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大豆產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二,是名副其實的產豆大省。
2010年,黑龍江大豆種植面積為6717.7萬畝,已經比上一年減少了576.2萬畝,降幅接近8%。
2011年,為確保全省糧食作物面積穩定在2億畝,黑龍江全省玉米、水稻分別增加650萬畝和350萬畝,大豆則調減到5000萬畝。
未來5到10年,中國大豆食品及食品加工將面臨原料短缺。大豆種植面積不斷減少讓原料短缺雪上加霜。近10年來,世界增加飼料級轉基因大豆4%,而不是食品級非轉基因大豆。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轉基因大豆生產國,總產卻一直徘徊不前,保糧食而犧牲大豆司空見慣。
非轉基因中國大豆頗受外國人青睞,中國的大豆蛋白出口已經在國際貿易中占據50%的份額。在國際市場上,日本、世界級美國嘉吉公司,也要進口中國的非轉基因大豆。
幾乎所有的外商都要求食用蛋白粉必須以非轉基因大豆做原料。日本、美國的進口商不但合同要求嚴格,而且派專人考察原料產地的環境和種植技術,還要對大豆原料親自做檢測,有的還派代表在加工車間監督,防止有轉基因大豆原料混入。
5年前,到中國進口大豆蛋白粉的只有十幾個國家,現在已有50多個國家來中國進口大豆蛋白粉。
目前,我國大豆蛋白食品在歐美市場上正以10%的速度增長,我國用于食品加工的國產大豆也以每年100萬噸的速度遞增,2010年總量超過1000萬噸,占總產量65%。產品種類增加到萬余種。
與國內食用油加工行業約5%的利潤率相比,大豆蛋白產品27%左右的利潤率幾乎是暴利。有業內人士稱,大豆食品加工的巨額利潤吸引著更多的食用油企業加入其中,國內企業開始爭相上馬大豆蛋白粉項目。
不過,國產大豆食品加工業看似可觀的前景目前并沒有帶來豆農種豆的熱情。大豆種植面積的減少正在形成原料的短缺。進口沖擊和豆農收益下降成為多年解決不了的主要問題。
1996年,剛開始成為大豆進口國的中國,全年進口的大豆僅為110萬噸。2010年這一數值已經猛增到了5480萬噸左右,15年間增長了45倍。
而在國際市場上,美國的食用大豆就是非轉基因大豆。去年國內某地種植轉基因大豆的新聞見報以后,國外大豆企業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如果中國都不種非轉基因大豆了,那我們到哪里去買豆呢?”
國產非轉基因大豆是天然的保健、醫藥產品的優質原料。確保國產大豆占30%的產業安全底線,建立非轉基因大豆種植保護區,并且不要批準在國內種植轉基因大豆。
如果對禁止轉基因大豆種植把關不嚴,國產大豆將失去可觀的國際市場。由于國外轉基因大豆在世界的蔓延,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的品質優勢會越來越明顯。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