。  

面對今年輝煌的“七連增”,農機、水利、農業、氣象部門各說各的功勞,唯獨忘了廣大的農民群眾,忘了老天的賞賜。  

農業部門說:病蟲害防治技術、測土配方施肥、節水灌溉技術、防災減災保護性耕作技術和避災技術、農業機械化技術等一大批新技術,對提高糧食單產和總產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面對嚴重災害,全國50萬名農業科技推廣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巡回技術指導和科技服務,及時將農業科技送到農民手中。(新華社)  

水利部門說:作為“農業的命脈”,農田水利建設的進一步改善也是糧食增產的基礎。某省水利廳有關負責人說,目前全省有效灌溉面積已達多少萬畝,占耕地面積比例提高到多少,旱澇保收田達到多少,如此等等。  

農機部門:糧食實現七連增,作為重要物質基礎的農業機械,發揮了重要支持作用。江蘇省農機局長介紹,農業機械裝備作業效率比人工高出數十倍,在搶農時、抗災害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全省投入農機總動力多少萬千瓦,減少糧食損失多少億公斤。  

氣象部門說:是氣象服務保障了糧食總產七連增, “三秋”以來,他們制訂了服務方案,下發了農業生產氣象服務的通知,加強同農業部門聯系,完善重大農業氣象災害預警機制,適時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及時將氣象預警信息通過各種手段傳送到農戶手中和生產一線,將氣象災害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云云……
   只有一個部門在這次的邀功請賞活動中是個例外,它表現出了無比“謙遜”的優秀品質,很值得其它部門學習,這個部門就是我們的統計部門!雖然它從頭至尾沒有一句表白,但地球人都知道:“七連增”最大的功臣,根本不是農業部、水利部、氣象局、農機局,更不是老天爺,而是我們勞苦功高的統計部門!  

   

   

   

二0一0年十二月十三日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2. 弘毅:警醒!?魏加寧言論已嚴重違背《憲法》和《黨章》
  3. 這是一股妖風
  4. 公開投毒!多個重大事變的真相!
  5. 2001年就貪污23億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國內,也叫認罪悔罪減刑?
  6. 吳銘|輿論斗爭或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7. 李昌平:我的困惑(四)
  8. 你要反“極左”,就必須得弄清楚這幾個基本問題
  9. 熬鷹
  10. 經濟工作會議全解讀(一)當前的困難有哪些?國家的判斷釋放了什么信號?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3.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5.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6. 弘毅:警醒!?魏加寧言論已嚴重違背《憲法》和《黨章》
  7. 這是一股妖風
  8.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9.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10. 朝鮮領導落淚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4.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7.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8.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9.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0.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澤東遭受了三次打擊
  2. 大蒜威脅國家安全不重要,重點是他為什么會那樣說
  3. 鐵穆臻|今年,真正的共產主義者,要理直氣壯紀念毛澤東!
  4. 《鄧選》學習 (十一)發展速度
  5. 歐洲金靴|“一切標準向毛主席看齊!” | 欣聞柯慶施落像上海福壽園
  6.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