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在2014年11月29日舉行的臺灣地方選舉中,國民黨遭遇慘敗,臺灣政局因此發生重要變化。隨然和平發展仍是兩岸關系的大勢,仍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但島內藍綠格局的改變也會引發一些擔憂,同時又可能帶來機遇。
在這個大背景下,環球時報、昆侖策研究院2015年1月6日聯合舉辦臺灣政局走向與兩岸關系報告會,現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原國臺辦副主任、海協會副會長王在希做了主題報告,題目是:《臺灣地方選舉后的形勢變化與發展走向》。王在希在報告中,結合島內政局的最新形勢,對未來臺灣政壇的走向和兩岸關系的發展做了深刻剖析。
【專論】黎鳴:
臺灣地方選舉后形勢變化與發展走向
去年底臺灣“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出現前所未有的慘敗。島內局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藍綠板塊逆向移動,年輕世代異軍突起,民進黨氣勢上揚,柯文哲現象進一步發酵。明年初臺灣將舉行最高領導人和“立法委員”選舉,臺灣島內再次面臨錯綜復雜的形勢。
臺灣“九合一”選舉情況及其影響
去年11月29日臺灣舉行的“九合一”選舉,是臺灣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地方選舉,共選出6個直轄市長、16個縣市長、168個鄉鎮長、8000多個村里長,選舉范圍波及整個臺灣地區。由于這場選舉是2016年“總統”大選的前哨戰,因此格外引起兩岸矚目。
此次選舉投票前,各方都估計國民黨會輸,但都沒有想到會輸得這么一敗涂地。在臺灣地區22個縣市中,國民黨只獲得6席,民進黨獲13席,另外3席為無黨派獲得。
在占臺灣人口65%的關鍵的6個直轄市中,國民黨只險勝了一個新北市,丟掉了5個。作為國民黨大本營的臺北市和戰略重鎮臺中市雙雙淪陷,徹底打破了“北藍南綠”的傳統政治版圖,臺灣中部作為藍綠分界線的濁水溪防線終于被突破,幾十年來藍大于綠的戰略態勢徹底改變。這是國民黨去臺65年來在地方選舉中遭受的一次最為嚴重的慘敗,對已有120年歷史的國民黨來說是一次毀滅性打擊。
從觀察選情的另一個重要依據——政黨得票率來看,國民黨現在只占四成左右(按藍綠分是43:57)。國民黨執政區域面積只剩下臺灣三分之一,人口只有四分之一。民進黨執政的13個縣市,加上柯文哲的臺北市,已成立“縣市長聯席會議”,與“行政院”分庭抗禮,“地方包圍中央”的態勢已經形成。鑒此情況,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行政院長”江宜華被迫雙雙宣布辭職,由朱立倫接任國民黨主席,“行政院長”由原副院長毛治國接替。
國民黨此次選戰失敗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結構性的深層次的原因,也有操作上技術層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整個島內大環境對國民黨不利,長期積壓的各種社會矛盾在此次選舉時集中爆發。國民黨馬英九上臺執政六年來,由于執政團隊太弱,內部派系斗爭不斷,加上在野勢力制約,因此沒有靚麗政績,經濟上不去,改革不到位,社會治理差,廣大選民由希望、期待,變為失望、不滿。加上分配不公,導致貧富差距拉大,民怨沸騰。六年來,普通民眾的工資沒有增加,而物價不斷上漲;青年學生找不到工作,看不到未來,對前途失去了信心,產生集體焦慮。去年三月臺北市爆發的幾十萬學生參加的、以“反服貿”為導火線的“太陽花”學運,就已凸顯臺灣民眾尤其是年輕世代對臺灣社會現實、對國民黨當局的強烈不滿。這次選舉,實際上是他們用選票懲罰了國民黨馬英九,出了一口氣。
2、臺灣年輕一代已走上社會政治舞臺,國民黨僵化保守與民意脫節。這次縣市長選舉,30歲以下的年輕世代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充分利用網絡新媒體,進行組織宣傳,爭取中間選民,讓國民黨束手無策。國民黨靠打傳統的組織戰、靠地方派系樁腳已經失靈。國民黨不僅高層面臨人才斷層,黨員隊伍也全面老化,后繼乏人。反觀民進黨,近六年來蔡英文重視培養年輕人,利用“小英基金會”等機構,做青年學生工作,取得成效。民進黨高層也基本實現了新老交替。在此次臺北市長選舉中,柯文哲競選總部有多數千名的年輕志工,大多自發參與,熱情很高。而連勝文競選總部則相對顯得門庭冷落。新任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坦承,“臺灣經濟發展成果集中在少數資本家,沒有照顧到全體人民,這才是國民黨失敗的關鍵”。國民黨副主席、前臺中市長胡志強在敗選后承認,國民黨最大的問題是與民意脫節。
