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如煙”“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等觀念影響下,一段時間出現了熱衷揭秘、野史走紅的現象。有報刊登文章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在稱贊和認可聲中,也出現了一些“雜音”。這些人聲稱,揭秘是對“歷史真相”的還原,有助于全面了解歷史。對于這些聲音,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重視。
任何歷史都有一些規律。例如,有正史必有野史,而且相比正史,那些看似繪聲繪色的歷史揭秘、奇聞軼事似乎更能挑動讀者神經,讓讀者更感興趣。例如,我們曾有陳壽的《三國志》,也有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前者是正史,后者是史傳文學。陳壽將散見于朝野中各種各樣的材料進行了嚴格鑒別,最后寫成了正史。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出來后,把那段歷史說得活靈活現,結果讀《三國演義》的人比讀《三國志》的人更多。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人們對野史感興趣并不足為怪。但是,必須認識到,野史雖看似更有趣卻有失嚴謹和準確,所以,對于野史要保持科學的分析態度,如果不加辨別地把其當正史讀,就會顛倒是非。
再如,歷史研究總是要向前推進的。歷史學家對世界上的主要歷史事件達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見,但是多年以后,很可能隨著新的事實證據的發現,某些事件又出現了新的說法。這是正常的歷史研究的發展。但是,如果不是基于科學的歷史分析、客觀的歷史判斷,而是拿一些所謂歷史片斷來質疑固有的對歷史的基本判斷,以偏概全,并美其名曰為反思歷史、還原真相。這只能是混淆視聽。舉個例子,有些人對近代反侵略斗爭進行了不同于傳統的解讀,對西方殖民戰爭和侵略進行肯定而不加辨析,強調西方侵略是對近代中國的積極“刺激”和“震醒”,認為西方侵略對中國近代現代化起著重要的示范作用。還有人認為,近代中國人民若不反抗西方侵略,“如果當時執行一條‘孫子’戰略,隨便搭上一條順風船,或許現在的中國會強盛得多。比如追隨美國,可能今天我們就是日本。”還有人熱衷于美化、拔高像慈禧、琦善、李鴻章、袁世凱等歷史人物,而對林則徐、譚嗣同、孫中山等則加以非難、貶低。如此揭秘、如此“考據”,就與歷史研究的發展相去甚遠了。
在思想越來越多元的當下社會中,出現各種對歷史的解讀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大眾對不同的解讀缺乏基本的辨別能力,甚至把真善美當成假丑惡,混淆了大是大非,就有問題了。從上述分析就可以看出,一些所謂的揭秘、歷史還原,并沒有站在客觀、科學的歷史分析的立場上,很多是抱著戲說、獵奇、嘩眾取寵等動機,基于這種動機和心態重新解讀歷史,是很難得出客觀結論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孔子2565周年誕辰研討會上曾明確表示,“中國共產黨人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者,也不是文化虛無主義者”。這個論斷告訴我們,在一個日益多樣、快速變化的社會中,究竟應當確立怎樣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今天,再來分析種種對歷史的錯誤觀念、批評歷史虛無主義,是因為歷史是走向未來的橋梁,歷史虛無主義所反映的不僅是對待歷史的態度問題,而且是對待現實甚至未來的態度問題。當然,對歷史事實的科學認識與現實中人們對實踐的認識一樣,并非一次就可完成,它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但對歷史的認識,必須遵循歷史唯物主義,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任意曲解,隨意歪曲,以偏概全。只有這樣,才能把握住歷史的主流、主題和本質。也只有這樣,才能驅散歷史虛無主義的迷霧,堅定信心,奔向更美好的未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