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翔退賽:怎么橫豎是主流“有理”,國民“無理”
云淡水暖
劉翔在北京奧運會110米欄小組賽因傷退賽,這本不是什么不可“饒恕”的“大事兒”,歷屆大型體育賽事,退賽的運動員比比皆是,運動員身體有傷,退賽很正常,觀眾也絕大部分是理解的。草民認為,以這幾天不斷由媒體引述“官方”、“幕后”放出來的消息,如“劉翔退賽后哭了半個小時 右腳已腫得不像樣子”(《現代快報》)、“孫海平:劉翔病痛已有六七年 腳跟部位已磨至骨內”(《新京報》)、“劉翔診療專家組成員:本可參賽 傷情突變只因緊張…難忍疼痛雙膝跪地”(《競報》)、“帶傷堅持觀點很外行 劉翔若跑下去運動生涯恐終結”(《東方早報》)…這么重的傷,退賽是當然的,是理直氣壯的。
而劉翔本身,也沒有什么可以感到“內疚”的,畢竟,劉翔在4年前在雅典奧運會上以12秒91的成績平了由英國名將科林-杰克遜保持的世界紀錄。并且這枚金牌是中國男選手在奧運會上奪得的第一枚田徑金牌,并且是亞洲選手在歐美選手一統天下的田徑場上取得的輝煌,怎么評價都不過分。劉翔給國人帶來的快樂、自豪,國人是不可能忘記的,這一點是人們看待劉翔的一個前提。
回到本屆奧運會,劉翔的退賽,國人有驚愕、有沮喪、有嘆息,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劉翔取得的諸多佳績,大都是在國外的國際比賽,畢竟在中國本土比賽,又是奧運會,又是已經名揚天下的本土跨欄“飛人”,期待值高一些或者很高,也在情理之中,國人的期待反映在門票銷售上,據說最搶手的門票,就是有劉翔出場的比賽場次。草民寧愿理解,劉翔就沖國人的這種愛戴和期望,也要出場拼一回,無奈人算不如天算。一個基本的前提是,劉翔即便以后“不跑”了,其對于中國田徑運動的歷史貢獻,就如其前輩鄭風容、周振先、朱建華等一樣,是不可磨滅的。
但是,一個極為戲劇化的情況出現了,有人、準確地說是主流媒體、文人們哭著喊著出來“教訓”國民了,因為什么呢,因為國民們沒有“大國國民心態”。這種哭喊的大合唱,在主流媒體平臺上此起彼伏,劉翔退賽不久,就有口號似的標題“人性比金牌更重要”出現在新浪網的主頁,當晚在央視又見到、聽到這樣的文字、聲音。人民網、新華網馬上就出現了專文、專題。
第二日,看到更多的“悲情”的旗子漫天飛舞,“人性”的棍子呼呼作響,比如“一個13億人的民族,或許不該把所有期望都壓在一個男孩子的肩頭,那可能是一種怠惰”(“劉翔有權受傷,13億人的期望不該由一個人扛”(《人民網》”)呀、比如“劉翔退賽帶來的尷尬與迷亂,必須得到一個清醒的消解與疏導。…中國國民心態,不可能再傲慢地守在自以為是的狹隘現代里,而應該將那些零散的、疏離的個體偏狹的情感與情緒連結起來,轉型成一個不斷開放的社會必須的精神相通與價值認同,來告別某些錯位的焦灼與迷亂,來向世界展示嶄新、自信而成熟的國民風范。”(“劉翔退賽是一次梳理國民心態的契機”《重慶晨報》)呀、比如“失望、遺憾和難過都是應當被允許的——這是正常的生理反應,而非像有些人純屬心理變態。…其實,我們僅僅是錯過了又一場吶喊、又一次歡呼、又一份由一個人帶給全體中國人的自豪和光榮。他們師徒倆呢?我們真的知道他們度過了怎樣的四個春夏秋冬?”(“請為舉重選手劉翔卸下杠鈴”《新聞晨報》)呀,比如,嘰里咕嚕呀…。
