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表面上一片繁榮,實際上是危險重重,筆者認為中國經濟目前面臨著十大風險,如下:
1、能否保住貿易順差的局面
當一個國家長期出現貿易逆差時,這個經濟體離崩潰也就為時不遠了,當年亞洲四小虎的經濟之所以會出現問題,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當年亞洲四小虎在對外貿易上存在逆差;阿根廷經濟出現問題,也是因為貿易逆差;美國經濟出現問題還是與貿易逆差有關系,中國現在確實存在貿易順差,而且外匯儲備非常的豐富,好像長期性貿易逆差還是離中國一個非常遙遠的事情,但這種可能不是沒有,首先,隨著中國勞動力價格的上升,中國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可能下降,其次隨著中國的發展,中國對海外資源需求的依賴度增大,第三,中國入世的紅利已經享受殆盡,而中國出口市場不可能無限擴大下去,這三個方面同時作用,中國很可能出現貿易逆差,何況中國現在的貿易順差已經不是很大。
2、消費型社會傾向
目前輿論界出現了一股將中國建設成“消費型國家”的傾向,而經濟增長最終要靠產能的擴大,而產能的擴大歸根結底是靠投資的增長,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靠走高消費的道路保持經濟增長的。
美國的三次大規模經濟危機都是過度消費造成的,人們喜歡將美國看作消費型國家的成功案例,而將日本看作向消費型國家轉型的成功案例,但事實上是美國他們并沒有成功,在美國中產階級負債累累,不少的家庭已經破產,而窮人用高利貸的方式購買了住房,但是由于房價泡沫的破滅,導致房子被銀行收回,自己無家可歸;在日本中產階級社會解體,國家債務纏身,難度這就是我們所期待出現的社會現象的嗎?這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嗎?
3、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倒退
一百五十年前,當時大英帝國還稱霸于世界貿易體系的時候,中國無意中成了當時世界貿易的最大受益者,因為中國的陶瓷、絲綢、茶葉在西方太暢銷了,這時英國人開始想一些歪點子,那就是進行鴉片貿易,而等中國開始禁止鴉片貿易的時候,戰爭也就開始了。現在這樣情況又出現了,現在是美國掌握著世界貿易的秩序,在現在的貿易秩序中,中國再一次成為了最大的受益國,或是即將成為世界貿易的最大受益國,上次以鴉片戰爭收場,這次如何收場,還不知道,上次西方用堅船利炮來對付我們,這次是如何來對付我們,但無論如何我們應該做好準備。
4、城鎮化和生產要素價格改革
國企改革所造成的問題剛剛消化完畢,住房、教育、醫療三大改革造成的社會問題尚未找到解決良策,義務教育回歸到了公益,二次醫療能否成功,結果有待觀察,民眾普遍受到高房價的煎熬。而中國的城鎮化推進和市場要素價格改革已經拉開了大幕,這兩樣改革是中國目前最突出的風險,去年一個自來水價格改革就激起社會如此的反彈,這兩樣改革如果不能處理好的話,對普通民眾來說仍然是一場浩劫。
5、國內資產泡沫化
資產泡沫化是中國最大的風險所在,現在對社會影響最大的無疑是房地產泡沫和股市泡沫,中國的股市泡沫最終以崩盤結束,中國股市的崩盤之所以沒有對中國產生太大的影響,主要是因為中國現在炒股的人還非常的少,因此股市崩盤波及面也小。現在最危險的是房地產泡沫,中國房地產泡沫之大,已經遠遠超過了當年的日本,中國需要做的是引導房價合理回落,但無論如何,房地產對中國的危害已經形成,無論是讓先前的買房者吃虧,還是后來的購房者接受高房價,中國總是會有一批人吃虧的。
6、外部金融攻擊
