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治史護國必須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思潮
11月12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聯合主辦的“歷史虛無主義評析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秘書長、黨組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總編輯、《歷史研究》編委會主任高翔出席并講話。
與會學者圍繞歷史虛無主義的思想根源、認識誤區及其在現實生活中的表現等問題,就如何治史護國、拒絕歷史虛無主義進行了深入研討。
歷史虛無主義是錯誤的政治思潮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當前,對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評析,是關系到中國史學健康發展和當前意識形態的重要問題,更關系到歷史走向問題。
長久以來,歷史虛無主義從未遠離學術視野。20世紀90年代以來,打著“還原歷史”、“重評中國近代史”的旗號,歷史虛無主義思潮以“歷史選擇論”為指導,用轉換歷史主題、假設歷史事實,甚至偽造史料等手段,虛構出“告別革命”、“范式轉換”等命題。盡管以往對其的批判取得很大成就,但近年來,該思潮又以“學術研究”、“理論創新”的面目卷土重來,并呈現出新特點。
高翔指出,歷史虛無主義思潮以史學研究為名,并非是從事單純的學術討論,本質上是一種政治思潮,企圖從根本上顛覆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要改變中國的社會政治制度。如果任其繼續蔓延下去,必會造成破壞性的歷史后果,不但會改變史學的學術生態,而且有可能改變我們的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態。
高翔強調,卷入這種思潮的有史學界的研究者,但絕大多數是史學領域以外的人。學術界內部圍繞史學具體問題進行討論是正常的,學術切磋和砥礪是有必要的。但是,不遵循學術規范,肆意歪曲歷史史實,否認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鼓吹反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是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典型特征。從整體看,歷史虛無主義妄圖通過否定中華五千年歷史優秀文化,否定近代以來中國歷史傳統;通過否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否定共產黨執政的歷史合法性;通過否定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否定中國共產黨執政的現實合法性、理論和實踐的合法性。其用精心挑選的歷史碎片,歪曲篡改歷史,并呈現與后現代思潮、文化保守主義思潮的合流趨勢,其危害性需要警惕。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卜憲群表示,在學術研究中,當前這股思潮的突出表現是質疑和淡化馬克思主義對歷史研究的指導地位,甚至直接指責馬克思主義就是歷史虛無主義。由于打著學術研究的幌子,一些歷史虛無主義的文章體系看起來非常完整,邏輯很清晰,有“思想”,有“內容”,有“條理”,更具隱蔽性、迷惑性和滲透性。
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歷史虛無主義在史學研究中的問題表現十分突出,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宋月紅表示,歷史虛無主義表現為,從史料到史觀、從歷史本題到歷史理論,任意打扮歷史、撇開歷史條件渲染歷史上發生的失誤與錯誤,碎片化消解、歪曲歷史的主題與本質,顛覆歷史常識常理,混淆顛倒歷史是非,從歷史領域與唯物史觀爭奪輿論導向和話語權,并向社會推行其意識形態和價值觀。我們需要長期警惕并與之較量和斗爭。
需了解深刻的社會背景與思想淵源
歷史虛無主義并不是一個純粹的學術流派,是社會在急劇動蕩變動中產生的一種思潮和傾向,如何看待它,就需要了解其深刻的社會背景和思想淵源。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武力從主客觀兩方面分析了社會原因。從客觀來講,一是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急劇的經濟、社會、政治、對外關系的變遷,導致文化和階層利益多元化,加上市場經濟不成熟條件下的拜金主義盛行,必然會在意識形態上有所反映,于是有些文化人和學者為了個人利益,把學術和知識當作牟利的手段。二是快速的信息化使個人發表意見的機會大大增加,成本降低,教育的普及使得歷史學的門檻也隨之降低,這就難免出現泥沙俱下、魚龍混雜的狀況。
從主觀來講,武力認為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世界經濟政治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這種變化使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理論、制度到道路,對西方資本主義制度和文化都產生巨大沖擊,而中國這種影響和發展勢頭還在進一步擴大,這在主觀上導致了西方政治家、理論家出于維護自己國家利益的需要,產生了從文化上對中國的遏制,要消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理論和制度,這是一場意識形態領域中沒有硝煙的戰爭。與此同時,出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對歷史高度重視的情結,越來越多的社會群體都進入了歷史學領域中,把自己知道的歷史細節和認為的歷史真相拿出來“曬一曬”,但由于缺乏歷史專業的訓練和對歷史整體的把握,經常表現為知識和判斷的片面性和碎片化;另一類人則出于對自己在現實社會中地位和遭遇的不滿,往往借古諷今或發泄情緒,結果在不少歷史問題上愛走極端,喜歡挖掘和宣傳負面史實,以達到引人關注的目的。
20世紀70年代以后,后現代主義逐漸影響到歷史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史研究所研究員于沛闡釋,后現代主義史學的觀念中,歷史不過是“那些稍縱即逝”的沒有內在聯系的“事件”的堆積,通過解構宏大敘事去碎化歷史,用顛覆的方法去否定一切,否定歷史事實的客觀性,否認歷史規律的客觀存在,這與唯物史觀觀察歷史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歷史虛無主義的基本理論、思維方式、研究方法以及價值判斷上,都有后現代思潮的語言,也是后現代史學的標本之一。
學者們表示,歷史虛無主義的實質是唯心主義的歷史觀。在反對人民革命、反對共產黨領導地位和社會主義道路等問題上,新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思潮有高度的觀點趨同性。
堅持唯物史觀觀察歷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怎樣對待本國歷史?怎樣對待本國傳統文化?這是任何國家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都必須解決好的問題。”“我們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者,也不是文化虛無主義者,不能數典忘祖、妄自菲薄。”
對于如何識別和應對歷史虛無主義,高翔指出,當前要加強史學理論建設,真正完整掌握唯物史觀,才可以不斷開辟新境界,要加強科研人員、尤其是中青年學者唯物史觀的訓練,繼承和弘揚馬克思主義史學,并不斷開辟新領域推向前進;史學家要抱著高度敏感的態度,不斷把馬克思主義社會形態理論和社會發展理論進行豐富和創新。
“一個民族如果完全沒有宏大敘事,只有雞零狗碎的研究,這個民族的學術就沒有思想和靈魂,不可能和國際學術界展開平等的有尊嚴的對話。現在歷史學研究太細碎,總認為研究所有的歷史事例就能發現歷史規律,這其實是誤區。16世紀后人類歷史的重大問題幾乎都能找到充分的資料證明它是合理的,也能找到充分的資料證明它是不合理的,關鍵是如何駕馭歷史和解釋歷史,希望歷史學界在保持實證分析傳統的同時,更多地還要進行理論概括和駕馭,上升到哲學層次進行思考。”高翔強調。
卜憲群也提出,必須堅持唯物史觀來觀察歷史;要加強學理研究,科學地辨明真理;要樹立為人民研究歷史的精神。談到唯物史觀,他闡釋到,唯物史觀觀察歷史的方法與后現代思潮是截然不同的。唯物史觀揭示出的歷史不能任意選擇的科學原理告訴我們,要從歷史發展的全部真實情形出發去解釋歷史,堅持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堅持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是推動人類歷史向前發展的科學觀點,來分析研究和觀察歷史,歷史虛無主義就無處遁形。
武力表示,當前我們還面臨兩大任務,一是提高歷史學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和能力,加強學科建設和對重大歷史問題的深入探討,既撥亂反正,也要進行細節研究,充分發揮歷史學存史、資政、育人、護國的作用。二是要進行歷史學科學性和世界觀方法論的普及教育,使民眾認知歷史的能力與關注歷史的熱情和信息化相匹配。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