于是,“國民”們懵了,被那些個飛舞的“悲情”譴責著,被那些“人性”的棍子痛打著,皆因為“有些人純屬心理變態”,還因為“中國國民心態,不可能再傲慢地守在自以為是的狹隘現代里”,更因為“把所有期望都壓在一個男孩子的肩頭,那可能是一種怠惰”。于是,“國民”們昏頭昏腦,因為,明明在幾天前,并沒有人出來指出有可能出現的“心理變態”,也沒有人出來說劉翔“有權早已受傷”,更沒有人出來預警“梳理國民心態”。
一直以來,“國民”們得到的消息是什么呢,有例為證,其一,“據央視新聞報道,中國飛人劉翔目前正在積極備戰奧運。談到打破世界紀錄的羅伯斯,…他表示羅伯斯實力雖強,自己還是能贏得比賽。…央視探營記者看到,劉翔訓練時還是比較輕松的”(《中國新聞網》);其二、“劉翔回答干脆:我沒傷 隊友史冬鵬稱其訓練正常”(《新華網》);其三、“劉翔放量沖刺僅一目標 師父建議休息飛人仍不停”(《東方體育日報》);其四、“孫海平:劉翔現在已經可以說是接近最佳狀態了!…可以這么說,劉翔目前的恢復狀況很不錯,狀態已經接近最高水平!”(《人民網》);其五、“孫海平:十天讓劉翔到最佳 決賽時讓他跑12秒90”(《足球-勁體育》)。
“國民”還能夠知道什么,“國民”們不是在這些一次又一次、一日又一日的,從主流平臺推下來的信息中,強化著劉翔的健康、實力、訓練狀況的形象的么,孫教練說“十天讓劉翔到最佳”的時候,已經是8月11日,奧運會開幕3天了。如果“國民”們在一年前、兩年前就知道劉翔五六年前就已經受傷,并且傷勢依然在發展;如果“國民”們在奧運開幕前就得到主流媒體來“梳理心態”,擺明劉翔目前一是在實力上確實遜于古巴小將羅伯斯,二是在傷情上目前確實不容樂觀,那么,是不是會對期望值頗高的“國民”提前有一個預警呢。
還有商業的介入,令真實情況更加顯得迷離,也許是“國民”們尚樸實有加,對于屏幕上鋪天蓋地的、色彩斑斕的、投資巨大的各種主流商業巨頭們的廣告,失去了判斷力,相信了那個在屏幕上飛奔的,強健的、陽光的、時尚的“大男孩”形象,那個為運動服裝、保健品、牛奶等等商業巨頭代言的“金字招牌”,也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強化著劉翔的運動實力幻覺。“國民”們卻不知道這都是“師徒倆”在忍受著常人無法想象的傷痛和寂寞的“無奈之舉”。
現代奧運會的一項創舉,就是商業化,在“更高、更快、更強”的背后,還有巨大的商業利益,贊助商、轉播商要出錢,奧委會、組委會要分成,金牌得主要被產業巨頭包裝、追逐,而這些支出,都會在進場的觀眾和購買贊助商商品的公眾、“國人”身上賺回來,在商業社會,什么都可以成為商品,這本來沒有什么。而主流們卻在盛贊商業化社會和商業化運動會的同時,卻不容得花錢、花大價錢買票進場捧場的觀眾、“國人”們有星點的說道,否則就是什么“有些人純屬心理變態”、就是什么“傲慢地守在自以為是的狹隘現代里”、就是什么“可能是一種怠惰”。
劉翔退賽這么一件小小的事情,有沒有哪家主流出來指證一下,哪一家主流媒體,包括平面紙媒體、網絡門戶網站、視聽媒體,出來說過什么劉翔的半個“負面”的字眼的?卻一疊聲地、不約而同地、一擁而上地、不由分說地、顛三倒四地指責“國民”們的這個、那個,這不是堂吉訶德大戰“風車”么,主流們慣于先把“國民”們樹成“心理變態”的,需要他們來“梳理國民心態”的“群氓”,而其們則頤指氣使、“理性”萬分地表達自己的所謂“大國國民風范”。
其實,冷眼看去,這種橫豎都“有理”的現象,恰恰不過是現在的主流們越來越不自信的表現,一旦網絡上有些許蚊蟻之聲,就風聲鶴唳、不堪而起。主流話語權不是在其們手中么,為何如此脆弱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