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精準的戰略測試(續)
在23日,和朋友對賭,我預測這次釣魚島事件只是老套的戰略測試,隨著日本政府拿到測試參數,事件就將“體面地結束”;如果我國有更多的意愿,也可能把此次事件導入到反測試。
不出所料,雙方選擇了“體面地結束”。其實,無論選擇是“體面地結束”,或是選擇“反測試”,都是各有利弊。如果選擇前者,就意味著我國無意在可預測的時間內不會壓縮日本政府在中美肩膀上跳舞的戰略騰挪空間,其好處就在于使地美國政府無法施展其所謂的“靈巧外交”,壓其盟國共同對中國的金融政策提出挑戰,緩解我國的經濟壓力;其弊端就在于使得日本、韓國、東盟等政治力量會在合適的時機繼續會以新的形式制造同樣的游戲,周而復始。
真正的問題在于,既然中美雙方都無法在這次測試中拿到可供自己用來對對方施加戰略壓力的測試參數,中美雙方將不得不再次直接面對面討論一些重大的問題。在這里,需要關注的不是討論的結果,而是討論的進程。討論的進程就是問題制造的進程,就是戰略機會創造的進程。不能不承認的是,美國政府是一個極其善于利用這種進程制造問題,從而為自己創造機會的政府。
在目前的國際環境下,美國對中國制造問題的效果取決于它與歐盟、俄羅斯等主要政治力量的利益交換狀況。顯然,美國政府正在衡量,再有幾天,就會看到美國政府的選擇。雖然還看不到美國政府如何選擇,但是美國的戰略思想家還是表達了他們基本的戰略構想。這就是:以擴大中美的”共同利益“為切入,固化雙方的不合理分工,使得中國成為美國金融資本繼續展示其全球控制并肆機轉移經濟危機的基地。
面對壓力,我們無法討論我國的金融政策,只能說:保持獨立的金融政策和體系是中國打破各種壓力的基本前提。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