3、候選人個人的背景和素養,也是國民黨敗選的一個重要因素。此次選舉,國民黨候選人大多是官二代、權貴子弟,有的本身就是是國民黨高官。如臺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是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兒子,桃園市長候選人吳志揚是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兒子,新北市長候選人朱立倫是臺灣政商巨頭高育仁的女婿,臺中市長胡志強是國民黨高官。媒體戲稱現在臺灣有 “新四大家族”:連家、吳家、郝家、朱家。這次選舉民進黨制造“階級對立”輿論,打著“反權貴”的旗幟,點燃了民眾仇富、仇官情緒,對國民黨殺傷力很大。連勝文在臺北市本來有許多優勢,他有國民黨高層支持,有大財團鼎力相助,有大陸多數臺商相挺,有足夠的財力,有一流的競選班子,但一頂“權貴子弟”和“官二代”的帽子,就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使他一直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相對而言,民進黨的候選人大多出身中下層,臺北市無黨派候選人柯文哲是個醫生,他們比較接地氣,易被廣大選民接受。
4、國民黨內部分裂不團結,是其敗選的一個致命原因。國民黨這次選舉失敗,很重要一個原因是內部四分五裂,協調不起來,面臨危機,卻沒有危機意識。王金平自始至終與馬英九不合作。連戰與馬英九在公開造勢場合配合默契,合作無間,但私底下彼此互相猜忌,同床異夢。不少深藍選民因對馬政府取消軍工教人員福利待遇不滿拒絕投票。國民黨各縣市候選人之間,也未能互相合作,資源共享。
5、國民黨在選舉策略包括戰略運籌上存在嚴重失誤。國民黨在此次選戰中主打經濟牌、兩岸牌、悲情牌、藍綠牌,但都失效。因為臺灣的民意包括價值觀現已發生深刻變化,“求新、求變”已成了臺灣民眾的普遍要求。國民黨跟不上變化的時代潮流,依然相信藍綠板塊,相信基本盤,相信地方派系樁腳,相信只要通過催票、提高投票率就能贏,自然失敗。柯文哲在臺北市長選舉中打出了“結束藍綠惡斗、實現族群和解、推倒意識形態高墻”的口號,一下子抓住了民心。
民進黨在此次選戰中策略運用比較得當,他們淡化“統獨”色彩,主打“民生牌”,把所有社會問題都推到執政的國民黨馬英九頭上。其競選戰略是穩住南部,突破中部,搶占北部,把臺北市讓給柯文哲,避免內耗。現在看來,藍綠基本盤盡管還在,但情況已經出現重大變化。
國民黨若還繼續內斗,2016年選舉沒希望
國民黨現在問題的嚴重性在于敗選之后未能深刻反思和認真總結教訓,繼續在搞派系內斗。朱立倫正式接任黨主席后,試圖與馬英九政治切割,與馬團隊之間合作勢將成為問題。原來有可能成為下屆“總統候選人”的吳敦義,與朱立倫之間關系也極為微妙。 “立法院長”王金平關心的是國民黨主席易人后撤銷對他的黨籍處分案。臺灣輿論認為,國民黨高層現在出現馬、朱、吳、王“四駕馬車”式的多頭政治局面。
2016年臺灣即將舉行的“總統”大選,國民黨候選人估計是現任“副總統”吳敦義,或剛剛卸任的臺北市長郝龍斌。原來呼聲較高的朱立倫明確表示不選2016。未來國民黨可能再次出現黨政分離的局面。
民進黨下一屆“總統”候選人已基本明朗,現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黨內已無敵手。由于這次選舉民進黨大獲全勝,三分天下有其二,蔡英文氣勢上揚,志在必得。蔡英文和陳水扁不同,陳水扁功利性很強,做人做事都很張揚。蔡英文相對比較低調,處事比較理性,說話留有余地,表態模糊,不露心跡。通過這次學運,蔡英文在臺灣青年學生中得分較多。
現在距離2016年臺灣大選還有一年多時間,還存在各種變數。國民黨新領導人如果能夠團結內部,并提出耳目一新的選舉訴求和施政措施,在后年的“總統”和“立委”選舉中也不是一點沒有希望。但總的看國民黨與民進黨的實力對比在進一步朝著有利于民進黨的方向發展。另外,2016臺灣大選不能排除類似柯文哲的中間勢力會出來參選。過去臺灣選舉結果經常令人跌破眼鏡,情況瞬息萬變。
李登輝、陳水扁20年推行“去中國化”、“臺獨化”教育,在臺灣年輕一代已經產生效果。國民黨與民進黨在爭取年輕人問題上已經失敗。未來國民黨可能進一步朝著臺灣本土化的方向發展,甚至有可能再次出現分裂。臺灣知名政論家南方朔不久前發表文章,公開鼓吹中國國民黨易名為臺灣國民黨,以利在臺長期發展。朱立倫提出的“內閣制”和“憲改公投”主張,使得臺灣未來政局充滿了各種變數。
從民進黨目前情況來看,以蔡英文為代表的中生代已控制局面,創黨元老正逐步淡出,“四大天王”退居幕后,賴清德、林佳龍等一批中青代已經脫穎而出。去年三月臺北爆發的“太陽花”學運,主要骨干也都是蔡英文的子弟兵。
民進黨最大的問題是“臺獨”黨綱。如果民進黨不能確立起一項既能為臺灣多數民眾所認同、也能為大陸所接受的兩岸政策,實現政治轉型,即使僥幸上臺也是不穩定的。
過去六年來,兩岸關系已經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了歷史性轉折。兩岸已經簽署了21項協議,實現了三通直航和大陸同胞的自由入島,兩岸經濟已實現一體化,兩岸民間已實現全方位寬領域的大交流。這些都為未來兩岸關系健康穩定地向前發展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兩岸和平已成為島內各黨派的基本共識和最大公約數。相信未來即使臺灣再次出現政黨輪替,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大趨勢不會根本逆轉。
(作者是昆侖策研究院副院長、高級研究員;本文以《國民黨不改內斗,2016沒戲》為題,摘要發表于《環球時報》,此為全文,轉載請注明來源:昆侖策研究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