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新政”向何處去?
趙 磊
(西南財經大學《財經科學》編輯部)
地球人已不再懷疑,無論房地產泡沫膨脹多大,最終命運只有一個:爆炸。走向這個命運的途徑有兩個:一是自我爆炸,二是人為戳爆。其實,“人為”的初衷并不是要“戳爆”,而只是想“放點氣”。問題是,泡沫并不是“乖乖女”,調控難度相當大:力量小了沒反應,力量大了就爆炸。從歷史經驗看,還沒有哪個市場經濟國家,成功地給泡沫“放了點氣”的。所以,現代經濟學干脆警告:讓泡沫自己爆炸吧,別去招它惹它!
然而,中國政府終于忍無可忍了。《國發2010-10號文件》的出臺,被人們稱為“房產新政”,其基本內容是“差別利率”加“提高首付”,發力點直指需求。葉檀說:新政“相當于單獨對房地產市場加息”——這個比喻是準確的。新政目的何在?新政效果如何?新政今后將走向何方?本人就這三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新政的目的
“目的”者,意志也;“意志”者,主觀意愿也。雖然這個世界從來都不缺乏“心想事成”的牛人,間或還會誕生個把能夠“境由心生”的思想者,但是,我們評價一個人的“主觀意愿”,并不是聽他“說什么”,而是看他“做什么”。否則,單憑文強在臺上慷慨激昂作的反腐報告,我們就該給他送N個“廉政楷模”的大匾了。
那么,“目的”或“意志”是由什么決定的呢?是由“立場”決定的!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說法:一個人的立場,取決于他賴以生存的階級關系——這叫做“屁股決定腦袋”;而一個政府的立場,則取決于它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這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按官方的說法(國發2010-10號文件),新政的目的,是要“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切實解決城鎮居民住房問題”。我并不懷疑這個目的是“真誠”和“善良”的,但我很清楚,新政并不能擺脫“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個法則的支配。如果說,“新政”屬于上層建筑,那么,制約它的經濟基礎又是什么呢?
今天我國社會的經濟基礎到底是什么?這是一個地球人都知道的問題,我就不多說了。至于這個經濟基礎在理論上如何表述,倒是一個頗讓人為難的問題。官方的表述——“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并存”,雖然具有“政治正確性”,卻過于“形而上”了。
反復斟酌后,我認為,用“資本關系”這個關鍵詞來概括,比較符合這種經濟基礎的性質。我知道,這個表述既不“特色”,也不“經典”。但“人在組織,身不由己”,為了與官方表述的距離保持合法限度——屁股決定腦袋嘛,只好這樣啦。
不論新政的目的在文件上是如何聲明的,新政的目的在現實中都必然被“資本關系”所左右。從本質上看,新政并不是要“終結資本的統治”,而是為了維護資本關系穩定所作出的“讓步政策”,也就是說,給泡沫“放點氣”。這個“讓步政策”以維護“資本關系”為出發點,其目標所指,既不會改變資本關系的基本格局,也不能有損于資本的根本利益。
二、新政的效果
短期效果:各地成交量普遍下降,但成交價有漲有跌,觀望氣氛濃厚。人們普遍用八個字來形容目前的狀況:觀望、迷茫、徘徊、混沌。應當說,短期效果已經顯現。
長期效果:還有待進一步觀察。綜合理論與經驗兩方面的因素考慮,未來房價的走勢有以下六種可能性:
第一,巋然不動:房地產一旦成為炒做對象,其價格不漲就跌,短期有可能“橫盤”徘徊,但隨著成交量的進一步萎縮,長期維持巋然不動的局面不太可能。
第二,逆勢上漲:這種情形存在于個別樓市之中,但就全國來看,面對強勁的壓力,逆勢上漲不僅不可理喻,而且在經驗上也很難得到支持。
第三,崩盤:房價跌破50%以上,導致崩盤,開發商和資本家肯定要排著隊跳樓。即使房價沒有跌破成本價,且不說零利潤有悖于資本追求剩余價值的規律,一旦崩盤殃及銀行,可能引發金融危機,政府能袖手旁觀嗎?
