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的國際國內背景
將毛澤東時代和改革開放割裂、對立起來的做法是荒謬的,既看不到它們的內在聯系,也看不到它們與世界市場的聯系。
中國今天的一切都從毛澤東時代奠定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不正確認識毛澤東時代,就不能正確認識今天的一切。
改革開放是鄧公一人的功勞嗎?不是。郎咸平曾經在一次講座中說:“我告訴你,毛澤東有多偉大。你不要再評斷他,而且很多人說,改革開放是鄧小平的功勞。我跟你講,當時是一片空白沒錯,我問你,如果你把鄧小平放在非洲,會不會造就今天的中國你跟我講?不會。可見鄧小平所接受的這塊土壤不是非洲、不是一片空白,而是什么?一片沃土。誰給他的?毛澤東給他的。毛澤東的偉大啊,根本不是你所能想像的。我可以再……我可以大膽地說一句話啊,能夠認識到毛澤東的偉大的人是極少數、極少數、極少數的人(聽眾笑)。對不對?所以你們不要跟我談毛澤東,我比你理解得多得多,如果我們中國(人)都像他一樣的話,我們早就發達了,不會等到今天了你知道嗎?”
誠哉斯言。改革開放的前提是和平。當美國根本不承認中國政府、公開宣布要顛覆這個國家時,你能“開放”嗎?事實上中國想要“開放”,人家還“封鎖禁運”呢。如果不是毛澤東帶領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二十多載,使美國認識到對中國封鎖禁運只能事與愿違,如果不是毛澤東用陽謀、出奇計逼美國有求于毛澤東而不得不解除禁運,如果不是毛澤東使中國徹底擺脫了冷戰、贏得了和平的大環境,困在美蘇兩霸的夾縫中動彈不得的中國怎么“開放”?
如果沒有毛澤東迫使美國承認“一個中國”,同意廢除“共同防御條約、從臺灣撤軍、與臺灣斷交,那么今天的臺灣會是個什么狀況?陳水扁會如何?還會不會有中國的“反分裂法”?
如果沒有毛澤東前后花十三年之久徹底清剿了國內千年未絕的匪患:如果中國還是遍地土匪橫行,誰肯來投資?
如果沒有毛澤東的普及教育:中國如果還象1949年以前那樣77%的人是文盲,你能按國際標準迅速地、大規模地、保質保量地生產出口產品嗎?
中國與非洲的經濟關系突飛猛進,得謝謝毛澤東的非洲政策:沒有毛澤東時代打下的基礎,今天中國人能說“五星紅旗就是我的保鏢”嗎?——毛澤東在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上從來高瞻遠矚,沒有走過廢棋,更沒有走過臭棋。
毛澤東的“準戰爭時代”換來了今天的和平環境。這個和平環境批準了今天的“改革開放”。可見中國今天的一切積極成就實際都不過是毛澤東時代掙來的“和平紅利”,是毛澤東時代的“勝利果實”。不承認這個,就叫“貪天之功為己有”。
由于這次轉移規模非常大,因此真正能夠長期獲益的只有人口大國。對于臺灣地區、韓國、泰國等人口小國和地區來說,制造業一發展,勞動力就緊張,工資就很快上漲,西方產業資本很清楚這種情況。
世界上發展中國家人口接近一個億和一個億以上的國家,有中國、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巴西、墨西哥等國。這里,巴基斯坦和孟加拉條件太差,顯然沒什么機會。剩下的應該是印度、印尼、巴西和墨西哥,其中印度的人口與中國接近,印度似乎更民主,更市場化,應該比中國機會更大,但是歷史并沒有青睞印度而青睞了中國,為什么呢?
因為質量高而且價格低的勞動力隊伍也屬于充分必要條件。就這一點來說,中國處于絕對優勢。中國早在1978年中學入學率就達到87%,文盲率只有34%。印度在1980年的中學入學率只有30%,1980年文盲率達到60%。到大量投資的1995年,中國中學入學率達到90%,文盲率下降到19%,而印度1995年中學入學率才達到49%,文盲率49%,依然達不到比中國改革前的水平。這樣的勞動力素質結構,自然很難被產業資本看中。其他幾個國家,在1980年和1995年的中學入學率好文盲率分別為:印尼:29%和48%;墨西哥:49%和61%;巴西:33%和45%,都沒有達到中國改革前水平(統計顯示,中國1978年中學在校生人數比1995年還高)。國際資本都是唯利是圖的,質量高價格低才會來。
部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尤其是重工業和交通、能源體系屬于充分條件。制造業要求充分配套,如果電力、鋼鐵、交通、技術裝備條件不好,產業部類不齊全,單個制造業根本不會進來。1980年,中國1980年的發電裝機容量已經達到8500萬千瓦,到1993年達到18000萬千瓦,而印度到1993年才達到中國1980年水平,人均裝機容量只有中國的62%。印度那么熱的夏天連空調都開不了,還哪里有電搞生產?1980年,中國鋼產量是印度的4倍,巴西的2.5倍,墨西哥的5.3倍。1995年,擴大到印度的9倍,巴西的4倍,墨西哥的10倍。沒有改革前中國鋼鐵工業的基礎,根本無法與迅速增加的制造業配套。中國在1980年,鐵路貨運量是印度的3.4倍,1995年增加到4.7倍。人均貨運量1985年是印度的2.3倍,1995年是印度的2.7倍,印度哪里有多余運力去滿足新增的制造業?正是解放后我們正確地選擇了重輕農的關系,大力發展能源、交通和設備制造業,中國才具備改革后承接大量制造業的條件。
為什么中國能早早就把工業做的部類齊全?因為中國在計劃經濟時代實行了高積累、低消費的國策,全國人民勒緊了褲腰帶創造出這個局面。1970年,中國人消費率只有63%,積累率達到37%,印度人干什么呢?他們消費了78%的產出,只積累22%。到1980年,中國積累率35%,印度只有27%。一直到上世紀末,印度積累率才達到35%。沒有毛澤東時期前輩們勒緊褲腰帶,中國現在就與印度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其實還不是同一起跑線,因為美國肯定不愿意支持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發達起來!
正如毛澤東所說,打掃干凈屋子,才好請客人。這說的是內因。改革開放能夠取得偉大成就,也跟國際上有利的環境相關。
上世紀70年代后,世界發生了一次根本性的變化,使后期工業化國家發展的條件改變了。這個變化的基本特點是:包括股票、期貨、匯市在內的金融市場交易量一飛沖天,完全脫離了物質生產的羈絆,世界成為一個大賭場。同時,西方工業國在70年代后期,尤其時90年代后以直接投資方式將產業資本向新興國家轉移(從70年代前的數十億美元,增加到七八十年代的數百億美元,然后到90年代后的數千億美元),形成發達國家產業空洞化(世界貿易從1970年的6000億美元,增加到80年的38800億美元,在增加到2004年的185800億美元)。同時,西方工業國的產業空洞化必然造成全球國際貿易猛增,這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次迅速工業化的新機會。能否有效利用這個機會,是所有后期工業國的能否實現高速發展的關鍵。
缺少了這樣一個國際背景,就無法理解中國持續近30年的高速增長。
但是,就是西方產業資本外溢并不只給了中國機會,也給了世界幾乎所有發展中國家一個機會,尤其數以千億美元級的直接投資對印度這樣的大國也是個機會。但是是中國利用了世界對新興市場國家投資的最大部分。這是為什么呢?
如果不分析一下毛澤東時代我們做了什么,就不會了解中國人為什么能夠最及時地把握了機會。
2010-6-13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