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5月初轉基因座談會之后,6月30日又一場轉基因作物征詢座談會在農業部召開。
兩次會議相距不到兩個月,轉基因問題繼續“發酵”。
7月12日,一位參加會議人士透露,與此前不同,這次會議由農業部主持召開,而不是此前的國務院某辦;在內容方面,前一次會議是關于轉基因水稻商業化問題,而新一次則是關于轉基因技術座談。
此前曾參加過國務院座談會的中國農科院作物所退休研究員、玉米專家佟屏亞也參加了農業部這次會議。在會上,他表示,今天中國農田里已經大片地種植轉基因作物了,有“違規商業化”玉米,也有轉基因水稻,并希望能嚴懲違規轉基因。
通報與座談
此次座談會規模較大,除了對轉基因持不同意見的人士外,農業部、科技部、衛生部、環保部等多個部門均有人員參加。會議一個重要內容便是通報前述部委的一項調查結果。
由農業部、環保部、科技部、衛生部和國家質檢總局組成的五部委聯合調查組,在山西、黑龍江、吉林、山東、廣東等多個省份對轉基因生物安全進行了調查,而調查的主要目標便是“先玉335”。
一直以來,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先玉335”,極有可能是一個轉基因品種。《轉基因戰爭:21世紀中國糧食安全保衛戰》的作者,云南財大教授顧秀林在一篇名為《立即叫停轉基因農作物在中國的商業化計劃》中指出,中國多個種子科研機構的審定曾經指出,先玉335具有中度到高度抗玉米螟的性狀。在育種和審定中、在爭議發生后,美國杜邦先鋒公司都沒有提供它擁有專利的該玉米品系是否轉基因的法律證明。
她指出,在中國種植雜交玉米先玉335較多、時間較長的地方,實地調查和網絡信息證實,大范圍的、嚴重的生態異常已經發生,和實驗室動物飼喂轉基因食料的已知結果,是高度吻合的。
不過,據此次會議上五部委通報稱,“先玉335”并不含轉基因成分。
但該結果并不讓在場的一些人士信服。前述參會人士表示,會議并沒有公布具體檢測結果,只是口頭通報。
“先玉335”是上市公司登海種業、敦煌種業)拳頭產品。
先玉335,是美國杜邦先鋒選育的玉米雜交種。杜邦先鋒2002年與登海種業合資成立登海先鋒,登海種業占51%股權;2006年又與敦煌種業合資成立敦煌先鋒,敦煌種業也占51%股權。兩家合資子公司均從事先玉335的制種和銷售,只是各自推廣的區域不同。
玉米專家佟屏亞指出,先玉335熱銷為登海種業和敦煌種業業績貢獻占去半壁江山。2010年,敦煌-先鋒為母公司貢獻凈利潤1.80億元。登海-先鋒為母公司貢獻凈利潤1.49億元,拯救登海種業沉沙“覆船”之危。
此外,佟屏亞在會議上發言指出,此前被指為“違規商業化”的玉米品種,在四川、湖南、貴州、遼寧、吉林等省已種植幾十萬畝,估計今年至少又有幾百萬畝農田可能被“污染”。佟屏亞希望能夠嚴懲違規轉基因,重塑農業部公信力。
失控的轉基因
佟屏亞所指的“違規商業化”的玉米品種,即“登海3686”、“中農大236”、“中農大4號”等。
2010年12月,農業部發布的1504號《公告》,共有27個玉米品種被停止生產,并要求自公告發布起一年內徹底退出中國種子市場。在這27個玉米品種中,就包括前述三種以及“鐵研124”等品種。
不止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本報稱,“登海3686”所以被勒令停止生產,原因是屬于違規商業化的轉基因玉米品種。登海3686為上市公司登海種業(002041)旗下產品。
農業部每年都會頒布一批停止生產的種子名單,這些種子都因為老品種的緣故“上榜”。“一般都是5年以上的,甚至8-10年的。”但去年名單中“蹊蹺”的地方在于,“登海3686”、“中農大236”、“中農大4號”和“鐵研124”并不是老品種,甚至還是新品。
據當時的公告顯示,“鐵研124”、“中農大4號”通過國家審定得最晚,時間都是2009年,“中農大236”、“登海3686”是在2006年,而其它品種都是在2003年之前。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這幾種品種都被查出是轉基因,按照相關規定,任何人傳布或種植轉基因主糧作物都是違法的。但這幾種品種當初都是按照非轉基因的名義申請參加國家品種試驗、審定、登記并獲得通過的。如果直接認定其是“轉基因”,就等于說此前的審定是欺詐和非法的。最后有關部門采取了將這幾種品種列入到停止生產的老品種名單上進行處理。
但佟屏亞認為,由于老品種有長達一年的退出時間,因此,春節前后,包括“登海3686”、“中農大236”、“中農大4號”等都在今年春節前后進行大宣傳、大返利、大減價、大促銷。
佟屏亞同時在會上指出,目前,轉基因水稻種子的銷售渠道已經遍布南方十多個省,并已形成規模種植,農民將收獲的轉基因大米混在普通大米中進入流通市場。
在鄭州新支點農業咨詢公司負責人李鑫看來,轉基因失控的現象在棉花領域更為嚴重。
他告訴記者,2005年前,已經有大量Bt轉基因的棉花品種被違規種植。盡管這一現象在2005年被有關部門予以糾正,但“對土壤的污染已經造成了”。
“像河南南陽、黃淮海棉區,目前大部分都是轉基因棉花了。”
他同時表示,由于監管漏洞,一些轉基因品種的限定生產區域與實際生產區域不符,也很大程度造成了轉基因危險的擴散。
不久之前,鑒于轉基因農作物失控風險,農業部所屬“國家玉米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將一封要求“育種家要盡早清理轉基因育種材料”的信件發至國內一些育種專家和種業企業家。信件中要求國內育種專家和種子企業盡快對從國外引進的育種材料全面做一次篩查,先分清轉基因和非轉基因材料,再將兩者徹底隔離并分別管理和使用。
佟屏亞建議,農業部應對違規單位和主要負責人公開通報批評,責令作出書面檢查;轉基因主糧違規進入市場的單位或個人,視情節輕重,給予相應處分或停止執行國家科研項目,或停止品種區試若干年;對故意銷售“違規商業化”的種子企業,應沒收其全部貨款,并重罰企業以至吊銷執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