第四,微利時代:房價跌至成本以上的微利水平,并大致穩定在相當于實體經濟的平均利潤率上,也就是說,投資房地產與投資方便面所獲得的利潤率是一樣的。這種情形,老百姓當然會奔走相告,開發商好象也沒有理由拒絕接受,似乎是一個“雙贏”的結果。但是且慢:資本并不是“知足長樂”的莊子,資本決不會滿足于“方便面”的利潤率。在剩余價值規律的作用下,在實體經濟嚴重過剩的背景下,過剩資本一定會用腳投票,從房地產中逃出,涌進證券市場,最終吹大股市泡沫。
第五,報復性反彈:“微利時代”并不是長治久安的太平光景,在實體經濟產能嚴重過剩的背景下,過剩資本重返房地產,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股市泡沫也稀釋不了資本重返房地產的決心。因為,房地產泡沫雖然也屬于虛擬經濟范疇,但與股市泡沫相比,前者畢竟要“實體”一些,加之住房是人們的“基本需求”,從投資的安全性考慮,房地產成為炒作對象的理由更為充分。因此,一旦資本出逃打破樓市的供求均衡,新一輪的“炒房熱”死灰復燃,也就指日可待了。
第六,波浪前進:一旦房價跌到微利水平,新政見好就收;在這之后,房價的“報復性反彈”將不會有任何懸念。這種“反彈”的必然性在于:在沒有找到更為有利可圖的“項目”之前,資本一定會糾結于房地產,通過制造泡沫來創造利潤。可以預期的是,一旦房價上漲再次危及“資本關系”的穩定,政府或將再次打壓樓市。這種情形循環往復,形成波浪式推進;而每一次“報復”,都總會使房價的下一個波峰高于上一個波峰。
三、政策走向
新政的效果將決定政府的下一步選擇。新政既然是以維護“資本關系”為出發點的,那么,新政的效果,就必然以不損害資本的根本利益為底線。以此判斷,未來政策將在以下范圍作出選擇:
——“巋然不動”或“逆勢上漲”,這種情形短期或存在于個別樓市,若長期如此,就不能排除政府將再次加大政策力度了。不過,就全國樓市的整體變化情況來看,政府再次加大政策打擊力度,可能性并不大。
——“崩盤”的情形一旦發生,政府不會坐視不管,一定會出面救市。雖然有人斷言樓市已經“崩盤”,但以目前開發商的抗打擊實力來看,“崩盤”之說未免言過其實。至少半年之內,政府出面“救市”的動力為零。
——“微利時代”不可持續,因為在實體經濟過剩與虛擬經濟泡沫的二元結構下,“微利”很難“時代”。隨著“炒房熱”的死灰復燃,即使本輪新政能夠全身而退,政府也會再次面臨“放”還是“收”的兩難選擇。不過在短暫的間歇期內,政府多半會“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報復性反彈”是最讓政府丟面子的,但也是最有可能發生的情形。這實在沒有什么法子可想,既然是市場經濟嘛,除了總是“慢半拍”的被動跟進之外,政府很難主動自覺地做點什么了。
——“波浪前進”,很可能是政府“不得不”接受的次優選擇。因為不論是“自覺”還是“被迫”,應對“報復性反彈”的宿命,基本上鎖定了政府未來的政策取向。對于建立在“資本關系”之上的政府來說,這已經是盡力而為了,所以,直到樓市積累的泡沫最終引爆一場經濟危機,我估計未來政策很難再有什么大的出息。
四、補充三點
(1)“人民公敵”任志強最近預言:“用不了多長時間,房價還會象前一次一樣,出現‘報復性反彈’”。于是有人說,這是“開發商謝幕前一聲刺耳的高音而已”。任志強的話,很有點胡漢三老爺的自信,太刺耳了,但的確是實情。因為主導當今社會經濟趨勢的,不是“公平”和“正義”之類的動人口號,而是冷冰冰的資本意志——盡管這終究是暫時的。
(2)牛刀同志說:樓市新政后,“從此,中國住宅的民生化趨勢確立,未來的中國社會不可能再產生房價暴漲的情況,無論多少年。”這話很可愛,但實在是天真的可以。我想和牛刀打個賭:別說“無論多少年”,就三年之內吧,我斷定“炒房熱”必將死灰復燃。
(3)房產業內人士楊少鋒說:“股市、樓市不景氣,信貸資金才能真正進入實體經濟”。好像實體經濟被冷落的原因,在于虛擬經濟太火爆了。這是一個誤導了很多人的說法。其實,信貸資金之所以拒絕進入實體經濟,根源在于實體經濟已經無利可圖!資本不是雷鋒叔叔,即使股市、樓市被“不景氣”了,過剩資本也決不會敲鑼打鼓地進入實體經濟,去做無利可圖的傻事。為什么實體經濟無利可圖?因為產能嚴重過剩嘛;為什么嚴重過剩?因為兩極分化嘛。所以,與其眼巴巴地盼著信貸資金進入實體經濟,不如在緩解“兩極分化”上做點實事。這才是正道,這才能讓信貸資金真正進入實體經濟。
( 2010-4-29 )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