近年來,中國一直將西方當成老師,可是老師欺負學生的情況,再次發生了,在中國的銀行海外上市時,美國的投行拼命的貶值中國銀行的價值,可他們自己卻大幅購買我們的股票,結果中國損失巨大;華爾街將石油、鐵礦石價格炒高后,騙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鐵礦石用戶,簽下帶有對賭性質的套期保值合同,結果中國又虧了1000多億元;另外中國購買黑石的股票等都大虧,中國在與海外金融公司打交道的時候,基本上是虧多賺少。當然現在中國尚未遇到像東南亞金融危機那樣的金融大劫掠,況且東南亞金融危機有了前車之鑒,國家金融大鱷如果想對中國進行金融攻擊,可能不再是以前的形式。比如2008年引誘中國簽訂套期保值合同則是國際金融攻擊的一個新形式,在這種新形式面前,中國的巨額外匯儲備根本就派不上用場,總之中國必須提高警惕,既要防止國際金融大鱷采用舊的方式對中國進行金融攻擊,更要預想到新的金融攻擊形式,比如套期保值這種對賭性質的金融攻擊形式就讓中國猝不及防,另外中國的外匯儲備買了美國的國債,我們要防止他們在這方面玩出什么花樣來。
7、居民儲蓄持續走低
雖然我國的總儲蓄率一直維持在高位,但我國的居民儲蓄沒有呈現出增長趨勢,而很可能會出現下降趨勢,首先隨著買房、買車等信貸消費的擴張以及我國普通民生壓力的不斷加大,儲蓄率很可能出現下降;其次隨著各種金融產品的豐富,占儲蓄大部分的富人將儲蓄將更多的轉變為金融資產,因此我國的居民儲蓄從長期看,將呈現下降趨勢,而中國投資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儲蓄資金,如果儲蓄資金下降,那么很可能影響到我們的投資規模,進而影響到經濟的發展速度。
8、勞動力短缺和勞動力價格上升
中國在發展過程中,曾經出現過大學生短缺,也曾出現過技工短缺,而現在的中國已經進入普工短缺的階段,在此階段,我國應該注重機械化、自動化技術的使用,而不是簡單的放棄某些勞動密集型產業,通過機械化的深化和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完全可以將一些原本屬于勞動密集型的產業改造為非勞動密集型產業,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之所以出現了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國際大轉移,是因為當時自動化技術還不完善,而現在自動化技術已經非常的成熟,像紡織行業就已經出現了自動化紡織機,這種新型機械在東莞大朗這個全國非常重要的紡織基地已經得到了應用,因此中國通過自動化的應用完全可以將一些原來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留在中國。
中國出現了新的“腦體倒掛”,中國白領和大學生的勞動力價格增長緩慢,但是中國技工和普通的勞動力價格卻上漲的非常快,中國普工的勞動力價格基本與大學生相當,而中國技工的勞動力價格已經略高于剛畢業的大學生,而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新生代農民工成為工人的主流時,生產成本的升高必然會推動勞動力價格的升高。
9、公共部門追逐利益傾向
中國的資源型企業和我國的銀行機構,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公共部門,比如中石油在國內賺了錢,然后大把的到國外去分紅,這些分紅都是國內人民的血汗錢,而中國的銀行,不把錢貸給急需資金的中小企業,而是去到國外購買一些債券。中國的儲蓄總量是一定的,如果在國外多買些債券,那么用于國內建設的錢就會減少,中國現在有一種輿論思潮,就是將壟斷行業開放給民營企業,筆者認為這種做法不妥當,中國的國企存在的壟斷行業具有天然壟斷的屬性,無論是國有企業經營,還是民營企業經營都擺脫不了壟斷,因此讓國企企業回歸公益才是正道。
很多人要求國有企業追求效率,但追求效率與追求利益是兩回事。效率不好衡量,只能用盈利水平來衡量,因此現在的國企都被逼到了追求高盈利的道路上,結果是國企贏的越多,人民虧的就越多,國企和國有金融機構存在的意義,不是看其自身效率有過高,而是他的存在可以讓全社會更有效率,資源部門和金融部門在整體經濟中都是非常特殊的部門,嚴格說他們不屬于實體經濟,他們是與實體經濟爭利的部門。
10、老齡化
中國的老齡化也即將到來,但最重要的是中國有太多的老年人沒有養老金,中國年輕人人既要養活自己,還有養活孩子、父母,可見他們的家庭負擔將有多么的重,現在的城市生活和農村生活不一樣,在農村生活成本非常的低,養老不是什么負擔,而在城市養老則是非常大的負擔,這點中國也應該早做打算。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