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認定學者朱學勤論文有瑕疵但非剽竊
2011-01-13 來源: 人民日報(北京)核心提示:復旦大學學術規范委員會今晚公布了對知名學者朱學勤博士論文涉嫌抄襲的調查結論,認為朱文中涉嫌抄襲而被舉報的部分內容,在學術規范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但“對其剽竊抄襲的指控不能成立”。
人民日報上海1月12日電 在推遲近兩個月后,復旦大學學術規范委員會今晚公布了對知名學者朱學勤博士論文涉嫌抄襲的調查結論,認為朱文中涉嫌抄襲而被舉報的部分內容,在學術規范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但“對其剽竊抄襲的指控不能成立”。
復旦大學學術規范委員會成員葛劍雄教授代表委員會解釋說,學術規范委員會對于匿名舉報的學術規范案件通常并不受理。作為復旦校友的朱學勤被指涉嫌抄襲案因經網絡和眾多媒體公布,內容具體清晰,且朱學勤本人提出了書面要求,因此他們予以調查。在此過程中,曾在網上發表6篇文章指認朱學勤論文存在學術不規范問題的網友Isaiah并未現身。
復旦公布的調查結果認定,朱學勤博士論文《道德理想國的覆滅——從盧梭到羅伯斯庇爾》的相關章節,的確存在一些注釋不規范(如漏注、誤注、將間接引文注為直接引文等)之處,還存在外文翻譯上的一些錯誤或不確切之處。但朱文在《序》中已對國內外相關的學術史作了概述,對前人的貢獻與已有論著基本都已說明。
葛劍雄強調,學術規范委員會的調查,僅針對舉報涉及的內容部分。由于本案中并無舉報人,調查意見已先送達朱學勤本人并征求其意見。由于朱學勤不是該校員工,調查結論又否定了剽竊嫌疑,因此也不涉及處理建議。復旦大學校方表示,尊重校學術規范委員會獨立調查的權力。
“雖然論文寫作于10多年前,有些失注、譯文不確切處可以理解,但對于學術論文的嚴謹性要求,無論何時都應該一樣。”葛劍雄最后強調。
事件回放
●2010年7月8日,有網友發帖指出,學者朱學勤2003年再版博士論文有抄襲、剽竊。7月11日,某媒體率先刊登報道《朱學勤博士論文被指涉嫌抄襲》,報道引述網友的6篇文章,認為朱學勤的論文存在學術不規范現象。眾多媒體隨后報道。
●7月13日,朱學勤致函復旦大學學術規范委員會,要求“啟動調查機制,辨明是非,還我清白”,獲得受理。
●調查啟動一個月后,朱學勤向復旦學術規范委員會提交了一份9000字的陳詞,對匿名網帖指出涉嫌抄襲、不規范的地方分門別類作辯解性陳述,并提供相關知情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